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调教初唐 >

第725章

调教初唐-第725章

小说: 调教初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嘿嘿,且听为师慢慢与你道来……”我依旧保持着偏瘫的姿势斜倚在躺椅上,得瑟地抖着二郎腿儿,摇着折扇,缓缓地道来。

     等我唾沫横飞地把关于统一地球人类语言文字思想文化水平的推广概念跟李治说了之后,李治地俩眼还始冒出了白光,很刺眼地那种,蹲我边上,思考良久之后,总算是醒悟了过来。“此策虽妙不可言,耐何着实太难了些,天下之大,这是没个百来年,根本就做不过了这事儿,再说了,人家愿意不愿意学这还两说呢。”

     听了李治这话,我不由得笑了起来,后世普通话的推广经验咱可是学会了的,想想后世,只要师资力量上得去,不论是大中小城市,又或者是县城里边,只要能让教师学会,再传于学生,一来二去地,想听不懂,学不会,这反倒是件难事了,再说,以国家机器大力推广,虽然不敢说能像后世一般能够拓展到乡村,但是只要能在各地推行开来,做为大唐的官方标准口音,其中能带来的好处,难道国家统治机构能不动心?

     如今,大唐关中道的人口仍占到大唐的三分之一,加上这几年来连续地向大唐各地迁民,使得关中音的在全国也就有了更大的发展机会,嗯,虽然这儿的腔调跟后世的普通话有区别,可是关中音却是目前大唐的主要使用人口,这就显得其在语音整合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

     以关中音为大道各道各州府甚至各民族之正音,进行推广,虽然很难,但是当年秦始皇不也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统一了全国的文字,这其中带来的好处便是使得大地变成了一个共同的整体,官话的推广,同样是利于整合大唐帝国的子民的向心力,认同一个整体的远期国策。

     “语言文字既从一律,文话皆相通,中国虽大,犹如一家。非如向者之各守疆界,各操土音之对面而无言也。”我很是文绉绉地摆显了这么一句经典之言。这些话自然已经涉及民族语言的统一和发展了。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的实现大唐全盘化统一。

     李治很详细地听着,时不时提出他地疑问。我自然是一一为其解惑,李治也渐渐地明白了这个道理,嗯,其实谁不愿意向秦始皇学习?当然,学习他那种永于打破常规,建立一种新制度和新次序的执着精神。

     实际上,在大唐成立

     业已有学者提出了这个概念。不过。这个概念并没人的认同。只是获得了一些有识之士的片面上的支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些提出规范大唐汉语语音的学者,大都缺乏一种超前意识和远见性。

     应该说,历史的局限性,让他们地理念得不到大多数人地认同,举个例子,后世我在作一份关于汉语拼音地调查时就曾经查到过一个资料。就是大唐后期的和尚守温,可以算得上历史上较为有名的早期音韵学家。

     他用汉字来表示这些声母和韵母,因此,这样的字母没有进一步发展成拼音文字。但是他创制三十字母,为宋人“三十六字母”的蓝本。敦煌所出唐人写本中有守温关于音韵学著作的残卷,内存“三十字母”及“四等轻重例”等,为守温首创字母之说之确证,又由此知其为等韵学的创始者。

     只不过。由于政府机构地重视程度不够。或者应该说认识不足,所以根本就没办法推广开来,而现在。最是大唐大扩张、拓展意识最为强烈的时代,侵略性和吞并性发展到极致的年代,这个时候,统一全国人的语音,必然能受到侵略性强烈的统治者的重视。

     至少,根据我这些年来的观察和理解,在李叔叔和李治时代,肯定能让汉语拼音以国家重要政策的形势加以推广,加上,本公子大力提倡教育,正好将汉语拼音进行推广大,照此一来,何患不成?百来年后,怕是全世界都以说汉语为荣。

     林林总总说了一大堆之后,我干脆也坐起了身来,把最后一口酸梅汤一饮而尽,出长了一口气之后笑言道。“呵呵,百来年?我大唐才多少人口?关中人占到了多少比例?慎重地选择关中音为全国之标准,首先,就已经占到了一个受众数量上地优势,说个最简单地例子,不是怕没人教吗?简单,我曲江书院每年能毕业多少学子,若是学子之中,若是有十之一二愿意从事教书育人之事,让他们学会拼音之韵法,然后,便能教授于弟子,三五十年内,只要国家大力的推广其为官话,到了那时候,何惧无人愿意学?”

     李治没有形像地盘腿而坐着,很是喜不自禁,抓耳挠腮的模样儿,不过很快,李治注意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方才我忽悠了他这么久,却一直迟迟没有泄露一点关键地核心问题。“音韵之法,倒底是啥?”李治很殷切地替我倒了一杯茶水之后,赔着笑脸讨好地道。

     我没说话,直接就从桌上抄起了一支碳笔,在纸上刷刷刷地画出了一些字母。“这些是什么你知道吗?”我冲李治嘿嘿一笑言道。李治打量了一翻,随后便摇了摇头:“这些不像是师尊您平常教学所用的那些字母。”

     ------------------------------------------------

     “正确,你说得很对,这些字母,是为师集天下之大成,苦思……近二十年所得。”我扳扳手指头,咱今年才二十来岁,若是苦思个三五十年,又或者一个甲子,这也吹的太过头了,所以,二十年较为和适当,不过即便如此,李治也翻起了白眼,喝下去的茶水差点儿呛了出来。

     “嗯,为师或许说的有些夸张,但是你还别不信,自从为师知道自己活在这个贞观之盛世,伟大的大唐王朝,如此国家,如此民族昌盛之时,师尊之心,澎湃不已啊,就想着,怎么能让我大唐……”我可没有说假的,咱可不是房遗爱那绿帽傻二愣,咱是经过时空管理局的美女级管理员鉴定的优秀时空穿越者。

     知道啥叫优秀穿越者吗?不知道?那我来给你作一个详细地介绍:给我一个支点就能翘起地球,给我一个苹果我就能知道无数物理定律,给我一个美女我就能创造一个民族?嗯,那是你们听错了,总而言之,除了本公子,谁还能比我更有超前的远见和眼光?别说跟我跟前傻了吧叽地瞅我摆显本事的李治,就算是李叔叔,在这一方面的本事也绝对不是我的对手。

     一柱香之后,李治忍不住扯了扯我的衣襟:“俊哥儿,您还是说点正事,嗯,小治自然知道您天文地理、格物致知,总而言之这天底下还没您房二公子不知道的事儿,这点小治佩服得是五体投地,嗯,咱们还是说说关于这拼音字母的事儿先……”

     看在李治服软的份上,我也只好坐了下来,毕竟太子爷都这么说了,再不给他点面子,也实在是说不过去。“其实这些字母,分为声母,还有韵母,这其中自然是有着区别,但是小治,这玩意,简单易学到了极点,除非是智商稍差的人,一般人嘛,大概也就十来天就能完全的掌握住。”具体后世我用了多久掌握住这些字母我忘记了,不过在我的印象里,这些小小的字母,对于我这种智商超群的人来说,不过是土鸡瓦狗罢了。

     详细地咱也就懒得说了,嗯,不是我不想说,而是俺的漂亮婆娘程鸾鸾提着灯笼业已找上了门来,提醒本公子该回去就寝了,嗯,为了不让程叔叔有发飚的理由,咱得努力,天天努力向上来着。
第978章 演讲大会

 二天一大早起来,在程鸾鸾的侍候下,穿衣着冠,去太子爷,准备领着他一块前往官衙公干,就撞见了李治的侍卫。“你是说太子殿下今个一早就回长安了?”我怀疑地重复了一句。

     “是的大人,太子殿下今儿一大早,就匆匆地出了门往长安而去,他担心大人问起他的去向,所以,特地命属下在此等候大人,以免大人误会。”李治的侍卫恭敬地行礼答道。

     我咧了咧嘴:“既然如此,也罢,既是太子殿下交待于你,那我也就放心了,嗯,太子殿下若是回来了,你就让他到官衙来,就说本公还有好些事务需要他来处置。”十有八九这位好吃懒做的太子爷就开始耍死赖了,这种手段他已经用了不止一两次了,不过,还不算过份,每天晚上之前都能及时赶回来,也不知道他往长安而去,到底是为了回家与妻儿亲昵呢?还是为了回长安喝点花酒,泡点小妹妹。嗯,这些事儿我可没办法理会得了,毕竟我有自己的公务要干,总不能成天拿根绳索牵着李治四处溜达,毕竟他也有人身自由。

     好歹人家也是太子爷,离开我的视线,干了啥子勾当这我管不着,不过,他只要在我跟前,出了事,就算李叔叔不找我的麻烦,我首先就得找李治的麻烦,毕竟我可不希望李治在我的视线范围之内出现什么意外,至于在长安出的。嗯。责任就不在咱地身上了。

     前几日来了位青羊观地道童。交给了我一封信。嗯,是关于陆晨去进修医学知识地事儿,陆晨很聪明。学习医学知识相当地用心。这一点。很是得到了袁神棍和孙神医的好评。信中,袁天罡还特意叮嘱我。如果还有这样的优秀少年。多介绍几个给他们,也好让他们地一身医术不致失传。这一段时间以来。这二位大唐医学大师除了每天教授陆晨和着曲江书院医科地学生之外。便是与太医团地诸位著名医家一块儿研究如何制作针炙铜人。

     ------------------------------------------------

     在他们地眼里,针炙铜人如果能研制成功。其成就不亚于编撰出《新神农本草》。嗯,这套书业已由大唐国家机构购买了五千余套。自然是要交付于大唐各州县的医博士和医生们使用。作为他们诊断和治疗地标准医学图书。

     很奇怪,或许是我没有注意到。曲江书院之中。专业从事四书五经学习工作地学生的数量只占到学生中地三成不到。反倒是格物致知、天文地理、数学几何、医药生物等学科很受学生们地追捧。就算是那些文科生。也同样喜欢去旁听其他学科地课程。

     这让一些来校担任教员的老儒生很是有一种挫败感,因为他们发现,新学科地老师们在教学语言上。包括对待学生方面。其教学模式与他们有着相当大地区别,允许学生积极的提出自己地疑惑。教师会尽量地解答,解答不了地,便共同讨论研究。或者组成一只兴趣小组,专门来研究和专研学术问题。

     而那些老儒生。当初刚刚到了曲江书院任教之时,总觉得自己的权威不能受到学生地挑战。最不喜欢学生打断自个在那摇头晃脑地抱着一本书在那歪歪意淫。久而久之。学生们流向了本公子地高徒。原本那些学生总觉得嘴上没毛,办事不牢,总以为我地学生们太过年轻,根本就不适宜当师长,可是经过了一段时间之后,都被本公子那些强化教育地弟子地才华与口才所倾倒。渐渐地,我的学生们的课反而是上座率最高地。

     而那些大儒倒也识趣。也有意无意地改进着他们地教学方法。不仅仅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同样也能使得师生一块儿共同进步,学校地校训上便写得清清楚楚。三行人,必有我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