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 第9期 - 封面故事柳文扬阿西莫夫仔细考虑了一阵,仍然没弄明白自己的处境。他一个人被关在舒适但并不宽大的房间里,走来走去。从门到窗是七步,从窗到门也是七步。窗外的景色与他所熟悉的大不相同,没有如茵的草地和浓绿的树木,只有房屋。街道上空是有些虚假的蓝色天穹,压得很低。看过《弗兰肯斯坦》的人不会对这一幕感到陌生——阴暗的屋子里,电光把晃动的人影投到墙上,让它们像鬼一样跳舞;大玻璃槽中躺着一具高大的、奇形怪状的身躯,身上联结了无数条电线……只不过,我们这间屋子并不阴暗,而是窗明几净;玻璃槽里躺的人也不奇形怪状,他的相貌还算有几分庄严。屋中站着几个人,高高矮矮,头发也是什么颜色都有。他们正在讨论槽中人的命运,即是否让他醒来。按说,事情都做到了这一步,不让此人醒来是不合情理的。可是做决策的人总有这个毛病,老要讨论。由于某种原因,这些人的工作效率似乎十分低下。经过一个小时...
2000 第12期 - 封面故事晓霜篝火熊熊燃烧起来,围坐的人群脸上都被蹿起的焰舌熏炙了一下。他们笑跳着往后退,挤做一团。有人打开了音乐播放器,有人散发软包装的果汁饮料,有人站起来模仿滑稽明星唱歌。他们还来不及擦去脸上熏出的眼泪,因为过度欢笑和激动,新的泪水又流出来了。“在地球的星空下!”一个人挥舞外套大叫,“在地球的星空下……”他哽咽着,无法说下去。“为新年干杯!”他身边头发金紫灿烂的女孩接过他的话,高举饮料包,“耶——”“为新年干杯!耶——为我们能在地球上相聚干杯!耶——”所有人都附和女孩的呼喊,齐声嚷起来。声音在半空里回旋,久久不散。这时候,在人群中出现一些骚动。就像水中的涟漪一样,骚动迅速传递扩大了。原来,速递局送来了更多的节日用品,甚至还有一桶酒。那深栗色箍了白铁圈的酒桶通体闪亮,黄色的铜制龙头让人爱不释手。但酒是星际邮递违禁品,而这酒桶比酒更令众人诧异。他们...
2000 第11期 - 特别报道阿来在国际日期变更线上穿越白天与黑夜奇异的感受在由西向东飞越太平洋时就产生了。起初,舷窗外还是阳光、白云和深蓝的太平洋。座椅前的液晶显示屏上,则是一根表示着飞行路线与进度的红线,划出一个优美的圆弧。当这根彩虹一样弯曲着的红线穿过蓝色的从北极悬垂而下的国际日期变更线时,窗外的天空居然就是夜了。乘客们慢慢沉入睡眠,在梦境中飞向北美大陆上那另一个世界。在国际日期变更线上经历昼与夜的转换,似乎就在现实与梦想之间,在现在与未来之间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转换机关。兼通英文与俄文的秦月是非常International的,加上1998年已经在美国科幻过一遭了,所以,便服从了晦暗光线的暗示,歪在座椅上浅浅地睡去。我转换面前显示屏的频道,在十部电影的目录挑一部电影来看。很快看到红色的火星,随手点击,电影开演,是一部科幻片。在国内看过很多英语版的故事碟,但都配了中文字幕,美国联合航空...
1997 第7期 - 科幻之窗大卫·赫尔 王荣生妻子将一根手指戳进脖子皮肤里,往上猛地一挑,就把脸皮撕下来,向我暴露出她的本来面目。入侵正在进行,她再也不必掩饰自己了。去掉人面,她露出甲壳质肉,白扑扑的,异常坚硬。一双爆米花鼓眼睛表面凹凸不平,仿若无数微小昆虫聚在一起。嘴巴四周有许多小小的下颚骨在扭动。她将脸皮扔进厨房垃圾堆后说:“总算脱掉了这鬼东西,我该扬眉吐气了。23年了,天啦,我受够了!”我们结婚已有19年了。我被捆在饭厅桌边的一只椅子上。先前妻子同平时一样,下午6点钟在宏达火车站接我。从车站到家开车只需要5分钟,回家路上我们俩拉起家常来,我告诉妻子种种城市的烦恼,她告诉我什么房地产呀孩子们怎么样呀。平平常常的一天,眼看就要平平常常地结束了,可当我们赶回家,把车开进车库里时,情况陡变。天空突然亮堂堂的,黄昏显得比早晨还要明亮,雷声从空中缓缓地掠过,震耳欲聋。妻子仰起头...
1992 第5期 - 银河奖征文正权用一两个世纪人们的眼光来看,—她虽然只有1.55米,略嫌矮了一点,却并不丑。可现在是啥时代?自从公元2095年中国科学家徐旭教授发明了推移法手术以来,外科整形得到空前的发展。以至象现在这样,谁如果觉得自己有什么地方不符合美人的标准,只要到医院去住上十来天,就能完美无缺地出现在人们面前。如果你是上一两个世纪冷冻下来而又复活的人,当你走到大街上,你一定会惊奇,迎面而来的女人一个个都美妙绝伦赛天仙,或象西施,或如海伦,或似杨贵妃,或若维纳斯,只是她们的身高都不超过1.6米,因为那是科学家计算过的。人高于1.6米,不但要多消耗热能,而且会影响智力发展。所以你看见的维纳斯只是米罗那个断臂大理石像缩小了的翻版。在这样的美人世界,你碰上她,虽然你的审美观告诉你,她并不丑,可你一定会惶惑以至忐忑不安,好象她和你一样,也是从上个世纪或者是从其他星球来的异类。如果你都...
1991 第4期 - 川少杯校园科幻冯平引言“哗……”一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象疾风掠波般地席卷了整个会场!整个世界仿佛都已面目皆非了,这简直令我不敢相信这个事实!“上帝啊!但愿这是真的!”我正了正头上的博士桂冠,抬头的当儿正听见大会主席史莱福校长激动的声音:“……请注意你们眼前的这个孩子吧——他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年轻的博士!”我极力控制住感情,不让幸福的泪水夺眶而出,而让另一个强烈的欲望占据思想!“告诉他们——再也不能坐失良机了!”待到校长先生刚说到“他,就是我校优秀的学生——乔治·科莱宁,一个当之无愧的神童”时,便忍不住上前一步,站在麦克风前,望着台下千百双眼睛凝结成的敬仰之光,我终于不礼貌地打断了校长的讲话,“我想,此时,大家一定会以为我取得成功是由于刻苦攻读的结果!事实上不是这样的。”台下并无多大震惊。本来嘛,一个年仅十五岁的孩子根本无法达到作为一名博士所要掌握的学识!顿了...
2000 第11期 - 人与自然贝贝托书没看完又传来稻城县发现香格里拉的消息——稻城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邻近云南——号称最后的香格里拉。这些接踵而至的发现极大地撩拨起了我的好奇心:确有其事抑或商业“炒作”?我倒要亲眼看看。老莫主动把他那辆破车借给我,条件是回来后必须把经历写成文字给他看,他说要是有假期的话真想和我一道去。准备行装花了三天的工夫:睡袋、充气睡垫和小帐篷供宿营,瑞士军刀、指南针、手电、针线和盐是野外生存的必备用品,吃的有火腿肠、压缩饼干和矿泉水,药品有青霉素、黄连素和清凉油,最后还要一股脑儿地塞下望远镜、照相机、太阳帽、墨镜和羽绒服……5月1日正午12点,我开着老莫的破北京212从成都出发上了川藏公路。先后经过雅安市、天全县和泸定县,到康定停车投宿时已是深夜11点多了。对我来说,藏区是从康定开始的。那朵溜溜的云下溜溜的城海拔2600米左右,空气清新凛冽。5月份的天气,...
张阳一“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小提琴的声音如泣如诉,缠绵婉转,正可将李白的这首《菩萨蛮》诠释得淋漓尽致。离别、愁思、远行、忧郁……夕阳西下,紫霞满天,我高踞在这个小星球一处的峰顶上,迎着琴弦上最后一缕昏黄的阳光,说着一个凄婉的故事。时光易逝人难见,又是黄昏断肠时。当最后一个乐章在琴弦上轻轻滑出时,四周一片静寂,连我自己也沉浸在莫名的忧伤之中。忘了时间,忘了地点,忘了我在做什么,只是随着琴声飞翔、飘摇……没有掌声,没有喝彩,但我知道本届“乐神”的称号非我莫属。从忧伤迷茫中醒过来的所有高级智慧体都用自己的方式发出最强烈的脉冲,向我诉说着他们的钦慕。“乐神”是银河系所有高级智慧体给予在音乐事业上做出伟大贡献者的高最荣誉,每十个银河年评审一次,地点就在这颗银河系中心的小行星上。各星系派来的评审人按惯例听完了每位参赛者的表演后,将以脉...
1998 第8期 - 封面故事马小珊太祖十三年,洞庭焦郡,一士子过海遇大风,没于浪。数日尸浮于岸,有渔人见其口噙一珠,如鸽卵,华光煜煜,触之则灼痛难忍,以为不祥。俄顷生醒,自云入龙宫与龙女缱绻,突觉水波翻涌,而不知身在何处也……——明·野枵子《平山草堂笔记》卡塔星卡塔星位于另一爱因斯坦宇宙,周径一十六万公里,有一道十色光环围绕。两个热恒星交替起落,无休止地向星球倾泻热量,赤道的温度高达千度以上。在卡塔星漫长的过去,智能生物是从遥远的两极开始发展的。这是一颗幸运之星,在宇宙智能生命的发展史上,卡塔星的智能生命没有异化成自然的对立面,没有用阉割和幼稚的冲动去主宰宇宙亿万年的自然平衡。卡塔人懂得用不同的方式可以认识若干不同的宇宙,倘细分则凭空增多无数的外延。观察主体的变异,因方式的不同,客体将呈千变万化的结局,最后你将沉溺于外部杂沓纷繁的表象之中迷不能返。他们追求与宇宙的“原...
2000 第3期 - 科幻影视秋阳一艘快艇箭一般地飞入一个密林环抱的狭长湖泊,驾驶快艇的是本片的主人公迪麦利和他的搭档玛姬。他们正在与新研制成功的生化战士进行较量,这是对生化战士体能所进行的测试的一部分。迪麦利很希望在测试中战胜对手,以证明人并不比生化人差。一群强壮的生化战士驾着快艇气势汹汹地追了上来,湖面上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搏杀,人数上的劣势迫使迪麦利和玛姬弃艇而逃。迪麦利和玛姬在林中飞奔。迪麦利回头观望,却发现玛姬不见了。他反身寻找,发现玛姬已经被这队生化战士的首领罗密欧绑在树上,那该死的大块头儿正对她动手动脚。迪麦利怒不可遏,一枪将他轰飞。可他还没来得及救下玛姬,从后面扑上来的生化人已将他摁入水坑中,残忍地折磨他。就在这生死关头,总部通过特殊的传感器命令生化人停止行动。凶煞般的生化人立刻变得理智起来,为首的罗密欧向迪麦利伸出手来。他就势爬起,无可奈何地猛一甩头,...
1999 第2期 - 科幻之窗挪伦·哈斯 姜云生“昨天这家银行还在这儿呢!”马修斯·吴德曼愣在那儿,两眼死死地盯着眼前这幢六层楼。看那墙砖真有些年头了,至少五十年,或许更多。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昨天这儿明明是一幢钢结构的银行:那耀眼的玻璃幕墙还是崭新的呢!“不,先生。这幢坎贝尔大楼1936年就在这儿了,我的曾曾祖父亲手参加建造的呢!“那女士挺和善地说道。马修斯却直觉得背脊一阵发凉。他记得清清楚楚,昨天这儿分明是一幢银行!“会有人来接您吗,先生?”女士又问。马修斯茫然地看看她,竭力控制着自己,不让自己狂叫起来。“请原谅我直言,先生,您一定迷路了。”她说。“我女儿会来接我的,我给她打过电话了。她说让我在银行门口等她——我想她随时都会来的。多谢您的关心,我只不过……”他自己也想不出“只不过”什么了,便改了口,“再见了,女士!”...
1997 第12期 - 科幻之窗R·S·考索 谭建华这是位绝代美人,就站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洛克菲勒厅内一群真人大小的的非洲乌木雕像中间。乌木是用来制造精品长笛的材料,经能工巧匠之手也能精雕细刻成神像头盔,为神像增光。美人儿白肤金发,碧蓝的眸子温存地凝视着乌木雕像。她身着黑色长裙,脖子上戴着一串珠光闪闪的项链,可能是钻石,也可能是便宜的水品,或许是西逝的红日流下的泪珠凝结成的光辉熠熠的宝石。我一眼便发现,这个情景正是我所向往的画面。我想要的便是黑色木雕群烘托出的这样的美人。我立刻忘掉其它一切存在,忘掉了我穷困潦倒的巴西乡亲,更忘掉了半年来成为全球焦点的天外来客。我一言不发,向她靠近。她注意到了我的来临。她一定在猜度,我怎么啦?这个执著的青年人是谁?他要干吗?我什么地方犯了规吗?这儿明明没摆放不许接近雕像的公告牌呀……我问她:“您懂艺术吗?”...
1999 第9期 - 科幻影视顾燕诚《病毒》故事读本太平洋狂风大作,巨浪汹涌,一艘名叫“海星”的远洋救援船正在艰难地顶着风浪航行,在与台风的搏斗中,“海星”号早已伤痕累累。现在,海水正在不断地向船内涌进,“海星”号已失去往日的英姿,倒像一头垂死的巨大的海洋动物,缓缓地下沉。这时“海星”号上的全体船员,为了一丝生存的希望,在船长艾弗顿的指挥下,冒死与险风恶浪搏斗。女领航员、科学家福斯特试图让船穿越风暴进入平静的台风眼,以逃过这场劫难,谁知一场更大的灾难降临到他们头上……在同一时刻,南太平洋上风平浪静,一艘名叫阿卡德米克·符拉迪斯拉夫·沃尔科夫的俄国科学考察船正在航行,这艘船拥有最先进的电子设备和卫星通讯设备,并与俄国的MIR太空站保持联系。科学考察船女船长娜迪亚正准备从电脑上取下一批从太空站上发来的各种数据,突然,船上的控制器上出现了一些干扰,一个巨大的不明飞行物飞速向这艘...
2000 第3期 - 人与自然唐风第一类接触:远观察第二类接触:取得物证(包括UFO的照片、录像及着陆痕迹)第三类接触:目击外星生命第四类接触:外星人劫持地球人按照上述的国际通行标准,几个月来发生在中国的飞碟事件都属第一、二类接触。它们中包括去年6月22日武汉的“不明飞行白光”造成大批树木折断的事件;11月23日汕头机场多人共同目睹UFO拖着10米长的“尾烟”缓缓南行,12月2日至9日上海两条光带“编队飞行”的事件,12月11日在长春同样的东西被一个数码摄像机摄了下来,12月9日至12日北京连续不断的UFO目击和摄影等等。幸运的是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这一次的UFO集中出现留下了大量的照片和录像带。也许科学家很快就会发现这些事件有完全不同的解释,让UFO迷大失所望。但我们并不打算就事论事,而是应该好好回顾一下UFO的研究状态。首先,很多人说UFO自古就有,那是一种不太负责的说法,因为证据可以说是高度不足。我们看看更...
1991 第1期 - 边读边想马丁·加德纳 孙维梓 译正当多洛蕾丝,那位漂亮的芝加哥《紫帽子》夜总会的黑发女明星,站到舞场的正中时,伴奏乐队响起了轻柔的东方旋律,她也跳起拿手好戏——《肚皮舞》。场内十分暗淡,只有几束朦胧的光线自上而下投来,使舞女身上那薄如蝉翼的埃及服装闪闪发亮。正当多洛蕾丝以优美的舞姿扔出披在头部和肩上的透明薄纱时,突然从上方某处传来就象是枪声般的巨响,一个赤身裸体的男人打天花板那儿头朝下地跌了下来!接着就是极度的喧闹与混乱。领班杰克·鲍尔斯赶快吩咐打开灯光并努力使观众平息下来,而原来站在乐队旁边观看演出的总管则把台布盖到那四肢伸展的躯体上,并翻成仰卧模样。这个陌生人呼吸困难,毫无知觉,他早已超过五十开外,映入人们眼帘的是他那经过精心梳弄的火红色胡须,陌生人已完全秃顶,他的体格使人联想起职业摔跤手。...
塔什涅特 孙维梓 译我是个讲究实际的人,但我的儿子们却非常聪明。的确,他们天赋独厚,才华横溢……而且还是一对双胞胎。他们都是优秀的工程师,而且算得上是顶儿拔尖的人才。拉里的拿手好戏是激光,嗯,这是一种产生光线的方法;而列奥——是位魔术爱好者,他的手法可以说玄妙莫测。加上他俩在一起还想出了不少花样的戏法和节目,我们的地下室里简直都堆满了各种设备和道具。现在且让我言归正传。拉里常常为列奥设计一些仪器,利用激光装置产生了类似图画的东西,但那并不是图画,而是叫做什么“全息图”——对,就是这个名字。在底片上只是无数斑点和各种涡纹合成的乱七八糟的东西,而一旦把它用激光投射在屏幕上,那简直是栩栩如生的真正的实物。如果你从左面或右面去看它的话,和正面所看到的情景并不一样——它是立体的!这简直不可思议!在空中浮现出真正的小木匣子,盛满水果的果盘,或者是一束花——要什么有什么,甚至...
1994 第2期 - 科幻之窗韦斯特莱克 木辛 译沃尔德曼站在窗前,凝视着莱维尔如何越过警戒线。“请移驾过来,”他对新闻记者说,“您马上就能目睹‘警卫’的威力啦。”记者绕过桌子和他并肩站在窗前。“他也是个犯人?”“不错,”沃尔德曼现出预感一切的笑容,“您很走运,这事很难碰上,简直就象专门为您准备的一样。”“难道他自己不知道要出什么事?”记者忧心忡忡地问。“他当然知道,不过有些人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的……注意看!”莱维尔在向树林慢慢走去,在离开营地大约二百米左右,他突然弯下身体,双手捂着肚子,剧烈摇晃并发愣。然后又缓缓向前蹒跚几步,强忍疼痛继续前进,但还没有到达树林,就瘫倒在地上不能动弹了。沃尔德曼对下文已没有胃口,于是他打开对讲机说:“马上给树林旁的莱维尔准备担架!”乍一听见这个名字,记者马上回过身:...
1995 第3期 - 名家、名著、名画H·G·威尔斯 孙家新 译时间旅行家正在对我们讲解一件玄妙的事情,他眨着炯炯有神的灰色的双眼,本来是苍白色的面容焕发着红光。炉火熊熊,银百合花灯盘中白热的灯光发出柔和的光辉,照着我们酒杯里泛起又消失了的泡沫。我们的座椅是他特制的,它们好像在拥抱我们,爱抚我们,而不是仅仅让我们坐在上面。在一种宴会后舒适的气氛里,思想不求精确,从容地奔流着。他就是这样向我们讲述,用纤细的食指指出一些要点。我们懒散地坐在那里,赞美他对这新的奇谈怪论(我们当时是这样认为)的热忱和源源不绝的创造力。“你们必须仔细地听我讲。我将不得不批驳一些几乎已被公认的看法,例如学校里教给你们的几何学,就是以一种错误的理论为基础的。”“想让我们从这儿开始,题目不是太大了吗?”长着红头发、爱好辩论的菲里贝说。“我不要求你们相信任何无稽之谈,你们很快就会完全同意我的话。你们当然知...
1998 第1期 - 科与幻米一也门人状告NASA侵入火星三个也门人起诉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侵入”火星。这不是一篇科幻故事。也门人亚当·易斯梅尔,穆斯塔法·卡利尔和阿布达拉·奥尤马利在也门的桑那将诉状提交给了本国的总检察长。他们对记者说:“3000年前,我们从祖先那里继承了这颗行星。”他们声称,美国的“探路者”号探测器在火星上的活动,没有事先通知他们,更没得到他们的同意。三个也门人要求,在法庭未就该项诉讼作出正式裁决之前,NASA应该停止在火星上的任何考察或探险活动,也不得通过包括互联网在内的任何途径,向世界公布有关火星大气、表层状况与重力状态等方面的信息。人们不知道这三个也门人将提出什么证据,证明他们从什么途径,以什么方式获得了对火星的继承权。资深的法律界人士指出:至少他们应该有为这笔巨大的继承权付出继承税的税单。这个事件颇富科幻色彩:难道这三个也门人是传说中的火星人的后代...
2000 第4期 - 人与自然阿来告别和平号如果计算没有错误,也没有更新的计划出笼,二十世纪人类最重要的航天成果之一,俄罗斯“和平”号轨道空间站,将沿着人们设计好的路线,脱离太空轨道,于2000年4月进入大气层。也就是说,就在读者捧读这篇文章时,这个太空飘浮之城雏形的一些部分,将在大气层中烧毁,还有一些部分,将坠入太平洋,以美丽的燃烧与悲壮的坠落,结束它13年光荣的太空之旅。1999年8月28日,最后一个离开“和平”号轨道站的宇航员阿法纳斯耶夫说:“我们的心里充满了忧伤,我们带着一颗破碎的心离开,我们失去了俄罗斯的一片骨肉,我们抛弃了我们空间建设的一个骄傲。”宇航员流露出这样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浩瀚冰冷的太空中,那里曾是他们惟一安全而且温暖的太空之家。而现在,太空站里所有那些已经老旧的设备都已经一一关闭。灯光从对接到一起的“联盟”号飞船上照进来。随着一道道舱门合拢的声音,永远的寂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