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辛亥大英雄 >

第787章

辛亥大英雄-第787章

小说: 辛亥大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加速对波斯湾和阿拉伯世界的整合?阿瓦士战役的胜利,不仅将伊朗靠近波斯湾沿海的苏军全部清剿,让国防军有了前进基地,更让巴列维这个年轻国王有了招兵买马的地盘。如果巴列维回国后能和当地的宗教领袖达成和解,就能迅速瓦解苏联人的驻军根基。
    到那个时候,苏联又会怎么应对呢?双头鹰会先考虑欧洲还是亚洲?如果中苏休战,那么对日本恐怕就是灾难了!菲律宾的地理位置太关键,以杨秋的手腕和能力如果有空闲是绝不会坐视的。但如果中苏全面开战的话,那么就算杨秋再想打,也不得不考虑两线作战的消耗和破坏有多大。毕竟拥有菲律宾后,日本海军能拥有以琉球和马尼拉为基地,夹击中国全部沿海。
    顾维钧的此去,到底是带回继续和苏联开战的消息,还是带回中苏和解呢?军部已经做好了攻占菲律宾的全部勇气和决心,甚至愿意接受一些妥协和让步,换取两到三年的时间充分消化南洋占领地。但如果自己此行失败日本的未来就会艰难很多。
    想到这里,他的心里微微有些沮丧。还不到三十年,杨秋就已经将中国从落后带入新兴的世界大国行列,当日本上下的目光还在南洋财富、人口和资源上转悠时,他却已经悄悄地开始勾勒由中国控制的波斯湾、中亚甚至印度新秩序。与这样的世界强人同处一个时代,或许就是自己这代人的最大悲哀吧?广田弘毅的心里叹口气,他曾经想向首相和军部建议,甚至还想过上书天皇,割让一半南洋利益给中国换取结盟和互信,但最终却放弃了。因为他发现,现在军部和日本社会就像匹未驯化的野马,任何站在面前阻挡它奔跑的人,最终都会被踢死。
    所以他是不希望达成协议的,甚至希望杨秋主动地拒绝,因为越是拒绝就越说明杨秋的态度,也能让军部更清醒些,但如果达成协议吞下菲律宾恐怕谁也没办法控制这匹野马了。
    “广田外相,您这次来是希望达成什么样的议题呢?”施肇基打断了广田的思绪。这次日本派外相来访问,在北京高层内引发不小的骚动。
    要知道斯大林对阿瓦士战役失败非常恼火,尤其是苏军最后大批投降的事情,更是气得他第一时间就下令逮捕方面军司令科涅夫中将,就在昨天还公开的以指挥不力,勾结敌人出卖国家等罪名将其枪毙。连同被枪毙波斯方面军军官多达十七人!并派遣心腹的巴甫洛夫来接任司令一职,还从高加索继续向德黑兰增兵,尤其是运来大批的防空武器,可以看出斯大林是铁心不打算和解撤出伊朗了,所以波斯湾地区肯定还有大战。
    正因为这点,王正廷为首的高层希望能和日本签署和平条约,暂时放下南线全力西北,毕竟全面的战备其实是从38年底才逐步开始的,包括36型坦克,双电战斗机等等也都是39年初开始批量制造,所以要积蓄起两线作战的能力,还需要一段时间。最重要的是,国内舆论始终没调动起来,虽然阿瓦士战役的胜利让质疑波斯湾的人少了很多,但无论是西北还是波斯,都距离内地太远,和平几十年的国民根本无法体会切肤之痛,这就造成了政府喊打,民间却犹豫的局面。连宋子清和岳鹏为首的军方这次都非常坚决,就是宁愿暂时牺牲南洋,也必须继续和苏联战争,迫使英法在中苏选择上作出明确的表态!
    因为军方认为,如果英法认为德国威胁高于GC威胁,那么继续和苏军僵持的话,就会造成英法倒向苏联,不利于实现将苏联赶回欧洲,建立中国为核心的亚洲新秩序的外交局面,所以他们认为只有彻底扫清中亚和西北的苏军,才能让英法不敢轻易做出这个选择。
    广田弘毅当然不知道亚盟这个还潜伏在水下的庞大计划,没有隐瞒自己的来意:“副外长先生,我此次来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希望与杨秋总统会面,尽可能促进我们两国解除敌对状态。您应该清楚,上一次欧战后,欧美人背信弃义的行为对贵国和亚细亚各民族的伤害有多深,在这个世界巨变的时候,我们应该结束争执,共同的经营亚细亚,不能再让他们回来。”
    施肇基点点头:“外相阁下说得非常对。总统最近就在头疼这件事。苏联对我国和亚洲领土的虎视眈眈让人难以容忍,斯大林已经下令再次的向波斯增兵,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压力是很大的!”他故意用上重音提醒波斯还要再打后,广田弘毅立刻说道:“阁下说的很对。对于贵国的暂时困难,我们日本政府也是非常理解的。近卫文麿首相和天皇都已经明确告知山下奉文大将,要求他尽快捞起沉船疏通海峡,以便让贵国能向波斯派遣更多部队,打败苏联和英美的野心。”
    听到最后这句话,施肇基心里暗暗笑了笑,还故意装出非常感激的神色:“我现在才相信,外相阁下这次真是带着诚意来的,相信我们两国肯定会达成一个让大家都满意的协议。”广田弘毅也陪着笑谈了几句,但心里到底是想杨秋拒绝协议,还是真的想达成协议,恐怕只有老天爷知道了。
    广田弘毅搭乘水上飞机赶往北京时,杨秋也在总统府忙碌着。
    “总统,这是上半年的经济报告。贝部长说,全国工商最迟下个月就能全面转入战备体制。他还说,目前的动员量不大,还没办法分析对民生经济的破坏程度。还有,财政部最近一期的50亿特别战争国债发行比预期要慢很多,贝部长他们分析,这是国民对战争的意识还不够深刻,害怕战争债券受益会出问题,所以。”
    辜玉文将经济报告放在桌上后,杨秋没有立即看,听到国债不顺微微拧了下眉,打断道:“先放着。”说完,抬头去看对面来商量对日关系的王正廷和宋子清:“广田弘毅到了吗?”
    “已经到旅顺。”王正廷注意到辜玉文说战争国债不顺时杨秋的细微动作,安慰道:“总统,西北和波斯虽然远了些,但国民的爱国热情还是很高的,相信很快就能理顺。”
    “人总是有惰性的,这也是常情。”宋子清笑笑,说道:“我们不能以普通人的角度看问题,因为战争从来不会以人的意志转移。日本想动菲律宾的态势已经非常明显。苏联那边也已经不能调和,斯大林现在不动是因为他吃不准德国会不会履行密约,如果德国愿意分出一半波兰,恐怕他就会全力以赴发动!所以我建议和日本签署条约,不过这个条约应该是密约,不能公开。”
    “密约日本会同意吗?”王正廷有些担心。毕竟密约这个东西,说白了由于没有监管,所以和废纸一样。
    宋子清摸着膝盖,将全部的战略想法整理一遍,说道:“两次失败后,日本现在的心态是怕我们、躲我们。尤其是我国空军的优势,他们更害怕。所以永田铁山制定南下计划时,故意绕开菲律宾走拉包尔远航线。但日本这个民族的心理很有问题,害怕和担心压久了,就像弹簧一样终究有一天会爆发出来!这从他们架空永田,急于打菲律宾就可以看出。只要拿下菲律宾,势必会刺激日本右翼势力,助涨他们的嚣张气焰。到时候,日本军部就会变成一匹谁也管不了的蛮牛。
    这一次,我们要做的就是彻彻底底激起日本右翼力量,让他们把全体国民都帮上战车,然后能彻彻底底将全部右翼消灭!让他们永远记住与我们为敌的下场!所以,我建议在菲律宾问题上让一步,否则日本还会保持一丝警惕!
    而且放开菲律宾,能为我们至少争取一年时间。如果一年内德国真的撕毁密约打苏联,那么我们就赶在他动手前至少抢到里海以东后罢手休战,掉头打掉日本,坐看欧洲分出胜负。如果德国打法国,我们也同样必须在希特勒动手前在哈萨克和中亚确立优势,这样苏联就无力再对付德国,斯大林也必须去和希特勒媾和。我认为,他会让出巴尔干和土耳其利益,确保集中力量对付我们。希特勒如果聪明,就会先收拾英法坐看我们和苏联分出胜负,至少也要等大幅消耗后作出决定。因为一个没有力气的苏联,对他威胁不大,反而斯大林会担心夹击,拼命的向德国提供战略资源示好,这就解决了德国资源紧缺的大麻烦!而苏联的存在,又可以确保不用和我们接壤,不用担心我们的力量。他肯定清楚,如果没苏联就是我们和英美法一起夹击他的局面!
    所以希特勒等得起,还可以趁机向非洲、巴尔干甚至波斯湾发展。但英法却等不起,一旦德国在西线获得重大胜利,英国独木难支势必就要拉我们和美国下水。罗斯福其实已经有准备介入的迹象,否则也不会增加军队数量,他现在犹豫的是先太平洋还是大西洋。日本现在横在我们和美国中间,看似不利于我国海防,但实则对美国也很不利。除非日本太害怕我们,不打一枪一弹就去主动投降,否则从美国打过来也需要一年时间。罗斯福肯定会担心好不容易推进过来,却被距离更近的我们抢走胜利果实,所以他才会积极的退出菲律宾,让我们和日本先打!
    所以,英国独木难支的局面对我国是最有利的!到时候只要我们将苏德密约拿出来,造成既成事实的假象,那么罗斯福就必须先确保英国不沦陷,然后在太平洋拼命积攒力气,想尽办法促成我们和日本的交战。等我们打得差不多后,才能借口美菲保护条约,重回西南太平洋。所以我和岳鹏的意见是答应日本,只要确保一年的航运通行能力就行。而且有迹象显示,日本海军已经在制定对付我们的计划,所以也肯定愿意签署没多大价值的密约,省得到时候还要找借口。”
    杨秋静静地听着分析,其实宋子清的话和他的想法差不多,英国越是艰难自己的利益就越大。一旦苏德密约被自己公布,再拿出卡廷惨案的实际证据,那么英美国内支持和苏联携手的民间基础就没了。对美国这种体制的国家来说,最讨厌的就是大屠杀!一旦美国国民被苏联的屠杀和苏德密约误导,那么罗斯福再逆天也没办法,所以除非他干脆闭眼,否则就必须先救英国。
    因为如果英国最终觉得抵抗下去代价太大而投降,西班牙等国肯定会立刻倒向德国,真出现这个局面,即使罗斯福能熬到苏德最终开战,又有什么用?缺乏登陆和英国基地的情况下,单独跨洋去打苏德的任何一个国家吗?
    所以他又想了一遍后,才轻轻地敲敲桌面:“英国有什么要求?”
    “许阁森说,张伯伦首相很希望恢复我们上次的结盟状态,愿意将西南太平洋战区指挥权给我们,但波斯那边还不松口。还有,他还希望购买一批31、36型坦克和轰炸机,还暗示希望我们停止在伊朗的进攻,用政治手段来解决问题。”
    “眼睛可真尖。”宋子清讶然的笑笑,没想到坦克都看上了。
    “既担心德国,想不过分削弱苏联,却又想我们和德国先打莫斯科。呵呵,英国真是衰败了,却不知越是这样蛇鼠两端,越是吃力不讨好。”大英帝国的衰败速度,让王正廷也感慨万千。
    “31型坦克的外销型可以出售些,轰炸机。”杨秋想了想,问道:“子清,空军是不是有意将轰六全部淘汰?”
    “是有这个想法。因为巴玉藻他们在设计轰六时缺乏军用飞机经验,为完成航程指标削减了部分防护重量,所以机体强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