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抓住人心的66个关键-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快。”
人们内心中最基本的需求是渴望别人的欣赏赏。换句话
说,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这些长处正是个人价值的生动体
现。每个人都希望别人能看到和肯定自己这些长处,从而肯
定自己的价值。因此,哪怕是一句简单的赞美之词,也会使
人感到信任、友好、欢心、温馨。
欧洲中世纪的黎塞留是这方面的高手。例如,他自己能
解释国王常有的烦乱情绪,还能因势利导,以使迷惑的君主
控制住自己,进而感觉良好。一个与他同时代的人就曾说过,
黎塞留每天要非常仔细地审视国王路易的面容,即使有一道
皱纹异样,他也不会休息,直到使之恢复正常。
在此方面,你也许不会做得如此之细,但你将会发现这
样做有助于上级保持镇静。即使是最坏的上级,当他不仅对
你感到满意而且对自己也感到满意时,他将会变好,而且也
会变得更加容易接近。
这里所说的称颂,无非就是充分肯定并赞美别人的优点
和成就。即使对方是与您意见不合的人,也尽量要以不伤和
气的言行来应付。换言之,就是不要“树敌”。因此,平日生
活中,最好不要有足以中伤别人的言行。
总之,讨厌别人对自己拍马屁的人是少之又少。即使有,
其内心的本意亦必不尽然。譬如曾经叱咤风云一时的拿破仑,
就有过这么一段轶事。
拿破仑是非常讨厌别人拍他马屁的。有一次,随从之一
对他说:“将军!您是最讨厌别人对您拍马屁的吧!”拿破仑
笑着回答:“是的,一点也不错!”
事实上,这不就是那位随从一记“拍马屁”吗!
赞美别人,恭维别人,就算是对人“拍马屁”好了!其
实都是人际关系上至高无上的“润滑剂”,而且这种美丽的言
词又是免费供应的,如此“于人有利、于己无损而有利”的
事,又何乐而不为呢!
当您不断地在加强充实自我能力的同时,请莫忘了也要
加强一下对别人“恭维”的技巧!
要想早日出人头地,首先就要澄清自我的主观意识,尽
快地养成随时都能赞美别人的习惯。俗话说“习惯是人的第
二天性”、“习惯成自然”,当赞美别人已经变成您的习惯时,
您的成功也就指日可待了。到那时,曾在背后对您指指点点,
甚至批评您的人,都将对您刮目相看了。
然而,当你力图使上级感觉良好时,必须摒弃露骨的奉
承。你不应该试图靠溢于言表的赞扬或是假惺惺的恭维话来
安抚他或让他高兴。这种做法不只是不诚实,而且往往会自
讨没趣。
就像现代心理学家所指出的那样,恭维和赞美至多只会
使接受者产生矛盾的心理反应。
黑姆·吉努特曾这样说过:“直接赞扬某人就像是直接照
射的太阳光一样,令人感到不舒服,使人眼花缭乱。因为这
种赞扬会直接置他于一个不自然的、尴尬的境地,所以他往
往会不得不加以拒绝或者就是轻视它。”这样也会使他担心自
己会辜负别人对他的赞扬。如果你恭维上级已做的某件事,
那么,下一次如果他也许没有做得这么好时,他就会变得极
为烦恼,起先恼他自己,后来就会对你生气。
一般说来,爱什么懂什么,一个人爱好书法,必定有丰
富的书法知识;一个人爱好钓鱼,钓鱼经验必定丰富。你没
有必要恭维其爱好如何如何,这样的话他必然听得太多,如
一阵风吹过耳畔,脑中留不下半点痕迹。这时,只要你虚心
地讨教一番,作毕恭毕敬状,他定会耐心地向你传授其中一
二奥秘。一次,某君到一位擅长书法的领导家去拜访,自然,
话题就落在书法上。某君谦虚地说:“王局长,这些年我虽然
努力练字,书法水平却提高很小,恐怕主要是不得要领,请
您稍稍泄露点‘秘诀’如何?”王局长很兴奋,滔滔不绝地讲
起他的书法“经”来,“我最大的体会就是练字‘无剑胜有
剑’,就跟令狐冲练剑一样,平时心中多揣测,多看多记,关
键在于心得,不一定非整天坐在那里练字不可……”某君很
高兴地说:“现在得您‘真传’,以后用心去练,定会大有长
进。”王局长很高兴,临别时还送了他几幅字让他临摹。这就
是“无赞胜有赞”、“无声胜有声”的道理。
除了给予敬意和赞赏之外,另一种使上级感觉良好的做
法是表达你的良好反应。如果上级在宴会上讲了一段话,你
和在座的其他人都以为讲得很精彩时,要毫不犹豫地向他提
及自己的反应。如果你没有参加,那你可以与那些参加的一
个人或几个人联系一下,看看他们是否有一些正面的话要讲。
记住,所有这种情况,你都不是在发表意见,而只是在
转告一个事实。
再说一遍,你不必等上级做报告时才使用这种技巧。如
果上级主持一个会议,他说的或提及的一件或几件事,散会
后仍给那些参加会议的人留下深刻印象,你可以转告这个事
实;或者,如果上级做出一个决策,受此决策影响的一个或
很多人相信这是一个好的决策,那你也可以转告这个信息。
记住,转达对他做好事的积极反应,就是在鼓励他多做好事。
你在正确的方向上助了他一臂之力。
为了使上级感觉良好,你还可以使用另外一种奉承形式,
这很体面,而且往往很有效。
封伦本来是隋朝的大臣,隋朝开国不久,隋文帝命令宰
相杨素负责修建宫殿,杨素任命封伦为土木监,将整个工程
全交给他主持,他不惜民力,穷奢极侈,将一所宫殿修得豪
华无比。那个一向以节俭自我标榜的隋文帝一见不由得大怒,
骂道:“杨素这老东西存心不良,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将宫
殿修得这么华丽,这不是让老百姓骂我吗?”
杨素害怕因这件事而丢了乌纱帽,忙向封伦商量对策,
封伦却胸有成竹地安慰杨素道:“宰相别着急,等皇后一来,
必定会对你大加褒奖。”
第二天,杨素被召人新宫殿,皇后独孤氏果然夸赞他道:
“宰相知道我们夫妻年纪大了,也没什么开心的事了,所以下
工夫将这所宫殿装饰了一番,这种孝心真令我感动!”
封伦的话果然应验了。杨素对他料事如神很觉惊异,从
宫里回来后便问他:“你怎么会估计到这一点?”
封伦不慌不忙地说:“皇上自然是天性节俭,所以一见这
宫殿便会发脾气,可他事事处处总听皇后的,皇后是个妇道
人家,什么事都贪图个华贵漂亮,只要皇后一喜欢,皇帝的
意见也必然会改变,所以我估计不会出问题。”
杨素也算得上是个老谋深算的人物了,对此也不能不叹
服遭:“揣摩之才,不是我所能比得上的!”从此对封伦另眼
看待,并多次指着宰相的交椅说:“封伦必定占据我这个位
置!”
可还没等封伦爬上宰相之位,隋朝便灭亡了,他归顺了
唐朝,他又要揣摩新的主子了。有一次,他随唐高祖李渊出
游,途经秦始皇的墓地,这座连绵数十里、地上地下建筑极
为宏伟、墓中随葬珍宝极为丰富的著名陵园,经过楚汉战争
之后,破坏殆尽,只剩下了残砖碎瓦。李渊不禁十分感慨,
对封伦说:“古代帝王,耗尽百姓国家的人力财力,大肆营建
陵园,有什么益处!”
封伦一听这话,明白了李渊是不赞同厚葬的了,这个曾
以建筑穷奢极侈而自鸣得意的家伙立刻便换了一副面孔,迎
合地说:“上行下效,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风气。自秦汉两朝
帝王实行厚葬,朝中百官、黎民百姓竞相仿效。古代坟墓,
凡是里面埋藏有众多珍宝的,都很快被人盗掘。若是人死而
无知,厚葬全都是白白地浪费;若人死而有知,被人挖掘,
难道不痛心吗?”
李渊称赞他说得太好了,对他说:“从今以后,自上至
下,全都实行薄葬!”
封伦修宫殿,表面上看是没有揣摩准隋文帝,其实他知
道,真正当家作主的是皇后,他从她那里人手,连皇帝都得
被他牵着鼻子走,这才是真正的揣摩高手呀!
关于这一点,作家宾德在其畅销书《代理人业务》中引
述了一个社会学博士欧内斯特·迪克特的一段话。
迪克特博士说:“如果你知道如何才能使自己的工作方法
与上级的那引进独特的工作方法几乎完全相同,从某种意义
上来说,你就在让上级喜欢你和你的工作方面开了一个好头;
当上级从你的言谈举止上看到了他们自己独特的方面时,他
们就会对你加以承认。否则,他们就会否定自己,而这是与
人的本性相背的。”
迪克特博士称这种方法为“机智奉承法”,确实如此。但
是你应该确信,决定接受上级的任何一个独特的方面对你应
该是实际有效的,否则,就会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上级会
认为你所理解的都错了,并且他将开始怀疑你,而不是怀疑
这个独特方面的本身。
关键 6
上司的话你一定要听
泰勒在《政治家》一书中写到:“专心致志地听就是一种
最安全而且最灵验的奉承形式。一个人能做出自己洗耳恭听
的样子,他就具有了获得人们好感的才能。”
显然这种倾听本身就很有价值,但是,当他带来理想反
应时,就会变得更加有效。在这里,泰勒也有些有价值的东
西要告诉我们。
“上司发表讲演,当他一坐下来你就鼓掌,他会把你的敬
意当做是一般的礼节;但是,过了一会儿,你让他知道,你
被他讲演中的某些动人之处所吸引。这时,你也许会以为他
很快会淡忘了此事,其实不然,他会将你的赞扬长时间地铭
记在心,甚至当你对他的讲演已经印象淡薄时,他还会念念
不忘。” 。
当然,你不必等到上司做报告时方用到这种技巧。只要
回想一下以前他说过的某件事情,并在一个合适的时候再提
一遍,这样也许就有助于促进你们之间的关系。你甚至不必
说你一概同意这件事,要紧的是你要让他知道你认真思考了
他的讲话,要得到上司的喜欢,你无论如何应该这样做。
偶尔上司留下加班,最好也主动留下帮忙。如果上司因
此相邀去吃饭,就要高兴地相陪。这样做当然不是存心要上
司请客,而是借此制造接近上司的机会,并在茶饭间的闲聊,
听取上司的人生经验等等。
即使上司谈的都是一些老调,也要倾耳凝听,时而给予
表示共鸣或赞佩的应和,决不可有一丝不耐烦的神态。前面
说过,这种部下是最被赏识的。
“早上班晚下班”可说是好处多多,须谨记在心的是,必
须持之有恒,效果才会彰显。
不管是不是业务员,出差时如有任何收获,都要尽快向
上司报告。千万不可存有“回去再说”之类的想法,因为这
样就无法及时使上司了解到最新动态。
在位上的人多少都有对下属训话谈经验的欲望,不妨做
个忠实的“听众”来听他高谈阔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