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1917-第8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日同盟和那个华夏王确实叫人意想不到,一年半的时间,一个亚洲巨人居然依靠参战而崛起东方,这还不算,咱们的小个子把尼古拉二世的帝国给瓦解的同时,也成就了协约国东线联军神话般的成就,一个多民族混合的伏尔加联邦居然崛起于乌拉尔山脉到伏尔加河畔,简直叫人难以置信!”
第九百五十三章德国派出了特使
兴登堡捶着桌子,唾沫乱飞差不多是咆哮着,脸色涨的紫红,71岁的元帅若年轻20岁的话,是绝对不甘心成为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鲁登道夫附属品,但是名字里的那个VON意味着,这位帝国元帅的未来比名字里木有“VON”的鲁登道夫更为光明,只是现在俩人都还一点没这个觉悟。
“元帅大人,之所以让威廉的第10集团军见好就收,是因为我准备派人前往萨马拉,和那位年轻的亚洲无冕之王直接谈判,不要把视线只局限于乌克兰战场,乌克兰固然重要,但还远不如波兰和白俄罗斯,威廉的第10集团军满打满算也就12万兵力,乌克兰军队纯属酒囊饭袋赔钱货……在乌克兰我们打不赢了!”鲁登道夫点燃了一支烟卷,这还是情报部门从黑市弄来的美国骆驼牌香烟,不知道为什么,鲁登道夫居然是骆驼牌的忠实粉丝,虽然这个品牌在战前刚刚出现在美国市场上。
“不是已经把东线3个战斗机飞行联队的预备飞行中队都补充到第1战斗机联队了么,赫尔曼—威廉—戈林一定能替帝国空军挽回颜面的,联军不可能一直占据空中优势,虽然听说中国人不知道怎么的折腾出了一种崭新的金属机壳的单翼战斗机!”兴登堡显然也掌握了不少信息,并不是个彻底的甩手掌柜!
“东线的4个战斗机联队,原本是作为预备突击的空中力量而藏在东线的,如果都在乌克兰的上空拼消耗损失完了,西线的天空岂不是成了美英法的天下,英国佬和法国佬的飞机原本就比我们的Fokker系列先进了,现在中国人的飞机性能居然比英法飞机还出色,东线的制空权短期内我看是拿不回来了!”鲁登道夫的情绪很低落。
“那干脆就集中东线主力,以数量上的优势压倒对方!”兴登堡捶着桌子道!
1918年8月9日14:00,莫斯科克林姆林宫会议室“我亲爱的议员先生,苏俄需要的是源源不断的武器弹药和粮食的支持,是装甲车高射炮和大炮,您大老远的来莫斯科,空着双手总不行吧?越飞同志,作为外交副人民委员,您在柏林的工作,让莫斯科的同志们很不满意,很不满意!红军战士们在下诺夫哥罗德和萨兰斯克前线在流血在牺牲,而莫斯科的工人家庭都快揭不开锅了,您是咱们外交战线的领头羊,不在柏林盯着鲁登道夫这位军需总监弄回真金白银来,这会儿居然陪着这位议员先生来访问莫斯科?”苏俄人民委员会主席、苏俄党中央主席乌里扬诺夫一手掐着腰,一手挥舞着喋喋不休,这番欢迎词或者下马威让风尘仆仆从柏林赶回来的中央委员、苏俄驻柏林代表、外交副人民委员阿道夫—阿布拉莫维奇—越飞一脸的尴尬,搓着手不知该如何解释。
在苏俄中央委员会里头,35岁的外交副人民委员长的可谓一表人材,而且神情举止和小个子导师极为酷似,唯一的区别是越飞同志鼻梁上架着一副斯文的眼睛,论个头和秃脑门的话,和乌里扬诺夫就像兄弟般酷似。
在过去几个月里,要说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整天被催逼的焦头烂额的是外交人民委员契切林的话,那么,作为特派代表常驻柏林的越飞则是整个苏俄取得外部援助的唯一指望,鲁登道夫当初派乌里扬诺夫回沙俄搞颠覆是一心一意的,苏维埃在1917年获得特别是苏俄和德国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让双方关系处于蜜月期。
第九百五十四章咄咄逼人的德国佬
但之后远东、西伯利亚和乌拉尔山脉、伏尔加河畔的局势就急转直下,这让德国人对苏俄的能力和前景产生了深深的疑虑,近百万的沙俄俘虏遣送回苏俄后,不但没有帮助小个子的政权稳定住局势,反而因为苏俄红军的不断失利和撤退,整个而是替协约国东线联军送俘虏去了。
原本计划让苏俄成为圈养的看门狗的鲁登道夫,显然认为继续支持苏俄而使得德国成为那个中日同盟和伏尔加联邦的敌人,未必是一桩划算的买卖了,苏俄现在沦落到苟延残喘连高尔察克的自卫军都抵挡不住的窘境,若德国一旦停止对莫斯科的援助,那么这个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被华夏王和他的协约国东线联军给剿杀的概率绝对不算小。
尤其是当威廉格莱纳的第10集团军为了反击而借道苏俄境内,偷袭库尔斯克的作战计划被莫斯科提前半天捅给了协约国东线联军后,鲁登道夫敏锐的发现了其中的蹊跷,那就是莫斯科的政策在确实的转向之中,原本以为苏俄和傀儡的伏尔加联邦所签订的《萨马拉和约》乃是双方各取所需的缓兵之计。
“主席同志,诸位中央委员,埃里希让我替他向您和苏维埃的同志们致以最诚挚的敬意,这一次,军需总监让我带来了一个车厢的牛肉罐头,算是德意志的朋友们送给友邦的小小礼物和心意!”德国特使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彬彬有礼的举动显然博得了在场苏俄中央委员们的好感,一听说德国人带来了一车厢的牛肉罐头,一屋子中央委员们的目光顿时都绿油油的散发着贪婪的目光,让德国特使身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哎,我说特使先生,来来这边坐喝口水,勤务兵勤务兵,赶紧赶紧给暖壶续水去,对了,把后院草堆里没摘的西瓜再弄一个来招待客人!那啥,等等,莫斯科车站的牛肉罐头,赶紧去拉一车回来!卫队的同志们也该吃点肉了,瞧你们一个个风吹都能倒的样子!”苏俄中央委员、负责宣传工作的新闻人民委员兼《真理报》主编布哈林咋咋呼呼直接抢了外交人民委员契切林的风头,上前把德国特使施特雷泽曼给拉到了会议桌前坐下,一边扯着嗓子冲门外嚷嚷安排着,德国特使在布哈林眼里显然就跟个牛肉罐头一样可爱。
“胡闹!统共就一个车厢,拉一车回来前线战士们还吃什么,传我的命令,莫斯科车站从德国运来的牛肉罐头,留十箱运到各大医院和妇幼保健所去,其余的全部不许卸车,从卫戍师派一个排护送,直接运到下诺夫哥罗德,交给伏尔加河方面军政委加米涅夫同志分配!就说是我的命令!”白了一眼喧宾夺主布哈林的,是苏俄中央委员会的第三号人物,苏俄人民委员会组织人民委员、最高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伏尔加河方面军司令雅科夫·米哈伊洛维奇·斯维尔德洛夫,现在整个苏俄政权的安危存续,就指望伏尔加河方面军能守住下诺夫哥罗德到萨兰斯克这一线的防线,守不住全完蛋,一旦自卫军或者协约国东线联军兵临城下的话,莫斯科缺粮少弹药是绝对守不住了。
若不是持续一周的暴雨如注一片泽国,苏俄红军和高尔察克的自卫军之间的僵持局面可能早就不复存在,现在的局势对双方来说都极为艰难,看谁能坚持到对方崩溃,弹药虽然面前还够,双方部队的粮食却一天一天在消耗和减少,有心杀贼无力回天,自卫军对下诺夫哥罗德的进攻被击退,可苏俄红军也无力收复切博克萨雷铁三角,就这样陷入了僵持。
“光有牛肉罐头是远远不够的,议员先生,一个布列斯特和约给你们送去了多少土地人口和资源牲口,区区一车厢牛肉罐头怎么够?你至少应该带一车皮牛肉罐头来!”乌里扬诺夫哼哼唧唧的回到了自己在会议座上首的位置,左边的托洛茨基,右边是斯维尔德洛夫,对面陪着议员的则是布哈林、契切林和越飞,其他在莫斯科的中央委员们暂时还没出现。
“主席同志,您说的对,可乌克兰战场上德国小伙子们也快揭不开锅了,我这一次来,就是想看看苏维埃前线的局势,你们这个无底洞到底什么时候能补上窟窿?路过基辅的时候,威廉格莱纳大将托我给您和同志们带个话,库尔斯克之战是谁事先给协约国东线联军通风报信这事必须给个交代,要不然,大将说他要带领第10集团军来替您守卫莫斯科!”德国特使坐定后说的这番话把一屋子的苏俄中央委员们给噎的说不出话来。
“同志们,看来柏林之前的猜测是正确的,你们和伏尔加联邦之间取得了默契,哪怕出卖德国的利益,让德国陆军在库尔斯克流血都在所不惜,是这样的吗?这样的话,你们还指望德意志继续养虎为患无条件的支援你们和自卫军作战么?”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在柏林出生,其家庭酿造啤酒并经营旅店,在柏林和莱比锡大学学习哲学和文学,并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学生时代担任学生团体的发言人,论口才和辩论能力,苏俄方面的职业外交家契切林都不是他的对手。
1902年这位德国人就成立萨克森制造业公会,翌年结婚,1906年,当选德累斯顿市议会议员,施特雷泽曼在萨克森的作为国民自由党的有力的政治家现出头角,1907年当选帝帝国议会国议会议员,1912年落选国会议员,1914年复归政界。
战前这位德国人政治的立场属于自由主义保守派,但是对德国帝国的扩张政策持支持的态度,也赞成无限制潜水艇作战。在这一点上他是鲁登道夫的支持者,并成为了最高军需总监在国会中的私人密友。
第九百五十五章没那么简单
这一趟,施特雷泽曼作为德国议会的代表,前来苏俄访问,肩负的却是要和伏尔加河畔萨马拉的协约国联军谈判的秘密使命,苏俄作为和伏尔加联邦签署了《萨马拉和约》的友好邻邦,显然是最合适的中间人,当然,德国军需总监准备和伏尔加联邦媾和的想法,现在还没几个人嗅出了端倪。
选择和伏尔加联邦维持和平共处的苏俄政府渠道,而不是在乌克兰战场和协约国联军打的血肉横飞的乌克兰政府渠道,是鲁登道夫自然而然的选择,威廉格莱纳的第10集团军虽然取得了一场胜利,但如果不集中东线2到3个集团军的预备队加入乌克兰战场,在东线要把协约国联军撵回伏尔加河是痴心妄想!
现在不是1914年,也不是1916年,而是1918年,经历了四年绞肉机一样的连番大战,德国陆军的精锐损耗了差不多三分之一强,1914年的老兵在部队中已经少之又少,1916年的兵源都算是主力,而那些波兰、白俄罗斯、乌克兰仆从军甚至连奥匈帝国的军队都比不上,充其量和保加利亚人一个水准,德军现在面临双线作战的困难,比当初勃鲁西沃夫攻势时更大。
“议员先生,这种说法完全是居心叵测的栽赃和诬陷,莫斯科对发生在乌克兰和库尔斯克的事情一无所知,我们光应付高尔察克匪帮都忙不过来,怎么可能去掺和你们在南边的事情!”第一个跳起来反驳的依然是布哈林,这位莫斯科大学新闻系当年的高材生,才思敏捷这四个词不是夸张,在辩论的战场上苏俄中央委员会内基本没有人是你布哈林的对手,要搁早先呢,沉默寡言的约瑟夫同志往往能祭出死神般的眼神勉强震慑住新闻人民委员,可这会儿,约瑟夫同时在还莫斯科郊外的某座房子里反省自己的错误……
“布哈林同志,我可不是来跟苏俄中央委员们耍嘴皮子的,我要求单独和主席同志、托洛茨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