堕落仙人-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人心想好话已经说过了,天师只问谁和皇帝相似,明显是绕弯子,问到太子的短处。天师尊者都向着三皇子,我等四人不说公道话也不行啊!
东园公唐秉拱手说:“在下眼光浅陋,以为三皇子完全继承了皇帝陛下的气质和神韵……”
其它三位贤者都点头称是。
这回话说得干脆利落,已经是板上钉钉。太子那边的人全都吸了一口凉气,都以为那四个老头脑筋出了毛病。说得好好的,出山来支持太子,怎么到了皇帝跟前,全都变卦了?全都想不出问题出在哪里。
刘邦心里畅快非常,连连夸奖四贤者有眼光,并叫人赏酒,之后又赏给四贤者一大堆财物。
形势急转,没想到花了血本请来的四贤者竟然帮刘如意说话,那帮老臣个个像霜打的茄子一样,无精打彩,颜面扫地。
宴席散后,“商山四皓”直接被苏天师接了过去,成为苏天师的客人,也就是成了刘如意的人。
吕后气得快要吐血,把下面的人个个大骂一通,但也无济于事。看来什么天师、仙师的绝不能轻视,要想尽一切办法除掉,必须除掉!
第253章 改立太子
汉高祖九年五月六日,早朝之时,刘邦下旨,废除太子刘盈之位,改立刘如意为太子。
刘盈当不成太子,却被封为代王,这也算是一种补偿吧!
许多大臣心里反对,但是开不了口,也移不动脚。一群人急得脸上通红,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看到谁也没有带头反对,以为人人都是怕事,不愿意出头。其实是被旁边的苏天师做了手脚,这件事异常顺利地获得通过。
次日,在苏原的授意下,刘如意又拜萧何、张良两位丞相为师。这样能制造些有利的舆论氛围,笼络人心。
为了防止吕氏等人狗急跳墙,苏原让晞乌弄了四名智脑保镖。两男两女,全天候二十四小时贴身保护戚夫人和刘如意。这四人除了听从两位新主人的话之外,只会听从皇帝刘邦的话,其它的人无权过问,因为这四人是神仙的部下。
吕氏家族那边,人人焦急万分,许多人甚至提出谋反守位的计划。苏原觉得有必要给那些胆大妄为的人一些教训。
这天深夜,吕氏家族的主要成员会同各大势力的头脑人物,在吕禄的将军府里,秘密讨论当前形势,商定措施,准备有所行动。
就在这当口,苏天师忽然在大门外求见,把里面的几十个头头吓得半死。后来听说只有苏天师一个人前来,就有持无恐地让他进来。
苏原和那些人并不熟悉,只认得吕后的哥哥吕释之,还有吕后的三个侄子,吕产、吕台和吕禄几人。
吕释之和吕禄假装热情地迎接苏天师,其它的人都明显脸色不善。大院内已经准备了几百名弓箭手,以防出现意外的情况。
苏原一看,几十名重要人物全都在场,拱手行礼道:“各位大人、将军好有闲情逸致,在这里莫不是密谋什么大事?”
“要是真的密谋大事,苏天师进来岂不是自投罗网?”吕产阴阳怪气地说道。
“哈哈哈哈……”有几个胆大的开怀大笑起来。
苏原等他们笑够了,又说:“各位有富贵荣华享用还不知足,如果真有什么歪心思,那真是自取灭亡!”
“天师您多虑了!”吕释之早听说苏天师是神仙,心里直发虚,连忙出来打圆场,“谁会有福不享,弄些不安分的事?我们只是在一块儿喝酒谈心而已!”
“那就好!”苏原说,“请转告皇后娘娘,太子的事已经不可更改,二皇子将来也必有厚福可享,何必贪心不足,轻信小人之言,日后只会落得个悲惨的下场!”
“看谁没有好下场!”吕产早就不耐烦,他歪歪斜斜地装作酒醉,扑过来向苏原后背就是一刀。
吕释之急忙叫道:“不可……”
苏原连手也懒得动,那吕产像是撞上一堵透明的墙壁,扑嗵一声,撞得眼冒金星,向后倒去,口鼻之中鲜血真流。
吕禄心里气不过,这里足有几百人,还怕你一个?让人抢上来扶走吕产,再大手一挥,众人向后疾退,外面几百个弓箭手冲了进来。
“看来你们是真想谋反?”苏原说。
吕禄大叫道:“反不反是我们的事,今天你别想走出这个门!放箭……”
大量箭矢直飞过来,苏原还是没有动,那些箭还没射到他身边却全都掉在地上。
“放箭,再给我射!”吕禄以为这只是某种法术。
弓箭手不停地放箭,直到把箭全部射光,连苏原的一个衣角也没有碰到。
苏原手一挥,那些弓箭手被一阵大风吹得东倒西歪,倒了一地,还有不少被吹到门外的院子里去了。
吕禄说什么也不信邪,他大喊道:“大家一起上,看他还有什么法术!”
所有的人举着武器,向苏原杀来。
苏原摇摇头,那些人的身体猛然离开地面,全都是头下脚上,悬停在空中。苏原双手向上一举,乒乒乓乓……一通乱响过后,整个房顶已经不知所踪,那些人都悬在露天之处。
“现在知道什么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吧?”苏原好整以暇地说,“忠言逆耳啊,有些人被利欲迷失了心智,丧失了最起码的良心道德,让你们好好清醒清醒!”
晴朗的夜空忽然下起暴雨,眨眼功夫,把那些人淋成一个个落汤鸡。
那些人倒悬着淋了一夜雨,后来据说全都生了一场大病,从此以后变得安分守己,再也不敢生事。
……
汉高祖九年,大臣娄敬提出“强干弱枝”的政策,被刘邦采纳。将六国中大约十万多贵族、豪强迁至关中地区,这样既能充实关中,又能加强统治,消除各地方的复辟势力,但这些人如何妥善安置却是个难题。
苏原让太子刘如意献计,提出以“陵邑制度”来解决燃眉之急。所谓的“陵邑制度”就是在皇帝陵园附近,划出一片土地为“开发区”,由官府出资金,居民出人力,共同建设适宜居住的大型生活社区。
同时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如按每户人口数目分配房屋、田地,并为每户补贴二十万钱等等。该地区的居民名义上是“侍奉皇帝陵园”,实际上是对这批有着不确定因素的移民进行变相地软禁。
陵邑制度取得巨大成功,一座崭新的“长陵邑”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刘邦对太子刘如意称赞有加,并赏赐了许多财物。
……
汉高祖十年,苏原根据后来的历史,让刘如意向刘邦献上六大治国方略。
一、废除秦朝旧政“挟书律”,下令鼓励民间藏书、献书,恢复旧典,改善文化氛围;
二、防止赵国丞相贯高谋反;
三、陈烯居心叵测,如赴赵国任丞相必将窜通淮阴侯韩信反叛;
四、封赵佗为“南越王”,维持南方的统一局面;
五、防止九江王英布叛乱;
六、划出闽南国与南越国交界处的一部分土地,成立新的东越国,并分封少数民族首领织为东越王,实施少数民族自治,使各少数民族异姓王之间互相牵制。
刘邦一看这些都是出自苏天师之手,自然深信不疑,当即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使这些事件都得到妥善解决。
以后几年,整个国家基本上都处于安定团结的局面。
第254章 帝位之争
刘如意自小聪明好学,在晞乌的悉心教导下,建立了自己专用的实验作坊,空闲时折腾出许多发明创造。
如“向风鸟”,这种金属鸟足部固定后,鸟身能够随风转向,放在屋顶或车上可以指示风向
“褥香炉”,在镂空的金属球之内,吊装着半球形的薰香炉,外部是能向任意方向转动的万向支架,半球形的香炉利用重力作用下垂,放在被褥内,无论如何滚动,薰香炉都不会翻倒
“记道车”,利用车轮转动,带动齿轮,能自动测量车辆行进的里程,并能通过转动的符号显示出来
刘如意把这些新奇事物首先献给刘邦,偶尔心血来潮又制作一批,作为礼物赠送给各位大臣以及诸王候。从此太子刘如意的名气越来越大,朝野这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长安城里许多建筑都是新建的,刘邦建国后又是匆促迁都,采用边用边建的原则,外围还没有像样的整体城墙。
汉高祖十一年,刘如意根据苏原的提示,向刘邦提出修筑长安城城墙的建议,并愿意亲自负责这一浩大的工程。刘邦欣然同意,这年刘如意仅有十二岁。
苏原让晞乌负责协助刘如意进行修筑城墙的工作,但要尽量保持低调,不能过分张扬。
晞乌分几个批次,从盘古大陆运来几百名工程机器人。从城墙的选址、测量、绘图等等开始,工程以最快的速度展开。在这批机器人的协助下,只调用不到一万名劳工的情况下,利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将这项艰巨的任务圆满完成。
虽然有天师和仙师相助,但太子的能力在这种复杂的施工过程中得到充分发挥,大家有目共睹,太子的声望一天天高涨,深得大臣们拥护。
阳复道人一直没有出现,刘如意的太子地位越来越牢固,苏原无事可做,回到妙音天。
在长安生活三年多,对于天界来说只是一小会儿功夫。
苏原把玉莲花、特丽斯等人看望一遍,又和雅洛布喝了几杯酒,这才返回长安城。
他这一耽误,人间已经过去几个月。还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皇帝刘邦驾崩!在刘如意向刘邦献上的六大治国方略里,就有防止九江王英布谋反的提议,刘邦也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
通过削弱英布的兵权,收回部分封地,在靠近九江的楚国驻扎大量精锐军队等等。
但英布最终还是联络到不少项羽的残余势力,打着为楚霸王项羽复仇的旗号,绕过楚国刘交的军队,经南阳一路进攻至武关,直逼长安。
太子刘如意率军迎敌,晞乌临时组建一支由机器人伪装的火炮兵,只用两天时间就将判乱平息。老奸巨滑的英布却事先派出一批死士,埋伏在刘邦视察完赵国返回的途中,用暗箭射中刘邦。刘邦不治身之,算来,他最后还是死于英布之手。一代草莽英雄刘邦归西,终年62岁,葬于都城长安附近的长陵,庙号为“太祖”,谥号为“高皇帝”。
刘邦死后,太子理当即位。朝里支持太子刘如意的人虽多,但吕后一派的实力稳占上风,许多人都在暗地里谋划,乘苏天师不在,推翻太子拥刘盈登基。
在全国各地,有实力的王候,都在打着各自的小算盘,逆流暗涌,形势非常严峻。
太子刘如意和戚夫人多次遇险,幸亏晞乌保护得力,每次都能化险为夷。晞乌在政治谋略方面却是一窍不通,可以说除了杀人其它的什么也不会。好在刘如意手下有一些心腹官员,占据着未央宫,吕氏等人多次强行闯入,都没有成功。苏原及时出现,刘如意和戚夫人大大松了一口气。
苏原也很犯难,眼下全国形势错综复杂,不是光靠武力就能解决。他当即请来萧何、张良来商讨对策。
未央宫的光明殿内,设下大宴。苏原和刘如意带着几个心腹官员恭恭敬敬地出来迎接萧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