2000 第1期 - 封面故事柳文扬听我说。这么说可能是有点儿怪——你在共振了吗?如果你是一种生命,你会的。希望你共振的时候,知道这是一个谦卑的人,一个好奇的人在遥远的地方想你,跟你说话。我快要死了。今天是圣恩节,人们——我的同胞们,都聚集在那儿,在那些岩层的宽大的裂隙里。他们将融去自己的冰盖,把身躯暴露在低温下,当然仅仅是一小会儿。由于失去岩石毛细管的支持,他们无法把身体收成优美的球状,可是这种坦然而无助的状态正适合承受圣恩。作为生命体,你一定也能感受到圣恩的沐浴,一定也崇拜创造了我们的惟一的神。承受了圣恩之后,在“热球”隐入地平线下面时,他们将处死我了。只因为我说你是一个生命。他们说我犯了渎神罪,就好像我不是一名最虔诚的信徒似的。热球隐没,长夜将君临一切。有情世界的长夜也是寒冷的。不知名的朋友,他们要用这长夜来杀死我,只因为我见过了你。...
2000 第3期 - 科学故事阿来这不是诗人在感叹世事无常,而是当今一个天文学家的感慨。人类最先通过望远镜把目光投向星空时,是想明了地球在太空中所处的位置。但是,很快,人们便在星空中发现了更多的秘密。这些秘密促使人们开始考虑宇宙本身的历史与由来。在这个转折期中,一个重要的人物是美国天文学家哈勃。他是最早观测并确认银河系外还有天体存在的天文学家之一,也是最早提供了宇宙膨胀实测证据的第一人。在已经过去的伟大的二十世纪,哈勃们还用满布天幕的星光,建立起了我们对于时间,特别是过去时间的直接观念。为了纪念哈勃,二十世纪末一项最具野心的天文计划,便寇上了哈勃的名字。1990年4月24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卡拉维拉尔角,发现号航天飞机静静地竖立在发射架上。“装载着最新型的观测宇宙的眼睛——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发现号航天飞机即将升空”。这个时刻,距当初预计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升空的时间已过去了9年。如果算...
1998 第7期 - 科幻百科吴定柏《长生不老的人》是由《新的血液》、《献血者》、《急救医生》和《长生不老》四个中篇组成。每篇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上没有紧密的联系,但是使人长生不老的血液和几位重复出现的人物,又把四篇故事联系在一起,构成了长篇。这显然是“冈恩法则”的又一次运用:一个故事,卖它两次。事实上,他的这个故事,卖了至少三次:杂志、出版社和电视台。《长生不老的人》是冈恩最满意的作品之一。《长生不老的人》故事梗概年轻人伸出了肌肉饱满的左手臂,搁在桌上,血库的小姐熟练地用橡皮带绑在他的二头肌上,于是他的蓝色静脉血管鼓胀了起来。小姐用酒精擦洗了他的肘弯处,还抹上了碘酒。年轻人好奇地注视着她的动作,直到自己的血液通过针头,随着橡皮管子注入了标有31197的瓶子。他是O型血,是血库最受欢迎的血型。小姐问他愿不愿意长期为血库提供血液,年轻人摇了摇头。他献出了5分升血,拿了25美元...
1995 第11期 - ’95科幻文艺奖征文·凌晨虫子——我丢失了一件东西。严格地说,是丢失了我的半个身体。当时我正在享受美味的耶比那思果子,我的半个身体不耐烦等待,溜到一边儿去思考解析几何。我对他这种可恶的怪癖理都懒得理。天晓得为什么我们要长后脑,而我这个后脑又尤其喜欢思考。思考有什么用?如果没有我这前脑供养,他早完蛋了。我吃完果子,伏在原地休息。食物通过我的消化,变成皮下的脂瘤,它们沉甸甸的,使我很不舒服。我希望后脑赶快过来,当我们合二为一时,这些脂瘤能经过复杂的生化反应转化为令后脑雀跃不止的电脉冲。我那爱思考的后脑就是靠这些电脉冲存活的。可是我那半个身体却毫无踪影。我的周围,耶比那思树默默伫立,时间就从树丛的缝隙里流走了。余涛——请你别唠叨了,我叫。我已经买了生日蛋糕,买了火腿、鸡和香蕉。今天是你生日,请你控制点儿情绪。...
1995 第8期 - 校园科幻张冉如果你有麻烦,就找奇才办公室。这是所有碰到麻烦的人最喜欢听到的一句话,也是所有爱给别人找麻烦的人最讨厌听到的一句话。布什先生自然属于前者。此刻,他正焦急地寻找着通向奇才办公室的道路,手上那只黑色小皮箱似乎很沉重,弄得他有些疲惫不堪。半小时后,布什坐在了奇才办公室里,一杯热咖啡使他精神了许多。他重新审视着面前的两个人:坐在桌子后面的就是这间办公室的主人奇才先生,那些有关他的传闻,使他成为一个高深莫测的人物,浓浓的络腮胡子遮盖了他所有的表情,让人觉得他永远是那么沉着、冷静;坐在奇才身旁的是他的助手阿龙,是个非常精明强干的年轻人。“我看您好多了。”奇才打破沉默。“是的,谢谢您的咖啡。”“那好,言归正传。说说您的麻烦事。”“那可是个极大的麻烦,不知……”“你找到我们,就该对我们有信心。”阿龙不以为然地插话。...
1994 第1期 - ’94科幻文艺奖征文张显东“小刘,教授找你。”天哪,轮到我了!我算得没错,前天是阿伟,昨天是刚子,今天该我。上个月,连老陈头都递了辞呈。这些日子,为了实验室主任的候选人,简直闹了个底朝天。老家伙一意孤行,谁的话也不听。据说在董事会上提了个不出名的年轻人当主任,气得几个老资格当时就拂袖而去。可这跟我们这些小人物有什么关系?害得我们丢饭碗。要知道这启德实验室可是我托了好多关系,求爹爹告奶奶才挤进来的啊!李奇教授坐在宽大的写字台后面, 头也不抬,用平常训话的腔调念着:“刘杨,37岁,未婚,2050年清华大学华业生,电脑学博士。”他抬起眼睛,从眼镜上面默默盯了我半分钟,我声音有些发颤:“李教授,我……”他摆一摆手:“好了,小刘,从明天起,你就是这个实验室的主任了。”什么?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教授自顾自继续说着:“启德实验室是全世界最著名的电脑实验室,它为启德公司研制...
1996 第6期 - 科幻百科吴定柏戈尔丁的文学成就戈尔丁生于英格兰康沃尔郡,1934年出版诗集,1935年毕业于牛津大学,1934年至1940年为几个小剧团编写剧本,担任演员和舞台监督,1940年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英国皇家海军服役,1945年至1954年从事编剧和演出工作,1961年后在大学任教并从事研究工作。然而,他对人生的探讨是积极的。他的作品富有哲理,富有想象力,题材多种多样,风格各不相同。他经常运用寓言、比喻、象征等艺术手段,并引用《圣经》和神话传说,来创造现代神话,揭示人类文明的脆弱。由于他往往采用象征手法表现严肃主题,故而被人们称为道德家和寓言家。《蝇王》故事梗概未来世界,一场原子战争正在进行。疏散儿童的飞机中弹起火,驾驶员不得不把一群儿童暂时撂在一个荒无人烟的珊瑚岛上。12岁的拉尔夫是英国海军司令的儿子,他在岛上礁湖边的灌木丛里发现了戴眼睛的小胖子“猪崽”。他们相互介绍了自己的...
1997 第12期 - SF论苑郑军九五年初,我接手经营一家私人书店,见不少青少年读者到店里寻购科幻书刊,因此进书时都刻意采购科幻著作,还经销《科幻世界》杂志。因为是近水楼台,我自然有了先睹为快之便。可又渐渐生出一种遗憾:今天的青少年和十几年前的我相比,阅读能力提高了不少,眼福却差了许多。《失落的世界》出版时,克莱顿已在畅销书写作中浸淫二十载,他自然深谙如何吸引住读者的“秘诀”。确实,他的作品充满悬念,情节的发展紧张得让人透不过气来,且故事曲折,常出人意料,不读完很难猜出结局将是如何。另外,人物性格鲜明,栩栩如生,掩卷之后久久不能忘怀;语言也繁简得当,繁时像是铺叙学术论文,简时一句话或一个词就是一自然段,决不罗嗦。这是为什么?是不是我们的科幻作家认识上出现了偏差?是不是出版界忽视了科幻作品有大量的成人读者?至于以为只有降低科幻作品的文字水准和思想蕴涵,才能适应少年读者的需要,...
2000 第6期 - 银河奖征文肖武我以地球上的精英的身份成了“银河规律”这个组织的一员。当一个长舌头披头散发的家伙向我通知这一消息时,我说我在地球上生活得还算不错,不想加入他所说的那个什么天堂般的组织。那家伙喋喋不休,说我能加入这个组织是祖上积德,三生有幸,还说本来有两百多名候选者,最后还是选中了我。我笑了一下,说:“屁话,俺是从一块石头里迸出来的,什么祖上积德,你是不是看曹雪芹的《石头记》看多了?有两百多名候选者为什么就偏偏挑中了当时正躲在茅坑里大便的我,我的命中率有这么高?那为什么我买了两百多张六合彩却连个末奖都没捞着?”那家伙火了,说了句吓我一大跳的话:“孙悟空你少噜嗦,阎王叫你三更死,谁能留人到五更!”于是我拖着相依为命的金箍棒上路了,那家伙骑着一辆摩托来接我。那辆摩托瞅着该有四五百年高龄了吧,咳嗽着全身抖个不停,好几次差点把我从它身上抖下来。我皱了皱眉头说:...
1999 第7期 - 世纪回眸阿来人真可以长生不老吗?从蒙昧的古代,直到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都尚未取得明确的答案。电子技术真可以帮助人类实现这个与人类相伴始终的梦想吗?以现阶段的计算机技术来看,人的思维复制与储存还是不可能的。大多数科学家认为,每个人脑贮存的信息量约为1万亿个字节,如果不考虑其中包含更多动量与模糊的东西,至少有相当部分可以用数字化方式储存起来。但更重要的是,电脑贮存信息的方式同人脑全然不同。电脑的方法是严格程序化的,各种程序必须分门别类地组成树状目录,但人脑更像宇宙,有序之中是大量的无序的混沌与模糊。电脑每秒钟可以进行上亿次运算,人脑每秒钟只能运算5—6次。更重要的是,人类对我们自己大约有1百亿个神经原或神经细胞的作用机理并不十分明了。在没有明了这种机理以前,计算机专家们想设计一种更类似于人脑运行方式的电脑没有太大可能性。...
1999 第10期 - 科幻影视唐晓鹏里昂走进泰勒公司的办公室,应聘公司的垃圾处理工程师。他在警卫面前坐下。桌子上摆着呼吸计和虹膜监视器。警卫开始提问。“这类测验中反应的速度是关键。猎人路1187号。”“是个饭店。”“什么?”警卫迷惑地问。“我住在那儿。这是测验吗?”“不是。请注意:你在沙漠里,坐在沙子上……”“是测试吗?”“是的。你在沙漠里,坐在沙子上……”“是哪个?”“哪个?”“哪个沙漠?”“是哪个沙漠并不重要,这完全是个假设。”“我为什么要去那儿?”“也许你感到厌倦,也许你想一个人呆着。你向下看,看见一只乌龟,它正向你爬过来——”“你说什么?一只乌龟?”警卫抬头看着他:“你知道海龟是什么?”“当然知道。”“是一回事。”“我没见过海龟,但我明白你的意思。”...
1992 第4期 - 纪念阿西莫夫专栏弗兰克·鲁宾逊 查理斯·布朗 杨潇 译1920—1992——阿西莫夫他的作品娱悦了数百万读者并且改变了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艾萨克·阿西莫夫,世界上一位最丰产的作家,最著名的现代科幻作家,因心脏病和肾衰竭于1992年4月6日在纽约大学医院逝世。按他自己的愿望,实行火葬而不举行葬礼。阿西莫夫的作品数量惊人,出版了将近五百册书。包括科学作品、科幻神秘故事、历史故事、幽默故事及《圣经》、《莎士比亚导读》。他几乎涉猎了每种杂志,为《奇异和科幻》写每月专栏达33年之久,为《科学周刊》写专栏也达五年。其作品出现在大约一百种报纸上,其中许多漂洋过海,他在海外有广大的追随者。1957年他的作品《宇宙建筑材料》(一本关于元素的书)获托马斯·阿·爱迪生奖,1960年他创作的《生命源》(关于血液化学的书)由美国心脏协会为他颁发了霍沃德·W·布兰克斯列奖,1965年美国化学协会为他一系...
2000 第5期 - 银河奖征文张阳谈到二十一世纪中国的科技发展,不能不提及各个科学院、高等院校和大企业属下以及民营的众多实验室。在所有的实验室排名中,有一个实验室很少被提及,但这些排名榜的注释中几乎都免不了要说上一句:“此次排名不包括白鹿实验室,因为我们实在不知道该实验室下一步的成果该属于哪个领域。”别说外人不知道,就连我这个白鹿实验室的资料负责人都不清楚下一步该应付来自哪个稀奇古怪领域的资料。我第一次跟白鹿实验室打交道是在三年前学校举办的毕业生交流会上,白鹿实验室也在其中设摊招人,条件是“物理学博士”。出于对来自家乡单位的莫名好感,在经过该摊位时,我好奇地看了一会儿。这时,旁边一个刚考上研究生的家伙讽刺了我一句:“连研究生都考不上的人难道也想进世界闻名的实验室?”一气之下,我当着他的面向实验室负责招聘的老头递上个人材料。回到寝室后,我才开始后悔白白浪费了一份个人材料...
1998 第12期 - 科幻影视知一他一下子惊醒了。四周是死一般的寂静,没有人声,没有车声,也没有时钟的滴答声。他突然感到恐惧:我是谁?我在什么地方?他头脑中感到一片空白,走到镜子前,他看到一滴血正从自己的额上缓缓淌落。他所处的那间屋中一片凌乱,几具赤身裸体的女尸横七竖八地倒在血泊之中。他不知道出了什么事,站在屋中手足无措。突然,一阵刺耳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寂静。他一把抓起听筒,一个陌生的声音急迫地说道:“喂,默多克,我是贝克医生。你赶快离开屋子,他们要来了!千万不要被他们碰见。”他快疯了,一心只想快逃。他丢下听筒,奔出屋子。跑到大厅中,看见有来来往往的人。坐在柜台后的旅店老板向他喊道:“嗨,默多克,你已经三个星期没交房租了!”我来这里三个星期了?他什么也记不起来。他惊惶不安地冲出旅馆,跑上了大街。天空一片黑暗,没有一颗星星;街道上路灯昏暗,人流、车流来来往往。...
刘卫华沉闷、死寂的异样气氛笼罩着“海鸥”号飞船。两个年轻的宇航员都在闷闷不乐地各忙各的:一个在心烦意乱地翻着不知翻了多少遍的家庭影集,一个皱着眉头在日记本上给妻子写着发不出去的信。飞船犹如一个没有生命存在的铁箱子,形孤影单地飞向遥远的巴纳德星。乐凯和申光已有一个多月互不理睬了,除了迫不得已的工作上的联系,他们几乎不说话,甚至连看都不愿看对方一眼。两人现在都觉得共同生活在一个狭窄的空间,还要渡过漫长的时光,甚至有可能死在一起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在“海鸥”号升空前,他们本来是一对形影不离、亲如兄弟的好朋友,爱好也差不多,都喜欢摄影、唱歌,两人一起考入宇航学院,一起进入宇航员训练中心,又一起要求去考察巴纳德星。刚出发时,他们兴致勃勃,相处得十分愉快,两人在工作上配合默契,工作之余,两人耍着花样尽情玩乐。在飞出太阳系的过程中,两人各执相机,拍下经过的一颗颗美丽的行星和卫...
2000 第4期 - 校园科幻韩超“爸爸,我们必须走吗?”儿子抱着他的电子老鼠,无奈地望着我。“是的,儿子,只剩几个小时了,我们必须离开。”我已经启动飞船了。“为什么?”儿子磨磨蹭蹭地不肯上来。“为什么你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乖乖地跟大人离开这该死的地球!”我为儿子着急。“我不是问这个,”儿子的遇事不惊太像他母亲了,可现在不是时候,“是你创造了它,可你好像没办法。”我被问住了。是啊,很难想像,在太古时代,“上帝”被凡人赶出了神殿。显然我就是那个愚蠢的上帝。“快上来吧,孩子,妈妈在火星等着我们呢。”我温和地对儿子说,心里的苦涩一言难尽。是我创造了“毁灭”。在高度文明的社会,人们喜欢听这种偏激的名字,它象征令人生畏的智慧。十年前,我还为成为它的创造者而自豪,因为它集中了人类的所有智慧。不只具有超强的运算和管理能力,还具备了0.6β的思维指数。这意味着电脑开始有人情味了,它可以像两...
1991 第6期 - 川少杯校园科幻巫雪松初夏的一天傍晚,林迪文夫妇正在自家田里工作。林迪文突然听到空中传来“嘶——”的一声,抬头一看,只觉得眼前有一丝绿光一闪即逝。顿时,远处本还灯光辉煌的市区变得一片漆黑。过了一会儿,空中又是连续的几下“嘶——”声,林迪文发现那便是刚才消逝的绿光,不过不是一团而是几团,它们就停在那儿,是那么的近,而且其中的一团正慢慢地向下移动。近了,近了,林迪文这下看清楚了,那并不是一团光,而是一只正向四面发出绿光的圆盘。“飞碟”!他的妻子宋国芳也发现了它。“轰”,一团桔红的光从圆盘底部喷出,它降落在离夫妇俩30米远的地方……”事过五年之后,此事再次发生。在广阔的田野上,有一座孤零零的旧房子,那便是林迪文家的住房。记者绿杨将小车停在梧桐树下,他站了一会儿,以一流记者精明的目光搜巡着眼前的每个细节。这所砖木结构是一座L型的拐角平房,墙壁由于风雨侵蚀而变得灰...
刘贲林太太在看报纸,是刚刚从电子邮件机传送过来的《星期晨报》。一则广告吸引了她——是个足足占了半个版面的广告,广告词很有趣:“情义我心知……告诉我你爱我有多深……最新科技成果——爱度计,准确测量恋人对您的‘爱度’,帮助您区分‘真心实意’和‘虚情假意’,避免爱情悲剧……爱度计——情感温度计,爱情指南针……”看到这,林太太不由想到了女儿——婷。婷漂亮可人,很像当年的自己。她马上到恋爱年龄了,可当今的世界上,有多少游戏人生,视恋爱、婚姻如儿戏的轻薄儿郎啊!自己不就是轻易地相信了婷的父亲,结果刚生下婷就被他抛弃了吗?于是,林太太走到电话前,拨通了广告上的号码。“您好,夫人!我能为您做点什么?”电话屏幕上,是一个衣着整洁的男子。“哦——我刚看过你们的广告,您能给我详细介绍一下你们的产品吗?”“很愿效劳!请看——”电话画面上出现了一只所谓“爱度计”的外观,看起来与一只普通的指针手...
1994 第7期 - 科幻名著欣赏弗雷德里克·波尔 李伟才 译那人足有七尺多高。他踏上布菲那石板小径之时,一块石板竟裂成数块,并扬起了一道碎石灰尘。“糟啦!”他不快地说,“真是抱歉。请等一等。” 布菲当然极为乐于等待,因为他立即便认出这位访客。那人闪了一闪便消失了,接着又再出现,如今只高五尺二寸。他眨动着粉红色的大眼睛,抱歉地说:“我现身的技术太糟了。但我希望可以作出补偿,是吗?让我想想看。你想获得点石成金的秘密?或是治疗普通病毒性疾病的办法?又或是一张列有十二份增长股票的名单,这些股票在我们对你们的行星——地球——的发展蓝图之中,肯定会有惊人的增长!”布菲一面说他希望获得那份增长股票的名单,一面则控制着自己,极力保持一副正经而又恭敬的样子。“我叫查尔登·布菲。”他说道,一面高兴地伸出他的手。那外星人好奇地握着那手,摇了两下。布菲的感觉,就象和影子握手一般。...
余介方这几天老是睡不好觉。只要一躺下,便觉得自己要么正处于一个由千百台电脑组成的工作间里,荧幕上跳动着五颜六色的字码令人眼花缭乱,不知所措;要么觉得自己正全速开着一辆微型悬浮汽车,而背后却有万千辆同样的小汽车以更高的速度风驰电掣般地压上来,偏偏我自己眼看又将无可避免地撞上前面一辆。此情此景,吓得我顿时魂飞魄散,一声惊呼,赶紧从床上翻身而起。真的,我不知道这仅仅是自己的幻觉,还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梦。反正,它搅得我六神无主,上班时连那该死的机器人上司也不断地对我出示黄牌警告。看来,我是得去看看医生了。但是,我突然从《宇宙日报》上翻看到这么一则广告:银河系Z·B卫星三,莫里森先生特为地球人开设“平安夜一日游”旅游专线项目。凡失眠或多噩梦者,只需交付一百宇宙币,即可免费乘坐本公司特设的108时空隧道直抵本中心,挑选并进入任何一种梦境,尽情享受生活的原始乐趣。另本公司庄严承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