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清穿之皇家小和尚 >

第255章

清穿之皇家小和尚-第255章

小说: 清穿之皇家小和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表哥……我大哥能帮我?”加新嘎一点儿也不相信,他大哥一见到他就板着一张脸,跟断案老爷似得。
  “他是你大哥,不帮你帮谁?”保康觉得这个表弟就跟当年的胤禵一样,见到他亲哥胤禛就闹别扭,闹着闹着久了就真别扭了,需要及时纠正。
  “你没去找过你大哥,也没和你大哥好好说过话,一见你大哥就炸毛,你大哥如何不训你?不训你那才是不乐意管你。”
  加新嘎:“……”
  “我那是心理阴影。我三岁那年和堂哥打架,我大哥不帮我,还打我屁股。我五岁那年进学,哭着不想去,额涅都哭了,他就能狠下心硬拉我去,还逼着我给老师行礼,不许能和同窗打架……”
  “我这好不容易长大了,多不容易。我要不和他闹一闹,就感觉特对不起自个儿。”
  保康:“……”
  保康觉得加新嘎一点儿也没长大,还需要思考。
  “加新嘎今年十六岁?明年中学结业,三舅舅昨儿说你要考不上国子监,即使能恩荫进去,也要给你定亲。正好明年八旗选秀,求汗阿玛给你指一个姑娘。”
  加新嘎果然被吓到,手里的钓竿一扔,十六岁的少年面孔满是惊惧。
  “表哥,我才十六岁。”
  “是啊,十六岁,搁在以前,都是做阿玛的人了。”
  “……我——不!”加新嘎用力喊出来,真怕他阿玛命令他明年就娶妻生子做阿玛。
  “表哥,我马上去找大哥。”留下这句话,匆匆行个礼,迈开腿就跑,不一会儿就不见人影。
  保康乐呵,一伸胳膊甩起来二表弟的钓竿,正是一条十斤沉的大草鱼。
  青黄色的身体长长胖胖的,大头又宽又平,特活泼地甩着鱼尾巴……保康哈哈哈笑,弘晏睁大眼睛。
  弘晏蹲在鱼桶边看着大草鱼,特不服气,特不明白,他今儿这么乖,明明没有偷偷吓唬鱼儿,一点气息都没外露!
  “阿玛,这鱼儿笨笨?”弘晏气呼呼的,不是他的问题,是鱼儿太笨。
  亲阿玛端坐不动,笑着解释:“一般情况下,秋天一到,鱼儿们为了育肥长膘安全过冬,身体自发地食欲大增,四处游弋寻食,不分荤素,见食就吃。很多钓鱼人都抓住这个黄金时间段,来一个大丰收。”
  “但是我们今儿钓鱼的位置不对。这里靠近路口,人来人往的,新鱼不敢过来,老鱼都习惯了,胆子也大了,经验也丰富了……你二表叔一扔鱼竿,鱼饵一动,老鱼以为是路边的人撒鱼食。”
  弘晏:“……”
  低头看这条大草鱼,伸手戳戳它的鱼鳞,没成精啊?不对……弘晏立马朝自己的鱼竿跑,猛地一甩鱼竿,果然有一条吃完他的鱼饵没来及跑的大鲢鱼。
  弘晏哇哇大叫。
  “阿玛——阿玛——”
  保康瞧着胖儿子惊喜的小模样,乐呵:“阿玛看到了,弘晏棒棒哒。”
  弘晏:“阿玛,‘老鱼’?”
  “老鱼。”
  弘晏特高兴。
  稳稳地控制小鱼竿,稳稳地将鱼放到鱼桶里,目光灼灼地看着大鲢鱼,大有任凭见奸诈似鬼,也逃不出我的手掌心的小霸气。
  亲阿玛瞧在眼里,心里头那个笑,一收杆,一条两斤沉的鲤鱼冒出来。
  弘晏听到水声转头一看,立即高兴地拍掌大叫:“阿玛,鱼有胡须。”
  “对,有胡须,是鲤鱼。晚膳我们做红烧鲤鱼、酸菜草鱼、清炖鲢鱼。”
  “还要豆腐。”
  “好,豆腐。”
  父子两个收获满满,一起收拾道具准备回去午休,清清给小格格吃完奶抱着睡着的小格格回来一看,加新嘎走了,多了三条鱼……
  “晚膳三条鱼?”
  弘晏:“额涅,红烧鲤鱼、酸菜草鱼、清炖鲢鱼。”
  清清忍不住乐呵:“这感情好。什么口味都照顾到,我们弘晏就是聪明。”
  弘晏:“阿玛聪明。”
  “好,弘晏的阿玛聪明,弘晏聪明。”
  一家四口人,带着三条鱼儿回去畅春园,皇上一看,嚯,全鱼宴,他老人家也喜欢。
  午休起来后保康在小厨房一通忙乎,在一家老下的期盼中端上来八大碗,都是鱼,不管是口味清淡的皇太后,还是要喂奶的清清,三四岁的小弘晏,都吃得赞不绝口。
  用皇上的话说:“第一次发现草鱼也挺好吃。”
  皇太后也说:“保康手艺好。一般来说还是海鱼的味道更好。”
  保康特骄傲地笑。
  陪着皇太后去散步,送皇太后回住处,和胖儿子一起洗漱沐浴玩水,清清给两个孩子讲故事,他去书房看看晚上的公文,临了了,还给师祖写一封信显摆一二才回去休息。
  稳定期间的大清国没有大的兵事,康熙四十八年的冬天来临,皇上只负责祭祀等等活动,一般不大管事儿;保康只做好迎接欧洲大团的准备,他也不忙碌。
  咳咳,政务基本都分派给胤禛,胤禛忙不过来还有其他哥哥弟弟不是?还有那么多要抓住改革的尾巴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的文武大臣不是?
  反正他们都特不忙,让人看了特羡慕特想撂挑子不干的那种羡慕。
  冬至节来临,河水结冰,四九城里头开始忙乎着给明年夏天储存冰,祭祀河神,保康带着大一家子的闲人们,亲友团里面的闲人们,冰钓、滑冰、冰壶、冰球、冰上芭蕾……
  京城里头下了今年的第一场雪,他又领着人开始玩滑雪、雪中诗词、雪中书画、雪中插花比赛……
  等到腊月节来临,那自然是更会玩儿。冬季美食初赛,冬季运动会,冬季马球比赛,冬季戏剧大赏、冬季博物馆之行……
  这次不光他亲近的人一起玩,大清的文人墨客、各行大师们一起玩,他还邀请四九城的洋人们、其他各国常驻使节都参与进来。
  四九城的老百姓跟着王爷乐哈哈,渐渐领悟到他们王爷的意思:我们大清是友好热情的国家,是礼仪大国,我们肚大能容万物,也能容得下来自五湖四海,全世界任何一个友好正值的人们,对大清国抱有善意的人们。
  四九城的老百姓懵。
  他们平时也就在心里吐糟一下,表面上对那些洋人真没直接喊人家“蛮夷”,他们才不会和广东福建那边的人一样闹腾,难道要有大事儿发生了不成?
  那当然是大事儿。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炖肉……等到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家家户户放鞭炮拜新年,皇上他老人家颁布消息了。
  十八个国家的使节一起来大清,大清国可爱的父老乡亲们,做好接待的准备哦。
  不说四九城的老百姓懵,全大清国人都懵。
  十八个国家的使节,这得多少人?吃喝拉撒的,娘啊,听说还有好多皇帝女王亲王……虽然他们都小国吧,可小国的女王也是女王不是?
  大清人以前只听说,现在突然要见到了,那是真稀奇。
  再一琢磨琢磨朝廷公布的接待方案,注意事项等等,都觉得,皇上他老人家就是太好了,王爷太善良了。
  大清国的老百姓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都特“心情复杂”。
  以前那法兰西来了也就来了,他们毕竟送来过金鸡纳霜,有功劳;英吉利嘛,来了也就来了,毕竟他们国家的那个牛顿先生是真有点水平,可这猛地一下都来了,大清人反应过来了。
  甭管法兰西还是英吉利,还是那沙俄,这些小国搁在以往,那都是来朝拜觐见的,哪有资格和他们平等论交?
  康熙四十九年一月十九日,第一批使节团来到天津港,大清人立马睁大眼睛。
  无他,就看看这些人给皇上怎么行礼。


第170章 
  皇上对大清国人的反应哈哈哈笑; 保康也哈哈哈笑。
  这还要怎么行礼?这些年那准格尔和高丽来朝见,除了一开始的三跪九叩大礼后面也都不同以往繁琐了,更何况这根本不是他们的藩属国。
  但是同样重视礼节的皇上老人家郑重表示; 他对大清人的心意,是知道的,是感动的。皇上老人家在朝廷邸报《京报》上严肃声明,我们是礼仪大国,尊重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礼仪表达方式。
  皇上老人家甚至根据自己的博学,总结自己一辈子和西洋人打交道的经验,写了一篇小文章出来。
  比如,欧洲人普遍忌讳数字十三,其原因源于基督教;欧洲人将黑色作为葬礼的表示;欧洲人喜欢的花草虫鱼和我们不大一样; 我们喜欢的吉祥物孔雀和仙鹤,在法兰西和英吉利是□□和蠢汉的代称……
  再比如; 他们聊天说话和我们这不一样; 人和人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不熟悉的人不要问私人问题;他们的日常手势也和我们不一样; 招手一类友好的手势,在奥斯曼帝国意味着“下地狱”……
  法兰西; 男子讲究优雅的绅士精神,女子讲究优雅的着装举止。
  西班牙,男子讲究热情; 强调信誉; 重过生命、财富的那种;女子必须戴上耳环; 若出门没戴耳环; 就像一个正常人没穿衣服一样被人笑话。
  荷兰; 曾经的“海上马车夫人”其实是欧洲最正统的民族; 爱清洁、讲秩序……的人。
  匈牙利,不分男女老少都较迷信。甚至认为餐桌上有禽类,好运会飞走。
  奥地利人在特定时间内不喜欢食用虾类。因为虾会倒着行走,象征不吉利,若吃了虾,新的一年生意就难以进取。
  如此这般,一项一项的,清晰明了。大清人总结皇上老人家的意思,我们大清人面对他们的时候,着装整洁,干净利索,保持有礼貌的低调,不骄不躁,友好交流。
  大清人再次在家里将自己和家人和家都洗洗刷刷,对皇上总结的一条条小窍门,一面感动,一面觉得西洋人果然和他们不一样——麻沸散都没有直接开膛破肚的不开化蛮夷嘛,姑且忍让包容一二。
  大清人拿出他们最大的诚意,咳咳,他们自认为的,按照官府衙役的指点做出“热情欢迎”的姿势。
  西洋人:“……”
  大清、大清人,果然和传教士,和每一个来过大清的欧洲人回去后说的话一样,果然是让所有西洋人特羡慕,特不爽,还没有理由反驳特郁闷的那一种。
  欧洲人眼里的东方人是什么样子的那?
  作为第一批来到大清的奥地利查理亲王,一位年轻的,蓄着小胡须的,满头金色大波浪大卷发的东方文化爱好者,一身绑腿裤加一套金色东方丝绸披风,金光闪闪,美美地用着瑞亲王殿下亲自泡的大清红茶,哈哈哈笑着解释。
  “这应该从大航海后,来东方的第一批传教士开始,距今一百多年。瑞亲王殿下你知道,当年意大利的一位传教士马可波罗曾经来到东方,写了一本《马可·波罗游记》。
  东方的土地辽阔,东方的物产丰富,东方的人口众多……”
  保康微笑点头。《马可·波罗游记》在欧洲广泛流传,激起欧洲人对东方文明东方财富的倾慕,也算是引发新航路和新大陆的发现的原因之一。
  查理亲王对此感慨特深:“后面的很多传教士再写书,其实大同小异。
  他们都认为,东方人曾经的伟大成就和他们现在的愚昧无知一样厚重。对外来人的排斥和偏见,日常勤俭节约,有礼貌、谨慎的性格,溺死女婴的迷信……”
  “但是,不管他们喜欢不喜欢,他们都一致认同一件事情,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