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 第6期 - 封面故事汪叶3月20日 星期一 晴 有风最近,一种奇怪的念头总在我脑中盘旋,我觉得一切都不对劲,似乎有奇怪的事情正在发生着。我感到不安,同时又感到莫名的兴奋,仿佛黑暗中有某个声音在呼唤着我。每当我一个人仰望苍穹的时候,这种感觉更强烈……我想我可能有点轻度抑郁,因为我总是感到孤独。而我的母亲薇,她总是很忙。当然,我并不是怪她,事实上,我十分内疚,因为她如此废寝忘食地工作只是为了我——她惟一的儿子。我由于身体不好,休学在家已经一年多了。除了偶尔拿起书翻上两页外,我很少与朋友来往,也很少外出……今天,就在我洗澡的时候,有一瞬间我发现我的身体居然泛出一种可怕的绿色,可能是灯光影响,也可能是眼睛的错觉,毕竟,这是不可能发生的。否则,我岂不成了怪物?幸好,当我洗完出来皮肤果然正常。母亲今天在家,而且说明天要给自己放个假,我知道她的用意,明天是我的生日。...
1998 第12期 - 科幻之窗海因茨·加尔特曼 綦建刚1我相信,我第一个注意到在罗伯特·罗基的事情上终于出了点破绽。上帝知道,那是我们全套计划中最令人意想不到的一个错误。按理说这是绝对不会暴露出来的。一切都准备得很好,所有事情都得到了考虑,整个项目都由我们最优秀的人进行了极为准确的计算。如您所知,罗伯特·罗基是“维加”号远程飞船的第一领航员。您自己说说:那个主意本身不是很完美吗?我们哪能预见罗伯特·罗基会飞往服务站呢?那天下午,有人头一次告诉我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正作为一个安静的旁观者坐在“到斜银河去”咖啡店里。我要是没有喝咖啡就好了!我根本不喜欢咖啡。那里的人们当然知道这个,所以开始时什么也没给我上。他们那儿有了解我的人。可是那帮听众!店里总是相当满,主要是年轻人喜欢在这里聚会。一个红头发的年轻人声音特别大。...
2000 第8期 - 人与自然吴燕子组队出发两年前的夏天,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冲毁许多良田民居,一时间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奋斗拼搏,抗洪救灾,险渡难关,同时人们发出疑问:“长江怎么啦?”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中,带着这样的问题,四川省科学探险协会组织了“中国女子长江源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这也是中国第一支女子漂流探险队,它由来自全国各地的11名女队员组成,最大的队员是71岁的刘沙,最小的队员是23岁的鲜红,我也有幸成为11名队员中的一名。8月21日,也就是洪水刚刚被控制时,我们乘一辆标有考察队全称字样的崭新“依维柯”从成都出发,经松潘穿过若尔盖草原出川,顺109国道经西宁、格尔木,翻过昆仑山口,经过八天星夜赶路,于8月29日到达了唐古拉山脚下的有名小镇——雁石坪。雁石坪是坐落在青藏公路边上的一个小镇,这个被称为镇的地方,却只有数间客房,几家小饭铺,三间小百货店,一个...
1997 第5期 - 科幻影视威尔斯 柳文扬再过几个小时他就会彻底改变想法。不过现在杜格拉斯认为“莫罗岛”是个世外桃源,特别是经历了飞机失事、同伴相残之后,死里逃生的他还能闲坐着欣赏“猫一样乖巧”的少女爱茜的舞蹈,使杜格拉斯感觉恍如隔世。从救命恩人蒙甘马利的口中,他了解到这座岛屿的主人,蒙甘马利的雇主,竟是外界传闻已失踪多年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莫罗博士。博士因为热衷于动物活体实验而被科学界排斥,在这个岛上隐居了十七年。蒙甘马利把杜格拉斯带入客房,突然反锁了房门,并且莫名其妙地说:“这是为了你好。”等到杜格拉斯设法打开房门的时候,热带之夜已经降临。一阵阵凄厉的嘶吼增添了夜晚的神秘,杜格拉斯循声走去,进入一座大房子——如果事先知道这里有些什么东西的话,他是绝对不会进去的!当然那些笼子中缠着绷带的动物并不很恐怖,而泡在药水里的奇形怪状的婴儿也仅仅说明这是一间很不一般的实验室。...
1999 第7期 - 科幻之窗玛丽·松·李 代红每当我要离开的时候,城市里莫不阴雨连绵,我二十八岁生日那晚也不例外。然而就在刚才傍晚的时候,天空还晴朗无云呢。我沿着泰晤士河漫步。在这个伦敦城里,人们还乘坐名叫汽车的金属盒子走来走去。“无聊。”我漫不经心地踢了踢人行道上的石头,“难道就没有一处特别一点的地方吗?”“有1083种各具特色的生活环境……”“不,我是说特别的!”我捡起一块石头,扔到把我和河隔开的矮墙上。“要不,去开罗试试——”“不!”我第一次意识到哪里不对劲儿了,我瞪着悬浮在面前的小小的遥感机说,“我要离开你。”遥感机不可思议地犹豫了,黄色的眼睛迅速眨动:“那是不可能的,萨拉。”看着灰暗的金属天穹,我的愤怒慢慢变成了沮丧。今天一整天,不管是包裹得花花哨哨的生日礼物,还是装点着软糖、黑樱桃和奶油的巧克力大蛋糕,都让我感到失望。我不想要毕加索的画,也不想要法贝热*的复活...
1997 第2期 - 第六届校园科幻故事大李梦吟仿佛一块大而厚重的幕布,隔开了记忆的前一部分,我对自己在这以前的一切全然不知。我的记忆,是从看见医生严肃的面孔和护士忙碌的身影时开始的。“看来,您的女儿是得了失忆症。”医生对病床边的一位老人说。看样子他就是我的父亲。“为什么?她……不是动了手术吗?”“大脑损伤的部分虽已修补好了,但机能完全恢复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我茫然地靠在床上,望着两人对活,从只言片语中,依稀听出是一场车祸使我的头部受了重伤。老人悲伤地靠在床边,叹了口气。我不知如何是好,稍稍挪动了一下身体,从嘴里挤出几个字:“父亲,请您不要太……”“什么?”他抓住了我的双手,“你叫我父亲,你知道我是谁了吗?”“对不起,”我垂下双眼,“我……不能……”5月30日 晴两个月以后,我已经回到家中,虽然没有了烦人的头痛打搅,我仍记不起什么,一切都是陌生的。...
1997 第11期 - 科幻百科吴定柏日本的科幻发展是有着自己的特征的。日本科幻史以40年代为界,划分史前史后,史前科幻在日本科幻史上称为“古典科幻”,即科幻这个名称尚未被日本国民承认以前的科幻,也就是早期的意思。本世纪90年代,日本每年出版约四百本科幻原著和一百五十本译著。平装本第一次印刷一般为二三万册,主要读者是大、中学校学生。日本科幻读者杂志的形成早于商业性科幻杂志。由读者和作者共同组成的科幻俱乐部在1957年5月首次出版了读者杂志《宇宙尘》,刊登科幻动态和科幻新作。该杂志的创始人、编辑、发行人是柴野拓美,他为日本科幻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并仍在作出惊人的贡献。《宇宙尘》至今已出版二百多期,发行量为一千册。今日享有盛名的日本科幻作家的科幻生涯,半数以上是从《宇宙尘》开始的。现在日本约有一百个科幻爱好者团体出版各自的读者杂志,资格最老的当然是《宇宙尘》,最为流行的是《探索者》。19...
2000 第7期 - 封面故事黄孟丽“我想回桂林去。”蝶第N次对我重复这句话时,明澈的大眼睛不依不饶地盯着我。我从一堆设计图纸中抬起头,如往常一样敷衍了一句:“以后再说吧。”于是她不满地转身,不再理我。这类情景常常发生。我也不知道一个生长在大西北,每日与大漠孤烟为伴的女孩为什么会对桂林情有独钟——她甚至从未去过那里。我注意到她说的是“我想回桂林去”,而不是“我要去桂林”——问她,她自己也说不出所以然。每当她这么说时,目光都写满向往。那是对家乡的向往,我看得出。家乡?我不止一次想过这个问题。蝶这种奇怪的归属感并非全无理由:这应该来自曾有过的另一个她——那个女孩的故乡在中国西南,一个被称作“山水甲天下”的古城。但是,本体的思维也能复制吗?我有点迷惑地想。当然,我不会用蝶来进行什么实验。我的本职与生物全然无关,我从事的是航天器设计。...
1995 第11期 - 每期一星裴晓庆她又在七号桌吃饭了,陪她的那个男人穿的那件西服超过了陈青两年的薪水。她今天仍是那么美,自从一个月前在店里见到她的那一刻,陈青就感到自己被雷电击中了。在欧洲的中国女孩陈青见过不少,但她与众不同。每隔几天那个男人就会陪她来这家餐厅吃饭。陈青想怎样才能接近她呢?虽然都是中国人,但地位相差悬殊,而且这里的中国人彼此又并不很友好,陈青实在不想受一次冷遇。不,还是保留这份接近她的机会吧,也许有一天……每次她来吃饭,陈青都想办法换到她那张台子去服务,现在他又端着雪利潇洒地走向七号桌。“每当下雪的时候,我和妹妹就在雪地上放鞭炮,母亲远远看着我们玩,高兴极了。每个新年的除夕都会下雪,我现在还记得那种奇妙的感觉,雪中一切都变了。雪是冰冷而又柔软的,踩在雪地上舒服极了,雪有点像这种冰霜。”那个男人怀疑地望了望盘子里粉红色的奶油冰霜。...
2000 第8期 - 封面故事柳文扬这座城市的各个社区是以天空的形状命名的。确切地说,是以被摩天大厦的轮廓分割出来的天空形状命名的。由此你可以知道这是座什么样的城市,这不是个好地方。G-56和我一块儿到这里的时候,严肃地说:“从现在起,我可不敢跟你分开走了。”来到这儿之前,我先去了另外两座城市。而去那两座城市是因为我犯了错误。G-56一直和我在一起,这决不是巧合。当然她也一样犯过错误。要说清这件事真得费一点工夫。简单地说,我们就是在无数的错误中成长的。一个人不可能不犯错,重要的是他所犯错误的性质。像G-56,她的错误没有我这么严重。因为第一,她只有十六岁,算是未成年人;第二,她仅仅是在一次酒后冲突中失手弄死了一个人,然后用她青春期还没有完成变声的嗓子说:“他妈的!翘了。”据她自己说,当时喝了酒,不禁斗志昂扬,有一种战天斗地的大无畏精神,心想:“翘了就翘了,谁怕谁?”何况那人还是个杂...
1999 第9期 - 科幻之窗冈采夫 著 孙维梓我木然地盯着屏幕。“您爱吃苹果馅饼吗?”电脑是迷上这个问题还是咋的?它已经接二连三提出这问题了——而且还可能无休无止地盘问下去。难道程序又出错了?还得要我苦苦反复核对那些枯燥无味的命令?我可是受够了!什么?受够了?一个月之前我绝不会说出这种话,那时候我脑海中根本不可能冒出这种念头。那么现在又是怎么回事?是由于疲倦,还是因为情况起了变化?编写这种审讯程序是我三年来的主要事业及生活支柱,怎么可能在一个月里就倒胃口呢?我所干的是具有头等意义的大事,决不可能这么快就使我厌烦,所以我还得好好查找一下原因。但是我又完全不想去查找原因,因为凭直觉我早已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那么,我是否喜欢吃苹果馅饼呢?当然很喜欢。今天我已经多次回答过这个问题,如果需要,我还可以再次回答:“是的,我喜欢吃。”我只消按一下Y键就行。一般说来,回答时只需按两个键:Yes或No...
艾丽丝·劳伦斯 孙维梓 译房地产公司大吹大擂宣传说,这批住宅是“未来的建筑”,其实这二十幢房子外观平庸无奇,奥妙在内部:一切都由电脑管理——控制温湿度、开关窗户等等。电脑还指挥机器人打扫房间,浇灌草坪,修剪绿篱,清除落叶和积雪……电脑还能向附近商店订购食品,并根据主人的指令安排好一日三餐,到时候自动为主人打印好给亲朋好友的生日祝贺卡,它的储存大过世上任何一部百科全书。说也奇怪,这批房子的出售竟然十分困难,因为人们大多并不喜欢住在这……这比自己还要聪明的房子里,除了孩子们,他们从一年级起就在学习使用计算机了。第17号住宅的情况同样不妙,布兰沙德一家已是它的第三任房主。汤姆·布兰沙德教授刚刚在当地大学里任职,他妻子贝蒂则在一家自动化图书馆里管理目录。说真的,她倒乐意在厨房里和锅碗瓢盆打打交道,而现在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她再也不能在客人面前夸耀她亲手烤制的樱桃大馅饼...
1997 第4期 - 互联网络易丹现在该谈谈交互网络的科研用途了。在哈佛大学的图书馆Hollis系统上查书目时,可以将查到的资料储存到自己的E-mail帐号里去。同时,在我自己的帐号里,我也可以tel到这个Hollis系统去查阅图书馆的书目,并采用我的机器菜单上的FTP将这些资料传输到我的硬盘或软盘上。当然,我从FAS网中也一样可以将查到的书目FTP到我的帐号里。FTP神通广大。FTP是File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模式)的缩写,这个传输模式可以让交互网络上的用户在不同的电脑和网络之间传输文件。我如果发现自己对冰岛人在冰天雪地的冬天是否吃冰激凌这一学术问题不太了解,就可以通过交互网络到冰岛的某个机构的资料库中,找到有关这方面的人类学文件,再用FTP把那些文件传输回来。同时,我还可以再到华盛顿的国会图书馆,到那里找有关冰岛人吃冰激凌的人类学材料,将它们也FTP到我的机器里,以便同从冰岛传输回来的材料作一番对照。...
1996 第11期 - 科幻之窗艾萨克·阿西莫夫 孙维梓尽管摩达因今年刚满四十,也从不为健康问题操心,但他没去过宇宙外层空间。他只在电视中观看过宇宙居民村,或从刊物中读到过这类移民点的情况,仅此而已。坦率地说,宇宙对他并没多大吸引力。他出生在地球上,自得其乐。如果想换换环境或口味,他宁可选择去大海,因为他是一名帆船运动爱好者。所以当“空间有限公司”邀请他飞往宇宙去完成某项委托时,他显得并不特别乐意。“听着,”摩达因对那位公司的女代表说,“我可不是什么宇航员,我只是搞搞服装设计而已。对于那些火箭、加速度、超重、飞行轨道以及其它等等我是一窍不通的。”“这我们清楚,”巴拉诺娃接过话头说,她笨拙而谨慎的步伐显示她过去长期生活在宇宙空间中,对地球上恒定的重力场已不太能适应,“我们不指望您具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摩达因以挑剔的眼光注视她的衣饰,那充其量只能起遮体的作用。哪怕随便用...
1997 第1期 - 科幻之窗基尔·布雷切夫 孙维梓实验室发明的这台仪器能根据人的像片自动分析他过去的状况或今后的变化。假定你手头有一张上世纪80年代著名作家暮年的像片,又想推测此人早期的形象,于是仪器就能显示出他二十岁时的模样。但目前让仪器去测知未来的相貌还比较困难,虽说原则上可行,实际上由于牵涉到的未知因素太多,往往会使仪器无所适从,所以还有待摸索……“不,”实验室主任列娜停下笔说,“我永远成不了凯尔这样的人。”“您说谁?”实验员多布里亚克茫然问,他正抽空梳理自己时髦的的鬈发,刻意模仿他崇拜的影星。“我说的是物理学家凯尔。”“那当然,”多布里亚克点点头,“他是男的,而您却是位成熟的美丽女性。”“谢谢恭维,我是说凯尔太棒了。他不仅是物理学家,而且还是考古学家和科普作家。读过他那本名著《上帝·陵墓·学者》吗?没读过?真遗憾!”...
2000 第4期 - 科幻影视秋阳一架直升机降落在机场,科学情报局的王牌特工山姆打开舱门,钻出机舱,快步向早已等在这里的一男一女走去,螺旋桨卷起的热风吹得他眯起双眼。等在那里的瘦高个男人捻灭了烟蒂,热情地向山姆伸出手:“见到你真高兴,这个假期你跑到哪儿去了?”“我也很高兴,贾维斯。最近你怎么样?”山姆用力握住对方的手。贾维斯是中情局的特工,和山姆是老相识了。“玛丽。”贾维斯身旁的漂亮女子微笑着向山姆伸出手,同时自我介绍道。“山姆。”山姆回应道,他专注地看了一眼玛丽。这时他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向他们走来。“他怎么在这儿?”山姆转身问贾维斯。“这事很重要。”贾维斯严肃地说。说话间那人已走到他们面前。这位拄着拐杖,精神矍铄的老者正是科学情报局的头号人物安德鲁,手下都叫他“老头子”。老头子用极具穿透力的目光盯着山姆:“很抱歉打断你的假期。这事太突然了。”说着他将一个皮夹递给山姆...
1999 第3期 - 封面故事周平一位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就是那种教孩子们念“小波的飞船飘走了,他没人陪了,他好寂寞”的语文教师,居然有机会被载入史册,成为地球星际外交史上的传奇人物,真令人感到不可思议。在未来,她将被人以如下文字描述、赞美和纪念:“沃冈人悍勇善战的威名、团结如一人的荣耀、无往不胜的神话,被地球女英雄林明梅用一个字便完全摧毁了。”过程是这样的:因为暑假漫长,所以林明梅准备用一年的积蓄作一次旅行。她搭了一艘没有执照的私人运输船,主要是看中了便宜的票价——小学教师的工资在那个时代还是如此微薄。船主兼驾驶员和走私贩子一路上对她殷勤备至,端茶倒水,林明梅在感激和迷惑之余,偷偷将一把裁纸刀藏在衣服里。本来,那艘船将在火星的福博斯港停靠一次,卸下一点货,然后就载着林明梅和其它的货物直飞木卫六。可是出了点意外,火星警方对他们卸的那点货有怀疑,双方用电磁枪和等离子小火炮...
党滨滨漫长的黑夜,街道出奇地宁静,清凉的微风柔柔地吹拂。繁星满天,苍穹中一颗巨大的蔚蓝色的星球格外地醒目和美丽。伊莎和杰克心不在焉地在街上遛着,拖沓的脚步敲打着他们的重重心事。伊莎叹了口气,说:“杰克,我越来越无法忍受这儿单调乏味的生活了……”杰克忧心忡忡地看了她一眼,欲言又止,良久,才说:“如果一个正常的月球人听见我们这样抱怨,一定要痛斥我们生在福中不知福了……”这是公元2075年的月球太空城。早在2025年人类就开始向月球移民。第一代移民是人类中的俊杰,他们聪明、勇敢,富有开拓者的冒险性格和牺牲精神,经过他们艰苦卓绝的奋斗,建起了月球太空城,而且逐步做到自给自足,月球城在他们看来,已成了一个舒适的生活空间。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第二代移居月球的数量远远大于第一代,但他们登月的目的,已和第一代人迥然不同,是更好的物质生活将他们吸引来的。他们大多是理性的功利主义者,为了舒...
1993 第3期 - 科幻之窗阿瑟·罗伯特 木辛 译在七月那个神奇的星期天早上,杰连明·吉伯特打电话约我去野游。一小时后,汽车喇叭响了,我奔了出去,但马上又楞住了:他正坐在一辆奇异的密封带篷大货车的方向盘后面,我立刻嗅出了异常。“卢修斯,”杰连明甜润地唱着,在他那半圆的红脸上,蓝眼晴正在角质眼镜框的厚镜片后面眨着,“我真高兴,你来了,多好的天气呀,我肯定我们会共度一段美好的时间!”他如此怪异地发出“时间”这个词的音,并咯咯大笑起来,我爬上汽车和他并坐。“嗳,你看,”他不大自在地哼哈说,“我有些客人,它们留在货车里大概会更好些。”“客人?”我赶紧转身向小窗口里望去,三只巨大的黑猩猩穿着人的衣服还戴着眼镜,头部向下地倒挂着,用脚抓住固定在车篷顶部的钩子,在它们面前的地上还放着翻开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杰连明说:“它们将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实验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带来的...
2000 第9期 - 科学美文刘易斯·托马斯《科学的危险》导读托马斯·刘易斯人很有趣,他1994年逝世,生前因为不同的作为而被人看做医生、病理学家、教授、行政官员、诗人和散文作家。他身材壮伟,穿着讲究,绅士派头十足。1970年在耶鲁大学当医学院院长时,曾应邀在学术讨论会上发表演说,演说的整理稿辗转传到《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结果他被该杂志的主编缠上,连续发表了多篇文章。后来所有篇目结集成书出版,一书名《细胞生命的礼赞》,另一本叫《水母与蜗牛》。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文章就选自后者。在本文中刘易斯指出:我们对科学技术的惊人进步有一种恐惧感,经验证明每一次进步都产生了大家都没有料到的结果,我们没有能力预测和控制未来,但我们的理性很难接受这个现实。托马斯用一种近乎俏皮的语调分析了这个问题,得到的结论相当与众不同。在他的思想里我们看到了豁达睿智的学者风范,但在他的文风上我们看到的就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