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装突击-第9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半截的主要任务则是辅助突击队空降及对地进攻,安装了大功率力场发生装置和大功率牵引光束,装甲也要比后半截厚重许多。
战舰的设计一拿出来,就遭到了许多人的质疑。
这艘战舰怎么看都不是一艘新战舰,而是主力舰与突击舰进行一定变形之后的混搭,而且舰体偏细,好像两艘主力舰艏艉相接拼在一起,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设计人员也无辜得很,新战舰的设计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可是叶飞给设计人员的时间短到不足一个星期,甭说一艘完整的战舰,就是设计战舰的一个功能舱,这点时间都不够用。
设计人员也是被叶飞这位国防部长逼急了,实在是没办法,才想出了临时拼凑主力舰和突击舰的办法。
时间有限,只能用这种不是办法的办法才能完成任务,任谁也挑不出设计人员的错处。
好在叶飞也不挑嘴,混搭就混搭,好用比什么都重要,发现问题以后再慢慢改进就好。
而且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战舰的主体不用新造,大部分都可以使用组合式战舰的战舰模块替代,需要重新设计另外新造的战舰模块少得可怜!
说到底,不用这样的办法,根本就没法赶在时限之前制造出合适的突击舰!
转眼间就是一个多月的时间,重装突击队初步形成战斗力,而新型突击舰也完成了组装,交给部队试用。
设计人员几乎不眠不休地呆在战舰上,一旦部队提出改进意见,就立即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几艘大型工程舰就停在新式突击舰的附近,数以万计的工程机械人没日没夜地修整需要改造的战舰模块。
如此又是一个多月。
2228年4月初,新式突击舰终于完成了全部的改装工程,正式交给部队使用。
这艘突击舰连舰名都没来得及起,就搭载五千多位突击队员和他们的飞行机甲飞离基地星,赶赴遥远的天鹅座x…1。(未完待续。。)
1549 纷乱的人类
满载突击队员的飞船离开基地星四天之后,才被正式命名为远征号。
虽然远征号即有主力舰的战斗力,也能搭载数量众多的突击队员,突击队员驾驶的飞行机械又能当作轻型战斗机使用,综合性能可谓诸多战舰之冠,但远征号并不是单舰成军,而是与另外两艘主力舰一道出发。
军方经过慎重的讨论之后,以这支由三艘战舰组成的小编队为基础重组远征军。
这是中方第三次组建远征军,史称第三次远征。
别看第三远征军的规模是历次中最小的,但战斗力却远远不是前两次可比,而且第一次组建远征军击败了外骨人,第二次组建远征军击败了亚特兰蒂斯人,许多人都期待重新组建的远征军能够再续辉煌。
然而这一次的敌人也是前所未有的强大,叶飞等军方高层并不认为远征军能在短期内有什么作为。
毕竟光族与寄地虫之间的战争已经延续了不知道多少年,一直以来不过是维持住战线不退,人类的实力短时间内不会有本质的提升,根本不可能拥有左右战局的能力。
远征号离开基地星后,花了五天半的时间飞抵亚特兰蒂斯星域,又花了十天的时间横越整个亚人星域,再向猎户臂的近核球远端航行三天,才正式离开了时间加速区。
其实远征号完全可以通过传送门直接抵达亚人星域,如此一来可以节约一千多光年的航程,不过叶飞原本就不情不愿,拖时间还来不及,又怎么会主动使用传送门缩短距离?
叶飞恨不得命令远征军降低速度,以亚光速慢慢地飞过去!
为了这事儿。叶飞还找了个试验磁光引擎长距离飞行稳定性实验的名头,用来糊弄老瓦和可能存在的监视。
老瓦知道之后的回答意味深长:“只要及时赶到就可以,过程怎么样无所谓。”
也正是这句话,逼得叶飞不敢降低远征军的速度。
另外还有一件事令叶飞十分不解,022号传送舰是2227年6月初返回的基地星,经过石生兽的改造之后。新源号只花了二十多天的时间就飞抵天鹅座x…1,可远征号呢?二十天才刚刚离开时间加速区而已,用的都是磁光引擎,这差距是不是太大了一点儿?
始终坚信光族藏了一手,没把磁光引擎的全部技术教给人类——以新源号的速度计算,来往天鹅座x…1的速度超过每小时十光年,可人类制造的磁光引擎,时速只不过三光年出头而已!
尽管这个速度对人类如今的宇航技术来说已经算是跨越式的长足进步,但是从基地星出发。仍然需要将近三个月的时间才能飞抵天鹅座x…1。
说起来很巧,太阳系与天鹅座x…1的距离约六千光年,而从太阳系的角度看,猎户座大星云的位置在猎户臂深处,距离一千五百光年左右。
只看数据比较抽象,但是换个说法就容易理解了——猎户臂的宽度大约是三千光年,太阳系位于旋臂的边缘,猎户座大星云的位置差不多就是旋臂的中央!
太阳系与猎户座大星云基本上位于同一水平线。因此二者与天鹅座x…1的距离大差不差,都是六千光年左右。
而这六千光年的旅程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必须避开沿途的各种天体和危险区域,因此实际使用的时间要比理论上长出一截,预计远征军要等到七月上旬才能抵达。
这事儿几乎成了叶飞的心病,为此还特意找了个机会与老瓦面对面地说了一回,结果老瓦说人类直接消化成熟的磁光引擎技术,引擎的速度与石生兽改造的磁光引擎完全一致!
叶飞压根儿就不相信老瓦的说辞。但是老瓦立即给出了最可靠的分析:“二十多天飞越六千光年的距离,靠的不是战舰的引擎速度,而是光族影响了新源号附近空间的时间,帮助新源号加速飞行,当然了。新源号的质量也是飞行速度快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个理由很好很强大,但是无论叶飞怎么计算,都算不出其中的因果,而老瓦的说法又引得叶飞悚然一惊:“老瓦,现在两边的时间差速是多少?”
时间差速是人类获知光族有能力影响时间流速之后引申出的新概念,顾名思义,这个概念代表的就是两个星域之间的时间流速差异。
一直以来,人类就知道宇宙中的时间流速并不一致,但从来没有系统化地研究和量化,时间差速理论的出现,填补了人类对宇宙认知方面的一项空白!
时间差速以不受任何影响的星际空间时间值为零点,差速值越大,时间的流速就越慢。
按时间差速理论,光族用来挑选善战种族的时间加速区,其时间减速值将是一个极高的负数!
很多人都认为时间差速并不适用于时间加速区之外的星域,不过黑洞、中子星以及其它可能存在的极限天体附近,或者某些特殊区域的时间减速值将大得不可思议,虽然时间差速理论目前的应用范围十分有限,可是相关的研究人员坚信,这将是人类物理学的一次重要突破,学术意义甚至可以与牛顿定律和相对论并肩而论!
其他方面暂时说不着,但是远征军即已经离开了加速区,也就是说,远征军的一天,很可能是基地星的一年甚至几年,按照这样的差异计算,等远征军返回基地星的时候,守在加速区的人类已经过了不知道多少年!
试想,当远征军将士返回基地星的时候,突然发现时间已经过了几百年,几百年的时间,物非人亦非,沧海变桑田,自己的亲人、朋友和家人都已经不再是记忆中的模样。对远征军将士将会造成多么大的心理冲击?
无论神经多么坚韧,恐怕都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
实在不行,就只能先把远征军将士的家人先撤出时间加速区,不过共和国的主体,特别是研究机构最好再留一段时间,正好利用时间加速带来的充裕时间吃透老瓦带来的各种技术。并把军方的战舰缺口补上。
老瓦好似看透了叶飞的心思一样似笑非笑地回答:“目前加速区正在调整阶段,与外界没有任何时间方面的差异。”
叶飞登时又是失落又是欣慰。
失落的是刚刚冒出个念头的计划还没成型就已经夭折,欣慰的是之前的恐怕猜测不会成为现实。
“你先别高兴得太早。”老瓦又说,“任何一个种族胜出之后,时间加速区都会进入调整区,这段时间到底有多长谁也说不准,要是你们不抓紧时间撤出去,结果你应该明白。”
叶飞的眉头一点点收紧:“就不能把猎户座大星云排除在加速区之外吗?”
“我只是个有智力的机械人,这个问题已经超出了我能回答的范围。”老瓦一逼公事公办的语气。丝毫没有转圜的余地。
叶飞很想用最强硬的语气让老瓦去问有能力回答的人,可是他最终什么也没说出来,结了与老瓦的会面。
老瓦目送叶飞离开的眼睛里闪动着几分耐人寻味的光芒,叶飞却丝毫也没感觉到,他全部的心思都扑在了是走是留这个棘手的问题上。
从感情上说,他更希望留下来,可是理智告诉他,离开才是最好的选择。
不过无论是走是留。都不是他一个人能做决定的,很快。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包括时间差异方面的影响就经由媒体向全国通报,展开了一场席卷全国的大型讨论。
出乎叶飞的意料,这场风波对中方的影响并不像他想象中那样大。
虽说是故土难离,可中方已经撤出了太阳系,反正到哪儿都不是自己的故乡。在基地星或者基础星又有什么分别?
中方对这个消息毫不遮掩,消息公布之后不超过半个小时,美欧两方就得到了详细的消息,登时一片哗然。
美欧双方与中方是平等的盟友关系,但是在光族眼里。中美欧三方都是人类,从没把人类区分成几个不同的势力。
老瓦肩负的任务,也是面向整个人类,而不仅仅是共和国。
之所以抵达人类星域之后直接找到了基地星,其实是因为中方在赢得胜利的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美欧两方怎么看怎么都是陪衬,因而才直接找到了中方的头上。
深入分析一下就能看出,老瓦之所以这样做,很可能也是得到了光族的授意,毕竟光族要的是最善战的种族,相比之下,美欧两方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兵员素质方面都要比人类差上许多。
中方压根儿就不了解这个情况,所以也没有对老瓦的到来进行必要的保密,没过多久美欧两方就知道了这个情况,向中方提出了强烈抗议和一系列的要求。
直到这个时候,中方才恼火地意识到究竟闹出了多大的漏洞。
不过叶飞根本不理美欧两方的抗议,只答应他们,可以派人来学习光族提供的技术。
老瓦已经到了中方的势力范围,美欧两方都十分清楚,不管他们闹腾得多厉害,老瓦挪窝的几率都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因而在达到目的之后立即偃旗息鼓,并以最快的速度挑选一批科研人员送到了基地星。
美欧双方这个纠结就甭提了,派最好的科研人员吧,怕中方半途截胡把人扣下,派差的吧,又怕理解能力太差学得太慢,一时半会儿派不上用场。
占据了地利的中方占尽了优势,不过叶飞的头脑很清醒,他十分敏锐地意识到,失去了外界的压力之后,三方的同盟失去了团结协作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