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权柄 >

第187章

权柄-第187章

小说: 权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彦博面色转冷。沉声道:“王爷所言老夫不敢芶同,吾与太后是一代人,我的儿子便是你的长辈,您肆意贬低犬子。未免有些大放厥词之嫌。”

秦雷摇头道:“文相与伯赏元帅怎么称呼?”

“这个……”文彦博搞不清他葫芦卖的什么药,奇怪道:“怎么扯到伯赏世兄身上去了?”

秦雷笑道:“您既然称呼伯赏老哥为兄,孤这个伯赏大哥的结拜弟弟,自然也要腆着脸叫您一声老哥哥了……”

文彦博闻言表情一阵呆滞。旋即哈哈大笑起来。阻止了文铭礼的反唇相讥,沉声道:“王爷嘴上功夫着实了得,老夫领教了。但老夫教你个乖,没有十成十的把握。还是不要轻启挑衅的好,尤其是在你求人的时候。”

“否则便是图逞口舌之利而已。”文彦

转冷,从牙缝中挤出两个字:“送……客……”他把来。本来就是想好好羞辱一顿地。就算说不过他。文彦博也立于不败之地。因为秦雷只要进来了。便失去了主动。无论他嘴上沾了多大便宜,到头来被硬生生撵出去便是个颜面扫地。

文铭礼一脸幸灾乐祸的走到秦雷面前。抬手道:“王爷,请了。”

秦雷根本不看他,也哈哈大笑道:“文丞相可敢与孤打个赌?孤只要说两个字,文相就得乖乖自食其言,把孤重新请进去。”

文彦博呵呵笑道:“哦,老夫倒要听听,到底是两个什么字,有这般威力。”

“听好了,”秦雷清清嗓子,吐出两个字道:“念……瑶……”

屋里一阵沉默,文铭礼见他爹不说话,以为文彦博没听懂,嗤笑道:“捻药?就是摁药也不行,王爷请吧。”

秦雷点点头,客气道:“不劳远送。”说着转身便走。

“等等……”屋里传来文丞相沉重的声音:“老臣有请隆郡王殿下。”

文铭礼面色一下子灰败下来,傻傻的望着秦雷从身边走过,他搞不懂这两个字怎么有如斯威力,竟让老爹真地自食其言……

“请殿下书房奉茶。”文彦博起身勉强拱手道。

“好说好说。”秦雷也不得意,依旧是那副似笑非笑的样子。

两人便往后堂走去,文铭礼想跟上,被文彦博阻止了。秦雷也同样把石敢留在了书房外面。

书房里,文彦博亲自关上门,坐在秦雷对面,沉声道:“王爷怎么知道这个人的?”

秦雷微笑道:“很凑巧,她曾经给孤王当过侍女。”

文彦博摇摇头,低声道:“这事老夫知道,老夫问的是,你怎么知道她与我地关系?”

秦雷依旧淡淡微笑道:“这不难查出来,毕竟你们又杀人、又抓人,弄出那么大动静,孤王想不知道都难。”他故意说得含糊不清,却是要让文彦博摸不着底细。“念瑶姑娘是文丞相的千金,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秦雷随意道。

“哎,”文彦博有些疲惫道:“不错,念瑶确实是老夫的女儿,”他倒痛痛快快承认了。“老夫找这个女儿足足找了十六年,却被他娘一句‘送出京了’诳得找遍全国,没想到到头来竟然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真是灯下黑啊……”

秦雷淡淡道:“想不到丞相真是爱女心切啊!”

文彦博突然紧张问道:“你可糟蹋过她?”

秦雷一脸郁闷道:“孤王是个洁身自好的人……”

文彦博这才放心,轻声道:“那就好,那就好。”说着定定地看着秦雷,沉声道:“你这个时候来找老夫,定然是为你家老四的事情来的。”

秦雷点点头,没有否认:“不错,孤确实为了简郡王而来。”

文彦博似笑非笑道:“听说你们地关系并不好,他甚至派人在古城府外伏击过你。”

秦雷呵呵笑道:“文相真是不放过任何挑拨离间地机会,但这次你打错算盘了。”说着一脸坦承道:“我们地关系并不是不好,而是很差,可以说比孤与丞相的关系强不到哪去。”

“那你何必还要费尽心机救他呢?”文彦博问道:“王爷没听过南郭先生和狼地故事吗?”

秦雷心道,终于有个听得懂的典故了,呵呵笑道:“那不一样,就凭他姓秦,孤王就不能让他死!!”淡淡的语气,却让人感觉不可违逆。

文彦博冷声道:“王爷有些过于自信了吧,您把我的长子害成那副样子,难道以为还可以跟老夫心平气和的谈条件吗?”

秦雷伸出一根手指,沉声道:“是贵方先行挑衅的,贵公子倒行逆施,妄图以一人之力对抗南方全体士绅!险些把孤王辛苦换来的稳定局面毁于一旦。况且孤王只是把他请出会场,弄成这个样子,却是纯属意外。”

文彦博眯眼道:“这么说王爷不想对此事负责了?”

秦雷同样眯起眼睛,冷冷道:“不要以为孤王不知道,你与乔远山勾结起来,将孤王的行军路线泄露出来,险些让李家害了孤的性命!”

文彦博捻着开始花白的胡子,一脸挪揄道:“难道你真以为凭一己之力,就能对付得了老夫和李太尉吗?”

秦雷把伸出的食指换成中指,依旧在文彦博面前举着,冷声道:“孤王与你从来都是井水不犯河水,但是你寻衅在先,孤王也就只好应着了。此事过后,文的武的,孤王全都应着便是。”

不待文彦博答话,秦雷接着道:“但在这之前,孤要老四能活下来。否则……”他不说否则什么,任文彦博自己想象。

文彦博虽然不知道秦雷手势的含义,但感觉极其别扭,闭上眼睛

道:“你先把念瑶送来,老夫不相信你。”

“不行,你先放过秦霁再说,孤王也不相信你。”双方僵持起来。

文彦博思酌片刻,沉声道:“这样吧,你先把她送到文庄太后那,等到秦霁的事情了了,老夫自去讨要,如何?”

“成交。”

第五卷 【帝王将相】

第二二六章 穿越最大的好处

到小清河上的画舫,正好碰上前来作每日汇报的馆陶书房,开始议题之前,秦雷先神秘兮兮的问道:“你说墙上芦苇是什么意思?”

“头重脚轻根底浅啊。”馆陶随意答道。

“哦……”秦雷心中暗骂,果然不是什么好话。转念一想,自己的王府到现在还飘在河上呢,连根基都谈不上,文老二说的倒也在理。

又怏怏的问道:“那山间竹笋呢?”

“嘴尖皮厚腹中空。”馆陶奇怪问道:“王爷,您问这些埋汰人的联作甚?”

秦雷一想也是,自己嘴皮子了得、脸皮更是了得、肚子里也没什么墨水,这些读书人埋汰人还真不带脏字的。靠在座位上,使劲揉揉太阳穴,郁闷道:“第一,孤王要到陆上住去,不在河上漂着了。第二,孤王要读书。第三,孤要揍文老二一顿!”

馆陶听这话,已经猜了个八九不离十了,却也不好笑话秦雷什么,只是点点头道:“等去了京郊,没有那么多琐事缠身了,王爷也该好好看看书了。”

秦雷摸索着下巴上的短须,沉声道:“后日早朝之后,孤王就走,不能再耽搁了。”

馆陶点头称善,把手中的卷宗递给秦雷,轻声道:“这是前天王爷让属下拟的人事调整名单,请王爷过目。”

秦雷接过来,细细翻看起来,沉声道:“侯辛任商贸司都司?合适吗?我们是答应他职位随意挑的。”

馆陶苦笑道:“商贸司、联络司、卫戍司三司一直由属下兼着。确实是不堪重负了。环视一圈,也就侯辛能力资历都合适,还请王爷说服他。”

秦雷知道馆陶说地是实情,只好应下道:“好吧,等他过几天回来,我与他说。”便接着往下看,小声读道:“沈冰仍任谍报司都司,石勇任卫戍司司长,石猛任联络司都司……”念着念着。一脸无奈道:“孤就这几个可心的人,还准备带去重组宗正府兵呢,你倒好,一下子全给我留下了。”这几个人无论从忠心到能力。都在秦雷手下里算顶尖的,自然不舍的放手了。

馆陶早就猜到秦雷的反应,揪着稀疏的胡子,无所谓的笑道:“那王爷给我找些可用的人来呀。还是说把属下累死拉倒。”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秦雷一时语塞,挠头道:“那也不能全要走,怎么也得给我留两个吧。”

馆陶安慰道:“王爷设计地考核晋升规则透明公开,且很是严谨。把大伙的心气劲都提的很高,相信不出两年,真正的人才便会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到时候属下就把他们几个还给您。可以了吧?”

秦雷坚决摇头道:“这件事情怨孤王。没有提前跟你通气。孤王准备让未来地宗正府兵三足鼎立。孤王的老伙计们便是其中之一,你若是把这些灵魂人物都抽走了。他们没法子与别人抗衡。”

秦雷早就与馆陶有过分工,两人一军一政,对于军方的事情,馆陶只需知情,不必过问。而对于政务的事情,馆陶可以自己拿主意,只需向秦雷事先汇报一声即可。这样两人扬长避短、各尽所能,各管一摊,倒比两人权责不分,胡子眉毛一把抓要强得多。

所以秦雷现在通报一声,意思是此事涉及军方,你就不要争执了。馆陶也知道虽然秦雷尊敬他,但两人毕竟是主仆关系,只好无奈答应下来,郁闷道:“至少给属下留两个。”

两个人又一番斤斤计较,最后馆陶把石勇还给了秦雷,留下了其余两个。卫戍司地都司暂时仍由馆陶兼着。。见馆陶一脸得意的样子,秦雷恨不得把他的胡子全揪下来。

但两人最大的好处是,讨论事情从来对事不对人。所以虽然方才争得面红耳赤,但过去后,便不再聒噪,不会因此而记恨。

这件事说完,馆陶翻开随身携带地记事本,看了一眼,对秦雷道:“三天后是二娃他们四十个孩子参加国子监入学考的日子,王爷是否前去探视一下。”

秦雷‘哦’一声,惊喜道:“这么多人考中了秀才?”

馆陶捻须微笑道:“第一批总是好些,也在情理之中。”

秦雷哈哈大笑道:“这是孤这些天听到最好的消息!去,一定要,明日下午便去。”

馆陶笑着应下,付出有了收获,总是让人高兴地。若是这收获意外地好,高兴之外便会多些惊喜。

他们去年讨论地教育大计,其实已经开展,虽然因为时间和财力地限制,没有开设专门的学校,但还是资助了上千贫困孩童,让他们在京畿地区地几十所私塾继续蒙学,今年秋里的童生试,有一千七百孩童参加,连过三关,取得秀才资格有包括二娃在内的四十余人。

秦齐楚三国中,秦国算是最重视科举的。官员选拔采取科举、举荐、荫补并行的法子,大量的中低层官员都出身科举。尚书侍郎之类的高官,虽然都是出自世家大族,但也都是进士出身。

对于豪门子弟来说,一旦通过科举,立刻身价倍增,尚书侍郎便不是梦想。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科举乃是唯一改变命运的途径。虽然寒门进士们当不上封疆大吏、部府大员,但能做个知县知府,也是天大的好事了。即使在部府中当个主事员外郎之类的,也比干什么都强。

而庙堂之上的士族统治者们,也认识到科举对稳定庶族知识分子,防止国内动乱,有非常大的好处,所以也非常重视。所以科举在秦国乃是一件大事。

秦国的科举

试、乡试以及会试三级。对应着秀才、举人、进士童生试每年都有一次,但需要在县、府、院各考一场。三场全过者,才算是通过童生试,取得秀才资格。而乡试与会试则三年一次,乡试在秋天,称秋闱;会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