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报告政委! >

第15章

报告政委!-第15章

小说: 报告政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胜立刻摇了摇头,咧嘴一笑:“你怎么拦得住我,你是知道我的。”他停顿了一下,“其实我挺庆幸
  你去了二五一,要不然你我一块上了前方,指不定闹出什么乱子。”他轻轻扳过于正秋的脸,低头在他唇上咬了一口:“只要你好我就放心。”
  于正秋脸上一红,却也没有躲闪,他长叹一声,把脸贴上了张胜的胸口,听见那强而有力的心跳,一颗悬着的心这时候才渐渐安定下来:“老张你太不地道,你是放心了,可是我呢?”
  张胜嘿嘿笑着,把下巴搁在于正秋头上,柔软的头发摩挲着颈部,让他觉得怪舒服的。
  “哎,我知道错了,大政委,就许我自私了一回吧!”
  于正秋不说话,闭靠在张胜怀里上了眼睛,享受这温暖又带些甜蜜的时光。两人依偎良久,都舍不得放开,直到门外响起了脚步声,于正秋才挣脱张胜的怀抱,匆匆站起身来,张胜很是不舍,牢牢攥着他的一只手。
  进门的是医院的大夫,是个年纪不大的青年,他看了一眼于正秋,问道:“请问你是?”
  于正秋敬了个礼,上前和他握了握手:“大夫您好,我是二十七军二五一团政委于正秋,是张团长的老朋友了,特地过来看看他。”
  那大夫见他文质彬彬,心里也存了好感,微微一笑:“呵呵,我姓李,叫我小李就好了。这位张团长的人缘可真好,这几天一直有人过来看他。”
  于正秋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张胜,上前拉住李医生的白大褂:“李大夫,能不能借一步说话?”
  李医生心领神会的点点头,两人在张胜满腹狐疑的目光中走出了房门。于正秋掩上房门,小心翼翼的询问:“李大夫,他到底是伤哪儿了?”
  李医生见他问的认真,也就一五一十的交了底:“送来的时候全身都没知觉,这几天已经缓过来了,经过一系列的检查,我们初步判断是受炮弹的冲击伤了脊椎。”
  于正秋倒抽一口冷气,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顿时心乱如麻:“这……”
  李医生见他震惊的脸色煞白,连忙轻声安慰:“不过具体情况也不一定那么糟糕,毕竟我们这设备简陋,目前也无法判断是脊椎暂时休克还是完全损伤,如果是前者,经过调理也是有很大机会可以康复的。”
  于正秋有些摇晃的靠在墙上:“如果要是损伤的话……”
  李医生摇了摇头:“如果真是损伤,恐怕他这辈子都要坐在轮椅上了。”
  于正秋脑子一片空白,几乎是本能的,他死死抓住李医生的手:“李大夫,你一定要想办法治好他,他生来就是为了站在前线的,怎么能……怎么能……”
  李医生是见惯这些的,所以并不显得多么悲
  伤,他只是惋惜,惋惜这么年轻的生命,或许就要永远的耗在病床上了,他扶了扶眼镜,安慰道:“于政委,你冷静些,等他伤势稳定了,我们会安排专们的护理人员进行恢复训练,希望能够有所起色。”
  于正秋深深吸了口气,慢慢恢复了平静:“那他自己知道吗?”
  李医生道:“因为没有确诊,所以还不知道。不过这是身体上的事,他应该已经感觉到了。”
  于正秋心中一酸,匆匆敬了个礼转身回房去了。张胜半躺在病床上,呆呆的望着窗外出神。于正秋在床边坐下了,轻轻握住他的一只手。
  张胜回过神来,笑的有些寂寞:“你们都说什么悄悄话了?”
  于正秋沉默良久,摇了摇头:“没什么,你专心养病,他们都等着你回去。”
  张胜笑了笑,一拍大腿:“我自己的身子,我知道。”
  于正秋看着他强颜欢笑,一颗心也无限的沉了下去,哽着嗓子开口:“老张,你别这样……”
  张胜抬起手,轻轻擦去于正秋眼角的泪珠:“这么大人还说哭就哭,也不害臊……”
  于正秋不等对面的人说完,就一头扎进了他怀里,泪珠吧嗒吧嗒的往下掉:“我知道你心里难受,你要是想哭就哭出来,你这样,我看着心里好疼。”
  张胜不说话,只是紧紧搂住于正秋,那力道大的像是要把他嵌进身体里去。于正秋看不见他的脸,只能感觉到他胸口的一急一缓的起伏。
  过了很久,张胜才开了口,那声音低沉而沙哑,仿佛一个极度疲倦的人:“正秋,我很害怕。”
  于正秋在听。这样静默的陪伴让张胜感到安心,他朝着虚空自嘲的笑笑:“我也知道这很没出息,但我是真的害怕,怕我再也站不起来。”
  于正秋颤抖了一下:“不会的。”
  张胜笑的淡然:“我说了,我心里知道。”
  于正秋使劲搂住张胜的脖子:“如果你站不起来,我就照顾你一辈子。”
  张胜愣住了,他像个大梦初醒的人,略带震惊的放开了于正秋。
  “那怎么行!”他半开玩笑的说:“你的路还长呢。”
  于正秋说:“我的路有多长,你的路就有多长,你走不动了,我就背着你。”
  张胜一听乐了:“就你那样的,还能背我?”
  于正秋不依不饶:“不信?咱试试啊。”
  张胜看着他,眼睛亮的让人害怕:“好好,大政委,我信了还不行吗?你可得好好走下去,带上我的份儿。”
  两人又耳鬓厮磨的说了一会话,眼看天色渐
  晚,探病的时间也早就过去了,于正秋实在找不到留下的借口,只得依依不舍的告别。
  “我走了,得空了再来看你。”
  “嗯,我等着。”张胜点头,一双眼睛像是黏在了于正秋身上,片刻不离。于正秋被他看得浑身不自在:“怎么了?”
  张胜呵呵一笑:“没什么,让我再好好看看你。”
  于正秋脸上一红,眼见左右无人,大着胆子在张胜脸上亲了一口:“你好好养伤,等我回来。”
  张胜点头微笑,目送于正秋离开。
  房间里没有开灯,仿佛与世隔绝。他静静的躺在床上,在黑暗中凝望着天空荡荡的花板,然后他像是突然明白过来,狠狠的咬着被子大哭了一场。
  兵这条路,他是走到尽头了。
  作者有话要说:于政委会不会太小鸟依人了_(:3」∠)_


拾捌 离别

  一九四九的下半年,于正秋所在的27军一直很忙碌。
  早在上海战役结束后,蒋介石将大本营撤往台湾,中央就已经开始策划台湾战役。担任战役主力的仍是第三野战军,由粟裕同志负责组织准备。由于华东地区许多地方尚未完全解放,又需要分兵剿匪,三野能抽出来用于对台作战的只有第九兵团的4个军,27军就是其中之一。
  后因第七、十兵团在扫清台湾外围屏障和浙东福建沿海作战中,在金门和登布两次遭遇重大失败,□被迫对攻台计划进行全面修改,将兵力提高到了8个军,并以27军为第一梯队。一九四九年末,第三野战军再度修改作战计划,将兵力增加到12个军。
  一九五零在动荡的世界局势中到来,六月,朝鲜战争爆发,□撤销三野及其下属兵团番号,所有部队并入华东军区。七月,□正式组建东北边防军,八月,第九兵团调至津浦线准备入朝作战。十月初,东北边防军正式更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27军作为第一批入朝作战的部队,在十月底开赴朝鲜前线。
  张胜在上海战役后被转移到了南京军区总院,这大半年过去,于正秋只抽空看了他三次,每次都是来去匆匆。所幸张胜的情况比起之前有所好转,也已经能靠着墙壁站起来了,为此于正秋激动的热泪盈眶,张胜自己反倒看得很淡,不温不火的抱着于正秋连连安慰,仿佛他才是那个四肢健全的人。
  离开上海警备区前夕,于正秋最后又上南京看了他一次。医院为张胜配了个轮椅,于正秋就推着他,在医院外头的草地上漫无目的的转悠。
  张胜最近学会了思考,尽管这思考通常毫无结论。他有时候抱着收音机听新闻,有时候让警卫员读报纸,他知道新中国已经成立了,也知道敌人仍然存在。战争一个接一个,似乎永远没有尽头。但如果战争真的结束,他又不知道该做什么。仿佛除了打仗,他什么都不会。可现在这唯一一样他拿手的事也做不成了。 
  “听说咱们师长和老政委也来看过你了。”于正秋伸手摸了摸张胜的脑袋,简直像颗仙人球,每根头发都又硬又短,不屈不饶。
  “他们肯定没少骂你吧?”
  “你是没看见,他俩把我骂了个狗血喷头。”想起那天的阵仗,他还觉得心有余悸,三个人脸红脖子粗的大吵了一架,差点连屋顶都掀翻了。
  “说的好像我自己乐意似的,你说有这么安慰人的么?我看他们是诚心要气死我!”
  “他们那也是关心你。”于正秋伸手在他的脑袋上敲了一下,“你别不领情。”停顿了
  片刻,他小心翼翼的问:“他们还跟你说什么了?“
  张胜愣了一下,像是突然明白过来:“调动那事,是你提的头?”
  “……是。”于正秋老实承认了,面对张胜的质问,他有些底气不足:“其实我觉得真的挺合适的……等你好点了就让他们接你过去。”
  张胜皱着眉,没有说话。
  于正秋有些着急:“老张,你就听我一回吧。”
  又沉默了一阵,张胜生硬的点头:“好。”
  于正秋盯着他看了一会,忽然叹了口气。他太了解张胜,知道他不过是在敷衍,他生来就是个一条道走到头的人,别人搭好的捷径,他从来不屑一顾。
  他不知道该怎么劝他,只能悲观的从自己身上找由头:“我是真放心不下,我就怕万一我……”
  “你别乱说。都是没影的事。”张胜打断他,两手一抓轮子停了下来。他打了个转,对上于正秋的脸:“你管这些闲事干什么?你现在就该一门心思准备入朝作战。”
  于正秋只是接连叹气:“我知道。可这一去指不定什么时候回来。”他轻轻摇头,“我现在也就这一件放不下的事儿了。”
  张胜显得很淡然:“有什么放不下的,这么大一个人,你还怕我活不下去了?”
  于正秋苦笑:“你知道我不是那个意思。”
  “我的事你别操心。倒是你自己……”张胜拉过他的一只手,放在自己掌心里,一字一句的说:“你得答应我,一定要平安回来。”
  于正秋很认真的点头,眼睛亮闪闪的:“我会的。”
  张胜轻拍着他的手背:“这就对了,这才是我的好政委。”
  想起两人并肩在二五零的日子,于正秋的笑意愈发温和。他攥紧了张胜的手,正想说两句贴心的话,忽然看见他的手上几道结了痂的口子,便满腹狐疑的问:“你的手这是怎么了?”
  张胜把手抽回去:“没什么,不小心蹭破的。”
  于正秋自然不信,却也隐约猜到了。张胜不开心,他也跟着难过,但这个坎只能张胜自己过,没人帮的了他。
  于正秋离开后,张胜转着轮椅慢慢回到了病房。床前的柜子上是于正秋买来的苹果,他知道张胜最喜欢吃苹果,于是千辛万苦的弄来两个。张胜小心的将苹果收好,默默地盯着柜子的一角出神。柜子是很简陋的两抽屉,木板有些松动,轻轻一碰就吱呀吱呀的响。于正秋想给他换一个好的,他拒绝了。
  那柜子是张胜摔坏的。
  有些事他不愿让于正秋知道。他觉得一个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