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妃本红妆 >

第61章

妃本红妆-第61章

小说: 妃本红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青歌跟大胡子策马往洛陵赶去。

‘等你来’客栈里,吴越和余影相携着下楼,一个小二忽然出声道,“大掌柜的,昨天店里来了几个可疑的人,咱们这几天可能要小心点。”

吴越凝眉问道,“怎么了?”

小二道,“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有几个人来店里打听咱们店以前的事。”

吴越和余影对视一眼,问那小二道,“怎么打听的?”

“前一个人问有没有年纪老一点、时间干得长一点的人,后面……”

小二还没说完,就有一个人找了进来,手里还捧着一个锦盒,“请问哪位是吴越吴老板?”

吴越上前,不解道,“这是?”

“这是有人托我交给你的。”那人将锦盒递了过来。

吴越接过盒子,问道,“送东西的人呢?”

那人道,“早就走了。”

吴越打开盒子,只见是一尊流光溢彩的酒杯,一看便知价值不菲。再看里边,连只言片语也没有。

余影舀过杯子细细打量,问道,“这位兄弟,那送东西的人可有话留下?”

那人一笑,“要是没有话,我何必还站这呢!”

笑罢才道,“那位公子说您这客栈该改个名字了。”

吴越浑身一惊,“还有别的吗?”

那人摇摇头,“没了。”便告辞走了。

余影在心里笑道,是她,她来了。

她又看看那酒杯,但恐怕再也不会来了。

这酒杯,一看便知是宫中之物,那凤临天下的女子,就是她吗?传说当今皇上无三宫六院,后宫空虚四五年,才从民间寻了一位皇后回来,能值得一介九五之尊这般浓情等候的女子,不是她还有谁?不过,二皇子这才出生没几个月,她怎么会在这里?

正想着时,吴越已经追了出去。唉,这傻子,她要是想见他们,又何必来这一招呢!

此地一别,便已绝了此生,只望各自保重,将来百年后或许还能在黄泉下相见吧。

青歌和大胡子赶到洛陵时已是第四天晚上,但是此处早已夷为田地,那么大一座城池,全部都种了庄稼,中有万家灯火,却陌生而茫然。湣鹪诟嫠呤廊耍朗略缫驯淝ǎ故刈旁墓墒裁矗�

两人找了一家农户借宿,青歌向那大婶打听以前的事,却一无所获,这里大部分的人,都是后面迁入的。

vip127

看来只能去‘新世界’那条地带去打听了,她也只笑笑,“寻访几个故人罢了。”

“想知道他们过得好不好?”大胡子问道,看青歌点头,大胡子却说,“过得好与不好都是各自的命,你知道如何,不知道又如何?每个人的命运都是自己选择的,不论好与坏,都应该由自己来承担。”

一番话说得青歌很是惊讶,这大胡子说话从来都不会超过两句,今儿是怎么了?她的思绪还没想完,那大胡子又说道,“他们过得好,你就心安了吗?他们过得不好,你就要惭愧吗?敢情你只是为了找一个让自己心安的理由?哼,你这人真是无聊!,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的,不要把别人的人生牵扯到自己身上,也不要让自己的人生被别人所干扰。”

大胡子说完,就径自骑着马儿走了。那一瞬间,青歌忽而觉得这大胡子还有点世外高人的味道。

不过,他说得似乎有些道理。

青歌虽然承认大胡子说的话有道理,却依然要打听红玉和蓉儿的下落,便给大胡子加了些银子。

两人在新州一个小镇里住下,大胡子说大抵需要三四天的时间,便背着包袱走了。

大胡子走的第二天,便下起了雪,镇上的人家都在准备年关,一片热闹喜庆,而她,看来要孤零零的一个人了。

一晃眼,便是三个多月,宫里的事她相信景晔会处理得很好,只是三个孩子……一想到他们那胖嘟嘟的小脸,眼里便有止不住的泪,她是一个不称职的母亲,她是一个自私的母亲,但她又不得不回到这个世界里来,否则她便只有半个灵魂,还有半个则被往事牵扯,所以她得将这些绳索一一解开,只有这样她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大胡子一去便是一个星期,他回来时只凝重的摇头,说半点消息也探不到,像是凭空消失了一样。

也只好作罢,既然这样,就说明他们应该在某个隐秘的地方好好的活着,这样便已足够。

大胡子说得对,她是在找寻让自己心安的理由,因为只有她一个人活在幸福里,对于曾经同生共死的伙伴们来说,只有她一个人幸福,她怎么能够心安呢!

“你打听到莫老的消息了吗?”莫老是现在剩下的唯一一条线索,也只能将目标聚焦向他了。

大胡子道,“在我们到的前几天往北边去了,据说是参加一个什么酒仙大会。”

“酒仙大会?”的确是那老头的爱好所在,青歌问道,“酒仙大会在哪举办?”

大胡子说了两个字,“盛京。”

盛京?青歌手里的饭碗差点就掉了,“那酒会有几天?”

大胡子道,“一个月。”

青歌稳住神色,说道,“即使酒会有一个月,我们也来不及赶去了,可有打听到他的下一站是哪里?”

大胡子摇头道,“现在还查不到,起码也得等酒会结束的时候才能有消息。”

过了一会,大胡子像是想起什么似的,“那癫子曾在江湖上宣言自己要去皇宫,说是天下的好酒好食都在御膳房里。我想他多半会在盛京多停留一些日子,毕竟皇宫也并不是那么好进的。”

提到皇宫,青歌手里的碗不得不掉了,倾出了半碗在桌上,而大胡子根本就没有注意,只皱着眉头说,“公子,你要是想去盛京去皇宫的话我可就不陪你了,我一个江湖人,不想与那种地方扯上关系。”

青歌忙点头,“这我自然知道,不会勉强你的。”

大胡子道,“那我们就在此分道扬镳吧。”

青歌叹一声,也不强留,“至少吃完这顿饭吧。”

大胡子匆匆吃了饭,青歌将余下的银子都给了他,他也不拒绝,接了就走,倒真是个做生意的江湖人,做了一段路的陪同,再探回几道消息,银子便到手了,不过好歹也解了她一段时间的寂寞。

只是,江湖人都是这般无情吗?说走就走了,半分迟疑也没有,她一路上都将他当了朋友看待,唉,是自己自作多情了吧。

雪停了之后,青歌才开始动身,准备沿着东疆一带往盛京走,顺道看看玉彻,此前萧慎说将他葬在了青山脚下,真后悔当时没有细问,现在也只能误打误撞了。

只是,在这天南地北的转了一遭之后,她找到了心里的答案,此时当真有一些归心似箭。只希望能赶上莫老,将剩下的事做一个了结吧。

可才出新州地界,便传言说潜伏已久的琅琊族在西北边疆挑事,企图在边疆烧起战火。这是自青朝建立以来的第一出风波,听说皇上龙颜大怒,说是要御驾亲征,这几日正风风火火的点兵点将呢。

事情严峻到需要御驾亲征的地步吗?青歌骑马站在十字路口不免犹豫起来,她本是要去往盛京找寻莫老,问那前尘往事,可如果景晔要去战场,她却是无法放下,他的身体比以往差了许多,又加上她这次任性的出走,想必也生了些气。可是莫老的行踪难寻,那大胡子又早走了,她若是失去这一次机会,只怕以后便没有机会了……

马蹄都快将附近的土块给踏碎了,她才下定决心朝西北而去,那和尚的话又浮现在她耳中。‘山中日月容易过,世上真情最难寻。前尘往事任它去,不如惜取眼前人。’景晔是她的眼前人,是她心底的答案。

青朝皇历十年三月,景晔亲自率了十万大军前来,琅琊族也集齐了六万大军,准备前仇旧恨一起来个彻底了断。琅琊不比纳兰,他们被驱逐的地方是一片荒漠荒原,生活艰苦,气候恶劣,所以他们一直都想方设法要回来,却又不愿意俯首称降。

景晔率大军抵达的第二天晚上,便有一个小兵乘人不备溜进了帅营里。

营帐内没有点灯,但有天边的月光淡淡的罩着,仔细看还是能看得清人影。景晔已合衣躺在床上睡着,连进来了人都不知道,只见来人轻手褪下盔甲,着了里衣就往床上爬去。

“谁?”景晔这才被惊醒,只见一个朦胧的人影正紧紧扒在他身上。

“采花大盗。”那人嘻嘻笑着,故意变了声音。

景晔重重舒了口气,嘴角冉冉浮起微笑,眸子里却是奸计得逞的得意,“女侠今天怎么舍得来我这?”

“江湖传闻公子你味道不错,本侠女就慕名前来了。”那人的手指轻轻在他脸颊上划着,两人离得很近,近得呼吸早已开始了缠绕。

“青歌,不要再离开我了。”景晔伸手将她的脑袋按在他的肩窝处,沉声说道,那声音里满是疲惫与伤心。

她却狠狠掐了他的脸颊一把,“小气,我还没走几个月!”

“可是我一天也离不开你。”他理直气壮的温柔答道,“澈儿、云儿、风儿他们都离不开你,还有我们未来的孩子,他们也离不开你。”

都三个了,他还要?她气道,“你把我当成母猪了么?我的人生就专门给你生孩子?”

他握住她打过来的手,笑道,“孩子是我们爱的结晶,越多越好!”

“你这么喜欢生就自己去生好了!”她不依了,翻过身钻进了被子里,背对着他睡。

他只手揽了过来,“除非你答应再也不离开我!”

她不耐烦的推开他的手,“答应你就是了,你这个臭男人真烦。”

他神色一喜,反而将她拉了起来,幼稚道,“咱们去对着月亮发誓!”

这个男人几个月不见怎么变弱智了?青歌没好气的将他按回床上,乖巧的窝进他怀里睡着,“景晔,我再不会离开你了。”

景晔满意的笑道,“这还差不多。”

两人紧紧相拥,微笑着进入了梦乡,只有这个人,才能让她/他如此安心,如此温暖。他们的心里,同时这样想着,就是这个人了!这一生就是这个人了!哪怕是来生,也要是这个人!

一生一世,不离不弃。天长地久,偕老白首。乃至千秋万世,至死不渝。只要是跟这个人在一起,便什么也不用在乎了。

天还没亮,景晔便催促青歌起床,让她从哪个队伍里来就回哪里去。他的皇后如今还在深宫里养病,怎么可以出现在这个战场之上,而且还有卫墨在,只是交代她要小心点。不过,如今她既然已经是青歌,其实是不需要担心的了。

青歌穿戴整齐,对他吐了吐舌头便一溜烟的跑了出去,不一会,又急冲冲的跑了回来,抱着景晔亲了个嘴才又风风火火的跑了,剩下景晔一个人捂住嘴唇失神,这是在抗议他昨晚的不作为么?

“头儿,这仗怎么还没开始打?”青歌窜到领军面前,有些焦急的问道。

领军横了她一眼,“这是你该问的吗?”

青歌反驳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军队存亡,小兵也有责任,我怎么就不能问了。”

领军继续横着她,“话是没错,可你真的希望打仗么?”

青歌看出他的心思,“那倒不是,如果能和平解决便是最好。”

人人都希望太平的日子能够久一点,百姓一样,军人也一样。

只是,大军都停兵三天了,这几天她也没有机会溜过去找景晔,据说每晚都跟几个将军在那里秉烛夜谈,而琅琊人也僵持在边境外,并没有举兵进犯。

又过了五天,上边下了撤兵的命令,十万大军又开始整装待回。

两军僵持的第六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