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我们的理想国 >

第3章

我们的理想国-第3章

小说: 我们的理想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一晚上他罕见的沾枕就着,一夜无梦。只是夜半不知几点,他忽然毫无征兆的睁开了双眼,那一瞬间清醒得灵台一片空明。随后又合上眼睛,沉沉睡去。
  
  洪桥那个方案最后以一个简单易行的方式出现,其简单程度是陈苏木所未料到的:周末去城中村辅导打工仔的孩子们功课。有此前分析的打量资料垫底,陈苏木对这个几乎可称得上毫无新意的策划感到十分惊讶,他抱着成型的方案找洪桥讨教。
  
  洪桥张了张嘴,却最终什么也没说,她看着陈苏木疑惑的眼睛,笑得十分亲切:“这个‘为什么’,我希望你自己有一天能悟到。”然后她拍拍他的肩膀,“别纠结了,去做吧。”
  
  陈苏木开始了并不算复杂的执行工作,完善方案,制定宣传计划,争取宣传渠道,召集志愿者,进行社区沟通。
  
  在洪桥与朱云的帮助下,项目在一个月后启动。陈苏木作为项目主要执行人,带着一个志愿者小分队去了位于城西郊的一个城中村。
  
  一天时间下来,他几乎彻底失声。回家的路上去买了盒西瓜霜,踢踢踏踏的开了门,一头栽倒在沙发上,瞬间摊成一堆泥。
  
  他试着去回忆这一天的事情,却发现如同一幅粗糙的油画底稿一般,只有一些大块的色块,隐约看得见事物轮廓,丢失了所有的细节。唯一能想起来的,是一盒破旧的水彩笔,其中一支被握在一个瘦小的手掌里,正在作业本的背面奋力涂着一只黑色的太阳。
  
  “其它的写不显。”孩子解释道。然后努力将那个不规则的圆涂得惨不忍睹。
  
  他记得自己翻了这个揉得跟菜叶似的作业本,发现每一页都画上了不同的画。一颗看似白菜的形状,一个盆子,一支牙刷插在矿泉水瓶里,甚至一个脸上长了痣的人。虽然线条简单幼稚,却如同一本生动的日记,带着孩子看世界的特有角度。每一副画下都有明显是大人的笔迹写的日期,10月11日,10月12日,10月13日……
  
  “我爸爸写的,我每天都画一幅。我还有好几本,你等着~”孩子爬到床头一个柜子前翻找了半天,献宝似的捧来更多菜叶子似的本子,有些是挂历裁好装订的,反面都画上了各种各样的东西。
  
  “真厉害。”陈苏木由衷的感慨。更确切的说,是一种触动。
  
  这种零件松动了的感觉一直停留在心脏的某个地方,导致他摊在沙发上依然记得那奇妙的感觉。他举起自己的右手,对着虚空伸去。灯光从指缝中漏出来,清晰的描绘出那只手的修长轮廓。
  
  同租的室友出来十分惊讶,“你在干嘛?练葵花点穴手么?”
  
  他的手在虚空中比了一个动作,拇指轻轻抵在食指的前端,另外三个手指收在掌心,此刻这只手正仿佛拥有独立生命意识般,在日光灯下轻轻晃动。
  
  那是……多年前素描的手势。
  




5

5、鸳鸳初识 。。。 
 
 
  “……什么时候答复?”
  
  陈苏木进排版室时听见一个低沉的声音在斥责着谁。走进去,出样机前站着一个泫然欲泣的小姑娘,旁边的一个年轻男人正俯着身子在电脑前出样。
  
  “昨天说今天早上的……”小姑娘怯生生的回答。
  
  “马上追。”男人淡淡扔下话,拿起样机上喀喀喀出来的大样,铺在桌面上拼贴好,头也不回的走出去。
  
  大约是某个记者或者编辑吧,这年头的采编们,个个都难伺候。陈苏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走到美编张姐身边,拉开椅子坐了下来,“张姐,T3可以做了。”
  
  “哦,苏木。T3是吧,稿子呢?”张姐手上不停,口里搭着话。
  
  “已经在流水里了。流水号我写在这里。”陈苏木递过去一张纸。
  
  张姐麻利的将华光最小化,打开流水,调出稿件。
  
  “张姐,刚才怎么了?”
  
  “谢老师训人呐。”张姐见怪不怪。编辑在截稿日发飙是家常便饭,看多了自然也就淡漠了。
  
  “谢老师?”陈苏木表示对不上号。
  
  “深观版的,谢沉钩,怎么?你不会不知道吧?”张姐十分惊讶。
  
  陈苏木深吸一口气,谢沉钩,怎么会不知道。入了这个行业,哪怕是个打杂的也该知道谢沉钩的大名了。当年一人卧底4个月,将一个上市企业操纵股权鲸吞资本的黑幕彻底爆出,虽然免不了出稿前被和谐许多,但仅保留下来的内容就够引发整个资本市场的地震。为此,除他们报纸外的其他媒体的广告费同年增长了几个亿,还传言有人高价买他人头。在这个人物多年的记者生涯里,类似的大稿、要稿几乎每年都有,他的传奇在新闻界如同佐罗一般。在陈苏木还在学校念书时,不少新闻系的孩子就以谢沉钩作为从业目标。虽然陈苏木那时的目标是大卫奥格威、萨奇兄弟、孙大伟这些著名的广告人,但谢沉钩也足够的如雷灌耳了。
  
  然而刚才这位……虽然那略显苍白的脸色与清矍五官很符合陈苏木的审美,但这形象与传闻里实在太过天差地别,以至于他很是为当年崇拜佐罗的新闻系同仁们惊讶了一番。
  
  “传说中的谢老师也会发飙?”其实比起其他大发雷霆的采编来说,刚才那番对话已算是十分客气,但那不带任何情绪的寥寥几句,也已经能给一个实习生小姑娘施以足够的压力。
  
  张姐立刻笑了起来,嗔怪的瞥了陈苏木一眼,“什么叫也会啊?到这会儿了,稿子还没到,谁不发飙?小谢这算客气了,你是没见过爆粗口摔东西的。”
  
  “那是挺麻烦的了。”陈苏木点头附和。
  
  “其实也不是稿子,是幅画。”张姐手里停下来,指着屏幕说,“这个是小标题?”
  
  陈苏木忙看了一眼,“是,下面那个重复的删掉。什么画?”
  
  “谢老师的稿子里需要个主题画,他那个小实习生也不知道到底是约了还是没约,总之人家到现在也没有稿子过来,电话邮件都联系不上。所以小谢有些急了。”
  
  “哦。不是有李寅老师么?”
  
  “李寅出国了,下周才回来。”
  
  自求多福吧,陈苏木暗暗为那个小姑娘祈祷。
  
  整个报社以文字为主,因此能从事美术工作的,除了版面上的美编,就只有广告部的一个设计。而真正能动笔画的则只有专门画插图的李寅。李寅不在,约稿搞不定的话,这个版只有塞图片和广告凑数了。
  
  “小谢这个人呢,看着人平时不大吭气挺温文尔雅的,实际上完美主义得很,他坚持一定要用画,不用图片。尤其痛恨广告……唉。”张姐隔岸观火的八卦着。
  
  陈苏木“哦”了一声。
  
  张姐这边上版还算顺利,陈苏木事先工作做得很足,省去了张姐排版上的很多麻烦。于是他起身活动腰身,慢慢就走到了打样机前。
  
  桌上有废掉的深观版打样,他一时好奇,拿起来看。
  
  打样上充满了鲜红的各种修改符号,陈苏木在各种鬼画符里费力的读着明天将出的内容。
  
  一般说文如其人,但起码深观版即将出街的稿件与陈苏木刚才看见的那位白面书生完全不同。
  
  这是一个矿工专题。线索繁多且角度多样,仿佛有一只手在那一团黑雾里抽丝剥茧,将缠绕在一团的利益链条一一理顺,简洁有力的逻辑线条上缀着一个个饱满多层得人物故事,充满独特的新闻魅力与特稿特有的行文笔法,人性饱满而隐忍的被隐藏在冷静的笔锋下面,文尽其言,毫无废话,深沉大气。
  
  好像一幅黑白的木版画。
  
  左右无事,他拿着修改用的红笔在打样背后涂抹,将阅读完毕后心动涌动的感觉以木版画的感觉记录下来。画完,又觉得并没有将文中该有的感觉传达到位,便颇郁闷的在画上压了个巨大的叉叉。
  
  “苏木,过来一下。”张姐那边唤。
  
  陈苏木急忙走过去。
  
  “来看一下,哪一句话做刊首?”
  
  “稍等。”陈苏木在张姐身边坐下来,凑到电脑前仔细看。
  
  T3交给美编关老师那里以后,陈苏木给朱云打了个电话,确认暂时没事,便搭电梯去发行部再次确认发行事宜。
  
  电梯行到30楼,门打开,一个男人低头走了进来,在电梯一侧的角落里靠墙站着。
  
  陈苏木分明感觉到一种安静但是郁卒的气场,连带电梯里的温度都仿佛降低了。
  
  他微微侧脸去看,哟,这不是佐罗呗……他默默腹诽。
  
  谢沉钩完全没注意这电梯里还有第二个生物的存在。他靠在电梯壁上,心里涌动着冰冷的烦躁,他刚从周刊那边过来,要命的是这周居然碰到这种美编人员的集体出国游,他平素对画这一块接触不多,一时间竟想不出个合适的人来救急。
  
  陈苏木依然默默的侧目墙角里那位书生气质的佐罗先生。这么近距离围观传说中的人物,他得看个仔细,回去好跟那帮做新闻的弟兄们炫耀。
  
  也许是视线在不知不觉里忘记躲藏,于是陈苏木这个会喘气的生物被发现了。
  
  谢沉钩淡淡扫了一眼过去,这位小朋友立刻僵化不动了。
  
  好在电梯很快就到,门打开,小朋友迈着正步走了出去。谢沉钩若有所思的看了看这娃几乎是立即窜逃的背影,不由觉得无趣,“跑什么跑。”
  
  前面那位忽然急刹车,转身笑容可掬,“谢老师好。”
  
  谢沉钩略略有些惊讶,“你是?”
  
  “我是策划部的,刚才跟版来着。”
  
  “哦。”谢沉钩心不在焉的应了声,“你叫什么名字?”
  
  “陈苏木。”
  
  “嗯。”谢沉钩淡淡应道。这时一个人的名字在他脑海里倏的闪过,他心头一亮,立刻摸出手机,边走边调出号码。陈苏木跟在一边快也不是慢也不是。
  
  “喂?我,谢沉钩。救个急。”
  
  陈苏木在一边咋舌,这哪里是求人救急的语气,简直就是二大爷。
  
  正腹诽,谢沉钩停了下来,疑惑的看着陈苏木,“还有事?”
  
  陈苏木石化,瞬间又活了过来,连连摆手说“没有了,谢谢老师,我走了,再见。”
  
  然后谢沉钩点点头,打着电话行云流水的走了。留下一个陈苏木在原地风中凌乱。
   

作者有话要说:在我的奔三年华中,被触动了无数次,但狠下心(。。)来动笔写到基本不坑的程度还是第一次。这不得不说是某些文的功劳,我再次先三鞠躬,待平坑后再一一感谢……
如果觉得过于温吞,可以抽打,但偶发誓偶会温吞下去……飞奔逃走……

有同学反应有术语不懂,在此科普一下:
1。大样:将软件内按照报纸形态做好的画面,从打样机里打印出来,也就是一张报纸的草稿形态;
2。废样:废掉的大样撒……
3。T3:特刊第3版的简称;
4。深观:深度观察的简称……




6

6、特刊正太 。。。 
 
 
  这一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