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其实不懂经济学-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的美元在海外不断沉淀,美国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的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
“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制度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内容。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英国沉没了,美国一跃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经济实力最雄厚的国家。这使美国“老子天下第一”的欲望膨胀起来,决定要做世界的霸主,而要做世界的霸主,除了需要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以外,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还需要有强大的“货币”实力。于是,1944年,美国招集44个国家在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一个联合与联盟国家货币金融会议。这次会议签订的所有协议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从而建立起了著名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一种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作为国际储备中心货币的新型的国际货币制度,从而确立了美元的霸主地位。
当然,如果仅仅是为了美国的私欲,世界各国也不可能痛快答应。主要是当时世界经济处于一片混乱之中,糟糕透顶,美元地位的确立确实对大家都有好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和运转能结束国际货币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弥补国际收支清偿力的不足,并极大地促进国际贸易、投资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所以当时经济学界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给予一片赞誉。
只有特里芬透过现象看见本质,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揭示出国际清偿力的需求不可能长久地依靠国际货币的逆差输出来满足。并据此预言布雷顿森林体系会由于这一内在矛盾而必然走向崩溃。特里芬提出的质疑逻辑清晰、推论严谨、结论明确,容不得人怀疑。所以,大家早知道布雷顿森林体系要崩溃。但是当时没有更好的其他办法来解救世界经济,所以布雷顿森林体系还是被沿用了下来,但经济学家和政治家们从那时就已经开始寻找解救之途了。
后来,事实也证明了特里芬的正确性。1971年美国政府宣布美元与黄金固定价格脱钩的“尼克松震荡”,导致名义上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了。之后,国际社会又共同建立了“牙买加体系”,采取多元储备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经济学家们以为找到了特里芬难题的解决之道。但实际上,在“牙买加体系”中美元仍占有很大优势,能在国际储备中占一席之地的也只有美元、日元、马克等极少数国家的货币。这种多元储备制,不论其币种和内部结构如何变化,国际清偿力的需求都要靠这些国家货币的逆差输出来满足,换汤不换药,只不过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变种而已。所以,多元储备体系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特里芬难题,因而也摆脱不了崩溃的命运。果然,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了。虽然很多经济学家跳出来,将经济危机归结为各种原因,但美国巨额的贸易逆差摆在那里,那就像特里芬的雕像一样,提醒着人们,不可解决的难题终将导致危机的到来。
特里芬难题告诫我们:依靠主权国家货币来充当国际清偿能力的货币体系必然会陷入特里芬难题而走向崩溃。不论这种货币能否兑换黄金,不论是哪一国货币,不论是一国货币还是几国货币,也不论是以一国货币为主还是平均的几国货币,其实质道理是一样的,因而其结果也会一样。
9。流动性陷阱:利率下降的陷阱
在经济增长缓慢时,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即增加货币供应量使利率下调的方法刺激人们把钱从银行取出来用于消费和投资,是各国政府刺激经济的一个常用手段。这种手段容易理解,实行方便,看上去也比较符合市场规律要求,因而大受欢迎。但在采用这种手段刺激经济的诸多好处背后也隐藏着风险。在经济学大师凯恩斯看来,这种风险就是在看起来平坦通畅的路上有一个陷阱,若后知后觉地一路走下去,就可能掉入这个陷阱难以出来。后来另一位经济学家罗伯逊给他的这种观点起了一个名字,叫“流动性陷阱”。
流动性陷阱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最终将使得货币政策失效。
流动性陷阱给各国政府和央行敲了当头一棒。因为按照经济学家们已普遍接受的货币—经济增长原理,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来改变利率。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假定货币需求不变),资金的价格即利率就必然会下降,而利率下降可以刺激出口、国内投资和消费,由此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好像一直这样下去,就不怕经济陷入衰退了,一衰退就用宽松货币政策来刺激就好了。但流动性陷阱打破了人们的这种幻想。
根据凯恩斯的论证,在不断降低利率的情况下,首先会出现“滞存”状态。此时虽然利率极低,但因为人们产生了利率上升的预期,存款反而会出现大量增加的现象,消费和投资需求却大量减少,从而造成存款远远大于贷款的存差现象。银行的存差部分可以变为国债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国债的部分还可通过政府支出花出去,用于实体经济部门,而存在中央银行的货币则只能滞存于银行系统内。至于企业和居民手里握着的现金,则明显是流动性滞存。
当银行存差过大时,银行为了减轻存款利息负担,会进一步降低存款的利息率,甚至取消存款利息,还反过来对存款收费。在银行不是通过贷款,而是直接通过存款来获益的情况下,银行就成了吸收资金的“黑洞”,真正的流动性陷阱就出现了。
一旦陷入流动性陷阱,无论再怎么用货币政策刺激都将无济于事。在流动性陷阱下,人们在低利率水平时仍愿意选择储蓄,而不愿投资和消费。此时,仅靠增加货币供应量就无法影响利率。当利率为零时,无论中央银行增加多少货币供应量,利率也不能降为负数,由此就必然出现流动性陷阱。另一方面,当货币和债券的利率都为零时,由于持有货币比持有债券更便于交易,人们不愿意持有任何债券。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增加再多的货币数量,也不能把人们手中的货币转换为债券,从而也就无法将债券的利率降低到零利率以下。因此,靠增加货币供应量不再能影响利率或收入,货币政策就处于了对经济不起作用的状态。
当一国的货币进入流动性陷阱以后,整个宏观经济将陷入严重的萧条之中,需求严重不足,居民个人自发性投资和消费大为减少,失业情况严重,单凭市场的调节显得力不从心,因为此时消费者对未来持悲观态度。此时,货币政策完全失效,就只能依靠财政政策,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减税等手段来摆脱经济的萧条。
流动性陷阱虽然只是一个假说,却动摇了古典经济学派的理论根基。因此,围绕流动性陷阱问题,西方经济学界争论很大。不同学派的学者分别证明了流动性陷阱的存在和不可能存在,所以至今仍无定论。但它是否有定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提醒政策部门,一味运用货币政策刺激经济不是永远都行得通的,也要重视财政政策的作用。
10。惠伦模型:安全感没有界限
经济学家惠伦说:最佳预防性货币余额的变化与货币支出分布的方差,转换现金的手续费和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即利率之间呈立方根关系。这就是“惠伦模型”,也叫“立方根定律”。
乍看这句话,会让对经济学没有什么研究的我们摸不着头脑,甚至不知道他到底在扯些什么。其实通俗地讲,惠伦模型一点也不神秘,它讲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做的事,就是身边要留多少钱。要弄懂惠伦模型,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预防性货币”。
预防性货币是一个很简单的定义,即我们每个人都要手上拿着一些钱准备应付突如其来的需要。比如突然有急事要赶回家,坐公交来不及了,只好打车,而超过公交车费的打车钱就需要用预防性货币来支付,因为之前是没有计划打车的。然后,预防性货币需求就更容易理解了,那就是对这笔应付突发事件的货币的需求量。
经济学家们讨论的当然不是人们应该准备预防性货币,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事情,经济学家不会做这么无聊的事情。经济学家关心的是一个人要准备多少预防性货币才是最有利于自己的、最经济的。另外,都有些什么因素在影响一个人对预防性货币的需求量,惠伦和凯恩斯的分歧就在这里,这也是惠伦模型的影响力所在。
在谈到影响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因素时,凯恩斯认为一个人对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大小只取决于这个人的收入,跟其他东西都关系不大。凯恩斯是经济学圣人,一般人不敢质疑他,何况从现实情况看,也比较符合人们平时保留预防性货币的情况。比如富人通常会手里握有较多的预防性货币,就是因为他们有钱;而穷人不可能在手里留下太多的预防性货币,毕竟填饱今天的肚子最重要。因而那时候很多人支持凯恩斯的观点。但是到1966年,惠伦觉着凯恩斯的观点太过简单随意了些,而且也不能给出什么具体的结论。于是他决定做一些更深入的研究,结果就有了惠伦模型。
惠伦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不仅找出了影响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几大相关因素,而且用公式推导出了彼此间的相关系数,这可是对每个人都具有指导意义的数据。
惠伦认为,决定人们预防性货币需求大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持币的成本;二是收入和支出的状况。他通过对两大因素的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
首先,最佳预防性货币余额将随着收入和支出的平均额的立方根的变化而变化。预防性货币需求对收入和支出的弹性为1/3,即在其他因素不变时,收入和支出每增加一个单位,则预防性货币需求就会增加1/3个单位。
其次,持币的机会成本取决于市场利率。预防性货币需求与利率是反方向变动关系,利率越高,机会成本越大,此项货币需求越小。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1/3,即在其他因素不变时,利率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则预防性货币需求就会下降1/3个百分点。这一点是惠伦与凯恩斯的最大区别,在惠伦提出之前人们很少注意,在他提出之后,人们才恍然大悟。其实,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假设银行固定存款的利率是10%,拿在手里没有利息,这时候你肯定会手里尽量少拿钱,因为存银行有利息。所以,你肯定会认为自己拿在手里的预防性货币已经是少到不能再少了,再少就可能无法应付突发事件的需要。可是,如果银行把存款利率提高到20%,你肯定还能多存一些,手里少拿一些;若银行把存款利率降低到5%,你则可能会认为手里的预防性货币不太够,必须多取出些钱来拿在自己手里才放心。这就是惠伦模型最有意思的地方,它告诉我们,预防性货币需求没有定额,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