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山花灿烂 >

第200章

山花灿烂-第200章

小说: 山花灿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舅,你放心,我看过育苗的书,一定会按时将鱼苗育好的。”牵扯到玉佩空间,这事孙灿烂没法向陈浩宇做出正式的解释,只能含糊其辞,希望陈浩宇别再追根究底。

见孙灿烂含糊其辞不愿将这事解释个清楚,陈浩宇也只能无奈地大摇其头,他这个外甥女到底有多少秘密是不能让别人知道的呢?!

罢了罢了,既然孙灿烂不愿意说明白,陈浩宇也只能放弃追问,他只要坚信孙灿烂绝对不可能拿农庄开玩笑,更不会做没把握的事情就成。

既然孙灿烂说能办到,那就一定能办到,陈浩宇觉得多问也无益,他只需一直站在她的背后支持他,在她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她一把就成了。

“行,若有啥需要大舅帮忙做的,你就尽管告诉大舅。对了,种植蔬菜的地儿选好没有?京城的气候可比临溪镇冷得多,这个大棚种植可没有那么容易做吧。”陈浩宇主动将话题岔开,让孙灿烂十分感激,如今她带给陈浩宇越来越多的疑问,陈浩宇却始终选择相信她,这真得很不容易。

“基本是选定了,大舅,你看这样成不……”孙灿烂将她选好的试种地块,地块的大小,目前那些地的现状以及她选择那块地的原因,向陈浩宇一一做了说明。

“山花说得在理,我和魏大哥也看中的那块地,不过我们只是看到那块地目前还没人愿意承包,却没你考虑的那么周全。

没想到我们的小山花在赵家呆了两年,对农事倒是了解了不少啊!”陈浩宇听了孙灿烂头头是道的说明,不由感叹起来,看着孙灿烂的目光既有怜惜又有说不出的心疼。

若不是家遭变故,这个外甥女又何必懂得这些,说不定如今每日里只是跟在大姐身边绣绣花,做做针线,该多轻闲就有多轻闲,哪里需要现在这般算计这算计那的,还要抛头露面,替人做护理,被人使唤。

孙灿烂不管陈浩宇心里在想些什么,只是让陈浩宇与魏长生多准备一些稻草桔杆之类,并让他们组织人手将其捆扎成一幅幅帘子,方便有太阳的时候揭开,让蔬菜见见阳光。

京城天气寒冷,种植的大棚建好以后,需要大量的稻草和桔杆来保温,特别是晚上。

虽然袁管事不觉得孙灿烂他们真的能够在冬天里种出什么蔬菜来,不过见陈浩宇他们都是信心百倍,也不多说,能够用上的人手全都用上了,很快在比较背风的那块地里,五座新式大棚拨地而起。

至于如何种植,种植什么,孙灿烂完全交给了魏长生,魏长生在来京城前与赵梓霖进行了一次深入细致的交流,将赵梓霖的经验之谈加以改进,使之更适合北方的气候。

第269章 出大事了

现在京城的气温比临溪镇最寒冷的日子还要略微高上两三度,所以可以完全参照赵梓霖现成的经验,这点魏长生做得很好,很快原本什么都没有的地里就长出了翠绿的嫩芽。

专门空出一个大棚用来种植小青菜,这个棚的地里只是洒上了青菜种子,就为了让他们这群从南方过来的人早日吃上新鲜的蔬菜,更是为了让天天嚷嚷着要喝菜秧子汤的孙天赐和陈天炙早日吃上小青菜秧。

不过十几天的时间,总算让不适应北方气候,嘴角已经开始冒火的孙天赐和陈天炙吃上了小青菜秧。

此时京城的天气也越来越冷,并且雨雪天逐渐加多,大棚内的温度很难保证,白天有阳光的日子也不过勉强维持在十五六度,晚间已经很难维持蔬菜生产的温度。

针对这个现状,孙灿烂大胆提议在大棚里生起炭火,以提高大棚内的温度,保证蔬菜能顺利的成长。

试了几天下来,效果还不错,只是孙灿烂也不是万能的,加上魏长生缺乏经验,一个疏忽差点就出大事了。

大棚生了炭火之后,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差点让长时间在大棚劳作的魏长生二气化碳中毒。

“魏叔,你没啥事儿吧!

都怪我,都怪我,没把事儿想周全,若魏叔有啥事,我,我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以后在每个大棚里放一只蜂箱,大棚里的温度蜂儿还是可以自如活动的,而且也正好可以给里面的瓜果授粉。

平日进大棚前要注意先观察蜂在里面的动静,若蜂在里面到处乱撞乱飞,并且像喝醉了酒一般东倒西歪的话,就说明大棚里有毒气体多了,就需要稍稍揭开帘子透透气,这种情况人千万不可再进入。

平日就算一切正常,人也不可在大棚里待太长时间。”孙灿烂得知消息。匆匆从女子护理院赶到农庄,见魏长生已经若无其事地忙着干活,一颗提得老高的心总算落到了实处。

还好发现及时,没让悲剧发生。这事出来让孙灿烂出了一身冷汗,想想都后怕,若是真是出了人命,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呵呵,小姐,俺没事儿。只是俺刚才一直在想是啥原因呢,却一直没想出什么应对的办法,没想到小姐已经有了法子,那么俺们就按小姐的办法去做。

小姐放心,有了这一次的教训。俺们以后会更加小心,绝对不会再让类似的事情发生。”魏长生见孙灿烂小脸都白了,知道她是为他担心,虽然今天受了些惊,好在有惊无险。

如今人平安无事。原因也找到了,又有了解决之法,岂不是皆大欢喜。

今日大棚差点出事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农庄,原本有的长工还以为大棚种植十分简单,就想着效仿着在自个承包的土地上搭个棚子种些蔬菜,毕竟大冬天里在北方种出蔬菜,价格自然十分惊人。

可是今日这事儿一出。才让大家知道什么事儿都不是表面看着那么容易,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搭上性命,于是那些个想着效仿的长工,顿时又偃旗息鼓了。

如今孙灿烂已经很少来农庄,究其原因一来是天气越来越寒冷,无论是陈浩宇还是林木香都不愿意孙灿烂太过辛苦。不让她再城里城外的颠簸。

二来前几天段子轩喜得贵子,按照孙灿烂当初与段夫人的约定,孙灿烂已经接手了段夫人的那家女子护理院,段夫人当起了甩手掌柜,如今孙灿烂才是女子护理院的老板。

虽然那护理院在段夫人的手上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里面的小丫头对那些个经常来护理院做护理的贵妇小姐的需要也摸得很准,不过孙灿烂是个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更好的人,因此只从接手以后,上了一些新的项目,让她最近一阵子过得相当忙碌。

不过再忙碌,她的心里依然记挂着王二呆的鱼苗,如今王二呆要求的几种鱼苗已经在玉佩空间里慢慢形成了气候,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绝对没有问题。

唯一的问题是如何从空间里不动神色地将鱼苗拿出来,这个孙灿烂正在考虑中,办法也已经渐渐成形,目前再请陈浩宇帮着她在家里后院建一间育苗的温室。

温室弄妥当,她就可以按照正常的育苗程序,试着育苗,并在育苗的过程中,逐步将空间里的鱼苗导入育苗池。

王二呆好不容易见到孙灿烂,虽然有心上前询问一二,却见孙灿烂一直在与魏长生讨论如何更好地开展大棚种植,又不好意思上前打扰,只好一直在大棚外转悠。

他今日来也不仅仅是关于鱼苗的事儿,还有两件事他想麻烦孙灿烂,他那婆娘和儿子已经来了农庄,他那小子见过一次魏青山伺养蜂,就闹着要跟魏青山学习养蜂。

没有孙灿烂点头,魏青山自然不可能让王二呆的儿子接近蜂场。

王二呆那个小子的性子有些犟,一旦认定的事儿就不肯放弃,所以见天地在王二呆耳边念叨,加上他那个婆娘帮着儿子唠叨,让王二呆心烦得恨不得将这娘儿俩送回老家去。

今日听说孙灿烂过来了,婆娘儿子又是好一顿念叨,王二呆也正好想问问孙灿烂鱼苗的事儿,另外还想问问孙灿烂是否有路子帮着销地里的成鱼,于是就来到了种植大棚。

孙灿烂早就看到了大棚外王二呆坐立不安的身影,只是大棚里的事儿必须要尽快解决,所以只当没看到,一直等到魏长生父子在每一个大棚里摆放好了蜂箱,孙灿烂又暗中对蜂群下了指令,这才从大棚里出来。

“王大叔,可是找山花有啥事儿?”孙灿烂一出大棚,王二呆就凑上前来,却呐呐地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孙灿烂还得尽快赶回城里,这些天陈浩宇已经开始进杨府当差,如今陈浩宇、魏长生和魏青山都有事儿忙,孙灿烂的身边只剩下一个魏宝珠有些功夫,一般情况下陈浩宇已经不让孙灿烂出城。今日若不是听到魏长生出事,孙灿烂也不会匆匆出城来。

见孙灿烂开门见山,王二呆也不再犹豫,将他家那小子想跟着魏青山养蜂的事儿说了一遍。最后有些羞赧地说道:“若小姐觉得不合适,那就算了,俺就带着那小子好生伺候那几亩地。”

孙灿烂考虑了一下,虽然现在蜂场没多少事,魏青山一个人也能忙得过来,可是等到来年开了春,魏青山一人铁定是忙不过来的,她也正好想着在农庄里选两个小子跟着魏青山呢,既然王二呆那个小子不怕被蜂叮咬愿意学,那就算他一个就是了。

“行。青山,那你就先带着王大叔的儿子一起先忙。对了,王大叔,你家儿子叫啥名?”孙灿烂叫住正好从大棚里出来的魏青山吩咐道,然后转向王二呆问起了名字。

王小鱼?呵。这王二呆自个喜欢吃鱼,居然把儿子的名字也叫成鱼,孙灿烂听了王二呆说出儿子的名字,只差笑了出来,不过她最终还是忍住了。

这事就这样定了下来,孙灿烂叮嘱魏青山好生教导王小鱼,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然后让魏青山在农庄里再物色一个小子,与王小鱼一起让魏青山带在身边,以便来年开春的时候就能用上去。

孙灿烂将事儿交待清楚,就准备告辞离开,只见王二呆拘谨地搓着手,一付欲言又止的模样。心想该不会是记挂着他的鱼苗?可是现在离放鱼苗的时候还早得很呢!

“王大叔,可是问鱼苗的事儿?你放心,等你需要的时候,一定如数给你送来!”孙灿烂边说边转身准备上车。

王二呆知道再也不能拖延了,错过这座山可就没那座庙了。再过一个月就该过年了,自己的鱼儿还没找到下家。

当然若实在找不到接收的下家,他与婆娘就只得自己进城卖鱼,可是他们都是庄稼人,从来没有做过生意,只怕进了城也卖不出去。

今日机会难得,小姐是个热心肠的人,看着又是个极能干的,只要小姐能出手帮上一把,这些鱼的销路绝对没有问题。

于是急忙上前一步叫住了孙灿烂:“小姐,俺还有一事相托。”

王二呆的声音成功地叫住了孙灿烂的脚步,孙灿烂回过头来安静地看着,等待王二呆的下文。

“是,是这样的,俺那地里的鱼如果已经可以起了,只是俺和俺婆娘都不是会做生意卖鱼的人,进了城说不定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到时别说是卖鱼赚钱,说不定……”王二呆说到这里有些不好意思再说下去了。

原来是这件事,这事其实很简单,王二呆那地里的鱼孙灿烂是见过的,个个都精神得很,斤把重的个儿,肥着哪!数量并不算多,不过几百条罢了,几家分分就没了。

嗯,这鱼索性自己包圆算了,明儿让大舅问下杨府需要多少,杨府人口多,每日里光蔬菜就差不多要一马车,这地里的鱼味儿一定十分鲜美,让他们尝尝鲜,说不定以后就是王二呆的长期客户了。

另外自己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