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万王之王楚庄王 >

第671章

万王之王楚庄王-第671章

小说: 万王之王楚庄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夸?晋军虽败,不过主将之过,其万千勇士何罪何过?他们一样奋勇博杀,他们一样义烈千秋!如果我们大楚男儿连为义烈死难的勇士都不知尊重,又何能真正容壮烈于心胸?”

    众将都默默不语。昭元续道:“谁人不是父母所生天地所养?两军交战,自然当各显英勇,绝不应退缩怜惜。然只要胜负已定,面对敌之死难者,却当存一分怜悯之心,这方是人心所为。当我们已得胜誉,在此杯酒言欢时、大谈‘京观’之时,可曾想过敌我死难勇士父母之心?既然身为敌国,自只应各自抚慰己方,否则容易流于虚伪和自虐。然最起码,我们也可以做到不再继续侮辱伤害对方英灵。寡人问你们一句,你们能不能有这份心胸做到这件事?”众将齐呼道:“有!”昭元一把捏碎酒爵,怒道:“大声些!寡人听不见!”众将齐地站起吼道:“有!”厅上所有人都互相而视,全不避忌,气氛一时沉静下来,极是肃穆。

    良久,昭元才挥了挥手,叹了口气,道:“大家都坐下罢。”众将哗啦啦坐下一片。昭元道:“寡人如此,决非对敌人仁慈,而是因为寡人敬佩英雄身上的那股英烈慷慨之气。哪怕这股气是敌人身上,寡人也绝无半点不敬。当初斗克黄不避罪,寡人亲释其罪,官复原职。荀罃不惧威,寡人恩以礼遇,不制枷锁。无论是敌是我,只要能有这般之气,寡人都是一般地敬重。寡人要的是什么?寡人要的是要让你们明白,我楚人崇尚慷慨义烈!天下间无论是敌是己,只要是勇士,我楚人都能一样地敬重!”

    众将都是热血沸腾。潘党拜道:“臣有错,请大王责罚。若赦臣之命,臣愿以余生追随慷慨义烈之气,决不负大王所望。”昭元目光闪动,摆了摆手道:“你不过一言而已。既然寡人为大王,建与不建乃是在寡人,有罪无罪自也是在寡人。言者无罪,战者有功。你无罪有功,罚你做甚么?若砍了你,难道让寡人对着你墓碑叹悔,后悔不识我楚国勇士之义烈?”

    潘党大喜,谢恩退回就座,只有郑君还不敢回席。昭元扫了他一眼,淡淡说了一句:“你坐回去。”郑君连忙道:“是,是。”忙不迭地退了回去。昭元看了看众人,见他们都是一脸严肃,犒赏宴会气氛全无,心下觉自己也是有些反应过度。

    昭元想到这里,复又招那些瑟缩在一角的侍人重新摆宴,道:“寡人激动之下,不顾场合,还请诸卿莫怪。”诸将都道:“不敢。”昭元举起酒爵道:“男儿行事,拿得起,放……放得下。今日郑君来以国礼相谢,我等亦不可失宴会之礼。今日当全意尽欢,不谈军国之事。明日诸军同去收祭勇士,再怀英烈。”

    诸将齐声称是,知他不喜做作和缠杂不清,渐渐又是觥筹交错,放开胸怀,言谈无忌起来。昭元自己脸上也是渐渐笑容复现,就象是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心头却禁不住又苦笑起来:“我戒他们要拿得起,放得下,诸将自然也都以为我是这样的人。可是我自己,真的是这样的人么?嘿嘿,这世界还真是奇妙,就我这种人,居然还能来理直气壮地训人。”他想到这里,忽觉心头一痛,甚还有蔓延之势,急忙压住,大饮特饮以抑悲酸。

    次日一早,郑君已受命告辞而去,三军便开始收拾骸骨。通常诸军只是掩埋能辨认的己方士兵之尸,对血肉模糊、难以辨认敌我者,以及晋军之尸不闻不问。昭元下令全军将士凡见尸首便要掩埋,不论敌我,也不分敌我是否同埋。有将领进谏说,自古以来,从无替敌人收尸之事。昭元只是冷声道:“从今之后,寡人就是古。”于是三军都是遵命不悖。

    昭元自己,却亲督亲兵及暂闲诸将,搭起了一座面向黄河的祭台。到得次日,郑君等又率人送来了昭元吩咐的致祭之器,满满地摆在尚未完工的高台之侧。昭元亲自定制了大祭之服,巡视法器,亲写祭文,名为《国殇》,准备待在第三日隆重祭奠两军英魂。时若行祭,必须有河川有名,事件明晰,方好告列祖列宗,但此山却还未有其名。昭元想起自己曾在这一带亲自擂鼓,激发士气,遂名之为擂鼓山。

    http://

第九卷 问鼎中原 第 九十 回 威灵怒兮日无光(三)

    第三日上,战场骸骨掩埋已毕,昭元便亲批大祭师袍,登台做两件事:祭两军英魂,和告列祖列宗自己胜利。众将人人盔上系以白麻,相随而至高台。昭元展开连夜亲自而就的《国殇》祭文,念道:“颛顼高阳氏世系,祝融之后,楚王芈支子德,今得天地相助,祖宗保佑,将士勇猛,败晋师于邲城之擂鼓山。芈德自知无德,不敢矜功,特先致敬于两军英魂。”说罢一句句念道: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遥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祭文从来都是要求文雅而又神秘,自然颇显晦涩,说起来拐弯不少。比如“犀甲”、“吴戈”“秦弓”之类,其实就多是指代精良装备,本身并不一定是实指。但诸将士都亲身经历过两军会战的惨烈景象,神意相通之下,却人人都觉感叹的就是自己和身边的战友。因此,他们理解起来反而丝毫不难。这祭文若是用大俗之话说出来,大意乃是:

    你手持金戈,身批犀皮精甲,与敌搏斗;战车互相交错,刀剑互相砍杀。旗帜遮天蔽日,敌人往来如麻;飞箭空中对撞,勇士们奋勇争先。敌人冲击我阵,肆意践踏我队;战车的左骖死去,右骖也被刀砍伤。战车的双轮陷入了土中,绊住了四匹战马,它们只能声声悲鸣;擂鼓的战友们手挥玉槌,战鼓依然轰天震响。两军拼搏得天昏地暗,连天地神灵都为之感怒;残酷杀戮后,你的尸首被弃于原野。

    你慨然出征,从来没想过要回返母亲的怀抱;平原迷雾苍茫,英灵面前的路是那么的凄迷幽远。你的躯体身佩长剑,张着强弓,虽然身首已是分离了,壮烈之心却依然丝毫没有改变。你英勇无畏,热血汹涌;你慷慨刚烈,无人敢于亵渎。你虽然身已死亡,但你的精神将铭记我们之心,永不消逝。在灵魂冥路上,你也必将永为鬼神之雄。

    昭元念完,缓缓将祭文投入神火之中,便退后与三军将士一起拜祝万千英灵。众军想起血战时的壮烈和同伴的离去,人人都是热泪盈眶。昭元连拜三拜,起来复举牲酒缓缓洒于神位,悠悠祝道:“漫漫冥路,幽幽神明。勇士英灵,牲酒以敬。”三军将士都是泣不成声。

    昭元看着那在伸缩的火舌中渐渐逝去的祭文,眼前仿佛也浮起了那一番两军将士生死搏杀的刚烈,心头阵阵收缩:“无数的勇士,为什么一定要如此?他们这样,是为了什么?他们得到了什么?他们失去了什么?我得到了什么?我失去了什么?”

    昭元呆呆地看着那幅祭文化作青烟慢慢消逝,灵魂就象出了窍一样,几乎有些站立不住。肃穆致敬后,自然便是祭告先王胜利之消息。按说这些本来是当欢喜连天,但昭元大祭师思维发作,思虑太过深远之下,却说什么也无法作出高兴的样子来,甚至都还觉得心头一阵阵地抽痛。

    他勉强祭完先王,检阅完三军,正要回军,忽听一名将领小声笑道:“我军如此军威之下,谅周王还不乖乖地将美人送来?我们不是又可以有一场婚礼热闹么?洛水美人,不知何等神韵?”却听另外一人低笑道:“你又不是新郎官,纵然是来了,你还不是看不见?”

    昭元顿时觉出一阵前所未有的刀绞剧痛从心头迷漫而起,全身都如同被抽去了经脉一般,眼前一黑,几乎当众晕倒在台阶之上。两边众将见他忽然脸色惨白,眼神发直,脚步踉呛,都是大惊失色,抢上来扶住。

    昭元全身丝毫无力,那似曾相识的身心之痛已是如钱塘巨潮一般,一层层涌将上来,要将他彻底吞没。他想要拼命忍住,极力转过头来望那些惊慌失措的面孔,想要朝诸将说句“寡人没事”的话,但却只是嘴巴张了几张,连一个字也没说出来,便晕了过去。

    睡梦之中,昭元只觉自己如置身于一处无边无际的黑暗之中,四面没有任何日月星辰,更加没有半点灯光。那无比均匀一致的黑暗让他恐惧,似乎每呼每吸一下,进出的都是令人窒息的邪恶和丑恶。他想要喊,可是却根本发不出声,也更加没有人应。他想要逃到某一个地方去,却根本不知道朝那里逃。他的身体不听使唤,心思更加不听使唤了。他驱不动双脚,更加捡不起己的心。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否还存在,因为他看不见自己,摸不动自己,感觉不到自己,认识不了自己,更加理解不了自己。

    等昭元模模糊糊醒来时,却发觉自己似乎是在中军大帐中,旁边还有人轻声言道:“祭河之典怎么样了?”依稀是虞丘的声音。昭元霍然睁开眼睛,问道:“什么祭河之典?”

    虞丘一见他醒过来,大喜道:“大王醒了!”立刻一群人奔了过来。昭元勉强想要坐起来,却是说什么也全身无力,因为那股痛入灵魂的身心绞痛还在继续着,他的全身更加是丝毫无力,根本支持不起自己的重量。虞丘等扶起他道:“大王还请善养龙体。这祭河大典乃是因为臣等见大王昏迷,百般诊断,始终不得其因,于是想到乞求河神保佑。”

    昭元心头忽然一股怒气上来,咬牙道:“不准祭河神!没有河神能保佑寡人!”可是他自己,却因为这句话的激动而剧烈咳嗽起来。虞丘叹道:“臣等才起念祭河不久,刚刚准备了白马白壁和太牢少牢,大王便已醒转,足见还是有用。臣等请……”

    昭元忽然奋起全力,一把揪住虞丘衣领,死死瞪住他的眼睛,一字一字地道:“寡人说过,不能祭河神,你听见没有?”虞丘吓了一大跳,忙道:“是,是,不祭,不祭。”

    乐伯道:“大王是否不信河神有灵?大王不是先曾祭了万千勇士之灵么?这里地近河洛,河伯为尊……”昭元一听洛字,立刻如同被针扎一样,扬手止住了他,冷冷道:“寡人祭的是人,是人的英烈之气,不是祭神。寡人不需任何东西保佑,也绝无任何东西能保佑寡人。若生死有定,确有神灵,此痛乃是降罪示警的话,那么寡人既获罪于神,求之何益?为君者身挑一国之担,乃是身负万民,而非身负万神!君王无人可以约束,必须有异象以为君王之自警。若是真有神灵,寡人不但不惧降灾,还会时时乞求天降异象!若异象警示是因为君王之德行,那么为君者当体仁万民,才可以赎罪孽。若是寡人真有罪于神,失德于民,岂是向神行贿、抬几匹牲礼就能免的?那样神与贪官何异?又有什么资格接受寡人的祭礼?若是根本无神灵,求之又有何益?准备什么太牢少牢?统统拿回来给将士们犒赏!”

    众人都是默默不语,似乎都以为他是昏乱之言。昭元心头愤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