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重装突击 >

第169章

重装突击-第169章

小说: 重装突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验室里不缺人才,但周旷还是特意从基地借了两个搞过飞船设计的人来,几个人凑到一起嘀咕了一会儿,就拿出了初步的施工方案,画定了开口的位置和面积。
  当然这只是初步的方案,等真正开始改造飞船的时候,舰尾开出的洞还要根据需要重新修整形状。
  方案确定,早就摩拳擦掌的几组牲口立即冲了上去。
  生物飞船的外壳强度比同等厚度的复合装甲还高,想在外壳上开个洞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至少实验室还没有合适的设备,为些周旷特意跑了一趟基地,找关系赶制了一批大功率激光凿岩机。
  除了体积有点大,倒是没有旁的毛病,幸好是在没有重力的船坞舰里使用,要是在基地里用,几个人一起上也不一定能抬得动一台凿岩机。
  刺目的光芒一闪,堪比小型激光炮的高能激光束准确无误地切入舰尾的外壳,刹那间青烟升腾。
  没有重力,烟雾不会上升或下降,只会渐渐弥散在空气中。幸好基地的工程师长年在宇宙间工作,对工程可能遇到的情况十分了解,每一台凿岩机上都带有抽气系统,能够将含有烟雾的空气吸入后完全过滤掉。
  计划顺利展开,周旷表面上平静,可眼中激动的神色却瞒不过任何人。
  其他人也不例外,个个目不转睛地盯着光束。
  兽医看看这个瞅瞅那个,心中暗暗地叹息。
  是不是这个姓武的也想到了应该在舰尾开洞,所以才不为所动,甚至无处下手这个说法,也有可能是个借口。
  他打心眼儿里觉得实验室勾心斗角的气氛令人压抑,远不似突击队里那样自然,不由地暗暗思念突击队的兄弟们。
  转眼之间就是几个月,不知道大家现在都怎么样了。


253 522计划(三)

  尽管周旷对改造工程可能遇到的困难早有准备,可是工程进度陷入停滞的时间还是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因为这一切来的实在是太突然了。
  凿穿外壳没什么难度,别看生物飞船的外壳强度比复合装甲还要高,可再结实的外壳也顶不住水滴石穿的水磨工夫,在激光凿岩机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切割之下,只用了两天,就切穿了十多米厚的外壳。
  令所有人感到惊讶的是生物飞船的外壳居然也像复合装甲一样分为内外十几层,这个现象在生物飞船幼体上根本没有发现。
  周旷二话不说,立即将相关的研究人员招到船坞舰上,从飞船上切割下来的外壳,就是最好的研究材料。
  坚硬的外壳下面是厚达十数米的缓冲层,同样是在幼体上没有发现过,构成缓冲层的组织柔软而坚韧,越是深入,缓冲层的质地就越是绵软,乍一看有点类似于橡胶,但其强度远远超过人类目前发现的所有高强度纤维。
  十多米厚的外层的硬质外壳,加上十多米厚的内层的软质内衬,一共近三十米厚的复合外壳,哪怕被重接炮命中,就算强大的冲击力击碎了硬质外壳,也会被软质内层吸收,不会危及到内部更深处。
  兽医无比惊讶,实在无法想像生物飞船是怎么进化出这种复合结构的,这和软质防弹衣上插钢板是同样的道理。
  实验室一直在研究生物飞船,可是由于人员短缺,现有人员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飞船内部结构和特殊器官上,还真没怎么仔细研究过飞船外壳。
  为了保证外壳的强度不缺失,周旷只能下令保留缓冲层。
  偏偏缓冲层是一层生物组织,换句话说,有点像一层厚实的筋键,这东西必须经过严格的处理,才能始终保持绵软的状态,否则用不了多久,就会因为失去水分而变得干硬,或者因为细菌的繁衍而腐烂。
  实验室里研究什么的都有,就是没有研究防腐的,这回可是让周旷伤透了脑筋,不得不向基地求助。
  然而对于保鲜,人类的手段实在乏善可陈,能想到的手段全部用了一遍,还是没能阻止缓冲层的腐坏,最后周旷又不得不忍痛下令除去缓冲层,准备以相同厚度的橡胶取而代之。
  哪怕强度下降,也总比没有好。
  缓冲层的影响还不止这一点,十几米厚的缓冲层对巨大的生物战舰来说算不了什么,可是对工程设计来说却麻烦得很,必须重新改动原本的改造方案,将原设计的体积压缩,以适应缩减的空间。
  总之,人仰马翻。
  周旷累出了黑眼圈,嘴角急出了水泡,整个人瘦了一圈不止。
  好歹解决了缓冲层的问题,接下来又遇上了麻烦。
  以生物战舰的体积,只保留外壳会大大影响外壳的机械强度,必须把内部的支撑结构一齐保留下来。
  所谓的支撑结构,就是生物飞船内部的骨骼结构,简单点说,人类是肉包骨,骨骼本身就起到支撑的作用。而生物飞船和外骨人都是是骨包肉,内部有些类似于建筑承重梁一般的支撑结构,能够大大加强外壳强度。
  虽说实验室已经大致掌握了生物飞船的结构,生物飞船生长着大量的骨墙,这些骨墙将整个飞船分割为若干空间,偏偏它们与承重结构无关,想要清除多余的部分不是件容易的事。
  “施工”队必须先搞清楚哪些骨墙是支撑结构,哪些可以清理掉,才能在不破坏整体强度的前提下进行清除工作。
  周旷最看重的就是生物飞船的骨骼强度,但对清理人员而言,生物飞船的骨骼强度越高,清除工作就越是麻烦,而且大功率激光凿岩机的体积过大,有些位置无法使用,不得不进行一番改进,加装了可伸缩的光头,才勉强解决问题。
  尽管磕磕绊绊地麻烦不断,可是在工程人员群策群力之下,初步的清理工作终于在持续了半个多月之后结束。
  到了这一步,生物飞船内部的组织大致清理完毕,只余边边角角。接下来又进行了十多天的深度清理才大功告成。好在这艘生物飞船早就死透了,否则哪怕是结构组的人,也不知道该如何宰杀这只庞然大物。
  等深度清理结束,一只完整的生物飞船外壳出现在土星基地之外。
  剩下的工作就不归实验室管了,土星基地的战舰工厂对这个计划十分感觉兴趣,在计划实施之初,就派出一组设计人员了解生物飞船的外壳形状和结构。
  为了节省时间,设计人员被要求尽可能地使用更役装备进行改装。
  这可难坏了设计人员,人类飞船大多方方正正,只有极少数纯娱乐性质的小型游艇,才会造成流线型。
  太空中没有空气阻力,宇宙飞船一则没有建造成流线型的必要,二则方方正正的形状也比流线型更容易加工。
  唯一的流线型战舰,就是巨鲸级。
  就这,还是因为土星基地建成了百万吨级的超大型水压机才具备了建造巨鲸级的工业基础,没有这台庞然大物,就只能将一体成型的超大型构件分解成独立的小构件,分别制成后再予以组合。
  如此一来不仅费工费时,而且大大影响了构件的整体机械强度。
  对民用飞船来说,这一点强度损失算不了什么,可是对战舰来说,任何一点误差都有可能影响战舰的最终性能。
  这也是中方高层愿意向盟友公开巨鲸级图纸的原因之一——缺乏必要的工业基础,再先进的图纸也只能是镜花水月,看着眼馋就是吃不到嘴里,气炸了肺也半点招都没有。
  按说巨鲸级是很好的原型,可是由于内部结构的差异,巨鲸级的内部设计完全没有用处,只能用来参考,然后试着在生物战舰的外壳里重新组合,其难度不亚于重新设计一款新战舰。
  周旷这边大麻烦没有,小问题不断,将整个工程的进度拖延了一倍有余,也是错有错着,恰好给设计组留出了足够的时间。
  等外壳处理完毕,基地立即派出拖船将壳体拖入船坞,准备进行彻底的改造,如此巨大的动作,连徐世杰徐老将军都惊动了。
  人类的战舰的生产早就实现了自动化流水线,但以往全部是由内而外的组装,从没出现过先有外壳,而且是完整外壳的情况下再进行设备组装的情况,现有的流水线不管多么先进,都应付不了这种情况。
  设于土星基地的战舰工厂只好抽出精兵强将,二十四小时三班倒地开始改装工作。
  尽管设计组尽可能地在设计中考虑到了现有设备的利用率,但许多设备仍然需要重新设计改装,才能适应新的改装工作。
  在周旷和兽医的眼里,改装无非就是把一堆现成的装备塞进壳子里固定好,根本没什么难度,而且实验室很多人都是这么想的。但是他们都想错了,哪怕所有装备都是现成的,也没有那么简单,否则还要设计人员干什么?
  战舰并不是简单的拼装,而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在设计之初,就必须考虑到飞船的武器设置是否平衡,左右对称是最容易实现平衡的设计,因为设备的安装位置将直接影响飞船重心的位置。而飞船的重心必须在前后方向的中轴线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推进器的推进轴线贯穿重心。
  否则等飞船造好之后,推进轴偏离重心,就等着飞船跟拉磨的驴子一样原地转圈圈吧。


254 522计划(四)

  一艘只能乘坐四个人的小型交通艇缓缓驶入一号船坞舰,缓缓地被停泊区舱壁上的机械臂捉住。
  随后周旷和兽医一起飘出交通艇,时隔两个月之后,他们又一次踏进了船坞舰。
  兽医随意扫了一眼,只见停泊区已经停了不下三十艘交通艇,他忍不住轻声叹道:“这么多人啊?”
  “多什么!”周旷悄悄地撇嘴,“你也不看看土星基地有多大,再说了,你当这么多头头脑脑,都是为了看什么破仪式来的?别闹了,土星基地一年建造的战舰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哪来那么多时间参加见鬼的仪式?”
  “不会吧,这么多交通艇呢!”兽医十分怀疑周旷的话。
  “你懂什么。”周旷不屑地说,“大家平日里各管一摊子,难得见面一回,出席仪式,也是巩固人际关系的过程。小任呐,你还年轻,这里面的门门道道深着呢,多看少说,张开眼睛闭上嘴巴,懂不懂?”
  今天是新舰试航的日子,土星基地大大小小的头头,只要是有资格参加试航仪式的,哪个会推脱?
  交通艇上都漆着编号,但是交通艇不像公务车,没有谁固定使用一艘,都是随时使用随时申请,谁也不知道能分到哪一艘,也就不能凭着编号区别哪一艘里坐着大人物。
  兽医恍然大悟,也心里却怎么都觉得不是个滋味儿,跟在周旷的身后一起飘向新舰的船头。
  战舰的改造哪是那么容易的?改造生物飞船还必须考虑到壳体的完整度,由于是尾部开洞,所以必须首先安装船头的设备,再依次向尾部安装,最后安装推进器,这一点也大大限制了工程的进度。
  尽管麻烦不断,改造还是艰难地进行着,一共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比新造一艘战舰的速度还要慢得多,才终于完成了预定的改造工作。
  新舰试航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这一艘的意义完全不同,对知情的土星基地高层而言,新舰的意义不下于巨鲸级的诞生。因此徐世杰才向整个基地下达了参加试航仪式的命令。
  一边飞,兽医一边观察新舰。
  实验室完成拆解工作的时候,战舰只剩下个破壳子,看起来就像被什么东西吃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