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第15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年能够改变绝大部分美国人的价值观与世界观,那么2年就能改变绝大部分人的生活方式与生活地点。
根据战后披露的一些数据,在2065年10月31日之前,至少有3亿美国人接受了共和国的强制安置。要知道,大战结束后,美国人口已经降低到了6亿,即相当于一半的美国人接受了安置。显然,这足以改变整个美国的人口分布情况,也就为接下来从根本上分裂美国创造了条件。比如在战后重建工作上,以白人为主的新英格兰地区始终只得到了最为基本的援助,即只保证绝大部分人不会饿死,至于其他的就得看造化了。而在以亚裔、特别是华裔为主的美国西北部地区,战后重建的级别最高,不但在2年之内完成了大部分基础设施的重建工作(一些大型项目只是开工,还没完成),还恢复了基础工业,成为了美国本土率先恢复造血能力的地区。
对于共和国的这种安排,欧洲也只能干着急。
不管怎么说,占领美国的是以共和国为首的集约集团,而欧洲不是集约集团成员。更重要的是,即便是集约集团的成员国,也在为实现自身的利益而努力,并没有把维护美国的完整统一当成己任。
为了确定在美国的利益,在10月31日之前,集约集团召开了5次扩大会议。
这5次会议的焦点话题只有一个,即如何划分占领区与分配占领职责。虽然共和国已经在此之前发出了邀请,欢迎所有集团成员国派遣军队,参与占领美国的行动,并且承诺出兵的成员国都能获得一块占领区,但是在最重要的问题,即要不要按照占领区来划分军事管制区域,或者是按照美国的行政区划来划分占领区,共和国当局从来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甚至没有就这个问题做出任何说明。毫无疑问,如果不能搞清楚这个问题,那么对于集约集团成员国来说,占领美国就只是一句空话,或者说只是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也就没有几个国家愿意吃这个亏。问题是,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不但会得罪共和国,还很有可能错过战后的高速发展机会。综合这些因素,集团各成员国是左右为难,即不愿意放弃,又不想让共和国独自决定一切。
事实上,这也是共和国当局在10月份最关注的事情。
经过5轮高强度的首脑级磋商,直到10月29日,即美国正式签署投降书的前两天,集约集团各主要成员国才在最关键的问题上与共和国取得一致,即占领区将根据面积、人口等等因素,成为各国在战后美国市场上所占份额的主要依据,并且与其他因素相结合,来确定各国的战后利益。也就是说,不由占领区来决定管制区域与管制方法,而是按照共和国的要求统一管理占领区。
次日,该决议就在集约集团扩大会议上获得通过。
也直到这个时候,作为胜利方的集约集团才解决了战争结束前最后一个关键问题,而且这也是关系着战争是否会结束的关键问题。
经过将近6年的激烈战斗,以数亿人的生命为代价,第三次世界大战终于走到了尾声。
严格说来,10月31日才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纪念日。直到这一天的上午,当美国代表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以及由共和国为代表的胜利国在同样的协议书上签字,战争才算正式结束!
第139章 团结的力量
美国签署投降书的仪式并不繁杂,除了具有明显的警世意义之外,很多方面都可以用节俭来形容,比如共和国总参谋长袁晨皓用来签字的笔就非常普通,是共和国军队在战时大批量订购的,能够在包括水下数十米处的任何环境下流利书写。
当然,美国无条件投降的含义也与100多年前,日本无条件投降有很大的区别。
在持续了90分钟的签字仪式上,美国代表不但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还与共和国当局代表,即国家副元首签署了战后援助协议,这也是共和国在战争结束之后,推行“全球经济复兴计划”中签署的第一份双边协议。虽然这个足以媲美“马歇尔计划”,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帮助上百个国家走出困境的宏大计划并非多个双边援助协议的集合,而是一个集团性质的协议,即所有接受援助的国家都得首先加入由共和国主导的集约集团,但是为了保险起见,共和国当局仍然坚持与包括集约集团成员国在内的所有受援国签署双边协议,并且以双边协议中的详细规定为具体援助标准。
这么做,实际上是为了构筑一个全新的,以共和国为核心的世界秩序。
通过这些双边协议,共和国首先确定了一点,即人民币在世界金融体系中的霸权地位,而这是确保共和国在金融领域霸权地位的基础。虽然在战争结束之前,共和国没有效仿当年的美国,搞出第二个布雷默顿森林体系,而是从一开始就没让人民币与贵重金属挂钩,但是只要人民币成为世界贸易的唯一载体,那么谁也无法动摇人民币的核心地位。问题是,仅仅依靠国家强权,最多只能维持一时之利,而不可能永久性的确保人民币在世界贸易体系中的霸权地位,毕竟恢复正常秩序之后,并不是所有国家都会为共和国的利益服务,实际上不会有第二个国家为共和国的利益服务。如此一来,需要一种新的保值方式,来确保人民币在贸易体系中的价值。为此,共和国已经做了几十年的努力,而取代石油成为新的保值基础的就是稀有金属。要知道,到第三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算上军事占领区内的资源,共和国已经控制了全球八成以上的稀有金属矿藏,大约六成的稀有金属生产加工能力,以及将近七成的稀有金属与矿藏贸易。如果算上与稀有金属有关的产品,那么共和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就更加惊人了。如此一来,共和国当局就可以拿稀有金属、以及与稀有金属有关的产品为人民币的比值做担保。准确的说,在确定以人民币为核心的世界金融体系的时候,共和国当局做得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利用在稀有金属等领域的垄断地位,明确规定,稀有金属等物资与产品仅以人民币计价,并且进行贸易结算。如此一来,即便在某些领域,以及某些国家在抵制人民币,也不会对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构成致命威胁。要知道,到21世纪60年代的时候,几乎所有电子产品、绝大部分工业设备、绝大部分交通工具、所有医疗产品等等与日常生活与生产的物资都与稀有金属有关!
当然,所有接受了共和国战后重建援助的国家,都得以人民币为贸易结算货币。
从长远来看,这套体系肯定有问题。别的不说,随着技术进步,常温超导技术必然会像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现的核技术与电子技术一样,很快全面普及,并且成为整个人类文明的基础技术。事实上,在大战结束前就已经有这种征兆了。根据战后公布的一些资料,早在2062年底,战败已成事实,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之后,美国当局就想方设法的将一些先进技术资料、贵重金属、以及数百名顶级科学家用潜艇送往大西洋对岸的欧洲,另外还想方设法的利用中立国家的使馆转移了一批科学家。根据无法得到证实的不完全统计,在大战结束之前通过各种渠道离开美国的顶级科学家就多达2000人,在大战结束之后,还有大约同等数量的高级科学家离开了美国。要知道,美国是战争爆发前,世界上科学家、特别是某些关键领域顶级科学家最多的国家之一,比如在常温超导领域,美国拥有的科学家就不比共和国少多少,能力也不会差多少。毫无疑问,人才才是最大的财富。当这些科学家流入欧洲,要不了10年,欧洲就将在各主要领域取的重大突破。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到2075年,欧洲就在常温超导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并且推出了不亚于共和国推向国际市场的产品,迫使共和国降低出口限制,并且向更多的新兴国家输出更加高级的常温超导技术,甚至不得不让一些主要盟国参加常温超导技术的研制与开发工作。到21世纪末,常温超导技术已经像电子技术一样,不再神秘。
如此一来,共和国更加有必要以双边协议的方式来巩固战后地位。
更重要的是,共和国绝对不能效仿当年的美国,以独霸的方式来决定世界事务。
受此影响,共和国必须建立起一个更加完善,也更加平等的国际秩序,而利用战后重建援助计划来规划国际秩序,无疑是最理想的选择。
正是如此,共和国才会将战后重建放到了最为重要的位置上,并且无条件的帮助上百个国家度过战后的难关。
从某种意义上件,这也是人类文明大融合的开始。
文明融合,不是指某个民族吞并或者消灭别的民族,而是所有民族相互容纳、相互包容,取长补短,最终形成一个共同的文明。这就好比所谓的汉族,实际上是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由数百个不同的民族融合而成,最终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民族。事实上,在这个问题上,欧洲也有同样的观念,不然也不会在统一之后提出了“欧洲人”的观念,并且将此观念扩大到了所有白人民族上。
既然要融合,就得有一个核心。
毫无疑问,共和国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炎黄子孙成为人类文明大融合的核心,成为一个囊括了所有民族的基础载体。为此,共和国不但要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而且是唯一的超级大国,还得以此为基础,将影响力扩大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让全世界的上百亿人都接触与享受到由共和国带来的好处。
可以说,这也是共和国帮助包括美国这些曾经的敌对国在内的几乎所有国家脱离战后困境的主要原因。
从某种意义上讲,经济上的扶持只是表,真正的核心在文化上的渗透。
仍然拿美国来说,在帮助美国进行战后重建的时候,共和国当局不但派去了技术工人与建筑工人,还在美国成立了多所学校,除了向华裔教授汉语之外,还以免费入学的方式让其他族群的青少年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把汉语当成了第二语言,为了推广汉语,共和国当局甚至将汉语成绩作为获取奖学金,以及到共和国本土的大学留学深造的主要考核指标。这种文化上的渗透,很快就扩大到了其他层面。比如在7月初,华商联合会就宣布,为了降低管理开支,将重点招聘拥有汉语基础的外籍员工。在一些汉语使用并不广泛的国家与地区,共和国企业则以委托培训的方式,要求员工学习汉语,并且将汉语的熟练使用程度作为考核指标。语言绝对不是一种单独存在的因素,特别是以表意为主的方块字,要想学好汉语,就得了解东方文明,了解中国的历史。事实上,就算不想学好汉语,也会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了解这些基础文化,从而使东方文明随着汉语推广到全世界,成为一种被普遍了解的基本文明。到了这一步,再来谈人类文明大融合,不但汉语取代了英语成为全球通用率最高的语言,东方文明还取代了西方文明,成为最主要的文明。
当然,文化渗透绝对不仅仅是语言、历史、习俗这么些东西。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作为一个没有历史、甚至没有主体文化、连习俗都不太悠久的国家,美国能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将“美国文化”推行到全世界,靠的就不仅仅是英语,而是各种各样的,与所有人日常生活与生产息息相关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