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第4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不要不服气。许贡对盛宪不利的时候,你怎么没站出来保护他,还要高岱为之奔走?”
沈直的气势立刻弱了三分。盛氏也垂下了眼皮,不再怒视孙策。孙策拔出腰间的长刀,轻轻搁在案上。“仅凭我杀掉许贡这一点,你多少也应该知道感恩吧?我给你面子,派人来请你相见,你不去也就算了,装什么大公鸡?我现在想杀你就杀你,想羞辱你就羞辱你,你有反抗的能力吗?”
“你……你敢?”
“我为什么不敢?”孙策笑道:“我现在就在羞辱你,你能奈何,咬我吗?”
沈直气得浑身发抖,却无言以对。盛氏抬起眼皮,冷笑一声:“孙将军,士可杀不可辱。如果你想杀我们夫妻,直接动手便是,何必如此大费周折,就不怕坏了自己名声?”
孙策抬起头,打量着盛氏。盛氏相貌中等偏上,此刻柳眉倒竖,虽然也紧张,却比沈直好很多。他笑了笑。“夫人也不必摆出这副威武不能屈的模样,惹恼了我,把你送到辎重营做官奴婢,你就知道什么叫羞辱了。面子是自己挣的,不是人给的,你夫君对我不敬在先,我礼尚往来,有何不可?你夫君说了些什么,你应该比我更清楚吧。怎么,当时有胆说,现在没胆认了?”
盛氏欲言又止,侧头瞅了一眼沈直。沈直心虚地耷拉下了脑袋。孙策入主吴郡以来,一直很客气,与世家相处尤其谦卑,他因为盛宪的关系,不能出仕,眼看着沈珩、沈友相继出仕,沈友还成了孙策的心腹,代替孙策主持了战事指挥。既然不能出仕,索性做个名士,孙策派人来请,他就说了几句狂话,表现一下自己的气节,没想到惹来了祸事,孙策直接杀上门了。这根本不在他的计划之中,他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他以为孙策就算有怨言,也不能把他怎么样,没想到孙策会这么暴戾,直接将他家大门给踹了。
这时,陆康从外面快步走了进来。老头跑得气喘吁吁,脸上全是汗。见沈直虽然狼狈,至少还活着,这才松了一口气。他走到堂上,打量了一下盛氏,喝道:“妇道人家,又有孕在身,还不进去歇着,凑什么热闹。”
见陆康赶到,盛氏也松了一口气。眼下能拦得住孙策的人大概也就是陆康了。不过一想到沈直当时出言不逊,连陆康都被他骂了,又有些羞愧。她向陆康行了大礼,再三致谢,到后室去了。
陆康来到沈直面前,眯着眼睛。孙策不动声色的挥挥手,马超还刀入鞘,闪在一旁。沈直如释重负,坐了起来,却不敢抬头。陆康哼了一声,转身来到孙策面前。
孙策直起身子,笑眯眯地看着陆康,一副人畜无害的模样。换作以前,陆康也许没什么感觉,孙策在他面前一直如此。可是刚刚进来的时候,他已经看到杀气腾腾的骑士,看到沈家破碎的大门,也看到沈直刚才被马超用刀顶着脖子的模样,相信孙策有杀沈直的准备,哪里还会把孙策当作什么良善之辈。
毫无疑问,孙策如此小题大作,绝不是仅仅是因为沈直出言不逊,拒绝了他的辟除——孙策甚至不知道沈直说了些什么——孙策就是要借这件事向吴郡世家示威。他之前做了很多让步,吴县世家得寸进尺,还想获取更多的利益,孙策不肯再让了。沈直运气不好,一头撞在了孙策的刀口上。
“将军,沈直不过是一书生,愚戆不通世务,是我举荐失当。将军要怪就怪我吧,不必与他一般见识。”
孙策站了起来,掸掸袖子,拿起案上的长刀,插进腰带。“我没什么事啊,我这人也不记仇,事情过了就过了。我听说他是你陆家的外甥?这倒也难怪,陆家的外甥,盛宪的女婿,的确有点骄傲的资本。”
陆康的脸庞顿时一阵抽搐。
第790章 弃子
世家之所以强大,不仅仅因为世家有实力——富可敌国的毕竟是少数——而是因为世家之间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如沈直,他不仅是沈家的人,还是陆家的外甥,又是会稽盛家的女婿。对他不利就会牵涉到陆家,盛家,而陆家也不是孤立的,陆家与其他诸家也有很深的关系,比如陆康的女婿就是顾雍。
正因为如此,通常情况下,除非有不得已的原因,地方守令不会与哪家为难,孙策同样如此。可是一旦他决定要对谁下手,那就不会只考虑当事人,还会将与当事人有关的家族全部考虑在内。比如现在,他抓住沈直出言不逊的借口,要对沈直不利,就会做好对盛家、陆家不利的准备。真要见了血,绝对不是沈直一个人的血,还会有其他人的血,沈家、陆家都会受牵连。
如果是什么原则性的问题,在大义的旗号下,各家还有可能团结起来,与孙策论个曲直,为了这么一点意气之争,有必要吗?到目前而言,孙策都一直在克制,愿意与吴郡世家友好相处,就因为沈直的不懂事把这大好局面毁了,是不是值得?就算他愿意,其他人也不愿意啊。
可是面对孙策的咄咄逼人,他又不能不有所表示,一味忍让只会助长孙策的气焰。
陆康进退两难。
沈直也慌了。他听出了孙策话语中的威胁,知道自己这次闯了大祸。这位孙将军虽然年轻,虽然做事比许贡低调,但他却比许贡更狠。许贡欲对盛宪不利,最后还有所顾忌,没敢对盛宪下手,孙策却是毫无忌惮,不仅要收拾他,还要将陆家、盛家牵连进去,沈家当然更是首当其冲。
因为他一人而影响了三家的利益甚至性命,这个责任可太重了,重到他承受不起。尤其是沈家,沈家因为好武事,与崇尚经学的世风不同,这几代发展不太好,被陆家、顾家远远地抛在后面,好容易沈友得到了孙策的信任,沈家看到了希望,如果因为他而被孙策罢免,这个难得的崛起机会就毁了,沈家人会恨死他。
享受着家族的支持,当然也要负担起家族的责任,不能我行我素,一意孤行。
可是他刚被孙策踹了大门,又被孙策的部下用刀压着脖子,现在还要他向孙策低头道歉,他也做不到。
沈直僵坐在地上,紧紧咬着嘴唇,怎么也开不了口。
孙策站起身,掸掸袖子,也没和陆康打招呼,扬长而去。陆康站在堂上,沈直坐在地上,两人谁也不说话,堂上一片死寂。屋外的呼喝声陆续响起,马蹄声由近及远,渐渐消失,随即又响起了叽叽喳喳的议论声,应该是邻居们出来了解情况。一想到破碎的大门,沈直无地自容,更加难以开口。
盛氏走了出来,瞅了沈直一眼,一声叹息。“陆公请坐,容我夫妇稍加洗漱,再来侍奉。”说着走了过去,将沈直扶了起来。陆康也叹了一口气,示意盛氏自便。盛氏扶着沈直进了后堂,让人打水为沈直洗漱,更换衣服。她脸色平静,既看不出愤怒,也看不出后悔,一切如常,反让沈直不安起来。
“夫人,我……”
“夫君,你不用多说了,陆公还在外面等着呢。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子正一会儿也会来,你想好怎么向他们解释吧。”盛氏幽幽地说道:“至于我,你不用太担心,我既然嫁给了你,就一定会支持你。”
“可是我……”沈直窘迫不已。孙策刚才指责他没能为盛宪出头,外强中干,这不仅让他大失脸色,还让他无法面对夫人。盛氏以前没说过他什么,但那并不代表盛氏心里没想法,现在被孙策捅破了这层窗户纸,他们夫妻以后怎么相处?
盛氏低着头,为沈直换好了衣服,将他推了出去,让他去接待陆康,自己关上了房门。沈直耷拉着脑袋,出了后堂,来到前面。沈友还没来,陆康独自站在廊下,脸黑得像锅底。沈直不敢怠慢,走到陆康面前,躬身施礼。
“陆……陆公。”
“不敢当。”陆康转身,打量着沈直。“你又不是我的女婿,不必如此恭敬。”
沈直面红耳赤,一躬到底。“小子孟浪,但请陆公责罚。”
陆康心情很不好。沈直一时意气,不仅得罪了孙策,自取其辱,还让他颜面大失。接下来如何安抚孙策,他还不知道该怎么办。陆家是吴郡第一世家,他也是吴郡士人的领袖,孙策很多时候都以他为代表,很给他面子。吴郡能够和平易手,吴郡世家能够从孙策手中得到这么多利益,和他有很大关系。换一个人,孙策未必会这么好说话。
可是孙策不想让了,他已经划出了底线,他们也刚刚达成了默契,偏偏现在又闹出沈直这事,惹怒了孙策。要安抚孙策,就必须将已经拿到的利益让出来一部分。他个人无所谓,可是这涉及到很多家族的利益,损失可不小,别人会有意见。
“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沈直欲言又止,面红耳赤。他拒绝孙策的辟请,自然和他是盛宪的女婿有一定关系,但出言不逊却完全是因为他误判了形势,以为孙策就是个武人,面对吴郡世家没什么底气,就算受了气也只能忍气吞声,根本没想到孙策会打上门。
“是因为盛孝章支持袁绍吗?”
沈直的脸色渐渐苍白。他抬起头,看着陆康。“陆公支持谁?”
陆康眉心微蹙,淡淡地说道:“我支持朝廷。”
“孙策接连杀死周昕、许贡,自行任命丹阳、吴郡太守,他还算朝廷之臣吗?”
陆康不紧不慢。“伯平,你不用和我争这个理,孙家父子手中有太尉朱儁的军令,又有朝廷的默许,他掌握扬州是为了集东南之力,与河北争雄。至于他有无不臣之心,我不好说,但他至少没有像袁绍一样暴露野心。你如果和盛孝章一样支持袁绍,那是你个人的事,我肯定不支持袁绍。”
沈直寒声道:“陆公的意思,我懂了。多谢陆公忠言,请陆公慢走,恕不远送。”
陆康深深地看了沈直一眼。“无妨,你好自为之。”
第791章 分寸
孙策离开沈直家,去了太守府。蔡瑁闻报,连忙迎了出来。孙策随蔡瑁进了府,来到堂上,四处看了看,没看到向朗,便问了一句。
“向巨达呢?”
蔡瑁一听就笑了。“他去吴市了。将军,向巨达可是一个好帮手,有他帮忙,我这吴郡太守才能做得安稳又轻松。”
“是吗?”
“将军若是不信,等他回来,让他向你汇报一下这几天的收获你就知道了。唉呀,若不是亲眼所见,我也想不到吴市会这么繁华,与江陵相比只强不弱。这一趟可算是走对了。将军,你要多少投资,我们一定竭尽所能,就算卖掉一部分产业也是值的。”
孙策笑了起来。蔡瑁这么兴奋,自然是看到了巨大的潜在利益。姑苏是东南都会,仅论规模而言,未必就比江陵强,但姑苏有一个江陵无法比拟的优势:海外贸易。眼下海上商路已经初见雏形,第一个重要站点是交州的番禺,第二个重要商点便是姑苏,通常来说,夷商最多只会走到姑苏,不会再深入。江陵市就很少看到夷商,那里的海外商品都是从番禺或者姑苏转运过去的,价格当然要高上很多。
如果垄断这些商品,能赚到的钱肯定比开工坊多。
两人正说得开心,向朗回来了。得知孙策对吴市的商品感兴趣,向朗转身进去,提了一只木箱出来,里面放的全是纸卷,是他这段时间走访吴市见闻记录,有图有文,画工还不错,看来平时没少画。孙策看了几卷,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