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春是个佛修[红楼]-第2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吧。”贾惜春点头,她原本就来给这块石头送点小礼物的,没想到对方竟然跟柳湘莲凑在一块儿要去西北。她认为他们两个人挺适合搭班子,柳湘莲懂得一些武功,又有江湖儿女的好爽,见识也多,到时候也能帮衬贾宝玉一把。
这块破石头贾宝玉不懂得什么武功,别一不小心就被人宰了。所以还是得有一个武功高一点的人跟他一块儿,到时候也能避免一些麻烦。
就是包公包拯一样,身边不是还有王朝马汉等人么。贾宝玉这种自然是比不上包青天那样的大人物,但身边有人会武功,也安全许多,在必要的时候还能帮上大忙。
“你的母亲在西北应该不大好过。”贾惜春很是佩服王夫人的毅力,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一下子过那么艰苦的日子,王夫人竟然没有自杀,还好好地活着,“但还活得好好的。”
她是没有去西北,就是算一算,也能算到王夫人过得还可以,至少跟那些非常贫困的人相比,是不错。跟京城这些人比,当然就不好。一个中年女子在西北那么荒凉的地方努力生活下来,还融入那边的生活,王夫人真的是非常认真地过活啊。
贾惜春感慨,要是自己,一下子从天堂掉到地狱,一定非常难受。一个中年女子在那边生活,容易被人欺负,生病了还没人照顾,就只能自己□□着。所以说王夫人这样的人,要是没有去放印子钱,那该多好啊。
“活得好好的,就说明不错。”贾宝玉眸光微闪,他不可能去说母亲过得多不好,要帮帮母亲之类的。
做错了事情,就得承担责任,他的母亲放了印子钱,让那么多家庭破碎,他的母亲就应该遭受到一些磨难,而自己也应该承受这些磨难,“开春后,我就参加科考,不用进士,举人就成了。让姑父帮我看看,能不能就去西北。”
贾宝玉不想再等下去,一直等下去,他的年纪也要大了,到时候他们又得说让他说亲,等成亲之后才去。他要到西北那边,去那边说亲,不出意外的话,他后半辈子几乎都待在西北,除非年纪老了,才可能回京。
“可以。”贾惜春点点头,一定可以的。要知道贾宝玉还是有读书天分的,在原著里,稍微认真读书一下,就考上了举人。更别说贾宝玉现在这么努力读书,完全能去考进士。
贾宝玉没有那么努力去获得更好的名词,贾惜春想这一位估计是明白他身份的尴尬了。
“你……”贾惜春顿了顿,“戴好通灵宝玉吧。”
“是得戴着,离不开。”贾宝玉叹息,要是离了这块通灵宝玉,他就头疼失魂。他怎么也得戴着啊,什么通灵宝玉,就是让他别忘记要自控,要多做善事。
亏得那些人还认为他以后要推翻朝廷当皇帝,怎么可能呢,这块通灵宝玉就是镇妖石,否则上面就没有那么多文字。
贾惜春默默地看着贾宝玉,真是可怜哪,不过贾宝玉这样总比原著好,也就不去祸害其他女子。他到时候也能安安稳稳地娶妻生子,也能平安地生活一辈子。
“有兰哥儿在这边,我也放心。”贾宝玉提到了贾兰,“还请泰安妹妹照看一下,他到底是府上的嫡孙,这府上由他继承也是应该的。”
贾宝玉不大放心贾兰,府上还有一个盯着家产的贾环,那赵姨娘也一直很想管家,可惜都没成掌权。庶出子弟哪里有资格当府上继承人,嫡子嫡孙都还在呢。
贾惜春明白贾宝玉在担心什么,就是那个闹腾不出什么花样的贾环。贾环想要继承贾家可没有那么容易,除非他把贾宝玉和贾兰都弄死。
“兰哥儿也算是我侄子,会照看一二。”贾惜春道,“只不过西北风沙多,还是得多种种树,防风护林。砍了树之后,还是得种上。”
黄沙漫天,那可不是什么好风景,即使种树再难,贾惜春都希望他们能多种一些树,否则等后代来种树,就跟更不好种。
从贾宝玉这边离开后,贾惜春就去了李纨那边,她没有忘记送给李纨的东西,不能因为人家是寡妇,就忽略人家。不管李纨多没有存在感,她也是贾珠的正室。
贾惜春给李纨送了几匹素色的绸缎,还送了几把从江南带来的扇子。
“多谢妹妹了。”李纨没有想过泰安郡主去江南回来还给她送东西,虽然已经隔了好几日,但对方刚刚回京城,确实也得休息几日。
“我这边还有一套头面,就送给周姨娘吧。”贾惜春笑着道,周姨娘跟李纨是一个阵营的,她给周姨娘一点脸皮,就等于间接帮着周姨娘站稳脚跟,也有利益李纨和贾兰。
能给赵姨娘和贾环添添堵,贾惜春还是愿意的,妾室和庶出的还是得妾室和庶出的模样,别去肖想那么多,安安静静地生活多好。到时候再分一些家产,也能好好地过日子。
虽然这个时代的妾室和庶出是合法的,但是嫡庶有别。这个时代不讲究先来后到,不是先来的就是原配,后来的就是小三,而是看嫡庶。即使王夫人出了事情,王夫人依旧是正室,赵姨娘和贾环还是得摆正位置。
就算是在现代,私生子想要继承财产,那也得有一定的限制条件,不是说继承就能继承的,否则原配和婚生子不还得倒大霉啊。
“妹妹用心了。”李纨见泰安如此周全,笑了笑,对方这一个举动也算是帮衬了她。她还不至于认为泰安郡主会无缘无故给周姨娘送东西,也不认为周姨娘掌管二房中馈就能得到泰安郡主赠送礼物。
又过了几天,陆少华生产了,她前几天就没有再去女部,而是在家里等着生产。她只觉得生孩子还真的很痛,非常痛,但是想着薛家的三分之一财产,她一定要努力地生下这个孩子。
薛蟠在产房外焦急地走来走去,妻子终于要生产了,也不知道是男孩还是女孩。
薛夫人见着儿子着急地走来走去,心想儿子还知道着急就好,没有傻傻地在这个时候跑出去。哪怕儿子在成亲之后就已经乖了很多,他在薛夫人的心中依旧是不可靠的存在,他就是要被陆少华教训了才安静的。
儿子没有被儿媳妇打几下,他就安静不了,薛夫人就是这么想的。
第172章 薛宝琴的消息
薛家; 陆少华还在产房里。
“薛蟠。”陆少华紧紧地抓着棉被,额头出了不少汗; 还在叫着薛蟠,“你要是敢跑出去; 看我不打断你的腿。”
屋外,薛蟠听到了陆少华的话,下意识看向自己的大腿,陆少华不会真的想要打断他的腿吧。不,他根本就没有跑出去; 他在这里啊。
“我在这里; 我在这里。”薛蟠连忙着急地道; 又看向薛夫人,“要不,我还是进去看一看?别真被打断腿?”
“你在这里; 别进去添乱。”薛夫人没有让薛蟠进去,自己的儿子就是一个不学无术之人; 就算进去了; 也不能做什么事情。倒不如让儿子待在外面; 时不时出声一下; 让儿媳妇知道他在这里也好。
她不认为儿媳妇会听不出薛蟠的声音; 自己这个儿子的声音没有不好认出来。
薛夫人自己进去产房了; 她还是得进去瞧一瞧。看着儿子在那里走来走去,她就心慌,还不如进去看看儿媳妇; 她能安心一点。
进到产房之后,薛夫人就走到陆少华的床边,“你夫君就在屋外头,不过是个不中用的,就没有让他进来。”
“别,别进来。”陆少华道,别让薛蟠看到自己这副模样。
陆少华在薛蟠面前一直都非常能耐,她不想让薛蟠看到自己脸色苍白的模样,不能让对方看到自己生了那么久还没有生出来。
这可是薛家三分之一的财产,难生一点,这也正常。陆少华咬咬牙,她一定得生下孩子。
等到第二天清晨,陆少华才生下一名男孩。薛夫人非常高兴,是一个男孩,薛家有后了。
这也就意味着薛蟠的地位又往后了,不仅仅是往后那么简单,是地位直线下降。薛蟠没有儿子,那就还得多顾着一点,有了儿子,薛蟠也就没有那么大的作用了。
还没有等到洗三,薛夫人就按照当初的约定,把薛家的三分之一财产给陆少华。
房子地契、铺子门面、金银珠宝等,薛夫人早早就已经准备好的,她把那些地契等的装在一个檀木盒子里交给陆少华,其他的人东西再让人搬到陆少华的库房中。
在陆少华生产的前几天,薛夫人去衙门过户备案,这才能算是把东西真正交给陆少华。她当时没有急着把东西交给陆少华,既然说等她生了孩子,那就是等生了孩子。
薛夫人当着薛蟠的面给的陆少华,陆少华还躺在床铺上呢。
“谢谢妈妈。”陆少华看了看里面的东西,厚厚地一叠房契地契的,心的薛家真有银钱。等过个两三年,她身体恢复了,再生一个,就能在拿三分之一财产,就能拿着薛家三分之二的财产,那么自己的孩子也就有了依靠。
“妈妈。”薛蟠睁大眼睛,万万没想到亲娘竟然真的把那些东西交给陆少华。再想想自己的私房钱,自己的私房钱真的好少好少啊。
他以前出去,人家都叫他薛大少,而现在呢,还有人调侃地称呼他为陆夫郎。
薛蟠有点想去墙角画圈圈了,感觉自己的地位下降那么多,感觉自己没有那么多银钱。到底谁才是薛家的人啊,明明自己才是。
“这是给你媳妇的,已经去衙门备案过的。”薛夫人微笑道。
“……”薛蟠的心在颤抖,又看看躺在床铺上喝鸡汤的陆少华。
“有意见吗?”陆少华询问。
“没,没意见。”即使薛蟠知道陆少华这时候不大可能从床铺上爬起来揍他,但是他还是不敢乱说话,“少华你有了,就是我有了。”
“知道就好。”陆少华点点头,“放心,少不了你的赏钱。”
“是。”薛蟠吸吸鼻子,他现在已经沦落到要妻子打赏的地步了。
“你已经是有孩子的了,要什么赏钱。”薛夫人看向薛蟠,“给哥儿留着。”
“……”可是自己的赏钱真的很少,一个月下来,能有二三十两就已经不错,这点银钱能买什么啊,薛蟠嘴角微扯,他感觉亲娘越发不待见他了。
等到后面,薛蟠就会明白,薛夫人有了孙子之后,孙子就比儿子重要了,儿子压根就没什么地位。
尤二姐的心思终究还是被南安郡王府的那些人知道了,那些人还知道尤二姐被尤三姐用扫帚打出门。那些人便说尤二姐野心真大,还说尤三姐不过就是在外头唱小曲的,还那么大的架子。
这一件事情很快就传到南安太妃的耳朵里了,南安太妃自然非常不高兴。
南安太妃不认为尤二姐的妹妹尤三姐配得上她的侄子,就算尤三姐长得很漂亮,那也不可能。因为尤三姐就是一个戏子,跟青楼女子差不多,南安泰安怎么可能让这样的女子成为她的侄媳妇。
要是让娘家人知道她竟然这么想,那她还怎么跟娘家人来往。
于是南安太妃找来了尤二姐,让尤二姐跪在院子里,跪了整整两个时辰,得让大家都知道尤二姐的行为不可取,也得让他们知道她的娘家人没有落魄到这个地步。
南安郡王妃过来找南安太妃的时候,就瞧见尤二姐跪在院子里,瞥了一眼,就进屋了。
“母亲。”南安郡王妃劝慰道,“您可别生气,罚罚她就是了,她回去还得照顾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