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曹贼 >

第212章

曹贼-第212章

小说: 曹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一个家庭,怎可能算得上贫困?

躬耕,是这个时代,隐士名流的风尚。

君不见庞德公还要打理鹿门山那几亩田地?估计刘备在许都种菜,也有附庸风雅的嫌疑……

诸葛亮的姐姐,嫁给了庞季的儿子。

庞季,那是荆襄极有名望的名士,大名鼎鼎的鹿门山二庞,大庞尚书,也是庞德公的兄长。

同时,庞家和荆襄另一大世族蔡氏,也有姻亲关系。

这两家都是荆襄望族,如果诸葛亮出身贫贱,他姐姐又岂能嫁给庞季之子?要知道,这是嫁,而非庞家‘纳’。嫁,是一个平等的关系,属于门当户对,身份自然不一样;而‘纳’……一般来说,都是指的妾或婢女的身份。这二者区别很大,也足以说明,诸葛出身不俗。

曹朋心里不由得有一些失落!

该如何,才能让黄承彦承认自己呢?

黄承彦见黄月英的态度很坚决,也知道想要强行把黄月英带走,不太可能。

那双慈善的眼眸,闪过了一抹戾色。他恶狠狠瞪了曹朋一眼,轻声道:“阿丑,早些回来,莫让我担心。”

女儿是个什么性情,黄承彦再清楚不过。

如果真的恼了黄月英的话,她可是什么事情都敢去做。

可千万别闹出一个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过几年再抱着孩子回家,那才是真的丢煞脸面。

呸!

司马相如是什么人物?

若是把月英比作卓文君,黄承彦当然不会反对。

可如果让黄承彦把曹朋比作司马相如,那是万万不太可能……

想到这里,黄承彦心中更加恼怒。偏偏还发作不得,只好柔声与月英叮嘱几句,转身上了马车。

从头到尾,他根本就没有和曹朋说一句话。

这也让曹朋的心里,更感到憋屈。

“阿福,我们去哪儿?”

待黄承彦上了马车,车队离去之后,黄月英顿时像变了个人似地,看上去很开心。她容光焕发的模样,更平添了几分俏丽。曹朋不由得看得痴了,却让黄月英双颊羞红,偷偷踩了曹朋一脚。

“哦,我刚才还听阚大哥说,震泽雨色,乃本地一景。

不过我还没有机会领略……今天正好下着雨,我们去震泽湖畔,看一看震泽雨雾,如何?”

黄月英闻听,顿时叫好。

“我竹簦呢?”

曹朋突然意识到,自己和黄月英,还站在雨中。

想要再去找那支竹簦,也不知是被什么人,偷偷捡走了。

“阿福,拿我的用吧……别让姑娘家,淋坏了身子。”

阚泽上前,把自己的竹簦递给了曹朋。

曹朋也不客气,连忙接过来,拉着黄月英往城外走。

锦衣青年忙快走几步,想要跟上去。其实,他也挺羡慕曹朋和黄月英,只是心里面,又有些憋屈。

想他一身本领,如今却落得一个随从的身份?

挠挠头,他正准备跟上去,不想阚泽上前,一把拉住了他。

“你干什么?”

锦衣青年勃然大怒。

如果不是刚才阚泽让伞,说不定早就饱以老拳。

阚泽微微一笑,刚要开口解释。

曹朋却突然间停下了脚步,蓦地转过身,朝那青年看去。

“你,叫甘宁?”

第185章 奉义校尉

一袭青衫,一抹鹅黄。

曹朋和黄月英漫步于邓尉山,远眺震泽蒙蒙雨雾。两人手牵着手,似乎又回到了当初在棘水河畔,耳鬓厮磨的亲密。彼此轻声诉说着分别之后的种种,不由得生出了无限的感慨……

“德公听说之后,非常恼怒,还专门到江夏质问叔父。

但你也知道,叔父那个人的脾性很刚,以至于两人还争吵起来,甚至至今也没有什么往来。”

黄月英轻声解释,“堂兄那个人,其实也算不得太坏,只是有时候……”

曹朋道:“我知道!”

“说起来,你怎么会在江东?”

“这个……呵呵,一言难尽。”曹朋看左右无人,突然压低声音道:“你爹来这边,要拜访何人?”

“恩,就是句容葛尚书。”

“葛尚书?”

曹朋一怔,有些茫然。

江东,也有尚书?

“句容葛德儒,你听说过吗?”

“没有。”

“嘻嘻,就是他。句容葛氏,和我家为世交。葛德儒之父,便是熹平年间的黄门侍郎葛矩。家叔祖琼,时任太尉,所以两家一直都有往来。葛世父曾为大鸿胪,后登尚书。光和年间致仕,便一直隐居在吴县。父亲和葛世父的关系很好,正逢家里出事,所以就前来散心。”

大鸿胪,九卿之一。

果然是什么样的人,交什么样的朋友。

不过曹朋还真没有听说过葛德儒这个名字,甚至连葛矩都不知道。他倒是知道黄琼,也只是因为当初得了一支黄琼监造的龙雀大刀而已。算起来,重生一年半,对于这时代的很多人物,他并不是特别了解。而且,在曹朋的印象里,三国时期好像也没有什么葛姓的名人。

于是,曹朋也就没有留意。

“葛世父祖师尊奉道法,而父亲又迷恋黄老,所以才有交集。

否则的话,很多人都不知道葛世父就住在吴县。他不喜热闹,好清静,也没有什么交集。”

“其实,我这次来,化名荀朋。”

“荀朋?”

“是啊,我是随颍川荀休若前来吴县,负责保护休若先生的安全。”

“哦……”

曹朋也没有说的太清楚,不过他道出荀衍之名,倒是令黄月英颇为惊奇。江夏黄氏虽然是荆襄大族,可比起颍川荀氏,还是有所不如。也难怪,自荀淑以来,颍川荀氏可谓人才辈出。荀淑之下有八龙,八龙之后有三若。而三若之后,还有荀攸荀公达名扬于世,四世皆有贤良。和颍川荀氏比起来,江夏黄氏自黄琼之后,似乎便再也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人。

黄承彦好黄老,休得是清静无为。

黄祖虽然是江夏太守,但也仅止于此。如今他又杀了祢衡,恐怕这名声就变得更加不堪……

所以,江夏黄氏虽然盘踞江夏,但声势却无法和荀氏相比。

黄月英不由得笑了,“阿福,看起来你现在不错啊……否则也不会让你,保护休若先生的安全。”

“哪里有不错,不过是沾光而已。

父亲到了许都之后,因造刀得法,而出任少府诸冶监监令;我内兄也不过是海西县县令。此次能随休若先生,全凭了内兄之推荐。否则的话……蒙荀先生看得起,来江东增长眼界而已。”

曹朋言说的轻描淡写,但黄月英还是很高兴。

“对了,甘宁怎会成了世父之随行?”

“你是说甘大哥?”

两人停下脚步,向身后看去。

却见阚泽和甘宁落后五十余步,正沿着山路慢行。

曹朋突然想起,三国演义里,阚泽和甘宁的关系好像不错。按照历史,甘宁现在应该是在江上做。否则那锦帆贼之名,又从何而来?不过看得出,他在荆州的地位并不算太高。

否则也不会被派来当一个随行扈从。

“你可别小看了甘大哥,他也算的上出身豪族。”

黄月英似乎害怕曹朋小觑了甘宁,连忙提醒道:“而且甘大哥的身手很好,你可别得罪他。”

“豪族?”

“是啊!”

见曹朋露出疑惑之色,黄月英还以为曹朋不相信。

连忙解释道:“甘大哥祖世原本南阳,嘻嘻,说起来和你还是同乡,祖籍舞阴。不过其先祖后来客居巴郡,所以说话难免有巴郡口音。他生于巴郡临江,甘氏在临江县,与严、文、杨、杜合称临江五姓。临江县人口约五千余户,其中有一半人,都是出自这五个姓氏。”

曹朋闻听,不由得大惊。

五千户,也差不多就是三万人。一半人口,那就是一万五千人,分摊五姓头上,那一户就是三千人。按照这么计算的话,那甘氏还真是当地大族。而且属于那种非常庞大的豪族……

“甘大哥做过计掾,还被补为蜀郡郡丞。

只是他轻财敬士,后来得罪了人,便弃官不做。还聚合一伙少年,成群结队,游来荡去。他在巴郡,名声很大,听他说,当年他步行有车骑陈列,水行有轻舟连接,走到哪里,哪里就光彩斐然。而且他家中富庶,停留时便用锦绣维系舟船,离开时割断,弃之不用……”

听得出,黄月英对甘宁,极为钦佩。

曹朋不免吃味,嘀咕道:“可我听说,人唤他锦帆贼。”

黄月英嘻嘻笑道:“阿福,你也听说过他的诨号?那是因为他性子狂傲,所在城邑的官员,或者与他交往的人,如果待他有礼,他就会倾心相交;如果无礼,他就纵部曲劫掠对方,甚至还会杀害官长吏员。因他好插鸟羽,身配铃铛,所以在巴郡,人们才会称呼他锦帆贼。”

我日他个罗大忽悠!

险些又让我丢了一次脸……曹朋一直以为,甘宁是水贼出身。

没想到,‘锦帆贼’这称呼,居然是这么一个来历。

不过,他心里面更不是味道,醋味儿更浓,“再厉害,如今不也是扈从?”

黄月英这一次,听出了曹朋话语中的酸味。

双颊透红,若秋波般的眸光,瞄了曹朋一眼,“阿福,你不高兴了?”

“没有,我哪有不高兴。”

“可我明明觉得,你确实不高兴了。”

曹朋连连摇头,“你肯定是感觉错了,如今咱们能在吴县重逢,我怎么可能会不高兴呢?”

“因为,我刚才一直在夸奖甘大哥。”

黄月英偷偷笑了,而后正色道:“你可别误会,甘大哥待我如亲妹,平时很照顾我。他之所以会落到今日这般田地,实在是因为……唉,兴平元年,益州刺史刘焉病故,朝廷派了扈瑁来接替益州刺史之职。当时甘大哥是支持朝廷的,所以就得罪了益州牧刘璋,被逼无奈,最后只得弃家逃离临江县,带着八百僮客返回荆州。之前,他一直在荆州,屯驻新野。

可是刘荆州不喜军事,故而一直不肯重用。

去岁曹公征伐湖阳,甘大哥立了功,刘荆州就把让他到江夏。可惜,我叔父对他并不喜欢。

这次父亲出来散心,叔父就让甘大哥一路随行护卫。他人挺好的,只是有时候有些狂傲,让人觉得不太好相处。不过时间久了,你就会知道他是个好人。做事的时候,也非常认真。”

从黄月英这一番话中,曹朋听到了许多内容。

再次扭头,看了一眼正和阚泽相谈甚欢的甘宁,曹朋心里,顿生拉拢之意。

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却难。

甘宁如今正处于人生的低谷阶段,而且这个低谷,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一直到他反出江夏,投奔东吴。历史上,甘宁是在什么时候,投奔的东吴?曹朋已经记不太清楚具体的时间。

印象里,应该是在赤壁之战前。

而现在呢?

官渡之战都还没有发生……

……

邓尉山,位于吴县西南。

是一座斜插入震泽,也就是太湖的一个半岛。相传,东汉光武帝时,邓稷的祖先,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司徒邓禹就隐居在这里。邓禹官至太尉,故而名为邓尉山。这山上梅花似海,这里的居民,也大都是以栽种梅花为生。待梅花盛开时,邓尉山白皑皑,被花海所覆盖。

远远看去,就好像一片白色的海洋。

故而后世又有人称之为‘香雪海’。

“阿福,前面那座寺观,便是司徒庙。”

身为地头蛇的阚泽,在身后向曹朋招呼。

“听人说,司徒庙很灵验的,可以求取功名,求取姻缘……呵呵,你要不要进去看一看呢?”

黄月英的脸,腾地一下红了。

不过看她的样子,好像是有些心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