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革命-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单优于复杂
尽管人类崇尚复杂,但绝大多数消费者很少花时间思考复杂的东西。
简单的概念容易实施,潜在顾客觉得简单的概念更容易理解。
但公司往往想用一连串炫目的复杂概念打动潜在顾客,而不是推销那些潜在顾客认同的简单概念。
几年前,为了重塑办公系统日渐衰落的名声,施乐高调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施乐租下了纽约林肯中心的维维安·比蒙特剧院,将一系列复杂的办公系统搬上了舞台。它试图用技术打动人们。
结果,这次展示既没有打动媒体,也没有打动潜在顾客,因为概念太复杂了,令人难以理解。
为什么施乐要做这种事情?这是典型的“自上而下”的思维方式,想用施乐将成为办公信息业的主力这一概念来打动市场。
有一款新型的激光打印机淹没在这一系列产品中,它同时也是复印机(激光复印打印一体机)。
这个简单的战术—可复印的计算机打印机,要比施乐推出的从打印机到计算机一系列复杂产品有效得多。
简单价值的最佳范例是一家电台。这家电台想找一种方式实现差异化。它发现人们希望尽快获知最新的天气预报,因此它选择了这样的战术:增加每个广播时段的天气预报次数。
然后,这家电台投放电视广告,宣传“更频繁地报道最新天气预报”的概念。
这很有效。它用再简单不过的战术轻易击败了竞争对手。
为什么竞争对手们没有复制这一战术?它们当然可以复制了,但是,第一个推出这个概念的电台如果能足够迅速地抢占顾客心智,它就依然具有优势。
不同未必更好
如果你在与一个明显要优于你的产品竞争,那你不用考虑如何去做营销了。
例如,914型号的普通纸复印机要明显优于柯达和3M的热敏复印机。不出所料,3M的Thermofax和柯达的Verifax很快从市场上败退(正如喷气式飞机在市场上击败活塞发动机飞机一样)。这就如同拳王泰森的比赛,虽然发生在拳击台上,但根本不是拳击。
如果你的产品是基于热敏技术,却要与基于静电技术的产品竞争,那学习再多的营销原则也毫无用处。
正如你的敌人拥有原子弹,而你没有,那学习兵法也不会对你有所帮助。
幸运的是,明显的优胜产品很少存在。宝马比沃尔沃好多少?谁知道呢。但它们确实不同。
沃尔沃使用将六辆车叠放的战术,围绕“耐久性”建立起战略,而宝马围绕“终极驾驶机器”构建起自己的战略。
宝马挑战的是奔驰。两者都是昂贵的德国系轿车,但是奔驰首先进入市场,并抢占了“工艺设计”这一定位。
宝马是否应该用更好的工艺设计挑战它的日耳曼竞争对手呢?如果宝马将营销活动建立在具有专利权的三重半球涡轮燃料室技术上,它可以击垮奔驰吗?
“更好”是个主观概念。因此,最好避开竞争者的强势。
宝马和奔驰的区别何在?区别不在汽车身上,而是在汽车的驾驶者身上。年纪大的人更喜欢奔驰,因为奔驰更有名、更昂贵,而年轻人更喜欢宝马,因为宝马更新潮,也没那么贵。
年轻人喜欢宝马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年纪大的人喜欢奔驰(这也是百事新一代战略如此有效的原因)。
年轻驾驶者有什么本质特点?他们开得飞快(你只需去红绿灯旁验证一下)。
没有挑战奔驰的工艺设计,宝马利用了“驾驶”这一定位取得了巨大成功。
最近,宝马推出了7系车型,闯入了奔驰的领地。宝马开始失去焦点,这会损害它的全线产品。
概念比产品重要
如今的营销是概念之战,而非产品之战。战术是否有效在于能否找到一个能推进业务的概念。如沃尔特·瑞斯顿(Walter Wriston)所言:“概念是最新的企业硬通货。”
计算机行业很好地证实了概念的力量。有史以来第一次,IBM在商用计算机市场棋逢对手。
DEC使用“单一操作系统”推销小型计算机,成了IBM的心头大患。
同时,苹果的“桌面排版”概念也取得很大进展。这一概念利用了很多用户的想象力,大大推动了麦金塔计算机在《财富》1000强企业中的销售。
如果你是IBM的市场营销经理,你会如何应对这些新的竞争情况?
迄今为止,IBM试图用更好的产品、更努力的营销、突破性的广告手法来重新控制它的主导市场。
IBM将“更好”演绎到了极致(多亏了IBM的资源)。
IBM推出的计算机不是一两款,而是一整套新一代产品—个人系统/2。广告宣传的也不是一两款计算机,而是五种不同的中档计算机系统。
它大大加强了营销队伍,增加了几千名推销员,甚至CEO约翰·艾克斯(John Akers)也亲自加入进来,他与消费者见面时,承诺IBM会更虚心地听取消费者的建议和意见。
IBM的广告人员自然也不甘示弱,推出一系列突破性的广告。查理·卓别林被扫地出门,取而代之的不是一两个明星,而是《外科医生》的全班人马,包括艾伦·阿尔达(Alan Alda)(传言他签署了1 000万美元的合同)。
目前为止,IBM所有的努力丝毫没有减缓DEC和苹果的步伐,它们在商用市场仍然高歌猛进。
没人留意IBM推出的“个人排版”,企业还是在大规模采购苹果的“桌面排版”系统。
尽管IBM实力雄厚,但是它只有一条路可走—一条显而易见的路。
但是,首先,IBM要认清竞争的本质。从一开始,计算机战就是场概念战。
IBM第一个在大型机市场推出了“数据处理”概念,而DEC用“办公”小型机概念反击IBM的大型机概念。
之后,苹果推出了针对家庭和学校的“个人计算机”。IBM则自称“办公”个人计算机。
其他的计算机公司也围绕着概念开展业务。王安公司的“文字处理”业务很不错。克雷因“超级计算机”而发达。天腾(Tandem)靠“冗余处理”系统起飞。康柏得益于小型“手提电脑”。
这些大赢家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利用了一个概念。
IBM误解了计算机发展历史。近些年,它脱离了概念战略,一直在使用产品战略,不断在市场上推出更多的计算机。
看看IBM的广告,你就知道IBM的战略了。IBM的广告宣传的是一系列产品,宣称“你想要的,我们都有”。IBM的基本推销术语是“我们为您提供最好的”。
这一方法的缺陷在于,消费者通常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消费者买他们觉得自己应该拥有的东西。如果他们觉得自己应该拥有“单一操作系统”和“桌面排版”这样的概念,DEC和苹果就有了生意。
IBM的唯一可行之路是推出自己的概念,与这些概念抗衡。
纸的概念
像“桌面排版”这样的概念有时会为其他产品或服务开辟新市场。
以前在公司外面打印的材料现在可以在桌面上完成。以前要花几天时间的报告和文档现在只需几个小时就可以完成。
假如你是一个年轻聪明的营销人员,就职于一家大型纸业公司。这家公司发现了这一趋势,高级管理层命你推出本公司的商业用纸新品牌。
不幸的是,这一命令执行起来有困难,因为很多竞争者已经在市场上推出了商业用纸品牌,如Hammermill、Nekoosa、Boise Cascade、Champion和Mead等。
纸品零售商卖掉其中的大部分纸。因此,你寻找战术的起点是搞清楚在纸品零售商那里哪些品牌销量好。你会发现,纸品零售商的“自有品牌”比大公司的品牌卖得好。
但是,也不都是坏消息。你会发现,有些使用电子印刷的大客户想为自己的机器提供更高级的印刷纸张。
这是个有趣的竞争性心智视角,推出高端侧翼品牌(为激光打印机提供高价纸)。
该品牌的纸张亮度和透明度都要优于其他品牌,其目标是重要文件用纸。
你还要鼓励用户考虑储存类的两种商业用纸,一种用于日常的内部工作,另一种用于外部事务。
你的工作完成了。这一概念比价格和供货速度有用得多。
有利就有弊
正如马基雅维里(Machiavelli)的小说《曼陀罗》(La Mandragola)中的一个人物所言,“蜂蜜怎能不引来苍蝇。”任何一个正面的竞争性心智视角都会带来负面的因素。
宣传负面因素和正面因素同样重要,因为负面因素赋予战术可信度。
百货商店发现,用“次等品”进行促销更有效。这些词语告诉潜在消费者低价的理由(据称,为了让次品促销进行得更持久,百货商场甚至“以好充次”)。
也是出于这一原因,折扣店通常自称“厂家直销”。它甚至故意用廉价的桌椅制造出仓库的感觉。
当查尔斯·施瓦布(Charles Schwab)建立嘉信经纪公司的时候,他强调这样一个事实:他的公司没有销售代表或是客户经理为顾客提供建议。嘉信的人从不会主动给客户打电话推销(用这种方法巧妙地推销一个弱点通常会让它听起来像个优点)。
如嘉信的广告中所说,“缺点是什么?是什么让我们放弃了高额佣金?”
“只有一个缺点,那就是:我们不提供投资建议。”
相比而言,“我们拥有竞争对手拥有的一切……而且价格更低。”听起来似乎更棒。但背后的隐情呢?
这正是你的潜在顾客会问的。因此,考虑到可信度,你必须在宣传承诺的同时宣传缺点。
低价会传递出怎样的信息?你想的没错(试着在纽约的大街上以50美元兜售一块劳力士的金表,你就知道低价会传递出怎样的信息了。这块表要么是假的,要么是偷的,要么又是假的又是偷的)。
“20世纪70年代的大众车依旧很丑。”这句话很有力,因为它符合人们的心理。在你承认一个缺点时,潜在顾客往往会赋予你一个优点。
买大众的人放弃的是造型,但他们得到的是可靠性。
“韩国制造”这个缺点为低价的现代Excel车提供了可信度。它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价格这么低,Excel的质量会好到哪里去呢?”
“世界上最贵的香水”
快乐(Joy)香水的口号是“世界上最贵的香水”。实际上,高价是个缺点,但它为品质战术提供了可信度。
高价传递出怎样的信息?是的,产品值很多钱。其实,高价变成了产品本身固有的优点(这正是很多高端侧翼行动取得成功的强大推动因素。仅举3个例子:奔驰、绝对伏特加、Grey Poupon芥末酱)。
其中一例是绝对伏特加。它的价格比Smirnoff高出50%,而且增长率高得惊人。四年内销量翻了两番。如今,绝对在美国伏特加领域销量排名第四,每年销量超过100万瓶(不存在风尚的因素,因为总的伏特加销量增幅很小)。
如果高价对于任何不是大路货的产品都是一个利益点,那么为什么不尽量提高每种产品的定价呢?钱花不完的人多得是。
原因是供求与价格的反比关系。价格越高,需求越少。
劳斯莱斯汽车“尊贵无比”,因为它价格奇高。但是它没卖掉多少,因为大多数人负担不起。
你不得不平衡价格和需求。销售一百万辆低价的福特要比销售1 000辆高价的劳斯莱斯更赚钱。
价格只是其中一个应该重视的战术因素,还有许多其他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