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恐怖电子书 > 奇门异行录 >

第33章

奇门异行录-第33章

小说: 奇门异行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底,才终于以一笔不小的开销,把这个地方全买了下来!不瞒各位说,在这地方埋着的东西,其实际价值未必能抵得上我买下这地方所花的钱。”

林墨凡虽然没有明说为此花了多少钱,但以林家现在的状况,林墨凡刚才的口气,能让他说出“不小的开销”这种话来,只怕为此所付出的价钱真的会是一个极大的数额,甚至已经远远超过了真正目标的价值。方楚不禁暗想,这地下所埋藏的东西,只怕对于林家和林墨凡本人,还有某种更为重要的价值,而这种价值恐怕就不能单单再以金钱来作为衡量标准了。

☆、第四十二章 任务(二)(2)

方楚禁不住开口问道:“看来那地方埋着的宝贝对林老先生是有某种特殊的意义了?”

林墨凡点点头道:“对我来说,就算花上更多的钱,只要能找到那里埋着的东西,那就是值得的。关于这一点,我有一个小故事,相信方先生听完之后就会明白了。”

百年之前,正是时代更迭,中华大地最为动荡的一个时期,清廷的统治已经到了末期,而打着新□□旗号的各路军阀混战不休,整个社会的走向将会如何,几乎没人能够看得明白。当时的林家所经营的生意范围极广,但凡是能赚钱的行当几乎多少都有涉及,作为富甲一方的商贾,林家在江南一带的名气也是极大,在江南任何一个稍具规模的城镇上几乎都可以看到“林家商号”的招牌。

名气大搁在平时对于林家的生意往来自然是有不少好处,但乱世之中,树大招风,像林家这样富庶却又没有什么强硬后台的经商世家,对于某些手握实权的人来说自然就是肥羊一只。平日里找各种借口上门化缘的官场中人自然不少,而当时国内时局已乱,除了需要打发那些贪得无厌的官僚之外,林家更需防备的则是在暗中磨刀霍霍的各路军阀。

作为在江南名噪一时的大富之家,林家自然也有自己所交好的官场人物,但在当时以枪杆子为尊的军阀政权割据之下,林家并不敢轻易作出有倾向性的政治选择,因为谁也说不清今天还在当政的某位师长或是军长,会不会在明天就被另外一地打过来的新军阀给赶得屁滚尿流。这样的谨慎自然是让林家在乱世之中避免了落人口实,但同时也造成了林家在政治圈里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影响力可言,更不会有什么政客或是军阀会为林家出力卖命。更多的时候,林家对于上门化缘的各路豪强都尽力满足,所图的也只是花钱买个平安而已。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特别是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辖制之下。时间一长,自然就有人不满足于再这样次次登门化缘,等着看林家的脸色了。每次要吃肉都得去别人桌上,而且一次只能夹一块,这对于某些有能力的人士来说就会觉得手续太过繁杂——既然有这能力,何不干脆把这一碗肉全部都端到自己桌上去慢慢吃?

林家并不是对于这些尚隐藏在暗处的威胁毫无察觉,但没有强力的后台支持,林家充其量也只能是暗中提防,同时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转移、聚集名下的一部分财产,打算在必要的时候先藏匿到某个秘密的所在,以备战乱时期的不时之需。

但该来的终于还是来了,最后还是有人忍不住,扯出队伍打算要直接洗劫林家。不过不幸中的万幸,也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怎样,居然有两派地方军阀在同一天发动,而且在距离林家镇不足十里的地方就撞上了。虎口夺食之举,对于这些原本就起了强盗心肠的军阀自然是不可接受。于是双方大打出手,在林家镇外先真刀真枪地拼杀了一场。

林家得到消息之后,便赶紧抓住了这中间的时间差,及时将已经整理妥当的部分家产运送了出去。等打胜的一方在几个钟头之后匆匆忙忙冲进林家镇的时候,留给他们的油水已经极为有限了。

没有想象之中的收获,向林家下手的军阀反而不愿就此把林家赶尽杀绝了——留着这聚宝盆,总还会有派上用场的一天。于是阴差阳错之下,林家倒是很幸运地躲过了一劫。

但世事未必尽如人意,林家这边虽然侥幸渡过难关,然而提前转移出去的那一部分钱财却是出了意外。

☆、第四十三章 任务(三)(1)

当时的林家名下究竟有多少可以估值的财产?这个数字即便是放到百年之后的现在来看,也依然足以让任何一个正常人心跳加速。但对于当时那些在暗中窥视林家的政客军阀们来说,这些钱财除了可以给他们带来后半生奢靡的物质享受之外,更重要的是能让他们以此为基础,掌握到更大更多的权势——照林墨凡后来根据家传的一些账目所估算出的数目,当时林家的财富足可以从头到脚武装起一支数万人的军队,并且还能维持这支队伍后续两三年之内的军费开支。

换句话说,如果当时林家的祖上有人意欲投身军界政界,林家所拥有的财富都足以支持他成为一方豪强了。手底下如果掌握有一支武装力量,在那个时代的确是可以做到很多现在无法想象的事情,至于聚敛财富更是毋须再在商场上费时费力——枪口所向,皆可变成自家财物,暴力手段才是当时最有效的赚钱方式。只可惜林家世代经商,莫说军阀,就连当过兵吃过饷的子弟都几乎没有,乱世之中,林家唯一能做的事情也只剩下想办法自保了。

在两股军阀来林家镇洗劫之前,当时的林家家主已经从各地的生意当中抽调出了一部分钱财,换成能够保值的金银存放在林家大院,准备运往某个秘密的所在埋藏起来。这笔钱财大多是从各种生意中抽出的流动资金,倒并非林家的所有资产,要说起来约莫能占到十之二三的比例,即便是林家被洗劫一空,这笔钱也足以让林家的后人白手起家重享富贵了。

这笔数目不消的财富要悄悄运往某地封存起来,经办此事的人就必须要得到林家上下的信任才行,但当时林家家主所确定经办此事的人选并非林家本门子弟,而是林家大院的大管家荆文华。

众人听到这里,自然而然便将目光转向了站在一旁的荆伯庸,暗暗猜想林墨凡所说的这位大管家是否跟荆伯庸有着某种关系,毕竟“荆”这个姓并不多见,很容易便会让人联想到被林墨凡委以重任的荆伯庸。果然荆伯庸很适时地插话说明道:“林老先生所说的那位大管家荆文华,就是我的祖上先辈。”

“我祖上从百年之前,便开始替林家做事。”荆伯庸说到这里顿了一顿,似乎感觉自己的措辞在现在这个场合上并不是特别符合自己的身份,当下又补充了一句:“对外来说,林家与我的这位先辈的关系是主仆,但只有当事的双方清楚,其实主仆关系之下的真相是合作。是的,并不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而是合作。”

荆伯庸为什么要特地强调“合作关系”,众人当下并不是听得很明白。不过现在众人的注意力大都放在林墨凡的故事上,倒是没有谁立刻便刨根问底去追问荆伯庸。

林墨凡继续说道:“荆先生说的没错,当时的大管家荆文华,的确是与我们林家早就达成了某种层面上的合作关系。”

☆、第四十三章 任务(三)(2)

荆文华与林家的合作关系其实并不复杂,真正概括起来也就四个字——各取所需。荆文华并不是一个普通人,或者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普通人,他同荆伯庸一样,也是一位修法者。林墨凡只是说明到这里,方楚和玄果便已经明白荆伯庸所说的“合作”是什么意思了。

作为一个修法者,并不一定只是隐居于名山大川之中,默默无闻地在尘世之外闭门修炼,事实上修法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都会利用各种身份生活在市井之间。这倒并非修法者贪图世间享乐,而是有很切实的原因。

首先修法者只有在尘世之中修法,才有更多的机会遇到自己的同道中人,而切磋较量对于一个修法者来说,是一种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提升自身实力的有效方式。而且处理世间的种种俗务,从某种角度来说同样也是一种修炼,对于心境的磨练有极大的益处。而隐居世外在很大程度上无异于闭门造车,或许的确是能在自然之中修身养性,但对于修法之道来说却未必就是唯一的正途。至于说那种在深山老林中苦练数十年成就绝世神功然后天下无敌之类的传说,在修法者眼中看来就纯属笑话了,这就像是一支数十年都没有踏上过战场的部队,即便平时再怎么刻苦训练,装备再怎么精良,但战斗的经验,临场的决断与杀气,并不是自己关着门就能练出来的。真正的高手,只能是在不断的比拼中成长起来,而绝不会是某个封闭环境之下的产物。

其次,修法者不同于其他的行业,这个行业因为其一贯的神秘性和特殊性,对于传承者的要求更是挑剔。比如说像玄果先前所展示的夜天眼术,对于施法者的体质有着一定的特殊要求,于是能达到相应的标准可以修炼这门法术的人就可谓是千里挑一了,而且这挑出来的“一”,还未必会踏上修法这条路。如果说没有广泛的人际基础,有很多法术流派都没有办法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保持住一贯的传承,而隐居世外更不太可能寻得合适的培养对象——不管哪朝哪代,都并没有那么多根骨清奇的年轻人会没事跑去名山大川里偶遇闭门修炼的高人然后拜师学艺,这种小概率事情发生的机会只能无限趋近于零。所以修法者如果想要在世间留下传承,那么长年隐居世外显然就不太合适了。

第三个理由,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理由,那就是修法者在很多情况下都还必须要借助尘世的力量来提升自己的实力。往小了说,人活于世,就必须得考虑衣食住行的问题,修法者虽然可以做到一些常人所不及的事情,但吃饭睡觉这种事还是难以避免的,如果能找到愿意供养自己的人,那就可以将全副身心投入到修法当中,这自然是好事一桩。往大了说,有很多流派的法术修习过程中都需要某种程度上的物质支持才行。比如说茅山派,以及方楚所修的奇门遁甲术,其传承之中都有符箓一门。这符箓可并不是随便扯张黄纸拿支毛笔划上几道就能奏效,道教之中将符箓称为天神文字,那么作为传达天神旨意的载体,这法器自然也不能差了。像方楚自己早几年修习符箓一门的时候,每年仅仅是在相关材料准备上的花费就超过十万元,而这还仅仅只是入门水平的修习而已。

类似这样的情况,其实在法术门派中还有很多,各种辅助法器、材料乃至于相关的花费,都不是一个普通人能够轻易承受的数目。如果说修法者本身没有丰厚的经济来源或者是后盾支持,那将会很难保证长期有效的修炼进程。而解决这种问题最好的办法,便是修法者利用自己的能力在尘世中为自己谋一份收入稳定的职业,甚至更理想的是找到一个大户之家供养自己。当然历史上也不乏某些将这种方法发挥到极致的修法者,比如姜子牙、诸葛武侯等等,直接借助一国之力为自己修法创造条件,那又是另外一说了。

最为常见的,便是荆伯庸的祖上荆文华这样的情况,以其超乎常人的法术本事,在林家这样的富豪大家谋个职位,对外是林家的大管家,对内可以利用自己的能力,帮林家处理某些不宜对外宣扬的事情,比如说帮林家将聚敛起来的财产秘密运到某处窖藏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