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江山错by七月流火(古代,be) >

第2章

江山错by七月流火(古代,be)-第2章

小说: 江山错by七月流火(古代,be)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祧漫不经心笑笑,揶揄道:“古人云颦有为颦,笑有为笑,颦笑之间,最宜谨慎。这句话,还是戚太医当初告诉我的,怎么这会儿,你倒是无缘无故的皱起眉头来了?”

        戚君荐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问道:“你今天都做了些什么?”

        司祧微微的扯唇,道:“跟平常一样,上朝和下朝。”整个皇宫里面,除了白苏以外,也就只有戚君荐是真心对他好的了。

        戚君荐气得全身发抖,道:“就你这身体底子,大冷天的,你还去练什么剑。不是跟你说了,不能吃甜食的吗?你怎么就是不听?”

        司祧想着白苏脸颊绯红的表情,微微的舔了舔嘴唇说道:“怪只怪,今天那梅花糕的卖相太好。”只要是白苏用过的东西,在他的眼里,哪一样不是好的。

        戚君荐恨铁不成钢的骂道:“枉你还是堂堂摄政王,你就不能有骨气一点,尽去捡别人吃剩的东西。”

        司祧眉峰一挑,眼角下的那颗鲜艳朱砂透出一股子的霸气与阴狠,“戚太医,这句话不是你能说的。”

        戚君荐微微的一愣,而后,长叹一声:“罢了,我不说就是。”又实在是气他太不将自己当回事,道:“既然没事了,下官就先行告退。”

        司祧知他在气自己,也不点破。勾着唇浅浅一笑,道:“慢走,今儿个我可不能送你了。”

        “你先管好你自己吧。”戚君荐实在是拿不出好脸色对他。他从十三岁时认识他,到现在他二十三岁,整整的十年,他就愣是没有一天是真心对自己好过。一天到晚,都围着那个名为白苏的小屁孩打转。小的时候,就将人家宠上了天,大了,更是变本加厉。日日想着的、担心着的,就是白苏会不会变成下一个太子。想到上个月才去世的太子,又微微的蹙紧了眉。在权力的斗争之中,不管是谁,都会成为倾轧的牺牲品。哪怕最后是得到了那至高无上的位置,最终也只是高处不胜寒而已。

        司祧毫不在意的笑笑:“多谢戚太医关心,区区一定会时刻铭记。”

        戚君荐心道你要是真的记住了,我也就不会这么生气了。口中却道:“你也就不要在为二皇子的处境担心了。虽然七皇子在朝中的人脉不错,但是,皇帝最疼的人一直不都是二皇子么?”

        七皇子白锦澜仅比白苏小了两岁而已,但是心机之深沉却在白苏之上。朝中的大臣,除了自己以外,莫不都受过白锦澜的好处。这些内幕,戚君荐又哪里会知道。司祧并不想跟他讨论政务,遂道:“戚太医,你刚刚不是就说要走吗?”

        第一章:寒梅惹雪(4)

        戚君荐岂会听不出他话中的赶人之意。无可奈何的瞪了他一眼,道:“我这就走,不过,你的身体毕竟比常人要弱些,平素,一定要多加注意。”

        司祧没心没肺的一笑:“你每次走前,都要说上一次。我耳朵都快要起茧了。”

        戚君荐无奈,只好收了药盒走了。

        越小照将戚君荐送到大门口,戚君荐回头看了看曲折绵延的走廊,叹道:“你也要好好的照顾你家主子,少拿甜食给他吃。”

        越小照心中委屈,白公子最喜欢吃的就是甜品,他剩着的,自家主子往往都会一点不剩的吃个干干净净。就算他想阻止,也没有那个能力啊。却仍是点了点头,乖巧的应道:“大人放心,小的以后定会多加注意。”

        离尘国君身染不治之症,身体每况愈下。这朝中大大小小的事物都落在了摄政王身上。三更天刚过,越小照便敲响了司祧的房门,“爷,该上朝了。”

        司祧做事一向严谨,平时睡觉更是浅眠。像今日这样,连续敲了三次,都无人应答的,还是头一遭。微微的加重力道,越小照又唤了一声:“爷,上朝的时间到了。”许久,才从房内传来一声微弱的嘤咛。

        越小照一惊,连忙推开房门,却只见床上之人,搂着棉被,双膝微曲,紧紧的蜷缩成一团儿。

        越小照连忙奔至床前。司祧脸上浮现病态的潮红,嘴唇也被咬出了一排一排的牙齿印子,极力的忍着腹部刀绞似地痛楚。

        越小照慌忙的伸手去探司祧的额头。司祧轻轻的偏头,避过他的五指,才道:“小照,给我一杯水。”

        越小照连忙手脚哆嗦的倒了一杯水,喂着司祧喝了。又听司祧说:“将我的朝服拿来。”

        越小照连忙劝道:“爷,您的身子不舒服,今儿个不去上朝也不会有事。”

        司祧摇头说道:“不行,白苏毫无心机,皇帝又不在,我若也不去,他定是要出乱子的。”

        越小照咂嘴,“您总不能天天看着他啊,更何况,您……。”后面的半截话,被司祧一记冰冷的眼神给吓了回去。

        “我叫你去拿,你就去拿,恁地多话作甚?”司祧面无表情的低喝道。

        “是。”越小照低声应了一声。转身,就取了挂在一旁的朝服,侍候着司祧更衣。

        若是住在宫内还好些,像住在宫外的大臣们,往往四根天左右,就要出发赶至皇宫。而司祧作为摄政王,公务繁忙,去得更是比一般人要早。往往,宫门还未开,司祧就已经到了门口。

        守在门口的侍卫见到司祧,恭恭敬敬的叫了一声:“王爷,安好。”

        司祧轻而又轻的颔首,便顶着一身风雪,朝议事厅走去。昨儿休息了半日,桌子上的条陈已经堆了厚厚的一垒。司祧忍着身体的不适,叫宫女看了热茶,便专心的挑出一部分红折子批好后放在一旁,浅赭色的折子上则作上记号,差人送去白苏的殿内。

        第一章:寒梅惹雪(5)

        皇帝虽然溺爱白苏,但若是白苏无所建树,要夺得这离尘的江山,也是一件难事。浅赭色的折子都是朝中三四品官员呈上的,里面的重点,司祧都有圈出,并且附上了自己的观点。白苏看后,定是大有裨益。又差人将红色的折子送去七皇子白锦澜殿内。既要培养白苏观察事物的能力,又不能让别人觉得他在偏袒他,而置他于水生火热之中。唯一的办法就是一碗水端平。而往往,红色的折子中,只有云淡风轻的“已阅”二字。

        朝中的大臣陆陆续续的进了议事厅,彼此点头问好后,便一一坐在了宫女们搬来的檀木圆凳上。

        白苏穿着一件天蓝色的朝服信步而入,墨黑色的发被白玉紫金冠一丝不苟的束起,见了司祧微微的点头示意后,便神情冷漠的在司祧右首坐下。

        那些大臣们见到他,个个都噤若寒噤。短暂的静默后,门外一阵清越的笑声传了进来:“今儿个恁地这般安静,大家可都是吃了哑药么。”

        语气极其的刻薄,就算没有见到来人,大家就已经知道来人是谁。如此不顾礼仪,如此尖酸之人除了三皇子白俊彦之外,还会有谁。司祧微微的皱眉,抬头,便看见白锦澜走在白俊彦的身旁,也不说话,只是抿着唇儿笑。

        大臣们见了白锦澜,齐齐上前问好,道:“七皇子,您来了。”

        白锦澜笑着点头,道:“今儿个府上有事,所以来迟了。”

        众人又一脸谄媚的说道:“不迟,不迟,大家也是刚刚才到。”

        见状,司祧不动声色的揉了揉绞在一团的胃部,心道,白苏在人前并不善言,留给大臣们的印象大都是冷漠异常。而白锦澜则为人温和,见人就给三分笑脸,在加上他天上就极其的懂得玩弄权术之事,只怕是不易对付。

        又听得白俊彦尖利的声音:“你耳朵聋了不成,本王要的是西域进贡的凝雾,而不是这能噎死人的普洱。”

        司祧抬头望去,只见一个宫女正战战兢兢的跪在白俊彦面前涩涩发抖,口中不停的讨饶:“三皇子饶命,三皇子饶命。这凝雾茶,早在昨儿个晚上就被五皇子讨走了,这会儿,奴婢实在是拿不出凝雾来了啊。”

        白俊彦骂道:“好大胆的奴才,谁不知道这凝雾乃是西域进贡,在离尘国内更是千金难买。就连父皇他都舍不得喝,你竟然轻而易举的送给五弟。”

        又听得一冷嘲热讽的声音说道:“既然三哥你都可以讨来喝,为什么五弟就不可以了?”说话之人,正是那位讨了茶走的五皇子白展颜。

        司祧不动声色的喝了一口茶,慢条斯理的说道:“这里是议事厅,各位皇子若是要吵架的话,请移驾。”

        二人见司祧发了话,彼此不甘的怒视一眼,纷纷偏过头去,闭上了嘴。

        白锦澜温和的劝道:“好了,好了,两位皇兄都不要生气了。大家都是亲兄弟,有什么好吵的。三哥,父皇上次赏给我的凝雾,我还留了一些,你若想要,晚上我就差人给你送去。”

        白俊彦阴阳怪气的说道:“免了,若是父皇怪罪下来,我又落了个夺人所爱之名,岂不是冤枉。”

        白锦澜抿唇一笑:“三哥说的哪里话。七弟我本来就不爱饮茶,这凝雾放着也是放着,与其浪费了,还不如送给真正懂他之人。”

        “你可当真?”白俊彦问道。

        白锦澜笑道:“七弟我什么时候失言过了。”

        看了看周旋于二人之间的白锦澜,在看了看坐在一旁只顾喝茶的白苏,司祧再一次揉了揉痛得不行的腹部。

        第一章:寒梅惹雪(6)

        这一战,只怕不是一般的难打。

        白苏抬头,恰好与司祧的目光相遇,勾了勾唇,逸出一抹俊秀隽蔚的微笑。

        司祧心下一动,微微眯了眯眼,神色不变,转过头去,便道:“各位同僚,今日可有事禀报?”

        短暂的静默后,刑部侍郎关睢景躬身一揖道:“卑职有事禀报。”三年前,关睢景殿试进入前三名中了榜眼,十六岁便拜官授职,任命于刑部门下侍郎。短短的三年,便擢升为刑部侍郎。坊间流传着一首民歌,“刑部侍郎关睢景,办案入神心眼清。两袖清风身浩然,半管羌笛斩诸侯。”

        司祧微微抬眼,问道:“何事?”

        关睢景长身玉立,炯炯有神的双眼扫过众位皇子,道:“昨晚,刑部接到一纸状书,说朝中有人结党营私,勾结外戚,有谋反之意。”

        一石激起千层浪,此话一出,在场的众人人人自危。

        司祧微微的皱眉,道:“状纸在何处?”

        “尚在刑部。”

        “哦?”司祧眉毛一挑,眼角下的朱砂微动,衬得如冰凌一般冷锐的双眸熠熠生辉。“为何,今日不呈上状纸?”

        关睢景淡淡一笑道:“王爷,难道您忘了,刑部的状纸除了当今皇上,其他人,若想要查看,则必须移驾刑部吗?”

        司祧目光幽远,扫了一眼关睢景后,道:“我自然是记得的。只是,关大人,本王有一事不明,如此重大的事件,为何折子中未曾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