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穿越种田文那些年(快穿) >

第200章

穿越种田文那些年(快穿)-第200章

小说: 穿越种田文那些年(快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福宝也不太理解花心是什么意思,她只是听家里的大人在议论别人的时候提起过,好像有一个男人,他娶了老婆,却还在外面有好几个老婆,奶奶教训爸爸和几个伯伯,让他们别学那个花心的男人。
  福宝想着,宝宝有了她,还有那么多好朋友,宝宝肯定也是个花心的宝宝。
  福宝叹了口气,凉丝丝的棒冰都不怎么吸引她了。
  晚上回家她就求妈妈给她换另一个牌子的宝宝霜,只要她变得更漂亮,宝宝肯定会更喜欢她的,虽然只有三岁,可聪慧的福囡囡已经深刻察觉到了宝宝颜控的本质。
  福囡囡舔干净融化后流掉手上的棒冰,作为一个三岁的小女孩,她的压力实在是好大好大呀。
  “给我一根红枣棒冰!”
  福囡囡忙着和融化的棒冰做斗争的时候,项小妮也拿着她爸偷偷摸摸给她的两毛钱过来了。
  昨天她一身狼狈的回到家里,又招来了一顿责骂,尤其是看到她穿了没几个月就坏掉的鞋子后,她妈将她放在腿上,脱掉她的裤子对着她的屁股打了好几下,还说以后再也不给她买新鞋子了,就让她穿哥哥们剩下的旧鞋。
  项小妮好难过,可面对脾气不好的亲妈,她也没有回嘴的勇气。
  这还没完,可能是晚上喝了太多水的缘故,当天晚上项小妮就在梦里梦到自己尿急,找了好久的茅厕,终于找到后,脱了裤子,解放了自己汹涌的尿意,在梦里沉沉睡去。
  早上醒来时,裤子湿了,褥子湿了,原来昨天晚上她尿床了。
  于是今天早上,项小妮又被亲妈王梅揍了一顿,哭的眼睛都肿了。
  项爱军平日里还是挺疼孩子的,看到女儿那么凄惨,背着老婆偷偷摸摸给了她两毛钱,让她来买冰棍吃。
  还没开心多久的项小妮一来到大小店就看到了蹲在屋檐阴影下的宝宝和福宝,顿时新仇旧恨涌上心头,听着边上一群孩子叽叽喳喳说着宝宝和福宝挑选到的有两颗红枣的红枣棒冰,她将两毛硬币往柜台上一拍,抻着脖子说道自己也要一根红枣棒冰。
  “撕拉——”一声,棒冰外面的塑料袋被撕开,露出一根红枣色的冰棍,冒着丝丝白烟,通体红色的冰棍里没有一点杂色。
  深红色的枣子呢?
  项小妮将冰棍翻了个面,也没找到枣子的影子。
  一般来说,有两颗红枣的红枣棒冰偶尔可见,可没有红枣的红枣棒冰,还是十分稀少的。
  项小妮懵了,听着边上小孩的哄笑声,整个世界都天旋地转。
  不知怎么的,她将昨天发生的一幕幕和今天的事情全都串联起来,对于自己遭受的厄运,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
  “哇——”
  她扔掉手里的棒冰就开始嚎啕大哭,带着无尽的委屈,她又指向了蹲着的宝宝,大声地说出自己的控诉。
  “她反弹我!”
  这一桩桩倒霉事,不正是她昨天给宝宝下的诅咒吗,怎么全都被反弹到她的身上来了呢。
  项小妮可真是委屈坏了。
  ******
  这件事被大人们当成了一个笑话,没人相信因为宝宝的一句反弹,就真的将诅咒返回到了项小妮的身上。
  比起这个无稽之谈,大伙儿更相信是项小妮小小年纪就心思不正,这是老天爷对她的嘴孽给予的惩罚呢。
  而且村里现在又有一件大事发生,大人们没功夫关注一群小毛孩之间的小事。
  他们村口那一条七十年代由民兵和当地村民修筑的石子路要重建了,当地政府拨款,要扩修那一条马路,建成一条可以容纳四辆车并排驶过的水泥路。
  按照小道流传的消息,这一条路以后就是国道了,将会成为连接他们市和邻市的主干道之一,以后行驶于两个城市之间的货车,都会从他们村口这条马路前经过。
  村里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个改变对他们小村庄的意义有多大,大伙儿只盯着建马路要被填平的那些土地,不少地里都种着庄稼呢,国家征了土地,该给多少赔偿呢。
  项护军和郁美芬这两年又多包了半亩地,好巧不巧,当初他们分家时分到的那些地,以及后来承包的土地,全都在这次征收的范围之内。
  项家小楼那边的人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地买了三斤猪肉回来,全家人美美地吃了顿大餐,就连自家也被征收了小半亩地这件事,也没叫他们难过多久。
  郁美芬和项护军也顾不上和那些人打嘴仗了,承包的地没了,上面还种着不少一两个月后就能收获的庄稼,两口子急的有些上火,隔三差五就往村委跑,想要知道上面到底是什么章程。
  宝宝还是个小孩,这些烦心事大人都不会告诉给她听,不过她自己也了解了一些,在得知福宝爷爷奶奶种的土地也在征收范围之内后,她松了一口气,觉得这件事或许能有一个完美的收场。


第161章 养父母的幸福时光12
  宝宝的猜测没有错; 为了安抚征地路段的所有村民,政府很快就出台了征地补偿通知。
  早十几年,他们这儿还在搞公社; 搞生产队; 地里种出来的每一颗粮食,山上的每一棵树; 河里的每一条鱼都是公家的; 私人不得占用; 遇到那些上纲上线的人,多采一些野菜,都会被说成是挖社会主义的墙角,弄不好就要被批斗了。
  再后来,四鬼帮倒台了; 国家开始搞改革开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推广至全国各地; 人们的生活方式才有了转变。
  可对于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来说,一些观念并不容易被转变。
  比如这个时候; 大家依旧觉得工人的工作是铁饭碗; 下海做生意赚的再多,也不如工人和单位上班的干部来的体面。
  又比如这会儿他们耕种的土地是国家的; 现在国家要征用这些土地来做别的事情了; 他们也只能吞下这个哑巴亏就是了。
  什么赔偿,压根就没人敢那么想。
  因此当涉及征地的村民被聚集在一块; 从村长口中听到有关赔偿的事宜时; 一个个都愣住了,好半晌后,才咧着嘴大笑起来。
  这两年; 国家内部也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大事,国外各种势力的试探,国内环境不稳定,部分人心涣散,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力求基层治安稳定,最怕老百姓折腾着闹事。
  因此在征收农地这种极易引发农民矛盾的事情上,没有人敢做什么手脚,上面的拨款,基本上原封不动赔偿下来了。
  塘丰村以及周边村子里被征收的农地,按照上面种植的农作物的价值,以及收获时间的长短,赔偿不一。
  按照项护军家几亩地的情况,这一次,一共可以拿到二千六百块的征收补偿,除此之外,他可以承包村里其他空余的农地或自己开垦荒地,承包的价格和年限不变。
  这一笔补偿,在当下来说,已经十分丰厚了,就算项护军将地里的这一批农作物全部收获,恐怕也卖不到一千块钱,更别提农作物收获的过程中,他还要付出很大的劳动力以及种植过程中的其他成本开销。
  国家给予的这一笔补贴,早就已经将之后开垦荒地的损失以及精神上的补偿归纳在内了。
  同样因为小半亩地征收在场的项家小楼的人先是一喜,在看到坐在最前头的项护军时,喜意退散,整张脸都绿了。
  他们不知道项护军能得到多少赔偿,可自家只是征了小半亩地,都能够得到一百三十八块钱,项护军能够得到的赔偿,只会更多。
  起码得有两三千吧?
  一群人粗略的估算了一下,虽然这两年物价飞涨,他们卖菜卖粮的收入,城里人的工资也在不断增加,可两三千块钱,依旧是一笔大数目,项护军和郁美芬这两年靠种地收入不错,可这两三千块钱,他们起码也得攒好几年呢。
  什么都不干,就能有这样的收入!项家那群人喘起气来都变得凶狠了。
  尤其想到不久前他们还买了三斤肉,幸灾乐祸地庆贺项老二一家倒大霉,林婆子等人就快憋屈死了,觉得到了明天,自家人又成了村里人口中的笑话了。
  项老头抽着自己做的土烟卷,看着坐在前排的二儿子,耷拉着脑袋,有些后悔之前纵容着老婆子,和这个儿子闹僵了。
  在分家前,项老头没想过这个向来没什么存在感的儿子能够混的那么好,那个时候,他觉得自己最大的依靠还是在城里当工人的大儿子,老二除了干农活卖力一些,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地方,更别提,他还不能给老项家传宗接代。
  因此在老婆子提出要分家的时候,项老头虽然知道老二这边受委屈了,还是默认了老婆子的决定。
  他们都觉得,老二离了他们,日子会越过越差,因为他没有兄弟帮衬,也没有爸妈补贴,谁知道,离了家以后,老二两口子的日子反而越过越红火了。
  他们种的瓜菜品质好,在市集上卖了一段时间后,就有那些做个体饭馆生意的人来他这里大批量定菜,于是在很多人还愁销路,愁价格的时候,项护军两口子的菜除了少量一部分需要拿到市场上卖以外,其他的瓜菜一旦收获,就能以比普通菜贩子给的批发价高好几成的价格卖出去。
  也不是没有人想过要截胡项护军的生意,可他们种出来的瓜菜品质没有项护军好,就算采购的人段时间被他们哄过去,最后还是会为了品质,重新找上项护军。
  这几年项护军除了种够自家三口人吃的米面外,剩下的田地全都用来种植瓜菜,光靠这一笔收入,每年保守能净挣小两千块钱。
  项家老大在城里当了十几年工人,这些年工资不断上涨,到现在,每个月也就一百二十块钱的工资,一年下来,可能还没有项护军两口子种田来得多。
  这个认知,大大打击到了项老头这个当家人。
  他平日里不怎么在意的儿子,居然成了三个儿子里日子过的最好,最踏实的。
  林婆子也没少惦记这个儿子……的钱,两口子独处的时候,她经常会在老头子耳边念叨,什么卖菜的钱,之前卖彩券中的一千多块,分家这三年,他们两口子起码攒了四五千了,这还是在他俩不断大手大脚为那个领养回来的小丫头买新衣服,买新鞋子的情况下。
  项老头又抽了好几口烟,要是没有和这个儿子闹翻,他还能仗着长辈的身份,用亲情拿捏那个儿子,叫他帮衬家里的侄子们。
  老大生的长孙最有出息,现在已经在市里的高中念书了,听说现在还学了一门课外特长,平日里的辅导费全都靠大儿媳妇娘家那边帮衬。
  因为不怎么回乡下的缘故,那个孙子现在和他外公外婆那边更亲,这让项老头提不起劲来。
  有了大孙子这个前车之鉴,项老头在老三家的双胞胎身上,自然花费了更多心血。
  华家和耀家今年也已经九岁了,现在在镇上的小学念两年级,他们的成绩不好,老三媳妇说的对,华家和耀家并不比他们大堂哥来的差,只不过他们大堂哥从小就在县城最好的小学念书,那里的老师水平高,是镇小拍马都比不上的。
  老三两口子想送双胞胎去县城上学,虽说学费差不了多少,可他们在县城没有房子,不论是让双胞胎住校,还是老三媳妇带着孩子去县城里面租一个房子陪读,长久下来,花费都不是个小数目。
  要是老二肯帮衬帮衬弟弟就好了,项老头至今都不能理解这个儿子,捡来的丫头怎么就比亲侄子更重要呢?
  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