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彼岸繁花[综红楼] >

第125章

彼岸繁花[综红楼]-第125章

小说: 彼岸繁花[综红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细看,见此人两道剑眉斜飞双鬓,龙睛虎目,鼻端口方,颌下几缕长须飘飘,端的是不俗之人物。可惜就是眼睛略浑浊发黄,眼下有着青青的眼袋,脸部、颈部皮肤已略呈松弛迹象,还略有些萎黄,看起来精神头好像有些不足。
  屋里的人,因那壮硕男子进来,都站了起来。那男子进来后,含笑朝中间上坐的贾母拜了拜,口称“母亲”。屋子里的女眷也朝他低身福礼。
  黛玉盯着那男子只觉得面熟,再听他对外祖母的称呼,略想了一想,便知道这定是大舅舅了,琏二表哥与其有五六分相像。差的是琏二表哥是一双顾盼含笑的桃花眼,还有琏二表哥的面色,眼睛的神彩,最明显的差别是爹爹说的精神头了。
  门外是谦和的客气相让,“妹夫先请。”
  “岂敢岂敢,二舅兄先请了,长幼有序。”
  当先进来那人,回首哂笑,“你俩一起进来吧,难道门还不够宽麽?!”
  贾母在上坐着,笑着斥了一句,“老大。”
  黛玉从拜见了外祖母,便任由外祖母搂着,在看到大舅舅进来,就赶紧从贾母怀里轻挣了出来,立到了一边。
  却见这二舅舅是个中等身材、儒雅气韵的人物,戴着黑色的五梁网纱帽子,穿着浅青色、团领绣着竹子暗纹的长袍,腰间是同质同色的锁着深青斓边、缀了几颗美玉的腰带。面貌与走在前面的大舅舅只有三分相像,却是阔额高角,淡眉凤眼,与外祖母相像多一些,只是鼻子、口唇与大舅舅如同一个模子扣下来的。嘴角噙笑、温和从容,令人见到了,禁不住要高赞一声,好一个端方君子,泱泱气度。
  黛玉看向与二舅舅站在一起爹爹,却没有被二舅舅的气度掩映下去。同样是四十出头、差不多的年纪,自己的爹爹眼含光彩,沉静如寒潭;面色如玉,虽然是大病初愈,人才消瘦,却不见有丝毫萎靡,看起来要比二舅舅年轻多了。与二舅舅相仿佛式样的鸦青色长袍,穿在爹爹瘦了许多的身子上,一静一动间,述说着主人难以用语言描述的内敛情怀。
  林海整个人风度翩翩,如浊世降临了佳公子,走到屋子正中,望着上坐的贾母深深拜了下去,“小婿林海拜见岳母。”
  声音清朗柔和,如三月春风,轻拂过每人的心尖,那暖暖的温和、春雨后的清润,霎时抓捕住一屋子男男女女的心。
  屋子里的人看到林海,想到的就是潘安宋玉,怕是也不及林海的昳丽面貌。再听林海说话,心神俱是荡漾,不愧是太上最推崇的探花郎!怪不得太上曾言:点了十几届的探花郎,唯有林海这个探花郎,才真正配得上才貌双全这四字。
  见了年过四十岁的林海,屋子里年轻的女眷才知道,为什么京城二十多年来,每届的探花郎,都被拿去与林海相比较,却始终无人能压下去林海的缘由了。
  岁月怎么会这样偏爱昔日的探花郎?不仅没在他的脸上留下沧桑岁月的痕迹,连差不多的官眷都知道的、需要勾心斗角、劳心劳力的两淮盐政那烂泥淖,都没能累得他面现愁苦、长出愁纹,可见是陷了别人的泥淖,对高才的林海不是难题,才会如此了。
  贾母赶紧叫起,看了风采更胜昔年的女婿,想起阴阳相隔的女儿,忍不住泪水连连,哽咽着说道:“一别二十年,如今只能见到你,却再见不到我的敏儿了。”以帕掩口,再度痛哭失声。
  周围的人纷纷上来劝说,好容易劝好了贾母,容了黛玉上前拜见二位舅舅、舅母,又有贾家的宝玉等三春姊妹,上前拜见林海。纨大嫂子接过奶娘抱着的贾兰,母子给林海施礼。
  林海看着贾兰,满脸都是怜惜之色。给了表礼后,吩咐人又拿了一块玉佩,给了贾兰,叹息道:“若我和敏儿的长子得以成人,怕是孙子也有这么大了。”语气里是说不出的凄凉感伤。
  屋子里明白这话的人,顿时沉默。空气也为之凝涩起来。黛玉眨着眼睛,不知父亲说的是什么。难道父亲和母亲还有长子?
  王熙凤乖巧,赶紧上前拜见林海,岔过这话头。林海也吩咐跟着的林谦娘子,送王熙凤以同样的表礼。
  凤姐示意身后的一个相貌俏丽的大丫鬟接了表礼,急忙忙地追问道:“林姑父,请问琏二爷什么时候回京?”
  林海看一眼贾赦,他真没想到贾赦能捂到现在还没说。但看贾赦眼角眉梢都似含笑,好像在等他说出来,就笑着说道:“琏儿媳妇莫急,他还在金陵考试。我前几日才收到消息,琏儿六月份已经通过院试,得了秀才的功名。只是他还想试试今科的秋闱,待九月,中不中举,都会到家了。”
  林海这话如巨石投入各人心海,惊起滔天巨浪。贾琏是什么人,这荣国府的诸人,再清楚不过的了。如果说贾琏四岁的时候,是跟着大了三、四岁的贾珠一起读书,但到七八岁的时候就开始顽皮,与贾珍混到一起,也就是好好把蒙学读了的。跟着贾珍混了几年,等到贾敬把爵位传给了贾珍,贾琏去学堂都是三天晒网二天打渔地混着。这才跟着林海多久?不仅得了秀才功名,还要秋闱?
  贾母惊呆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对林海说:“劳女婿费心教导琏儿了。”
  林海笑笑说道:“岳父当年对我有提携恩德,我若能扶起岳父的长子、嫡孙,怕是九泉之下,岳父也会含笑说:不枉他将爱女嫁到林家。”
  贾母噎了一下没回话,正想着说点别的呢,外面有丫鬟进来说:“东府的珍大爷,带小蓉大爷来了。”
  随着丫鬟的话,门外又进来二个穿着华衫丽服、头戴玉冠的俊美男子。为首的那个有三十多岁,个子高大,比贾赦身量略矮,却不如贾赦壮硕,也是一幅好相貌好风度。后面跟着的少年大概在十六七岁左右,面白如玉,五官与前面的相像,却更柔和精致。
  贾母赶紧招呼了,引着贾珍父子拜见了林海。
  贾赦开口说道:“母亲留外甥女好好亲近,我们男人去前面聊天了。”
  贾母忙笑着说:“去吧去吧,你们去前面,也免得我们娘们不自在。老大,你可要招待好你妹婿,不然我拿你是问。”
  贾赦应了,带着一众男子出去了。
  贾赦领了众人去了荣禧堂正堂,分宾主团团坐了,郎舅慢慢叙话,说着积年旧事,也说着林海到京就中暑、躺了大半个月的事儿。
  贾赦笑着说:“妹婿可要保重身体。”
  贾政也跟着说了几句类似的保重有用之身,以待效命朝廷的话。
  林海皆含笑应了,问起贾赦的身体来。“大舅兄还有日日晨起操练吗?”
  贾赦黯淡了神色,晃晃头,“不提了。愚兄不知多少年,不曾摸过刀剑了。”
  林海端起茶盏,轻呷了一口,然后双眼凝视贾赦,说:“依如海,大舅兄明日就捡起来吧,总要在朝廷谋个实职,不然这从祖上承继来的爵位,一代代递减下去……大舅兄总要为琏儿着想。”
  贾赦叹,“这那里是容易的事儿!”
  “莫等到机会来了,舅兄已经拿不起刀剑,拉不开弓箭了。像二舅兄所言,总要为朝廷保重有用之身。”
  贾赦看着目光炯炯的林海,略一思索,“好,就依如海,愚兄明晨就重拾刀剑。”
  “那如海先祝舅兄早日跑马戍边,指挥京营。”
  周围几人听了这二人的对话,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贾政疑惑地问:“妹婿,你是说大哥有出掌军权机会?”
  林海一笑,“武将世家出身,说不得二舅兄哪日就转去兵部任职呢。”
  贾政摇头,“我与妹婿一样,是从小读书的,自来不曾摸过刀剑。”神色间以读书自傲。“可惜不能像妹婿,竟不得以科举出身。”
  林海笑笑说道:“就是我们从小读书,兵书韬略与四书五经也是齐头并重的。先父教导不敢忘了祖宗起家的本领,不然就是不孝子孙了。”
  林家以太/祖军师、谋臣身份起家,也曾以军功得了世袭三代的文定侯爵。
  贾赦笑,“如今的清流都以为勋贵是不识大字的粗鄙人物。那里知道跟随太/祖的一代风流人物,皆是文武双全的。哪些只靠着刀枪冲杀的莽汉,怎么能够熟知兵法,运筹帷幄,指挥得了千军万马?!就是先父在世,回家也是日日读书不辍。老国公爷在世的时候就曾教导我,文武双全,方能为将。”贾赦说着说着,声音低了下去,想起自己幼年在老国公的教导下,那些难忘的旧日时光……借着去端起茶盏喝茶,垂下眼帘。
  林海接着赞同道:“是啊。我如今踏入清流的圈子,才知道死读书、读死书的腐生,虽也从科举上来的,却也只知道引经据典、照本宣科。等做实事的时候,只会依靠幕僚,不知道误了朝廷多少民生大事。不提也罢。”
  那贾珍本来要早早过来荣府,和贾赦贾政一起等着的,偏偏给杂事缠住不得脱身,才晚了这么会儿。
  见到林海仍如幼时记忆的玉面郎君模样,忍不住插了林海和贾赦谈话的空儿,叹息着赞道:“林姑父当年高中探花,骑马夸街的时候,我陪着敏姑姑躲在酒楼上看,林姑父就是这样气度。二十年过去,林姑父仍是旧日面貌,不,是更胜昔年风采了。”
  林海一笑,捋着下颌的几缕长须,随着贾赦的称呼说:“珍儿玩笑了呢,如今老夫的胡子,都这么长了。”
  贾政跟着说:“是啊,我们都老了。”
  “林姑父那里有老,若是剃掉这几缕胡须,怕是与琏儿相仿呢。对了,林姑父,琏儿说是跟你一起读书,怎么还未回来?”
  贾赦搁了茶盏,笑着接话,“珍儿,琏儿跟你林姑父读了一年的书,上个月已经中了秀才了。他要秋闱以后,才回京的。”
  贾珍大吃一惊,别人不知道贾琏学了多少,难道他还不知道吗?贾琏学的还不如他多,怎么就中秀才了?殷殷望向林海,眼里满是质疑,等着林海进一步的分说。
  “琏儿到了江南,老夫看他镇日无事,回来也是胡混日子,就拘束了他,让他跟着小女的先生,多少也读点书,不枉他跑江南对他姑姑的孝心。他也是爱脸面的年龄,不想给小女比的不堪,就日夜苦读。到了年前的时候,老夫看他已经能沉下性子,静心向学,又学出味道了,就收他做了入室弟子。让他今年去金陵试试,看看能不能进学。没想到,琏儿果然承继了其舅家人的秉性,确是读书的种子。但大舅兄,琏儿这肯用功的劲头,倒是十足像你了。”
  贾赦志得意满,笑得像是他中了状元一般,“哪里哪里,许是在读书的天分上,琏儿像了他那状元大舅舅。但也都是妹婿教导有方,不然以他那样底子,才读了一年,何以能进学哪。”
  他们二人在这里聊得开心,互相抬轿,边上的贾政只觉得嘴里如同含了黄连,苦不堪言。都说贾珠少年聪慧,十四岁就进学得了秀才。那时候的贾珠,心气高傲,想仿效林如海十五岁中举,日夜苦读,却没想到秋闱失利。名落孙山后大病一场,病重仍不忘读书。司后,贾母找了贾赦,要了贾赦名下的那个监生名额,送了贾珠去国子监读书,然后连续二次春闱落第,第二次春闱出榜后不久,就伤心得呕血而去……
  宝玉坐在一旁,听得十分无聊,看看父亲,只见父亲低头,面色变幻不知道在想什么。而贾珍父子都聚精会神地听大老爷和林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