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真千金想开了(重生) >

第47章

真千金想开了(重生)-第47章

小说: 真千金想开了(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景平九年春,陈明轩携家眷反京,因政绩斐然,官升一品至从三品。
  五月大朝会上,陈明轩呈上黎王谋反的证据,且有辰王当面指控,黎王一席被关入大牢,其中就包括黎王妃的娘家,张府。
  黎王案还未审完,皇帝嘉封陈明轩为内阁学士,引起朝廷一片哗然。
  革新党看出了皇帝要将守旧派彻底打压下去的决心,同时眼红于作为革新派领头人陈明轩官位晋升之快,都一股脑的往前冲,守旧派在朝上的局势前所未有的糟糕。
  恰在这时,去年经受洪灾肆虐的灾区今年大旱,同时不知何处来的疫情重新席卷这块地方,死伤速度惊人。
  朝堂上上冒出了一些奇怪的声音。
  “陈明轩去年带来的药是不是有问题,不然正常由旱灾引发的疫情不应该如此迅猛。”
  “会不会那些那些药只是暂时压住了疫情,现在压不住了,重新爆发,你看这病状也是一样。”
  这种声音出现后,守旧派像是嗅到腥味的饿狼,疯狂上折子要求彻查陈明轩。一些心思不正的革新派也好似忘记了灾区的百姓,也跟着浑水摸鱼。
  陈明轩的境况一下子前所未有的差,前段时间还风光无限的革新派领头人现在人人喊打,大家好似已经认定了这次灾情全是陈明轩好大喜功弄出来的。
  一份份加急信送来,越来越严重的灾情,向周边地区蔓延的趋势,都好似在催促陈明轩早日入狱。
  “既然大家都认为是我的过失,那不妨由我过去赈灾。”
  “谁知道是不是你在背后搞鬼。”一位守旧派老臣反驳。
  “那就请皇帝派上一人监督我,这样既能赈灾又能抓住我的把柄,岂不是更好。”陈明轩环顾四周,问:“不知哪位大臣愿意与我同去。”
  刚刚还跳的很欢的大臣住了嘴,他们都老胳膊老腿,这力气活还是不指望他们。
  保守派的大佬们闭了嘴,新人又不够格,最后还是原本在陈明轩返京前革新派最高官位的人站了出来,要同他一起去。
  皇帝对这位站出来的人并不放心,这人投靠的时间比较后面,且与守旧派也多有牵扯,下旨封陈明轩为赈灾大臣,而那位只有监督权。
  江余没想到事情变化的如此之快,原本返京后陈明轩一下子升上从三品,她想着待黎王案后定能再升一升,可以和张丞相分庭抗礼。
  但没想到张丞相还未等到陈明轩官位晋升,自己先掉了下来,并且还是因为张馨宁的缘故。
  黎王将张府率先抛了出来,也是张丞相不谨慎,很多事都是由他出面,最后罪控也就指在了他的身上。
  最后张府被罚抄,张家人全部入狱,但好在江夫人已经带着江鑫阳从张家分了出去,又有陈明轩,江余,大长公主做保,黎王案才没有牵扯到他们。
  因为黎王府和张府的倒台,尤其是张府的失势,导致黎王妃在黎王府地位下降,客居黎王府的江家人自然没有好日子过。
  江家人找上了江余,在江余为陈明轩担忧赈灾事宜时,江母不厌其烦得带着江小弟在陈府哭诉。
  曾经紧挨着的张府和状元府,现在和二为一成为陈府,原本只准备将两府中间的围墙砸开就好,现在因为江母,江余秘密搬到了城外的新平山上。
  陈明轩即将要动身前往灾区,江余没那么多时间花费在这些人身上,她正忙着筹措赈灾物资。
  朝堂上那些人的嘴脸她算是看透了,看见灾情,第一时间关注的是将陈明轩赶下台,而不是赈灾,到时候的赈灾物资定然也不会那么及时。
  江余秘密离京,在各处采买物资时,果然收到赈灾物品被克扣的消息。不知是下面的大臣太团结,还是皇帝没有威信,这件事就这么发生了。
  江余当即无视陈明轩之前的叮嘱,动身前往灾区。
  一进灾区,江余便有种不适,腐臭的气息,荒凉的大地,仿若不在人间。
  表明身份后,江余骑着马,跟着领路人一起到了陈明轩落脚的地方。
  这里因为有朝廷的赈灾大臣,所以不能出去的灾民都聚拢在这里,江余才到就见着被衣衫褴褛的灾民簇拥在中间的陈明轩。
  旁边是一脸担忧的监督官。
  但看陈明轩凹陷的脸颊,眼睛的红血丝,再对比满脸富态的监督官,江余抓着马鞭的手紧了紧。
  “赈灾物资明日到,现在不听指挥的,物资减九成!”江余将鞭子往旁边的石墩上甩去,啪的一声吸引到众人的注意后,大声宣布。
  陈明轩见着江余眼睛一亮,但也没忘记自己的职责,紧跟着高声道:“全部隔开站好,不要聚集!到时候按照帐篷的顺序发物资!插队的没有!”
  之后示意被挤到外围的官员维持秩序。
  监督官看见江余只身一人,并不放在眼里,不阴不阳道:“这里可不是郡主应该来的地方。”
  江余对这个心思狭隘的人一点好感也无,直接忽视了他,进了原本的知府,现在的赈灾府。
  监督官满脸轻视的跟了进来,瞧见府中的空地上摆满了各种物资,有米面,红薯这类吃食,也有上次在大疫时大出风头,现在又遭受质疑的特制药……
  江余瞧见监督官在看见特制药时突变的脸色,眼含不屑,那是她麾下专门研究漳州草药的大夫针对大疫研制出的解药,并且经过了验证,确认无害后才给疫区送过来,怎么会只能短时间的压制病情。
  陈明轩在监督官背后捂住了他即将要叫出来的声音,低声道:“孙大人应该也不想我将您绑起来。”
  监督官给旁边的下属疯狂使眼色,却发现下属不是已经背叛了他就是被陈明轩的人擒住。
  “你休想!唔唔!”监督官刚被放开就再次被捂嘴,这次陈明轩没有亲自动手,而是由后面的下属将旁边随手撤的布塞入监督官嘴中。
  江余见监督官面色几经变化后,五指张动,身体疯狂扭动,嘴中也发出想“唔唔”声,想要吐出嘴中的布:“给我搜他的身!”
  陈明轩点头后,旁边的官差纷纷上前压住监督官,将他怀中藏着的东西都搜了出来。
  可能是没想到真有人敢搜他的身,监督官随身藏着的令牌,联络人的口哨,今日刚收到京中的信都被搜了出来。
  其中还有一瓶解药,江余仔细嗅闻后发现正是出自康泰药坊的特制药。
  监督官见着江余拿着药瓶,扭动的动作更激烈了,似乎想要夺回解药。
  “看来你还知道这药是有用的。”江余不屑叱道,“放心,在进京前,不会让你病死的。”
  陈明轩这才知道原来监督官也一直在服特制药,那他之前一直暗讽药有问题……
  陈明轩拔腿往外走去:“快随我去黄河!”
  一行人跟着到了黄河口,陈明轩在村民取水口亲自取出一碗水,就要给监督官灌下去,监督官连连往后退,紧闭着嘴疯狂扭头,就是不肯喝。
  这处的水很是清澈,是村民取饮水的地方,不存在喝不下去的情况。
  “这水中被洒了上次疫情的毒是吗?”陈明轩沉声问。
  监督官逼着嘴不肯说话。
  江余拿随身携带的银针测毒,没测出来,吩咐暗九去取提纯的设备。
  两边不远,东西很快取来,江余将饮水浓缩十倍后,测出了毒。
  “连续饮用这里的水十日便会染上疫症。”江余宣布结果,“但每日服用康泰药坊的特效药则可解除毒素。”
  在场众人均盯住监督官,不用他承认也看出他定然早知道这里的取水点被污染。
  毕竟大家是知道陈明轩每日会将特制药洒在粥中,只有监督官不和他们一同用饭,但他却私藏了特制药,结果自然一目了然。
  监督官就是想要陈明轩赈灾失败!
  甚至那边拖延物资的运输也有可能是他动的手脚,就为了多拖延几天,让那些灾民全部感染上疫症死掉,好给陈明轩更大的压力。
  陈明轩当机立断将监督官关押,将江余带来的米面熬成粥,中间洒入特质药分发给灾民。
  分发时严格限制一人只能有一碗,不管年纪大小,是男女还是老幼,毕竟数量有限,为了让每个人都缓解疫症,也只能如此。
  之后江余负责调动各地的药材,粮食入灾区,而陈明轩则是在查探谁在投毒前,将这里的事写入奏折,送了上去。
  其中格外强调了是江余带来赈灾物资才发现了这个问题,还号召京城的大臣踊跃捐赠,这里的灾情才能尽早过去。
  陈明轩弱化了江余捐赠了多少,只强调了监督官这个下毒知情人是由江余发现的。
  皇帝知道这场大疫乃是人为,勃然大怒,监督官还未回京,便被下令斩首,一家流放。之后又下令将原本的运送赈灾物资的负责人官位直接一撸到底,换上了皇帝亲信。
  有了这边的支持,陈明轩赈灾顺利很多,不过一个月,便找到下毒之人,乃是一普通宗室。
  皇帝知道这个消息很是开心,还要再加封陈明轩,被陈明轩以晋升太快拒绝了。
  不知皇帝是不是因为年幼的经历,现在多疑又小气。每次明明是他主动给陈明轩提升官位,但到了陈明轩替他做事的关键时刻总是隔岸观火,仿佛互不相干。
  陈明轩在现在这个品级的官员中已经是最年轻的一位,以后慢慢升总比这会儿皇帝因为开心,一下子给他升上去稳妥许多。
  两人回到京城,自然就要处理江家人,泼妇般的江母,性情大变的江九姊,蛮横的江小弟在江余回京后,像是点卯一般每日来陈府门口哭诉。
  江余想要找江父,让他把人带走时被陈明轩拦住:“等黎王案落,这些人会跟着一同落网。”
  见江余不解,陈明轩解释道:“张丞相在这个案子中只是前面的一个小兵,已经被抄家,等后面清算黎王府时,已经和张馨宁在户籍处登记了关系的江母他们一个都跑不了。”
  果真,等大理寺将黎王案全部查清后,宣布黎王,蒋太妃,黎王妃等主谋斩首,其余相关人等流放,宗室涉案较少以及减罚的辰王等人收押宗人府。
  等一切落幕,已是新平十年春,又是一年春闱放榜时,江余和陈明轩陪着江鑫阳看榜,并未在榜上看见他的名字。
  “我早就料到了这个结果,能成为举人已经是容了情,再进一步也是奢望。”江鑫阳无奈道。
  毕竟他的父亲犯案斩首,他就算与父亲早早断了关系,但终归是他的儿子。
  看见江鑫阳难受的样子,江余有些后悔为何没有关注张府的动静,以致张府和黎王府牵连的那么深。
  其他同样涉案的官员不像张家那般倒霉,被最先被抛出来,都只是被撸去官职,对子孙的科考没有妨碍。
  “你要不要跟着你姐姐经商。”陈明轩建议,“这几年你姐姐的事业越做越大,下面的人也越来越多,需要巡查的人,你就替你姐到处去看一看,顺便学一学经商。”
  江鑫阳想到好友何玉现在已经独立开了一家店铺,生意很是兴隆,很是心动。他既然已注定在官场上难取得成就,何不投商。
  三人一同回到江宅,江母也很是赞同江鑫阳的决定,并告诫他就算从商也不能放弃读书。
  江余瞧着他们母子和谐,退了出来,和陈明轩一同去借在学堂读书的宝儿,两人走在大街上将影子拉的长长的。
  “你是什么时候回来的?”江余突然觉得她纠结好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