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枭雄-第1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近段时间的舆论纷纷,也是让赵东云的名字再一次传遍了大江南北!
而这个近月来闻名国内,一举一动已经影响着整个中国历史进程的他此时此刻略微皱眉,放下望远镜后他道:“这第十标的进度有些慢了!”
一旁的陈光远听罢立即上前道:“第十标对面的是第六镇主力一标,而且进攻方向地形较为平坦,贸然进攻的话唯恐伤亡过大,所以职部传令他们采取稳扎稳打的战术!”
赵东云却是道:“避免伤亡虽然是好的,不过这仗还是要打,眼看着就要立冬了,我们总不能在这通州耗上一个冬天的!”
陈光远听罢面露苦色,看这赵东云的意思,似乎是想要让部队发起一场强行的进攻,但是在当代的战争模式下,发起强行进攻的话,那伤亡绝对不是第三镇所能够承受的,当即他就道:“如今第六镇那边是据工事而守,如果我军贸然进攻,恐怕……”
赵东云却是直接打断了他的话:“进攻之道何止千万,难不成除了学日俄玩人海冲锋外,你们就不会点别的了吗?”
那陈光远被呛了这么一句,脸色也是有些涨的通红,赵东云今天发火他也是有所预料的,这进攻通州已经有五六天时间了,但是除了一开始打的还算顺利外,后面几天就是陷入了僵持作战,陈光远两天前亲自指挥第五协发起了一场进攻,但是很快就是被打退。
这种情况下,陈光远就采取了更加保守的策略,让部队挖战壕,慢慢一点点推进,但是这样伤亡固然小了,但是所需要的时间却是太多。
这种情况下,赵东云对他有所不满也是正常的。
不过这个时候赵东云也没有对陈光远继续批判什么了,有些话说一遍就够了,如果陈光远还不能达到自己的预期效果,那么陈光远也就没有第二次的机会了。
苏系说大不大,说小也不说,下头一大堆年轻有为的军官们苦巴巴盯着这些协统、统制的位置呢!
你陈光远如果发挥不出色,那么赵东云就会毫不犹豫的把他撤换下来,换上一个能让他获得胜利的将领。
此时他转过身来,然后对方壁永道:“参谋长,你有什么看法!”
方壁永道:“通州之前虽然地形一般,但是第六镇之前却是在这边构筑了大半个月的防御工事,这些工事固然不能和日俄站时期的辽阳防线相提并论,但是也不可小视,这直接发起正面进攻的话,恐怕是要遭遇极大的伤亡,如果要进攻肯定是要绕过这些地方的。”
说到这里,他转身指了指一名年约二十七八岁,佩戴者协参领军衔的军官道:“杨科长之前提出了一个作战方案,或许能够给司令一些参考!”
赵东云一听这话,就知道这个方壁永是在给这个年轻人机会,当年段祺瑞就是这么向袁世凯举荐他的!当即就是看了过去:“哦,杨德明是吧,这段时间过的可好?”
这个人就是数年前袁世凯选送的多名精英学子里唯一考上柏林军事学院的那名学子,乃是北洋体系甚至国内里继赵东云之后,第二个就读柏林军事学院的学生,而继他之后,这几年来,北洋体系里又有四人成功考入该校,不过另外四人目前都没毕业回国,这杨德明也是今年下半年刚回国。
因为有着赵东云的成功经历在,让袁世凯对他期望甚大,他刚回国就被授予协参领的军衔,然后进入北洋军官学校担任教官,按照赵东云当年的晋升路子,如果他在担任教官的日子里表现出来应该有的军事才华,那么他很快就能够一步登天,直接担任某一标统带。
这不快不行啊,袁世凯当年为了能够培养出几个真正的军事名校出身的人才来,这几年可是花了不少钱,比如杨德明在德国的数年求学生涯,花了北洋至少三千英镑,这花了大价钱才培养出来的人才,不重要就是对不住自己的钱袋子!
但是好景不长,袁世凯刚死呢,杨德明的军事生涯立马就岌岌可危了,为什么?
因为他不仅仅是留德学生,而更关键的是赵东云的名副其实,而且还是唯一的同校后辈,不用别人说,他自己都感觉自己脑门上刻着苏系这两个字。
于是乎他一咬牙,就和很多其他少壮派以及苏系军官们那样,直接跑到锦州去投靠赵东云了。
对于这样的人才来投靠,赵东云还有什么话好说的,当然是立即重用了,他也不学袁世凯先让他去军校里磨砺什么的,而是直接一挥手,就是给了他一个参谋处作战科科长的位置。
如果他能够体现出应该有的才华,赵东云是打算着不用多久就让他到部队带一个标的,如果他还能再体现出对自己的忠诚,那么赵东云不介意继续推他上位到一镇统制。
所以这个杨德明,尽管今年刚回国,但是他的人生前途已经是红的发紫,只要不出差错,只要他能够体现出一名柏林军事学院毕业生该有的素质,那么不用几年他就能够成长起来。
此时,赵东云也是有些好奇,这个杨德明能有什么办法解决目前的困局!
杨德明看起来有些紧张,毕竟在这么多前辈大佬面前单独会话提出作战方案,有压力也是正常的,只见他上前两步道:“回学长的话,我一切都还好!”
众人对他的这句‘学长‘很有怨念,因为大家一个个都是叫着司令或者大人,少数几个年轻一辈,上过赵东云进修班的,顶多也就不要脸皮喊一声‘老师’,但是能够称呼赵东云为学长的,暂时来说也就只有这个杨德明了。
不过杨德明也没有管其他人的心思,而是接着继续道:“目前我军在通州一线采取正面进攻,面对第六镇的工事遭到一定阻拦是肯定的,而从日俄战争时期的经验以及我军前段时间和第六镇交战的部分战例来看,哪怕是我军素质和装备超过第六镇,但是正面进攻的难度依旧非常大!
依照职部的看法就是,留下一协在通州牵制进攻,而后抽调一协北上,绕过通州从西北方向挺进,这样即便对方也分兵来拦截,但是敌军也无事先构筑好的工事可用,进攻的难度将会大大降低。
同时也可以派遣骑兵部队游走北部,彻底把京师给封锁起来!
京师人口众多,一旦被全面封锁期内军队败亡是迟早的事情!”
不过一旁的顾蓝玉却是道:“孟将军的骑兵部队是要留在南边防备天津的,如果调到北边来万一诸国有异动怎么办?”
不料杨德明却道:“如果诸国有所异动,那么他们早在半个月前就动了,不会等到现在,而且观各国之舆论,目前各国内并没有大肆出兵我国干涉之迹象。只要我们保证天津以及京师使馆区的安全,各国是没有理由发兵的!”
说到这里,杨德明又得:“退一步说,就算他们想要出兵?谁会出兵?谁能出兵?英法美德等国遥远,派兵困难,而最有可能和最方便派兵的俄军和日军,他们已经被日俄战争所累,未来十年内都不可能发起一场对外战争,如果各国只是派遣数百数千人,难道诸君认为他们几千人就能够击溃我北洋三军十余万将士?所以诸位不用太过担心列国干涉军!”
杨德明说这话的时候,显得信心满满,不过其他几人显然是有所不认同,这晚清几十的诸多对外战争里,说实话已经是把国人都给打怕了,以前是瞧不起洋人,认为他们都是蛮夷,而现在嘛是看见洋人就怕,做点什么都先会下意识的先考虑万一洋大人们打过来咋办?
不过赵东云却是脑海里也在计算着得失,抽调第一骑兵协北上,这固然能够对进攻京师形成一定的兵力优势,但是天津那边要是没有这么一个骑兵师防着,说是话赵东云不放心,万一真的再来一次八国联军,然后联军一出兵就端掉唐山,然后攻占山海关的话,那么局势就会非常不妙了。
只是现在只靠一个第三镇也不行,就算最后拿下通州估计也是损失较大,那样他赵东云还凭借什么资本和王英楷以及段祺瑞争?
第一百九十八章增兵
在入关作战之前,赵东云和王英楷以及段祺瑞三人所商定的初步作战计划里头,就是把如何应对列国干涉作为了主要目标,相对而言,如何攻克京师就是一个次要目标而已,至于攻克京师后干掉满清王朝,那更不是他们的主要目标了,充其量只能说到时候会顺手而为。
所以王段赵三人虽然手中有着不少军队,比如赵东云手下就足足有三个满编制的镇,但是为什么只是抽调了一个第三镇以及临时编组了一个第一骑兵协入关呢?就是因为赵东云需要在奉天留下两个镇来,防备日俄两军的异动。
同样的在进攻京师的时候,王段赵三人也是极为重视天津方面的各国列强,段祺瑞就是在廊坊留下了一个标,而王英楷也是在天津马厂附近留下了一个标,而赵东云更是直接把第一骑兵协部署到了南边,虽然距离天津还有几十公里,但目的非常明显,那就是用来防备天津以及保护后方的唐山。
以上三人不约而同的做出这种军事部署,其中固然有稳固大后方、保住大军退路等因素,但最主要的还是为了防备各国列强的干涉军。
而王段赵三人为了防备各国列强可能出现的干涉军,可以说是抽调了相当多的兵力,尤其是防备日俄的主力赵东云所部,更是被牵制了大量的兵力在锦州以及唐山一带,可以说是严重影响了进攻京师的行动。
当然,这也和赵东云之前的乐观有所关系,他在入关前信心非常充足,认为哪怕是有着冯国璋和王士珍的背叛,但是自己联合段祺瑞和王英楷的话,攻克京师应该不成问题,所以他入关前后考虑最多的不是怎么说攻克京师,而是入关后如何和段祺瑞以及王英楷争夺北洋之主的位置。
但是他也没有想到,王士珍和冯国璋竟然也学期了日俄战争时期的俄军,玩起了战壕防御战,搞的自己就像前两年的日军一样,你说打不过第六镇吧,偏偏前头打起来的几场小规模战役也能小赢,而且不管从那个角度来说,自己都是占据了战略主动权的一方,而对面的第六镇已经陷入了极为被动的态势。
但你要说能够轻易攻克敌军防线那也是扯淡,在战壕和机枪以及铁丝网面前,就算第三镇的战斗力高于第六镇,也是没有太好的办法,想要强行进攻的话基本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在这种情况下,赵东云要想在通州前线上有所斩获,甚至是快速突破敌军防线攻入京师的话,那么就得考虑其他办法了。
而所能够采用的办法其实也不算多,第一个就是增兵,换句话说就是从关外继续抽调兵力入关,继而形成更大的兵力优势。第二个就是抽调第一骑兵协加入进攻京师的序列。
然而不管是抽调关外部队入关还是抽调第一骑兵协,那么里头都涉及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万一各国要是脑袋发热了派军前来干涉怎么办?
这个可能性实际上并不小!
自从庚子年后,1902年的广宗叛变时期,列国就派兵想要干涉,当初列国已经是集结起来了六千多余人的兵力南下,要不然当初袁世凯也不会那么紧张,直接派遣自家新军去广宗镇压了,就是防止列国干涉军再一次找到借口发起战争。
现在只是1906年而已,这刚过去没几年呢,所以不管是赵东云还是段祺瑞又或者是王英楷,实际上他们都是防着列国重演庚子年旧事。
一旦被他们找到借口的话,说不准八国联军又来了,到时候这联军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