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北洋枭雄 >

第59章

北洋枭雄-第59章

小说: 北洋枭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一个计划中的、尚没有练成的右镇去取代一个已经具备作战能力的第三协是否划算?

更关键的还有,袁世凯又不是只扩编一个右镇而已,他还打算扩编更多的镇呢,也不是非得把第三协和第四协编成右镇的。

“现在直隶地面新军本来就不多,要往锦州增兵也是无能为力了!”袁世凯一边说着一边道:“前头我让赵东云把唐山防军给整编了练一个营,这个营也就拔给第三协那边!”

袁世凯的这话其实也就是没有给第三协派遣援军,因为那个唐山防军整编的营是用来控卫唐山福元机器厂的,根本不可能往外抽调,也就是说即便归属了第三协麾下,但是赵东云也不能把他调到锦州来。

不过赵东云请求援兵这事,也是让北洋内部继续出现了右镇的争夺,段祺瑞力争把第四协派到辽东去,然后组成北洋常备军右镇,到时候他自己担任翼长,而这事被王英楷、冯国璋等人坚决反对。

就连赵东云听闻这个消息后也是大感头痛。

为什么,因为北洋体系内除了王英楷外,就属于他赵东云最不希望右镇成立了,因为那样就代表着他的第三协混成协的地位消失,所以能够拖多久就拖多久。

为此他给袁世凯发起了私人电报,称第四协乃北洋扩军之重,不可轻易调动。又说如实在兵力紧张的话,职部勒紧裤带就撑着,援兵不来也是个可以的。

也就是说,赵东云宁愿不要援兵,也不希望第四协跑过来,然后段祺瑞也跟着跑过来夺取他现在的大部分权力。

从这事上也就可以看出,赵东云和段祺瑞已经开始实际性的决裂,如果说之前的赵东云还是属于段祺瑞派系的重要一员,两人的利益是捆绑在一起的话,那么现在两个人的利益就已经有了冲突。

当利益有了冲突后,两人的同盟关系实际上已经是名存实亡!

面对右镇这个老问题,加上现在是北洋扩军的关键时期,袁世凯也是不打算继续拖延下去导致事情发生太大的变化了。

六月二十七日,袁世凯下令把北洋常备军左镇改为北洋常备军第一镇、王英楷依旧任统制,其余官佐一律留任。

原赵东云之第三协改称北洋常备军第三混成协,原马队右标改称马队第三标,炮队右标第一营改称炮队第三营,原第五标、第六标改称第九标、第十标。

从北洋常备军第一镇抽调两个步营为骨干,外加新招募士兵成立新第三协,从北洋常备军第一镇抽调骑队一营、加新编骑队一营,再招募两营,组成马队第二标,再从第一镇抽调炮队一营、新建炮队两营组建炮队第二标,辅以先头建立的第三协组建北洋常备军第二镇。

其统制之位段祺瑞虽然力争,但是由于王英楷、冯国璋等人的强力抵抗,导致段祺瑞最后被迫放弃第二镇统制之位,不过段祺瑞当不上第二镇统制之位,也别想让段祺瑞轻易放过冯国璋等人,最后争执之下,一直不被众人看好的吴长纯却是异军突起,被袁世凯任命为第二镇统制。

以上就是北洋派系内部在经过多达大半年的争斗后所形成的结果,在北洋扩军的这个大环境下,每个人都在尽量的争夺更有利的位置,而在这场争夺中,赵东云虽然在前期无法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但是依旧在段祺瑞和王英楷等人的相争中扶摇直上。

一举坐上了第三协统领之位,而在五六月份的东北局势变化中,赵东云却是被袁世凯派往锦州,从而避开了北洋内部派系在六月份的剧烈争斗,尽管从实际上来说他没获得什么好处,他的第三协还是只有原有的部队,没多什么也没少什么。

充其量也只是多了个混成协的名头而已,但是这没有失去什么就是他的最大好处!

此外,北洋内部派系的争夺虽然激烈,但是并没有影响到北洋的扩军,相反还进一步刺激了北洋的扩军步伐,这从袁世凯成立北洋常备军第一镇、第二镇、第三混成协就可以看的出来,从表面编制来看,短短两个月内,袁世凯就已经扩编了一个镇的兵力。

当然了这个镇目前只是个空架子,吴长纯的第二镇现在只有了一个名义而已,接下来还得招兵,购买军械,就算一切顺利至少也要大半年的时间才能成军。

在北洋扩军的这个大风潮中,赵东云也是趁机给袁世凯发电报,称既然新军兵力紧张无法东派锦州,那么可否派遣练军一部,然后由他仿效唐山防军的前例进行整编。

赵东云这的这个提议让袁世凯很感兴趣,首先赵东云没找他直接要新军援兵,这点非常重要,因为要了袁世凯也拿不出来给他。第二点赵东云没找他直接要钱,因为要钱袁世凯也不给。

赵东云是向袁世凯请求整编旧军,说直隶防军已不堪用,久留徒费钱粮,还不如让他给整编了,通过裁汰旧军练新军的方式,好说好歹也能够弄出几个营的新军来呢。

如果让赵东云来整编旧军练新军的话,那么新出来的新军所需的军费就是来之于旧军原有的经费,也就是说不用袁世凯另外拿出太多的钱来。

此外,赵东云是北洋这几年的整编旧军的主要人员,他的第三混成协基本都是通过整编旧军来获得经费,从而把第三混成协编练起来的。不管是肃毅亲军还是元字营又或者是保阳马队还是唐山练军,这些旧军可都是赵东云一手整编的。

说赵东云是北洋体系内的整编旧军第一人也不为过,现在让赵东云继续整编旧军也是说得过去。

当即袁世凯也没太多的顾虑,直接抽调练军一部奔赴锦州,并交付赵东云进行整编,如此也勉强算是给锦州派遣了援兵,对赵东云以及其他希望派遣援军的人一个交代。

当然了这些派过去的练军是不中用的,赵东云要想得到援军的话,就得仿效肃毅亲军、元字营步队的前列,先把他们一股脑给整编了,以腾出这些旧军的经费来编练新军,最后能够练出多少新军来就看他赵东云的本事了。

第七十一章第三混成协的改变

“这些过来的练军怕是没有多大用处,必须得先整编了!”赵东云道:“论起整编旧军,我们第三混成协里头也就只有秀峰兄你能让我放心了!”

赵东云和面带和气地说着,可是对面的陈光远脸色却是不太好,当初听到消息说上头要派遣一部练军过来让第三混成协整编的时候,陈光远就已经预料到这整编旧军的事到最后恐怕还得落在自己头上。

因为在袁世凯、段祺瑞等人的心中,赵东云是北洋新军里整编旧军的第一人,但实际上赵东云并没有亲手进行过旧军的具体整编工作,不管是肃毅亲军还是元字营步队,它们的整编工作实际上都是由陈光远完成的。

陈光远虽然不算赵东云派系的人,但依旧是赵东云的下属,所以他的功劳也就变成了赵东云的功劳。

这让陈光远相当郁闷!

如今又有旧军需要整编,那么按照以往的惯例,这事情十有也是让陈光远来进行的!

不过和以往两次不同的是,上两次赵东云让陈光远整编旧军,带有浓厚的偏袒因素,也就是说赵东云是要坑陈光远的。然而现在呢,赵东云之所以让陈光远进行第三次的整编旧军,却是因为陈光远有着出色的整编旧军经验以及能力,这已经不是要坑他,而算是交代正常的任务。

陈光远也不是什么笨人,也知道前面的两次是赵东云在整他,但是陈光远在前面两次整编旧军的时候却是发挥出色啊,不但没能让赵东云找到半点错处,甚至还不得不公开表示陈光远整编旧军的工作卓有成效,并且在表功的时候也是被迫把陈光远的名字给带了上去。

也就是说,在整编旧军一事上,赵东云已经不可能继续坑到他,反而还会给他送来立功的机会。

然而即便如此,赵东云却依旧选择了他来承担第三批旧军的整编工作,这里头让陈光远有些疑惑,莫非赵东云已经不在打压他,反而是给他立功的机会了?

说起来,陈光远自从到了第三混成协后过的一直都不算顺心,为了执行王英楷、冯国璋等人交代给他牵制赵东云的任务,他到了第三混成协后费尽心思和赵东云打擂台,和赵东云相互拆台,拉拢人心等等。让身为第五标统带的他不但要面对直属上司赵东云的诸多压力,而且也要面对第五标里头诸多属下的压力。

那些日子回想起来都是不堪回首啊!

然而这种情况却是在第三混成协离开保定后开始发生变化!

在保定的时候,第三混成协的诸多军官,不管是赵东云还是陈光远又或者孟恩远,甚至是下面的那些管带、队官们,都无法避免北洋内部派系的争斗,赵东云和陈光远不用说了,上头一个是段祺瑞,一个是王英楷和冯国璋等人,因为派系的关系他们是针锋相对,几乎处处打擂台。

就算是中立派的孟恩远也无法避免,因为孟恩远是第三混成协里头的骑兵统带,地位说起来其实和陈光远相当,这样的人自然能够严重影响第三混成协内部的派系平衡,所以赵东云和陈光远都免不了要拉拢他,关注他。所以不管孟恩远愿不愿意,他都已经参与了第三混成协内部的派系争斗,只不过大多数时候他都是不会明显表态,在双方里游走,谁给他好处他就倒向谁。

而下面的管带和队官们虽然无法和段祺瑞、王英楷等人进行直接行的接触,但是在第三混成协内部的整体大环境下,他们也不可避免的参与到了派系之争。

所以说五月份之前的第三混成协,几乎从上到下都充满了北洋派系之争的味道,而且火药味还非常浓厚。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最初造成第三混成协内部派系斗争激烈的最主要原因是北洋常备军右镇的归属之争。

当初段祺瑞和王士珍、冯国璋、刘永庆、吴长纯等人为了北洋常备军右镇的归属进行了激烈的争夺,当时的第三混成成还只是‘第三协’,原本预定为右镇的一个步兵协之一,可谓是处于众多北洋大佬争夺的核心,因为谁能彻底掌控第三协的话,就等于掌控了大半个北洋常备军右镇。

所以说当初的第三协完全就是一个暴风之眼,各个派系都想往里面伸手,无数眼睛都紧盯着。

如此也就导致当初的第三协自从成立之后,一直都处于激烈的派系之争!

也好在上头还有一个强势无比的袁世凯,这才能够强压着众多的派系之争保证第三协的建军速度,下面的赵东云和陈光远等人争夺归争夺,但是主要精力还是放在编练新军上,如此才保证了第三协顺利成军。

当初第三协之所以有着诸多派系争夺,那是因为上头的大佬争夺右镇归属权,然而这种情况却是在五月份开始得到了改变。

五月份后,因为东北局势紧张,北洋新军被迫派遣部队进入辽东预防俄军南下,同时因为兵力紧张的缘故导致只能派遣赵东云的第三协前往。

而赵东云的第三协离开保定之后,也就是代表着离开了北洋的政治风暴中心,尽管还会受到派系之争的影响,但是绝对不会和在保定的时候那样严重。

离开保定之后,这个第三协内部争斗开始平缓,而等到了袁世凯成立北洋常备军第一镇、第二镇,并把赵东云的第三协改称为北洋常备军第三混成协的时候,第三协的内部派系争斗瞬间就是平息了下来。

为什么?

因为这个时候的第三混成协已经不再是决定北洋常备军右镇归属的关键,也更加影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