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异杀机-第1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套别墅编号为“甲1”是别墅区中最大的a1户型,总建筑面积为919平方米。别墅地面建筑分为三层,第一层有车库、棋牌室、起居室、洗衣房、保姆房、司机房等等,二层有起居室、餐厅、书房、客厅、厨房、小露台等等;三层有主卧室、子女房、父母房、客卧室、大露台等等,此外,三楼的大露台内还有一个数百平米的花园。
第224章经营安全窝
其中,棋牌室也可称为吸烟室,这是为雪茄烟爱好者设计的,带有空气滤清系统的隔音房间;洗衣房又可称为蒸汽浴室,房内同时安装了蒸汽发生装置……
这座别墅装修好了之后,必然是堡垒般的森严安全——但教科书上说:经营一个安全窝,纵使安全窝修建的固若金汤,但这只是最后手段,因为当你真正需要使用安全窝的防御设施时,往往意味着你已经走投无路了。
按照教科书的要求,安全窝分隐秘与公开两种,王成这座别墅属于公开类型,这样的话,除了安全窝本身的防御设施外,还需要经营几个朋友。
“朋友”这个词含义很独特,安全窝的“朋友”是作为外围预警装置存在的,教科书要求选择那些想调查王成的生活,必先越过的关键节点上出现的关键人物。从这个意义上说,简洁、李响是王成必然的“朋友”不过,两个人太少了,对安全窝的存在不利,王成除了装修这座别墅外,四处广为交友,也是为了建设安全窝的软性安全屏障。
在这套软性屏障中,母亲不是选择,是需要被保护的,保护母亲的软性屏障,应该是两位女教师。除此之外,……他还需要好好想想,好好经营一下生活。
母子俩忙忙碌碌一天,将集装箱里的材料摆放在合适的位置,可以安装的设备就手安装完毕,但大多数设备还要等待地面铺设完毕,等母子俩觉得差不多了,已是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了。
别墅里暂时不能开伙,母子俩随便在外头吃了一顿饭。饭桌上母子商议好了:王成母亲这几天将一些个人物品搬入王成的新房,学校那套房子则租给梅老师,王成母亲先别墅、学校房子两头跑,等别墅装修完毕,再正式住进别墅。以后,其余的房子或租或卖,能处理的都处理掉……
王成母亲很执拗,她坚持继续住在学校内,任王成如何劝解也不搬入新房与王成同住,她柔和然而坚决地说:“你们年轻人说的话题我不懂,我想说的你们不感兴趣。我听说国外都这样,孩子大了就要去经营自己的新家。我老了,如今不愁吃不愁穿,孩子也有了出息,我能有什么遗憾?
再说我们如今住在一个城市里,你工作忙,周末过来走动一下也就够了,你那座新房子离学校也不远,我有什么事,拐几步就到,何必非要住一起?我住在学校,左右邻舍都是熟人,至少有个说话的地方……
我听李响说你们最近很忙,你忙你的去吧,我胳膊腿都好使,等过几天梅老师搬进来,我跟她搭伴,说话的人也有了,自在着呢,别劝我了,我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说完这番话后,母亲径自告别……
独自一人回到新房内,王成再度陷入一个人的世界,这时候他想找个人聊聊天,但在周末里大家都在忙着自己的事儿,经营着自己的生活,这座城市虽然是王成长大的地方,但从小到大一直在苦读,他几乎没时间交朋友,事到临头他当然没有人可以骚扰,只好提着一瓶酒,一边随时随地喝一口,一边百无聊赖在空荡荡的房间里游荡。全文字无广告忽然意识到自己多出大把空闲时间,王成神经质地打开各屋子的家具柜门,好奇地检查着家具的状况。
这里的衣柜几乎是空荡荡的,然而王成能对一扇柜门的合页,观察十余分钟……奇怪的是,在空无一人的房间里游荡,发呆地研究着家具结构,无意识的做一些无意的事情,王成觉得神经很放松,他很享受这股宁静。
太阳照常升起,生活还要继续。
周一重新到了,闲得无聊王成重新开始上班,他带着那副懒洋洋地神情进入名尚,换好了工服,领着一群翻译来到地下室,在那里几个老外机械师幽怨的迎接了王成,尼克首先开腔:“王,我们是朋友了,不是吗?这个地方我们完全陌生,想找你做个向导,你居然扔下我们不管,上帝啊,周末整整两天我都在宿舍里,跟龟速的网速较劲,我居然整个周末都在自己的房间里……”
看来李响完美的执行了王成的建议,给这些人发了工资之后对他们的生活不再干涉,他们租下的是普通民居,无论做什么都没有特殊。
让娜也过来,伸出食指不满意的戳了戳王成:“王,我们与当地人语言不通,连买一瓶水都很困难,每天除了上班,简直不知道该怎么打发其余的时间。王,我们不是想占用你的私人时间,只是我们实在不知道怎么去休闲,电视看不懂,电影看不懂,上网也不顺畅,大家只好坐在一起想家,王,希望你把私人时间分给我们一些,至少让我们知道可以去哪里喝杯咖啡,喝瓶啤酒。”
王成连声道着歉,忽然想起了那个女音乐老师纪笑,说实话,他刚回到这座城市,本市究竟有什么可以消遣的地方,他也不太清楚,但纪笑一定了解,没见对方削减脑门想钻进名尚吗?
正琢磨着这件事,王成的内部通话器响了。
名尚的员工一旦开始上班,手机全要收起来,那些岗位较自由的员工都配置了内部通话器,这是一种近距离的类似无线对讲机一样的设备,这种通讯方式恰好便宜了王成,他不喜欢带手机,进入公司内部,李响找他反而容易了。
这个时候来找他的只能是李响,电话接通后,李响大大咧咧地说:“今天,我给那两辆车上牌照,阿成,把你的个人证件给我送过来。”
王成用了两三秒钟思考,马上说:“你不是想要那辆大奔车吗?那辆车干脆登记在你的名下。”
其实如果有可能,王成想把两辆车都登记在李响名下,这样才能很好隐藏自己。
李响在电话里呵呵笑了:“那多不好意思,干脆把那辆吉普指挥官登记在我的名下,那车便宜些,今后咱俩换着开,我也觉得安心。”
李响以为王成说把车辆登记在他的名下是一种变相的赠送,他亏欠王成太多了,不好意思继续占便宜,所以宁肯要两辆车中价格稍低一点的吉普指挥官。
王成坚持说:“算了,大奔驰越野车太扎眼,还是登记在你名下吧,这段时间把你的路虎让我开。”
李响略微有点不好意思应承下来:“那我就不客气了,嘿嘿,又占你的便宜了……哎呀,我忘了告诉你,今天早上我又收到一个邮包,还是你寄来的,不过地址换成了尼泊尔。邮寄单上全是看不懂的文字,几个汉字翻译歪歪斜斜的,看了半天,大概是:旅游纪念品,汉字冒号,刀具。”
幸好这是在内部通话器里说的话,王成赶紧阻止对方:“我不是告诉你了吗?这是我之前四处旅游购买的旅游纪念品,今后,这种事常有,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你收下邮包就行了,不要四处乱嚷嚷。”
李响只愣了片刻,立刻赞叹:“高明,把旅游纪念品扎堆寄回来,别人以为你要开店,不免要征收高额关税,这样零零散散,今天一件明天一件,才是彻底的安全,我明白了。嘿嘿,你以后有好东西,我也有份,不要求你见面分一半,我看上眼的,咱俩好商量。”
李响这是彻底想岔了,王成不解释。
这种寄送邮包的方式是一种掩护技巧,如果没有李响存在,这些寄送出去的邮包,需要专门雇一个人进行接收,事后还要将物品销毁,以彻底掩饰假身份的存在,如今有了李响,哪怕对方要求见面分一半,王成也不吃亏啊,至少他能挽回一半的损失。
只是,把所有的邮包都集中寄给李响,还是有点扎眼,而简洁那里……把东西寄给她其实给找人处理掉区别不大,东西到了简洁手里,绝不会给王成留下一半了,而简洁的工资还是王成发的,这跟雇人处理那些邮包没什么两样。
哦,借助这次定制自行车,王成还能开辟两个邮包接收人,但短期里头这个还派不上大用场,这个还需要培养一个阶段。
王成跳转了话题:“响子,你还记得那位女音乐家纪笑吗?”
李响**的笑了起来:“那小姑娘怎能称为‘家’?顶多就是一个熟练弹响钢琴的人,怎么,你对她念念不忘的,看上她了?”
王成不疾不徐的回答:“刚才老外给我提了个问题,说他们下班之后不知道该干什么,处处语言不通,弄得他们只好聚在一起想家。我认为咱们现在配备的白班翻译太多了,应该削减一半,再给他们配备两个夜班翻译,我记得纪笑曾要求来名尚兼职弹琴,我想类似走场子的事情,纪笑一定没有少干过,她不懂德语不要紧,德国佬多少懂几句简单英文,咱夜班给老外配置两名翻译也好让这些人不至于闲得无聊。”
李响立刻严肃起来:“这是大事,员工情绪不稳,得赶紧解决,你提醒的好,我马上找人。”
第225章理想的生活
稍作停顿,李响又说:“你跟老外解释一下,等咱们会所开业了,这里会是本市最全、最高档的休闲场所,他们根本不用走出院子,想怎么消遣都行,现阶段的困难是暂时的,这不是还有20多天吗……说到这里,我想起来了,演员名单咱们还要定一下,你中午提前一小时下班,管兴请我吃饭,咱三个一块把名单定下来,下午就给人家发邀请函。”
挂上了电话,王成回到老外群中,把李响的解释说了一遍,让娜立刻抱怨起来:“这不好,王,虽然我知道这个会所可能很完美,但你看谁上班在楼内,下班还要去楼内消遣,这是一种变相的监禁,外面的消遣场所即使再不好,我们宁愿去那里。”
老外的思维真是怪异,不过想一想也可以理解。其实,现代的商务大厦,每栋楼内娱乐设施都很齐全,但在那座商务楼里上班的人下了班,宁愿多走几步路去其他地方消遣,也不愿继续待在大厦内,不为别的,就图一个氛围与心境。在上班的大厦内无论找什么消遣,氛围总是工作环境,心境得不到彻底放松。
王成随口向老外解释,自己也是刚回到这座城市,同样不熟悉城市的环境……转念一想,他记起周六的徒步活动,便笑着说:“我周六参加了一次徒步,认识了一位体育领队,我打算从网上订购几辆自行车配件,装配一辆定制自行车,你们几位有没有兴趣?如果愿意,不如我们今后一起玩,我带领你们领略一下中国的乡村景色。”
“太美妙了!”
几位老外拍着手热烈欢呼……当然,老外工作都比较严谨,这些闲话,是一边干活儿一边谈论的。这时候名尚的修车部已经开始对外营业了,赶来送检、送修、保养的车辆排着长队,预约已经排到了下个月。五名老外每人身边跟了一名翻译以及几名学徒,老外们努力学习着零件的汉语词汇,学徒工们努力学习着零件的德语单词,车间里的工作紧张而有序,大家只是在工作间隙聊几句闲篇。
关于定制自行车的事,几个老外都知道了,他们中学时代还在手动课上摆弄过,这几位本身都是机械爱好者,几句话就确定了组织自行车队的想法。
“王,中午我们就去下订单,订做属于自己的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