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歌-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轻人鼻子出气,“哼!”
宋歌见他痞气太重,无法问话,说道:“小可怜,把他的另一个胳膊也废掉!”
小可怜立即露出了尖利的牙齿,对着那人唬了他一下。
年轻汉子对于小可怜,那是真的害怕,自己的力气也不小,但在这头猛兽面前,几乎就像是个陪玩的小老鼠,于是急忙叫道:“哇,别!就算是我想要打你,可是我也没打到你啊,我只打花了你的家奴的脑袋,并且,我的右手也被你养的这畜生……”
说到“畜生”二字的时候,小可怜突然发出一声低吼,吓唬这年轻汉子。
年轻汉子吓了一惊,急忙改口道:“被你养的这只动物……呃,还不高兴……那怎么说,哦,这只神兽给废了,我们也该扯平了吧?”
宋歌哈哈一笑,威胁说道:“扯平?你开玩笑吧!你居然没到鄞县打听打听清楚我宋歌是什么人,就敢来打我闷棍?今天,你要是把指使你的人说出来,我就小以惩戒,放过你的小命,不然的话,弄死你,丟尸荒郊,喂给野狼!”
“靠,你够胆,那就弄死我!”年轻汉子还挺硬气,居然不吃宋歌这一套!他寻思着谁真敢胡乱要人性命?无非是吓唬一下而已!
宋歌眉头一皱,立即对小可怜命令道:“废了另一只胳膊!”
死不得法 (3)
小可怜犹如一名士兵,听到命令,不容迟疑,蓦然跳起来,闪电一般,在那人的左手的肘部,狠狠咬了一口,只听“喀拉”一声,年轻汉子的左手的前半截,失去了与后半截的链接,蓦然耷拉了下来。
那汉子“哇啦”一声痛叫,他没想到宋歌居然说到就做,根本没有给他嬉皮笑脸讨价还价的机会,一下慌了神,“哎呦,哎呦,这,你,你……想怎么样?”
宋歌说道:“不想怎么样?只要你告诉我是谁指使你这么做的,我或许还能放过你的小命!”
“可是,可是,行有行规,我,我不能说!”年轻汉子迟疑着。
“我数到三,再不说的话,立即咬断脖子,说一不二!”
“……”
“一”
“嗯……”
“二”
“啊……”
“三”
“哇,饶命啊,我说,我说!”
“是谁?!”
“是,是牛,牛知县!”
宋歌皱眉道:“牛万昌?”
年轻汉子以为宋歌不信,急忙补充说:“我,我可没骗你,本人是刚不久前从苏州刺配过来的犯役。前日午时,牛知县找到我,对我说,只要我能给宋公子,也就是你,好好来一记闷棍,就划去我的役名,放我回原籍苏州,并且不再追究以往刑责。”
宋歌相信了这个汉子的话,陷入沉思:“牛万昌怎么会指使人来打我的闷棍呢?”
当晚,宋歌把朱元璋送到保和堂,请蔡掌柜为朱元璋包扎伤口。
包扎好了之后,宋歌把那行凶的年轻汉子关入一个小屋子,并任由朱元璋折磨一个晚上。
当天晚上,那年轻汉子痛苦而悲惨地狂叫了整整一夜。
第二天一早,宋歌把他放了的时候,已是半死不活,奄奄一息。宋歌心说:这狗日的朱元璋,挺狠啊!同时,害怕这汉子死翘翘,又把他拖到保和堂,让蔡掌柜简单给治了一下伤,丢入大街,任他自生自灭。
其实,经过简单治疗之后,像这种混社会的年轻汉子,贱皮狗骨,一般是死不掉了!
宋歌思来想去,最终认为,现在鄞县最想打他闷棍的人,不是牛万昌而是李老鳖。
俗话说:同行是冤家。李家与宋家很多生意冲突,早就势不两立,以往,李家相对有势力且更加猖狂,而宋家实力更雄厚却较软弱,因而两家各占鄞县半城,都吃不了对方。
上半年,宋歌强势出击,反击了李家的挑衅,并逼迫李老鳖签下赌约。
后来,宋歌以收购大米的方法,诱惑李老鳖到外府高价收购大米,然后突然降价,不仅博得鄞县百姓的支持,同时给了李老鳖以沉重的经济打击。
因而,宋歌明白,李老鳖是想要敲他闷棍的。
死不得法 (4)
而牛知县,虽说宋歌与他尿不到一起,但也没有深仇大恨,怎么会雇人打他闷棍呢?
宋歌认为最有可能的情况就是:李老鳖和牛知县沆瀣一气,相互合谋,偷袭他宋歌。
但是,宋歌可不是任人欺负的人,既然是牛知县出面雇人,打自己闷棍,那就没他的好果子吃!
于是,一大清早,宋歌立即带着武松、虎妞直接朝县衙而去,狗日的牛万昌,居然暗地里对老子动手脚,老子今日大闹县衙,给你来个底朝天,看你还敢猖狂不!
这天大雾弥漫,天地之间一片朦胧,雾气掉落地上,就像下着小雨。
当宋歌三人来到前街,快到县衙的时候,突然看见李老鳖鬼头鬼脑,窜到了县衙偏门之前,叩响了县衙偏门的门环,没一会,衙役开门出来,把李老鳖迎了进去。
我来的这么早,是准备砸开门打进县衙,并从被窝揪出牛万昌,狂扁一顿!这狗日的李老鳖这么大清早来县衙干什么?而且不走正面走偏门,肯定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宋歌这样想着,就停住了脚步,叫住武松和虎妞,三人悄悄走到县衙斜对面的一个小饭铺里,坐下来要了包子稀饭吃,同时监视县衙,看看李老鳖什么时候出来。
大约一个半个时辰左右,李老鳖又偷偷地从县衙偏门走了出来,沿着前街,一直往鄞县东门而去,来到东门脚,有一个瘦高中年人把他接住,两人一起闪进了一个弄堂。
这一切,都被宋歌三人看的清清楚楚,他们三人没有贸然闯进弄堂,而是在四周晃悠了好久,等待天光大亮,县城热闹起来之后,假装漫无目的地晃入这个弄堂,再悄悄而又仔细地查看李老鳖到底在做什么明堂……
宋歌等人在盯着李老鳖的同时,他们却不知道,他们的背后,也有一双阴郁喷火的眼睛,正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
庆元节度使周达在鄞县县城丢掉了蔡京,叫下人四处找了几天,毫无结果,也就放弃了再寻找的念头。
对这位即将入土为安的老头来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反正知府宗泽已经知道案情,他也算尽到心了,接下来的一切事宜,就让官府去做,不关他的事了。
周达自认为对蔡京已是仁至义尽,坐轿回了云龙镇的家里,并对还在他家里养伤的蔡攸说明了情况。
父亲平白无故消失了!蔡攸听了,既郁闷又生气,他猜测肯定是宋歌所为,可是却又丝毫没有办法,他本就是纨绔子弟,自己没什么本事,一直耀武扬威为非作歹,靠是父亲和大哥的后台。
现在,哥哥蔡虎死了,父亲蔡京失踪了,只剩下了他一个人,能有什么主意?想和周达商量一下吧,看着这老头子的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有一句没一句的搭理,也就觉得没趣。
死不得法 (5)
将养了几天,蔡攸看着自己老二的伤口已经结痂,身体也还结实,再在周达家里呆下去也就很无趣了,就向周达告辞。
周达本就不喜欢这纨绔打扰自己清闲的生活,也没怎么劝留,买了几个特产,奉送两贯铜板,就打发蔡攸走了。
蔡攸带着家奴,行走在鄞县陌生的道路上,心中一片凄凉,来时是多么的风光,半个月之间,兄死父失踪,自己还被废了老二,成了这一副丧家犬的模样!
他不甘心就这么回杭州,他悄悄来到鄞县县城,找了个偏僻的小客栈住了下来,然后偷偷留心宋歌的行踪,准备伺机报仇。
……
蔡攸还在为父兄报仇而努力,但是蔡虎被杀蔡京失踪的案件,在官府方面,进展如何呢?
蔡虎被杀的案件,庆元府已备案并上报朝廷,而庆元知府宗泽最近非常忙碌,他本人又不急着办这个案件,因而高悬起来暂时成了疑案,等待朝廷派员审查。
而那杭州通判方磊接到蔡京的关于知府被杀事宜的书信之后,心中莞尔一笑,搁置不予理睬。
原来这方磊和蔡虎一直都有矛盾,方磊已多次上奏朝廷,陈说知府蔡虎为祸百姓,为害一方,请求朝廷处置蔡虎。
以前蔡京在京为官之时,方磊也没少拍蔡虎的马屁,现在蔡京被贬,方磊当然不甘心在蔡虎这种不学无术的粗人底下干活,因而怨气挺大。
如今听到蔡虎私自撂下府衙工作不管,跑到外府游玩被人杀死,他高兴还来不及呢,心中可能还夸奖那位杀人者呢,哪里会去重视并督查此案啊!
反正现在蔡京几乎是一介平民,随便写了个条子,难道就要让他一个堂堂通判跟着转圈不成?到时候即使朝廷责怪下来,也就推搪说蔡京乃是一个小民,所述内容【。52dzs。】,无凭无据,不能判断是否属实。想必朝廷会慎重考虑,即使责备,也不会太重。
因此,这方磊就当这事没发生过,不闻不问。现今知府蔡虎私自外出,不知所踪,那他这个通判就是杭州府的老大了,岂不是挺美哉!
哲宗皇帝那里,接到庆元府的案件上报,还是有小小的一点惊讶,毕竟是个知府,那可是国家的地方大员啊,平白无故被人杀了,那还得了?难道那个大胆刁民想要造反不成?
可是这件事情要是追究起来,确又相当的复杂,因为一个杭州知府,不在自己的治所之内为百姓分忧,跑到外府游山玩水,这成何体统?朝廷提拔这样的官员,简直是给朝廷抹黑嘛!
还有,庆元府今年大灾,哲宗心中慌慌,首先想的不是怎么赈灾救民,他首先想的是那里的百姓会不会造反?
死不得法 (6)
大宋朝的太祖皇帝赵匡胤见识过五代末年皇帝遍地开花的局面,反正谁手里有杆长枪,拉起三五十个人,就敢称皇帝,因而他害怕大宋朝也出现这种这种局面,让子孙时刻提高警惕,防止别人抢做皇帝。还有,赵匡胤自己以军人身份夺取了后周的政权,因而他特别害怕武人造反作乱。在他的统治下,宋朝的很多政策都是以这两点为基本国策而制定的。
比如重文轻武的策略,北宋所有重要职位,都是文人把持,就连全国武装总司令枢密使之职,也都任用文人,惟一例外就是大英雄狄青;不仅官职如此,甚至统兵打仗的时候,第一统帅肯定是文官,然后才是大将。
再比如募兵制的制定,关于募兵制,简单说来就是:宋朝以前的军人,都不是职业军人,上马打仗,下马种田,而从宋朝开始,军人都是职业军人,可以混到老。而这个政策,朝廷并不是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说白了,就是为了那些没饭吃的老百姓,可以参军到军队混口饭吃,而且可以长久混下去,免得他们无所事事而作乱为祸。但是,宋朝军人地位底下,真正愿意在军队混饭的都是些地痞无赖,这些人都是好吃懒做的主,更不会刻苦训练,也没有把国家大义放在心中,因而宋朝军队虽多,但战斗力不是一般底下,而是极其低下,无限低下。
还有宋朝主张对内不对外政策,与外国打战输了没关系,赔款就行,与领国建交,到处送岁币也没关系,反正大宋朝钱多,皇帝们别的都不管,只要国内安定就行,等等等等一系列失败懦弱的政策。
反正,从宋朝建国开始,大宋朝的每一个皇帝,都无时不刻地存在这些根深蒂固的想法,这都是大宋太祖皇帝赵匡胤给子孙留下的烙印。
因而哲宗皇帝见到杭州知府死在庆元府,而庆元府今年大灾,他正恐慌庆元府百姓造反呢!蔡虎这死人,偏偏这个时候死到庆元府去,岂不是给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