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装突击-第2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呆在这个鸟不拉屎的鬼星系吗?”
叶飞和毕群对视一眼,同时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疑惑。
“不明白?”吕剑叹了口气继续解释,“外骨人之所以在这个星系停留,就是为了这两颗生命星球,如果这两颗行星被我们破坏掉,它们就失去了在这里停留的理由。你们知不知道外骨人会怎么做?”
叶飞瞳孔缩紧:“会在补充完水分之后离开!”
“没错。”吕剑重重地点点头,“不用我说,你们也知道这个群落有多强的实力,他们的下一个电影票是哪里我不知道,但继续这样飞下去,很有可能飞向邻星和地球……你们觉得,现在的太阳系有能力抵抗这支外骨人吗?”
叶飞和毕群同时摇了摇头。
“都明白了吧?一旦战场漫延到太阳系,人类已经拥有的一切都会被战争打烂,人类刚刚攒下的这一点家底根本没有打消耗战的能力,到时候……恐怕人类将不可避免地退回行星时代。”吕剑忧心忡忡,“我们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将敌人留在这里,最大限度地拖住它们,拖延敌人逼近地球的时间……御敌于国门之外,说得简单,做起来哪有那么容易?”
两位舰长一齐沉默了。
无论叶飞还是毕群,都只懂得战术指挥,对战略层面的东西没有多少了解,听完吕剑一番话,两个人才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
消灭敌人固然重要,可是有些时候。欲擒故纵才是更好的选择。
“司令我们明白了,马上就撤。”叶飞说。
毕群眉心皱出深深的川字纹:“真是不甘心。”
“执行命令吧,这是指挥部刚刚做出的决定。” 吕剑十分感触,“你们要学的东西还多着呢。”
把外骨人大群落逼走,人类只能得到两颗满目疮痍的行星,完全不符合人类的整体利益。
吕剑也是了解了宇宙生物的特点之后突然想到这个问题,这才临时修改原本的作战计划。
太阳系就在二十光年之外,对人类来说,把敌人拖在这里,比逼走它们更加有利——消灭外骨人更加有利。但必须是一劳永逸地全歼敌军。否则尾大不掉,一旦点火烧到本土,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将化做泡影。
在人类具备大规模歼灭敌军的压倒性实力之前,将敌人拖在太阳系之外才是最好的办法。
长江号与黄河号在七彩微光中消失。无奈地返回集结坐标。
两颗骨冢眼睁睁看着第五行星化做炼狱。最终无奈地飞向第四行星。与另外两颗骨冢汇合。
意识到目前不是与敌军决战的好时机之后,吕剑下令远征军脱离战斗,七艘战舰用超光速甩开竹节舰。未与敌军冲突,至此,战事告一段落。
2206年2月14日22时许,格利泽581外围,远征军旗舰燕京号。
吕剑望着舷窗外围绕着泰山号彻夜工作的柳州号默然不语,心中翻江捣海。
虽然此战中远征中损失不小,不过与摧毁骨冢相比,这一点点损失根本算不得什么,可是吕剑就是没有一点高兴的感觉。
第五行星毁了,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可吕剑别无选择,而第四行星,也即将毁在外骨人的手中,他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无能为力。
移民?他突然觉得这两个字如此的幼稚。
“报告!”徐东轻手轻脚地来到吕剑身后。
“说吧,什么事。”吕剑头也不回地说。
“总部回电。”
吕剑幽幽一叹:“怎么说的?念念吧。”
“是。”徐东看得出吕剑兴致不高,轻声念道:“战报收到,惊闻第一舰队再次重创敌军……”
“行了,挑有用的念。”吕剑沉声道。
徐东停顿片刻,一目十行地将回复扫了一遍:“大概意思就是天军总部肯定了咱们的战果,另外对您建议表示肯定,还有,总部将调整对抗外骨人的具体战略,由抵抗歼灭调整为迟滞拖延。”
吕剑长叹:“也不知道我这样做是对是错。”
人类的远征军力量还是太单薄了,中国远征军一枝独秀,可是仅凭一家之力,怎么可能战胜强大的敌军?
徐东回答不了吕剑的问题,只能装成没听见,继续念道:“为加强对抗外骨人大族群的力量,总部决议将刚刚成军的远征军第三舰队调往格利泽581,由第一舰队司令吕剑统一指挥……”
“第三舰队?”吕剑一愣,“不是要调到比邻星吗?”
远征军第三舰队刚刚成军不久,原计划调往比邻得接替第二舰队。
“总部有人认为将比邻星交给一支毫无经验的舰队太冒险,所以决定让第二舰队继续留守比邻星。”徐东轻声解释,“据说留守舰队也按到了动员令,必要的情况下,将派遣留守舰队接替第二舰队……我听说第三舰队里有不少其它国家的雇佣兵,所以原本配给第三舰队的移民船上改成了补给舰。”
“多事之秋啊,要是早发现超光速的秘密,咱们怎么可能带着移民船出发?可惜啊,现在根本不可能再把移民船送回去。”吕剑默默地琢磨,这样一支成份复杂的舰队该如何指挥,是否能与传统的舰队一样如臂指使。
徐东一阵苦笑,他的家人也在移民船上,这个时候赞同也不是,反对也不是,只能闭紧嘴巴不说话。
“还有什么吗?”吕剑发现徐东欲言又止,疑惑地问道。
“和回复一起收到的,还有嘉奖令。”
以来的嘉奖令——徐东在心底这样说。
“我知道了。”吕剑不再说话,徐东识趣地悄然离开。
直到第二天,吕剑才亲自审阅嘉奖令。
嘉奖令的内容很多,第一个就是吕剑本人。
他因为在比邻星战役和格利泽581战斗中的出色指挥,由少将晋升为中将,并记一等战功一次。这就意味着远征军已成军的三支舰队之中,只有第一舰队的司令是中将,将于不久之后抵达格利泽581的第三舰队将接受吕剑的全权指挥!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军队怎么可能出现多头指挥的幼稚失误?
从军十四年的叶飞终于为自己赢得了迟到的上校军衔,三十二岁的上校?和平年代的军官在这个年纪了不起是个少校而已。除去开国之战,即便是战争年代,比叶飞晋升更快的军官也不多见。
剪刀和猴子如愿晋升少校,然而黑熊更进一步,戴上了两毛二的中校军衔,仍然领先二人一步,让两人在高兴之余又有些失落。
远征军所有军官都属于高职低配,第一舰队是第一个实现职衔相等的舰队。
其它立功人员也有相应的奖励,除有功人员之外,伤残及牺牲人员的安置抚恤方案同时下达,伤残人员主要看个人意愿,动力假肢可以让他们和正常人一样活动,不想留在部队的,军方负责安置,想继续留在部队的需要本人提出申请,总部的意思是尽量安排伤残人员回总部负责新兵的训练,只有本人强烈要求的,才能继续留在战斗部分服役。(未完待续。。)
ps: 抱歉,今天的状态太差了。
398 移民星
2206年2月16日,太阳系。
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中方外交部发言人突然代表中国政府公开宣布远征军抵达格利泽581,根据莫斯科协议的先到先得原则,格利泽581即日起成为中方合法地外行星飞地。
此言一出,舆论顿时一片哗然。
不过媒体关心的不是中方如何占据地外行星,而是人类终于证明了格利泽581的行星上拥有生态系统!
这是人类第一次证实太阳系以外的宜居行星,其意义远远超出行星归属本身。
消息传出,国人为之欢欣鼓舞。然而几家欢喜几家愁,据小道消息,美国总统半夜三更地被得到消息的美国国务卿拽出被窝,随后摔了他最喜欢的花瓶!(美国国务卿相当于外交部长)
传言无从证明,但美国的反应确实十分激烈,他们怎么也没想到中国人居然能赶在美国舰队前面抵达格利泽581,其国内各界纷纷对此事发表看法,痛斥责任政府者有之,辱骂中方者有之,甚至还有叫嚣不惜一战者。
可惜美国早就不是那个全球第一的超级大国了,三足鼎立的格局持续了近两个世纪不是没有原因。
所有人都清楚,一旦双方开战,必将是地球的最后一战,美国人没有那个底气拿自己人的命开玩笑,俄国也绝不会坐视美国挑起战争。
害群之马,只会被马群踢除。
与喧嚣的民间相比。美国政府则理智得多,除了提出强烈抗议之外,并没有更进一步的行动,不过私下里是不是有什么诡密的计划便不得而知了。
与美国人的愤怒相比,其它国家则平静得多,拥有宇航能力的国家满满的羡慕嫉妒恨,科技水平不足的国家则只将这个消息当成茶余饭后的传闻罢了——即使人类已经开创了宇宙移民时代,也轮不到这些国家占领地外宜居行星,操那份没用的闲心干嘛?
最终的结果是消息引发的震动远比中方预料中小得多,不过很快。中**方的发言人便向全世界通报了中国远征军于格利泽581再战外骨人的消息。不过并未批露此战的细节。
这一下,远在二十光年之外的那颗红矮星终于得到了足够的重视,美国国内纷扰的杂音就像割断脖子的公鸡一般嘎然而止。
美国高层知道外骨人大族群即将抵达格利泽581的消失,可普通民众不知道哇。听说中国人刚占了那个星系就碰上了外骨人。不知道多少人为之幸灾乐祸。甚至大肆庆祝。
而中方的民间则为之忧虑不已,之前的兴奋一扫而空。
可惜民间虽然不乏真知灼见的智者,可理智的声音总是淹没在混乱的喧嚣之下。好在各国官方不至于幼稚到只看问题表面。他们更关心外骨人的实力和动向。
美国政府就坡下驴,总算挽回了一些面子,有心人很快就注意到了此次事件中最不寻常的一件事——中国人是怎么赶在美国舰队前面抵达格利泽581的?
不仅美国人关心这件事,俄国人同样关注此事,包括其它有资格接触先锋四的国家,纷纷通过公开或者秘密的渠道联系中方。
中方也不藏私,一律来者不拒,不过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情报部和外交部着实将消息卖了个好价钱。
许多人不理解为何要公开超光速的秘密,不过中方也是没有办法,将秘密保持下去不难,可中国远征军的实力有限,再这样下去,就成了中方以一国之力对抗来势汹汹的外骨人,远征军至今也只成军四支舰队,战舰总数五十六艘而已,凭这么一点实力,怎么可能挡住外骨人?
地球是全人类的地球,外骨人是全人类的敌人,于情于理,都不能只让中国一方出力。
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想占据地外行星,就必须加入抵抗外骨人的行列中来,为保卫全人类添砖加瓦。
公平合理童叟无欺。
若不是外骨人来势汹汹,谁会傻到把这么重要的秘密公之于众?
太阳系的纷乱从古至今从未断绝,远在二十光年之外的远征军则要安宁得多。
2206年2月20日,格利泽581。
几天以来,远征军一直在清理维修损伤的战舰,不过时间有限,燕京号和泰山号刚刚清除损坏的装甲板,还没来得及更换新的装甲,战舰受伤的位置看上去就像剥了皮一样露出充满几何风格的内部结构,无数蚂蚁一般的战士在损伤处辛勤地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