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调教初唐 >

第463章

调教初唐-第463章

小说: 调教初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各种功效的药酒配方都大同小异,比如我,就知道好几种简单的,比如蛇酒、螳螂酒、蚂蚁酒、蛤蚧酒,当然复杂的我只记得一种,男人嘛,总会听到了这个词都会两眼一亮,那就是,壮阳!

    不得不说,不愧是土方子,很牛的药效,反正我就喝了一回,然后发现很好很强大。于是经过了旁敲侧击,严刑逼供,最后用了两瓶茅台,才从我那位斩鸡头烧黄纸的医生兄弟嘴里边掏出了配方,当然,我向这位兄台发了毒誓,自个泡,自个喝,打死也不说出去。

    还好,当年我的人格高尚,德行如一,很是受人赞喻的优秀教师,说话从来都是说一不二,才使得我那位朋友放心地把方子给我。

    其实也简单,也就是几样很常见的中药枸杞、肉丛蓉、锁阳等十味药物进行配伍之后泡出来的。程鸾鸾见我那副表情,就知道肯定没好事,羞嗔地啐了我一口:“没个正经的,咱家的酒赚钱,难道妾身还不知道?”

    我得意地挤挤眼,凑到程鸾鸾的香腮边吹了口气:“乖美人,这你就不懂了,这可是补酒,大补的酒,可跟重阳节饮用的菊花酒、还有夏天饮用杨梅酒不一样,是专门卖给那些……”

    “哎呀!”低呼一声的程鸾鸾羞得脸红得都快能跟屋外头的花儿争艳了,忍不住抬手轻轻地打了我的手一眼,眼儿媚媚的,就像是刚刚倾进了一汪清泉一般:“臭郎君,一肚子的坏心思,也不知道外边的那些个读书人怎么会想着把你给夸成咱大唐的文人楷模的。”

    我大笑道:“为夫这哪能叫坏心思?这叫造福大唐,增进男儿本色,为我大唐热血老男儿增光添彩,告诉你,这个配方,可是为夫耗费了无数心血才研制出来的,你说说,为夫做的哪一件事儿不是造福利民的了?你若能说出一件来,为夫甘愿受你责罚。”

    程鸾鸾自然找不出一件,废话,我干的哪一件是不是利民利国的了,细细一想来,还真没有。虽然我偶尔也有私心,比如公款吃喝、比如冬运会奖品我自个多拿一份等等……不过,这些都不过是细枝未节之事,无伤大雅尔,无损我大唐模范标兵的光辉形象。所以,我在大唐朝野、仁人智士当中的风评相当的不错,这同样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我的人格魅力很强大。

正文 第623章 闻香识老婆

    “对了,她们仨都绕哪去了?回家到现在都没瞅见人影。”我继续忙碌着,一面问道。

    程鸾鸾笑言道:“大姐去铺子了,听说是来了几个大商客,要量不小,大姐反正呆在家里边无聊,就去瞅瞅,二来嘛,顺便查查铺里的帐。三妹和四妹去新院子给孩子们教授功课去了。”

    “哦,那你呢?莫非鸾妹是专程在家候着为夫?”我端起了酒坛子,往玻璃瓶时灌着酒,一面朝着程鸾鸾笑道。

    “怎么?莫非俊郎还嫌妾身多事不成?要不然,妾身也去新院子那边,省得您瞅着烦。”程鸾鸾横了我一眼,气嘟嘟地作势站了起来,我哪里会容她这么离开,放下了酒坛子,一把就将程鸾鸾抄在了怀里,在脸蛋上香了口:“乖,为夫这是高兴,什么烦不烦的,这么个如花似玉的美人儿,怕就是瞅到地老天荒,也没有腻味的时候。”

    三两句话,程鸾鸾就已经放软了身子,软绵绵地伏在我的怀里边,红着俏脸轻啐了一口:“整天就没瞅见您正经过。”

    “你应该庆幸才是,我的好鸾鸾,为夫要是待人跟待外人似的,整天板着个脸假正经,呼来喝去,你莫非觉得那样才是正形?”搂着程鸾鸾坐回了榻上,还好,没人,小两口甜言蜜词勾来搭去不会有人来干扰。

    程鸾鸾绵软的手指搭到了我的唇上,黑如点漆地剪水双眸仰视着我。“那妾身宁肯你这样。”说这话的时候,鸾妹还是有些害羞的。嗯,很欣慰,咱家的婆娘拉出来,个个都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包括李漱,至于怀里边的鸾妹,野性和羞怯两种不同的风格似乎都被她揉进了骨子里边,尤物,所谓倾城倾国的尤物怕也就是拿来形容俺的几个漂亮婆妞也不为过。

    ---------------------------------------------------…

    “这就对了,鸾妹。今个没人,咱们夫妻俩。可总算能单独说说话儿。”我嘴里说着话,嗅着她身上溢散出来的芬芳。怪不得有部片子叫闻香识女人,我虽然没办法达到警犬的境界,不过,还是能分辨得出四位妻妾身上地体香。

    “说话就说话,可不许动手!”程鸾鸾嗔怪地瞪了我一眼,圆润的脸蛋红粉粉地份外可人,挚住了我那正在她身上游移的大手。

    我咧咧嘴:“现在我可是你地夫君。可不是君子,再说了,谁让我的鸾妹生的这么好看……”

    咳嗽声,很清脆的、明显是故意的咳嗽声,不用抬脑袋我都知道是啥人,我的手已经搭在了程鸾鸾的额头。表情严肃得就像是主任医师,目光就像是一双X光射线仪,手就像是温度探测仪:“嗯!有一点发烧。待为夫给你开些药膳补补,咦,漱妹回来啦?今个怎么这么早?”

    我站起了身来,先人你个板板地,腰上挨了程鸾鸾两下二指禅,不过,由于经过了长时间的锤炼,我的脸皮连抽都没抽一下,表情很正形,完全看不到方才那种淫像。倒是程鸾鸾很扭捏的模样,不过还好,这妞也知道掩饰抚着额头站了起来,密布着红霞的俏脸上展露出了笑颜:“大姐回来啦。”

    “妹妹生病啦?!让姐姐瞅瞅,嗯,烫的,脸都红成这样,看来真得用些去风败火地药,对吧俊郎?”李漱也不点破,装摸作样地在脸蛋羞红的程鸾鸾的额头上抹了一把,然后一本正经地道,还拿眼镖戳了我一下。

    倒是程鸾鸾自己抵受不住,不由得窘地了当场,这会子,脸上地温度怕是连鸡蛋都能烫熟了。李漱倒是先笑了起来:“好了,鸾妹姐姐可没笑你,哼,还是一家之主呢,整日里就没干正事。”

    “什么叫没干正事了,大白天的,睁着眼睛说瞎话呢,为夫我这可是在挣钱呢。”我大义凛然地鼓起了胸肌,脸皮厚,吃个够,反正是我家,爱咋咋的,气势在婆娘跟前绝对不能示弱。

    “挣钱?!”李漱原本鄙夷的眼神唰地一下抹上了一层金光:“这倒是妾身错怪你了,来,坐下,让妾身给您揉揉腿,这几日俊郎可也够辛苦的,里里外外的忙成这样,看得妾身可是心疼得紧……”

    “嗯!”我很大爷地往榻上一躺,斜倚着榻栏,看着李漱这个拜金女娴熟地替我揉起了腿来。程鸾鸾也恢复了,挚起了一扇子轻轻地替我扇着风。“对了漱妹,那个帐查得怎么样了?”

    “哪有那么容易,这帐,怕是没几天的功夫哪能查得那么清楚,光是帐本就好几大本呢,翻得妾身的手都酸了。”李漱无奈地叹了口气。

    我不由得拧起了眉头:“怎么回事?还有那么多的帐本?你不是说了已经让他们用复式记帐法来做帐了吗?”

    李漱点了点头:“用的是复式记帐法,现在咱们用来记帐的都也是用数字和贞观笔来记帐了,不过,我这回查的是老帐,好些个老帐都还没弄明白呢。妾身心里边又搁不下事儿,所以,想乘着这几天没事,好好地把老帐都算算,看看是不是哪里不对头。”

    听了李漱这话,我差点抱着脑袋晕了过去:“我的姑奶奶,您这又是想要干吗了?我不是跟你说过老帐就别管了吗?再说了,老记帐法最是不容易记住出处的,你……”

    “话是这么说,可那也是钱,哼!妾身的钱,可不是那么好让人赚的。”李漱停下了按摩的手,叉起了腰冷哼道,那模样,简直就是一个资本主义小姐的模样。

    头疼,我抱起了脑袋不由得呻吟了起来,这妞啥都好,就是吃不得亏,特别是在金钱的问题上,谁敢多拿她一根线,怕是她都精神头去追个十万八千里让别人吐出来。也不知道我该为她这种偏执狂的性格感到高兴呢?还是觉得沮丧,若是落我头上,我宁肯吃点小亏,所谓的人退一步海阔天空,正因为我这样的性格,也才能使得我交游广阔,人嘛,总不能太严格的要求自己和别人,要注意其中的分寸。不然,不仅仅累坏了自己,还容易引人圬病和反感。

    ---------------------------------------------------…

    “俊郎莫恼,妾身可不像您那般大方,咱们这一大家子的人,吃穿用度,哪一样不得由我们姐妹几个操心,以后孩儿大了,当娘的,总不能没钱给娃儿们置聘礼娶媳妇,对吧鸾妹?”李漱对于我的反应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了。

    “姐姐说的也在理,俊郎您是男人,在外边,注重的是脸面,好的是名声,我们姐妹可跟您不一样,咱们也就想家里边能一天好过一天,最好能稳稳当当的,每天早上起来,都能看到家里边的米缸是满的,孩子们的衣服是新的……”

    “行!停,别说了,我投降!那个我得去把酒藏起来,你们俩个慢慢讨论家事。”我最烦的就是这个,家财不敢说是富甲天下,可好歹每月收入都在二十万贯以上,竟然还跟我摆出一副贫苦人家的模样,不过我不占理,毕竟家里都是她们在操持,所以我决定败退。

    去年年末,经营范围扩大的,经营品种也多了起来,这让老掌柜的忙坏了头,而且帐房也叫苦连天的,虽然有了算珠这一利器,但是老记帐法的缺陷还是一览无遗,我虽然在后世没学过会计,但好好歹知道什么叫复式记帐法,正所谓有借必有贷,给李漱一说。

    倒把家里这几个强悍的高智商妞全给触动了,我唯一记得的不过是几句听到过者是看到过的理论而已,比如有借必有贷,帐户借方和贷方各记一边,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贷方记录减少,有余额在借方。另外后世经常出现的什么固定资产折旧之类的名词也丢给这几个漂亮妞,没想到,还真让她们像是捡到了宝似的,经过她们的研究,还让帐房也来插手加入记帐法的改良,硬是东拼西凑地整出了大唐版的复式记帐法。

正文 第624章 留级生的概念

    正不正确、合不合理我根本就不清楚,不过,她们跟帐房得出的结论是这种记帐法虽然比以前复杂,但是能让每一笔钱款都能清晰地找到来处和去处。对于会计业务我是一点也不懂,但也大概晓得一些一会的会计操作,比如我们以前在学校领工资就是到会计这里签字,然后去出纳那边领钱。

    会计和出纳各有一本帐,而且为了节省,也为了更明晰的了解帐目,我甚至让印书馆帮我印了一大摞的后世那种细线画格的帐本,上面标出了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等标识线。交给李漱他们,令我吃惊的是,这种记帐法和帐法仅仅只用一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在大唐工商界流行了起来,而现在,印书馆光是卖记帐的本本给各个商贩和大唐的各级机构就赚了不小的一笔。

    “俊郎先别走啊,您话都还没说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