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报告政委! >

第13章

报告政委!-第13章

小说: 报告政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团长赵舟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端着大茶缸穿梭在人群之中,拍拍这个,摸摸那个,兴致高了也会亲自上阵来个示范,但更多的时候是站在一边安静的观察,看到偷懒的就悄悄上去来个扫堂腿,然后跟着大伙一起哈哈大笑。
  稍微让于正秋觉得意外的是赵舟似乎也喜欢训话,但那方式与张胜多少有些不同。他很少说“为了革命胜利艰苦训练奋勇杀敌”,更不会说“上阵拿不到头功就他妈别回来见我”,他说的最多的话是“你们练本事不是为了我,战场上团长可罩不住你”。
  这是句很实在的话,很有点赵舟的风格,也透露着一个老团长对他的每个兵最根本、也最人道的关怀。
  午后的阳光几近霸道,但操场上的训练依旧热火朝天。接过警卫员端来的大茶缸,反扣着帽子的赵舟慢悠悠的从树荫底下走出来,朝站在大太阳底下视察的于正秋招了招手:“小于,有空聊聊么?”
  于正秋走过来,很客气的说:“您说,赵团长。”
  赵舟一听就笑了,摆摆手:“别那么生分啊,咱们这和张四九那块不一样,都是一家人就别见外了,我叫你一声小于,你喊我一声老赵不就行了么?”
  于正秋笑笑,喊了声老赵。他总是本能的与陌生人保持一定距离,但赵舟似乎是个例外。他是个让人觉得放松的人,似乎什么话到了他这都能说得开。
  “说实话,我真没想到你能在二五零呆那么久。”赵舟的目光掠过操场上训练的战士,最后落在于正秋身上,神情多少有些复杂,“看到你俩我就能想到一句话: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
  于正秋忍不住乐了:“是有些说不清,不过好在我也是个兵。”
  赵舟哈哈一笑:“谁说不是呢,不过张胜那混小子天生爱撅蹄子,伺候他可不是什么容易事吧?”
  于正秋心头一暖,这名字对他来说,已经有另外一层意义了。
  “还好,都习惯了。”
  赵舟赞许的点点头:“你现在,跟我
  第一次见你时大不一样了。”
  于正秋好奇:“是吗,怎么个不一样法?”
  赵舟想了想,说:“刚见你的时候吧,我觉得你……像块玉。”他端着茶缸连比带划,“方方正正,灵通剔透的,看着让人担心,指不定哪天就摔碎了。”
  于正秋笑了,他突然觉得这位有点懒洋洋的赵团长并不像他表面上那么随意散漫,许多事他或许看的比谁都清楚。
  “那现在呢?”
  赵舟摸了摸大茶缸,又想了好一会儿,才说:“现在吧,我觉得你像块大石头,力扛千斤那种,心沉了,也稳了。”
  于正秋短暂地沉默着,无数的画面从他眼前飞快的闪过。从念书到大学,到参军,到团部,再到政委,战争是条沉重而遥远的路,沉重的让人茫然,遥远的让人绝望。记忆中家乡的杨柳河岸遥远的像场梦,恍然间看到身上的军装,已经像穿了一辈子那么久。
  赵舟伸出手在于正秋眼前晃悠:“想什么呢?”
  于正秋回过神,不好意思的笑笑:“在想你的话。你说得对,我们的部队,需要的就是能力扛千斤的大石。”
  赵舟似乎很满意这个回答:“看来张胜这小子还算有点用。凭良心说,他们那是挺锻炼人的,想要对敌人狠,首先要对自己狠,你说是吧?”
  于正秋本能的点头,一时间竟有些茫然。这茫然包含了太多的思考,比如生命、比如战争、比如信仰、比如自由,每一种思考就像一个岔路,无限延展,渐渐的它们就纠成了一个迷宫。这样的日子过的越久就容易让人迷失,无论什么时候,想得多的人总会更苦恼一些。
  好在还有张胜,还有那个仿佛永远也打不折扳不倒的队伍。那种简单纯粹的气氛,或许更容易让人看清坚持的理由。
  黄昏的时候,于正秋来到二五一团的第一次大会开始了。这次会议与往常稍有不同,上场战役结束后,27军各部奉命接受一批由国军投诚来的官兵,此外还有最近两三个月来从地方上要求加入革命队伍的老百姓。
  于正秋跟在赵舟身后,从他们中间走过,表情肃穆的近乎凝重。那是一种本能的庄严,来自于对战争的敬畏。他的眼前映过一张张似曾相识的脸,这时候他已经能够一眼看出他们的区别。那些安静的近乎麻木的,是刚从敌营收编过来的,那些眼中燃烧着愤怒的,是因为战火失去了家园的,那些带着跃跃欲试的新奇感的,是第一次踏上征途的。他们之中的大多数,都会在接下来的战争中消逝。很多人你甚至记不清他们的脸,也叫不出他们的名字。
  因战争而相遇,因死亡而分离。这是每一个兵最基本的觉悟。
  “同志们,我代表全体指战员,欢迎你们加入二五一团。” 赵舟一扫往日的懒散,严肃的有些陌生。他站在高处,默默的俯视每个人,他看的很仔细,仿佛要把每个人的模样就刻进眼里。“我是你们的团长,我叫赵舟。我是一个老兵了,今年是我参加革命的第十八个年头。作为一个老兵,我有几句心里话,想跟兄弟们说说。”
  正午的天空万里无云,阳光从云端倾泻,让人睁不开眼。赵舟的声音穿行在寂静的人群里,每个字都像钉子,牢牢的钉在每个人的心上。
  “革命是重要的,胜利是重要的,共产主义也是重要的,这些大家都知道。但是我还要你们明白的是,你们每个人的生命,也一样重要。”赵舟的语气很平静,却也因为这平静而显得格外厚重。“革命事业牺牲在所难免,但是我希望你们在行动之前,多用心思考,多分析形势,怎样以最小的牺牲,换取最大的胜利。”
  连同于正秋在内的所有新兵都有些震动。在战场上,生与死是个既禁忌又频繁的话题,而大部分人,在谈论到它的时候,更多的是如何坦然的面对死,而不是生。对许多人来说,赵舟或许是唯一一个鼓励他们活下去的人。
  “我们马上就要胜利了,所以我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能坚持到亲眼看到胜利的那个时候。”他的声音不高,但每个人都听的很清楚,会场安静的只剩下心跳。人们都在沉思,于正秋也不例外,而像他这样的人,往往思考的更多。
  战争或许让死亡变的触手可及,但生命永远值得尊重。
  


拾伍 想你了

    二五零团的全体战士都能感受到,他们的团长大人最近很郁闷,郁闷的有些恍惚,经常一个人发呆,有时候还会傻笑,这情形让人担忧。而师部也没有再调派新的政委来,或许他们已经绝望,于正秋在他们看来,是最后也是最大的努力。
  一切似乎又恢复到了以前的模样,只有团长张胜变得安静了,这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暴跳如雷的次数减少了,拍桌子大喊大叫的频率也降低了,有时候甚至能说上一两句让人耳目一新成语。
  许东城不无感慨:“要说我这辈子就佩服于政委!你瞧团长整天跟着于政委转悠,才多久会儿,现在也成知识分子啦。”
  张胜很不屑的看着他:“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没听过么?”
  许东城摇头:“没有,团长,这是个什么意思啊?”
  张胜拍拍衣服上并不存在的灰尘,说:“给你说你也不懂,回去好好认字吧!”
  对于张胜的转变,只有一个人感到不满,那就是赵舟。自从于政委来了之后,以前难得出现在二五一团的张胜似乎变成了常客,隔三差五就要来一趟,来找于政委闲聊。他也不明白,两个差距这么大的人,怎么会有那么多的话要说。
  这时候正是一九四九年四月末,成功打下南京之后,各兵团正沿京沪一线加速向指定的合围地区前进,力求全面控制华东地区,着手准备解放上海。部队沿着京沪线向南行军,一路上四处可见敌人逃窜时留下的处处狼藉。公路上、水沟旁、麦田里到处都是丢弃的炮弹、子弹、枪榴弹,还有棉絮、皮鞋、帽徽和领章,许多地方还堆积着国民党党政军人员临逃时烧毁的文件和其他物品的灰烬。
  由于各部行军速度过快,步调上也不甚统一,许多队伍都是相互交错着前进,往往走着走着,就从这个师走到另一个师里去了。赵舟牵着马,和于正秋并肩走在队伍中间。一批又一批的战士从他的身边跑过,卷起的尘土四下飞扬,抬起头来,近处远处都是一片尘嚣。
  张胜赶上来的时候他们还在讨论前几天的渡江战役,看到张胜,赵舟忍不住皱起了眉头:“你怎么又来了?”
  张胜看上去心情极好:“什么叫又来了,是你走得慢,让我们给赶上了。”
  赵舟懒得和他计较,只是笑笑,说:“是是,你们快,那要不我们给你们让各路?来来,小于,咱们走慢点。”
  张胜眼疾手快的一把拦下:“少来这套!要走你自己走就是了。”
  赵舟叹了口气,看看张胜,又看看于正秋,终于说:“敢情是你俩有悄悄话要讲?”
  张胜立马点头:“有!”,话音未落于正秋就瞪了他一眼,连连摆手:“没有没有。”
  赵舟哭笑不得,只得牵着马走开:“行行,我走了,你们慢慢说。”一边走一边嘀咕:“还真拿自己不当外人,这儿到底谁才是团长啊?”
  看见赵舟走远了,张胜老实不客气的凑了过来,劈头就问:“想我了没?”
  于正秋差点没惊出一身冷汗,左右张望之后,说:“你小点声!”
  张胜压低了声音,又问:“你想我了吗?……哎,我可想死你了!”
  于正秋忍住笑:“张胜同志,注意影响。”
  张胜不乐意了,好不容易才忍住了没立刻跳起来:“我已经很注意了,这都十几天没见着面了!”
  于正秋叹了口气,这确实是件让人烦恼的事。习惯了一个人的存在,一下子要改过来还真不容易。紧张有序的白天,或是炮火连天的战场,很容易就能让人忘记一切全心投入,可一旦到了晚上,那些思念就会涌上来。会想知道他在做什么,在想什么,是不是也会像自己一样,瞪着天上的星星发呆。
  这像场战争,敌人很狡猾,而能和你并肩作战的那个人,想见却见不到。
  “我现在很后悔。”张胜落寞的看着于正秋,丝毫不掩饰他的郁闷,“当时就不该让你走的。”
  于正秋不置可否,他的话本来就不多,现在更是让张胜一个人说完了。比起那些肉麻兮兮的话,他更喜欢这种静默的陪伴,让人很安心也很舒服。他也从没幻想过什么轰轰烈烈的感情,只需要有个人一直陪着,直到谁也走不动的时候,还能靠在一起聊起年轻时候的回忆,这就足够了。就像现在也挺好,两个人肩并肩的走着,既安静又放松,他已经很满足。
  然而这样的温情画面并没有持续很久,很快,张胜灼灼的目光让他不得不开口:“你老看着我干嘛?”
  张胜的脸一下子拉得老长,眼睛也瞪得滚圆,用颤抖的声音问:“怎么,连看看也不行啊?!”他的语气满是惊愕,或许还有伤心,他就这样又难过又期盼的瞪着于正秋,而后者却终于忍不住笑出了声。
  张胜被他这一下子搞的莫名其妙,嗫嚅了半天一个字也蹦不出来,只能傻不愣登的盯着他看。可看着看着,魂儿就丢了。要说这南方人,看着还就是顺眼,你看这挺直的鼻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