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第6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息,就按照备用计划行动。”
“需要联系卢诚闻吗?”
裴承毅看了眼袁晨皓,说道:“有这个必要吗?”
袁晨皓苦笑了一下,没再多说什么。
项铤辉来到前线指挥部,把提前发起战争的消息告诉裴承毅之后,裴承毅立即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以什么理由提前发起战争。虽然王元庆在外交上留了一手,但是在8月1日到来之前,谁也不能否认印度会在最后一刻做出外交让步,从而使共和国失去发起战争的理由。项铤辉也有同样的疑问,得到裴承毅提醒之后,他立即联系了王元庆,询问了处理办法。
元首没在开战时间上罗嗦,明确无误的告诉项铤辉与裴承毅,没有理由就去制造理由。
还剩下不到12小时,项铤辉哪敢止疑,立即让裴承毅安排相关行动。
幸亏裴承毅早点考虑到了这一点,没有让项铤辉失望。
实际上,东海舰队在23日离开舟山之后,裴承毅就预料到战争很有可能提前爆发,海军的行动半点都耽搁不得,虽然新式伪装幕墙能让战舰暂时避开美军侦察卫星的监视,悄无声息的溜入大海,但是舰队在海上多呆一天,行踪暴露的可能性就增大一分,只要舰队行踪暴露,就会遭到印度海军全力拦截。在缺乏地理优势的情况下,即便能够击败印度海军,也只能获得一场惨胜。要想打赢这场战争,完成对印度的战略封锁与战略打击,海军绝不能承受太大的损失。如果算上可能出现的美国舰队,更不能让海军遭受惨重损失。
如此一来,提前开战成为必然选择。
提前开战,必须有充足的理由。进行军事部署的时候,裴承毅将总参直属特种部队派到了前线,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只能让特种部队去制造冲突,为战争提供理由。干这些事情,卢诚闻手下的那些特种兵算得上轻车熟路。
最大的问题就是时间太紧张了。
30日下午,项铤辉与巴基斯坦总参谋长秘密会晤的时候,卢诚闻的特种部队出发了。
虽然裴承毅是陆军将领,但是他没有干预特种部队的作战行动。
只要特种部队按照前线指挥部制订的作战计划行动,将在北京时间21点左右袭击驻扎在甘托克的印军。按照一般情况,印军肯定会对发起突然袭击的“游击队”进行反击,特种部队将在此时切断印军的通信线路,利用军情局提供的通信密码向甘托克守军下达向“游击队”进行炮击的命令。当然,提供的炮击坐标不是“游击队”所在的山区,而是位于甘托克郊区的一座关押着数千名“暴动份子”的集中营,只要炮弹落下,印军屠杀锡金平民的行动就将成为战争的导火索。
虽然这个理由牵强了一点,但是总比没有理由好得多。
等了一阵,裴承毅实在有点不耐烦了,如果特种部队的行动失败,没能让印军按照“计划”向集中营开火,即将到来的战争会使共和国在外交上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即便元首早就做好了第二手准备,也会给共和国造成很大的麻烦。
没等他开口,负责通信联络的高级参谋小跑着赶了过来。
“将军……”
“有消息了?”袁晨皓比裴承毅还要激动。
少校军官点了点头,说道:“刚收到特种部队的消息,战斗已经开始了,无人侦察机将在十分钟后把图像发回来。”
裴承毅点了点头,让参谋去做好准备。
10分钟后,由一架高空长航时无人侦察机拍摄下来的画面出现在了大屏幕上。
炮击非常猛烈,整座集中营都被炮火覆盖,到处都是死尸与残缺不全的肢体,甚至还能看到正在垂死挣扎的伤员。
裴承毅暗暗一惊,朝袁晨皓看了一眼。
袁晨皓也显得有点惊讶,看样子,战斗已经结束了。
“特种部队有没有伤亡?”裴承毅朝那名少校军官问了一句。
“没有,已经到达撤退地点,很快就能离开战区。”
“尽快计算出集中营的伤亡数字。”裴承毅把目光转向了袁晨皓,“按照计划行动,给空军下达作战命令。我去找项总,等下再过来。”
袁晨皓没多罗嗦,立即按照裴承毅的吩咐行动。
伊斯兰堡时间20点05分,也就是北京时间23点03分,裴承毅离开前线指挥部作战中心,赶往军事联络处。项铤辉正在那里与巴基斯坦总参谋长商讨联合作战的事情,实际上是在等待前线指挥部的最新消息。
也就在这个时候,双拍空军基地的试飞部队接到了作战命令。
贾宝国没有耽搁一点时间,立即命令早已做好战斗准备的12架轰炸机起飞。
5分钟之内,12架轰炸机全部升入夜空。
看着逐渐消失在夜空中的机群,贾宝国似乎松了口气。
下午接到作战令令之后,贾宝国就让部队进入了战斗状态。虽然只是试飞部队,但是所有飞行员都来自作战部队,参加过日本战争,平均飞行时间在5000小时以上,是空军最优秀的轰炸机飞行员,这其中包括第一个向日本投掷特种燃烧弹的周霜枫上校。
整个下午,周霜枫都呆在轰炸机的驾驶舱内。
与战斗机相比,轰炸机的生命保障系统更加完善。虽然H…11不是高超音速轰炸机,飞行员没有必要配备抗荷服,但是为了让飞行员在长达数小时、甚至10多个小时的飞行周期内保持旺盛的精力,空军专门研制了一套“生命维持系统”。实际上,就是一种集中了多种功能的飞行服。与一般的飞行服相比,新式飞行服不但具有废物回收系统(不需要在轰炸机上设置厕所),食物供应系统(类似于第一代宇航员使用的流体高能食物,口感并不好)、生命保障系统(主要就是供氧),还参照战斗机的标准,具备抗荷能力与弹射救生能力。简单的说,飞行员穿上新式飞行服之后,吃喝拉撒都不用挪屁股,进行高空高速飞行时的舒适性远超过一般飞行服,如果遇到危险,还能直接跳伞逃生,不用像以往那样需要将速度与高度降低到弹射范围之内才能逃生。
将这套新式飞行服首先用在试飞部队,不是不应该首先装备战略航空兵,因为战术航空兵,特别是执行制空任务的战斗和飞行员更需要这样的装备。主要是试飞部队本身就肩负着试验性质,所以利用H…11试飞的机会对新式飞行服的性能进行测试,能够省下很大一笔试验经费。
在密闭的环境中坐上几个小时,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周霜枫没有抱怨什么,本来试乏部队的津贴就非常高,而且能够驾驶最新式的轰炸机上战场,也是所有试飞员的梦想。
耐心等待,最终等到了结果。
起飞之后,周霜枫一直跟在领队长机后面,虽然在作战部队,他是名副其实的“王牌飞行员”,但是在高手云集的试飞部队,像他这样的尖子飞行员比比皆是,能够成为大队里的“二把手”,周霜枫已经非常满足了。他也知道,比起“一把手”邹宇杰上校,他的能力与资历都差了一点。
早在半岛战争期间,邹宇杰就是共和国最优秀的轰炸机飞行员之一,整个战争中,他执行了388次作战任务、投弹5400余吨、摧毁各类目标8000余个,各项战绩高居战略航空兵榜首。日本战争期间,邹宇杰执行作战任务273次、投弹4700余吨、摧毁各类目标4000余个,仍然是所有轰炸机飞行员中的状元。更重要的是,在这么多次任务中,邹宇杰从来没有被击落过,也从来没有被击伤过。虽然这个纪录并不稀奇,周霜枫也有相同的纪录,但是比起邹宇杰高达92%的轰炸成功率,周霜枫就只能自叹不如了。组建H…11试飞部队时,空军首先抽调的就是邹宇杰,甚至可以说,邹宇杰在试飞部队的资历比贾宝国还要长。如果不是一直在前线作战部队与试飞部队服役,邹宇杰早就成为空军将领了。
周霜枫不想跟邹宇杰攀比,在试飞部队里面,也没人能够跟邹宇杰攀比。
能够跟随邹宇杰这样的领队机长作战,轰炸机飞行员都心甘情愿,因为在执行轰炸任务的时候,领队机长的能力决定了机群的作战能力,也决定了机割的返航率。轰炸机飞行员不是战斗机飞行员,没有任何一名轰炸机飞行员希望在战斗中遭遇意外,所有轰炸机飞行员都想活着回到基地。
战争就是这样,不同岗位上的军人有不同的追求目标。
机群在云贵高原上空飞行了数百公里,即将进入缅甸领空时将飞行高度降到了150米(与地面的相对高度,而不是海拔高度)。
邹宇杰没有启动主动电磁干扰系统,其他轰炸机也就没有启动干扰系统。
H…11有非常出色的隐身能力,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时候才会使用主动电磁干扰系统。
飞行过程很漫长,也很单调。
周霜枫与副驾驶轮流检查4台水平显示器上的飞行数据,只要没有异常情况,飞行员就不用对自动驾驶系统进行干预,轰炸机将按照飞行员设定的航线飞行,只有在发起攻击之前,才需要飞行员接管控制系统。
再次检杳了屏幕上的数据,周霜枫把工作交给了副驾驶。
与H…9B型轰炸机相比,H…11“安静”得多,即便在超音速飞行状态下,H…11驾驶舱内的噪音也不到80分贝。一方面是H…11有更好的隔音系统,另外一方面就是H…11采用了新式推进系统。与传统涡轮发动机相比,“电磁推进系统”的噪音水平降低了20分贝。按照空军的测试标准,其正面与侧面噪音仅为90分贝与92分贝,比汽车的喇叭声还要低。也正是如此,投资开发“电磁推进系统”的中重集团看到了广阔的商用前景。只要能够将价格降下来,进一步降低噪音,不但能够用在通用航空器(客机、货机、商务飞机)上,还能用在民用汽车上。也就是说,如果汽车全部装上“电磁推进系统”,就不再是汽车,而是可以在空中飞行的“飞车”。
商业应用如何,周霜枫并不关心,他只知道,驾驶H…11是件很无趣的工作。
技术越先进,科技越发达,留给人的可操纵空间就越小。
也难怪空军最初希望把H…11发展成一种无人驾驶的轰炸机,只是在考虑到战略轰炸机需要执行战略警戒任务,没有任何人愿意把核弹头交给计算机控制,空军才改变初衷,增添了2名飞行员。
显然,飞行员在H…11上扮演的主要角色不是操控者,而是监视者。
更让周霜枫等飞行员感到郁闷的是,即便是“监视者”,也只能面对仪表盘。为了尽量提高隐身能力,H…11首次采用了“全封闭座舱”,飞行员就像坐在牢笼里一样,只能通过安装在机身四周的传感器了解外界的情况。即便在起飞与降落的时候,也只能通过前面那扇面积不到半平方米的小窗户看到外面的跑道。飞行期间,飞行员看到的不是外面的天空,而是屏幕上的各种飞行数据。
越是无聊,时间过得越慢。
当表示在5分钟后到达攻击点的红色灯光亮起的时候,周霜枫觉得过了好几天。
实际上,机群才飞行不到1个小时!
北京时间,7月31日0点15分,12架H…11到达莫塔马湾(位于安达曼海北部,伊洛瓦底江口与德林达依海岸之间)上空。
随着邹宇杰上校驾驶的长机投下携带的弹药,另外11架H…11在2分钟内投下弹药。
轰炸行动有条不紊的开始,有惊无险的结束。
除了投弹时轰炸机明显向上蹿了几下之外,周霜枫根本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对12架轰炸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