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州往事-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采购一大早就出去,到了十点钟,依然一无所获。王桥骑着摩托车到西城太平农贸市场找老李,结果也是空手而回。
艾敏很感慨地道:“如果黑鱼能够人工饲养,饲养人就发大财了。等有钱了,我去找山大搞这方面专业的人,和他们联合搞黑鱼人工饲养项目。”
王桥又道:“山南大学生物学院有专门搞鱼类研究的,我们养不了黑鱼,说不定专家们有办法。”
艾敏道:“如果真能人工饲养,那肯定会赚大钱。”
王桥道:“那我就联系联系。”他随即给书法协会里生物学院的朋友打电话,委托他帮忙联系相关专家教授。
等到王桥放下电话,艾敏感慨地道:“我知道蛮哥为什么要考大学了。大学里好多专家教授,而且你们这些毕业生出来就会在各行各业掌权,象蛮哥这种会交际的人,以后在山南横着走都行。”她一边说着,还一边啧啧有声。
王桥道:“那有这么简单的事情,以后大学都是基础教育了,双向选择意味着出校门就得找工作。我们比较幸运,大学毕业还有一份工作。”
艾敏道:“其他大学或许会存在分配工作的困难,山南大学不会,毕竟是全省第一的大学。”
十二点,孟辉第一个来到老味道。他一身便装,脚蹬一双布鞋,显得轻松随意。
十二点半,王晓开车接李澄过来。李澄是从单位直接出来,身上还穿着警服。当他刚进雅间,孟辉主动招呼道:‘李所长,我曾经是你关押的犯罪嫌疑人。”
李澄迟疑道:“你是?”
孟辉道:“我是孟辉。”
在刑警系统,只有高层警官才知道孟辉这个传奇人物。李澄曾经是看守所所长,后来又调任东城分局刑警大队长,因缘巧合下,他知道孟辉。不料今天能在这里见面,出于对警界英雄的警重,李澄庄重地敬礼。
在私底场合。王氏兄妹很少看到警察之间正式敬礼,都有些愣神。
孟辉回了礼,伸手相握,道:“李所。你别客气。当初你在看守所威名赫赫,凡是你当值的那一天,所有监舍全部都规规矩矩。你对犯罪嫌疑人的人性化措施也搞得不错,我先后进过六个看守所,广南第三看守所名不虚传。”
王晓道:“你们别站着叙旧。快请坐,坐下再聊。”
冷盘热菜一样样传了上来,四人开了一瓶红酒,喝一口红酒,品一块鸡肉,土洋结合,另有一番滋味。三人正谈论着广南第三看守所种种趣事和恶心事,房门被推开,校保卫处老杨和陈刚端着酒杯走了过来。
“李支队,怎么有空到山大。到了山大不跟我打招呼。”老杨是保卫处老人,与东城区公安分局颇为熟悉,他从包间门口经过时,无意中瞧见房里的李澄,便带着小老乡陈刚一起过来敬酒。
李澄开玩笑道:“杨处长,这里不在山大范围内,是我的辖区。我是主人,应该我过来敬酒。”
李澄和老杨寒暄之时,王桥向姐姐隆重介绍了陈刚。王晓与弟弟心意相通,从其眼神便知道这是个关键人物。热情地道:“陈老师,我是王桥的姐姐王晓,这一段时间比较忙,一直没有来拜访你。”
陈刚的眯眯眼睛黏在漂亮的王晓身上有几秒钟。然后客气地道:“王桥很能干,是优秀的学生会干部。”
互相敬酒之后,王桥主动来到老杨那一桌,轮番给另外几个老师敬了酒。陈刚眯着小眼睛,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道:“王桥,你上次说了请我们吃黑鱼。到底什么时候请啊。”
王桥实话实说道:“今天没有买到,几个菜市场都没有。明天还要让采购去搜,如果买到肯定给陈老师留着。”
陈刚道:“此话,当真。”
王桥道:“肯定。”
酒足饭饱后,李澄乘坐孟辉的小车回刑警支队。
王晓来到弟弟所在的三楼阁间,进门以后夸道:“我还以为会闻到一股汗臭味,没有想到清清爽爽。我上次看到一位勤工俭学的女生,模样还不错,身材也好,是不是她上来帮你收拾的屋子。”
王桥知道姐姐想问什么,开玩笑道:“你弟弟在山大很受欢迎啊,真要谈恋爱,早就将女朋友带回家了。”
王晓道:“我是过来人,那个女孩子看你的眼神不一样,肯定是有意思的。”
王桥没有再开玩笑,道:“那个女孩叫吕一帆,我们关系是不错。我觉得自己未老先衰了,最初谈恋爱时是死去活来。”
王晓道:“是那个姓杨的女孩?”
王桥道:“不是,是后来在广南认识的那一位,她还在旧乡住过一段时间,种花椒那里。本来打算和你们见面,阴差阳错就没有见成。现在回想起来,与吕琪在一起应该是最有激情的时候。看来我老了,没有少年时的激情。”说到这里,他猛然意识到吕一帆也姓吕,难怪听到这个名字便觉得亲近。
“你才多大年龄,就装得这么老气横秋。你终究会遇到一个让你激情四射的人,这一点我是深信不疑的。”王晓不再纠缠这个问题,又道:“你和辅导员关系不太对劲,是不是?”
王桥道:“陈刚以前是学生会干部,今年毕业后留校。我和他不太投缘,从学生会时代就尿不到一壶。”
王晓知道上一个毕业季发生的诬告信事件,道:“凭我的直觉,那些诬告信肯定和他有关,他就是一个小人。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小人报仇从早到晚,你千万要小心,不要得罪他,也别靠得太近。”
“这两天我天天转菜市场,争取收几条黑鱼,请陈刚吃了饭我再走。”
“请他吃饭的时候,记得给一个红包。”
“我是学生,给老师送钱,他敢要吗?”
“对付小人和君子的方法不同,君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小人则只需要诱之以利就行了。你是闯过社会的人,不会向真正的学生那样纯洁吧。”毕业几年,见惯社会上的风风雨雨,王晓不再是那位喜欢弹吉他的小姑娘,而成为一位很现实的单身母亲。
王桥道:“我考虑一下,请吃饭我没有心理负担,让我送钱就有点超出底线了。”
送走姐姐,王桥立刻行动起来,骑着摩托车来到西城太平农贸市场找老李,空手而回。到各大菜市转了一圈,也没有货。
第三天,西城老李终于弄到一条黑鱼。
从老李处拿到黑鱼后,王桥到青教楼请陈刚吃晚饭。陈刚道:“两个人吃饭没有意思,我约几个老乡一起吃饭,没有问题吧。”王桥爽快地道:“没有问题,晚上六点,我在大包等着。”
六点,陈刚和他的同乡陆续来到老味道土菜馆。陈刚是吴州人,吴州是山南第二大城市,经济水平仅次于山南市,教育水平亦高,在山大工作的吴州籍教师人数不少,今天到座的就有十一人,坐了满满一桌。
王桥估计只有三四客人,没有料到来了十一人,赶紧吩咐厨房加菜,好在厨房备货充足,热菜很快就源源不断地送了上去。他见人多,提了四瓶泸州老窖特曲到包间。
酸菜黑鱼端上桌以后,客人们赞不绝口。新教师陈刚只觉得脸上有光,道:“王桥,我给你介绍一下今天的客人,都是在山大工作的前辈们。”
陈刚介绍一个人,王桥就碰一杯酒,一圈下来,喝了十一杯。虽然不至于当场醉酒,肠胃已经**辣地起了反应,王桥赶紧喝了一碗酸菜汤,肠胃这才舒服起来。紧接着,吴州老乡们互相敬酒,王桥此时已经由主人变成了无关紧要的陪客,他坐在不起眼的角落里,听吴州同乡们臧否校内人物,畅谈国家大事。倒是听了不少有用的信息。
(第一百四十二章)(。)
第一百四十三章家乡()
屋内除了王桥以外都是同乡,加上放假以后大家没有啥事,因此气氛热烈,喝酒豪爽,四瓶酒很快见底。王桥赶紧又提了四瓶酒上来。
八瓶酒喝完时,酒宴差不多结束了。平时衣冠楚楚的老师、领导们兴致勃勃地说着酒话,荤段子不断,和旧乡汉子喝醉酒时的表现一模一样。
送走醉醺醺的众位老师,王桥赶紧到楼上,像个麻袋一样把自己扔到床上,倒头便睡。醒来已近中午。洗漱完毕后,他慢条斯理到楼下要了一碗面。煮面的是白案老师傅是老员工,面条煮好以后,特意给王桥加了一勺炖得粑软的牛筋。
正在吃着牛筯面条,艾敏在外面道:“蛮哥,过来接电话,小吕的。”
王桥端着面碗来到了柜台上,道:“你到了吗,跑一趟还真是久。”
“以后有钱了,我一定要买卧铺。”吕一帆站在街边,打着公共电话,打量着自己生活的城市。
“面包会有的,生活会好起来。”王桥在电话另一头鼓励道。
这座城市笼罩在寒冷之中,不多的行人都将自己裹在羽绒服里面,头上是厚帽子和口罩。这是与山南迥异的街景,山南冬天在零度左右,虽然也穿羽绒服,但是戴帽子的不多。想起与王桥骑摩托车和游泳的快乐时光,不由得加强 “我要留在山南”的想法。
打完电话,吕一帆背着用了几年的旅行包,迈着轻快的脚步,朝着家里走去。她以前一直有着重重的心理包袱,总觉得自己是家里唯一的大学生,应该为家里多做贡献。现在或主动或被动加上来的包袱被王桥帮着卸了下来,因此回家的脚步轻快起来。
走进老厂区,肃条街景依然如故。水泥地面长时间没有维修,变得坑洼不平。想当年工厂全盛时期,每天上班和下班都是一群群的自行车。车上的骑手充满着工人阶级的自豪感和主人公的尊严感。如今这些自行车多数都变成了嘎嘎响的旧车,骑手们早就上了车,离开了工厂。厂区里出现了很多摊位,可是大家都是处于困顿之中。你摆摊,我摆摊,又卖给谁?
吕一帆远远地看见自己的家,脚步不由自主地沉重起来。她想了想王桥说的话,再次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而在山南的老味道里。今天是约定的对账时间,艾敏将所有票据和账本拿到了办公室,泡了一壶铁观音。在工厂上班的时候,每天累得跟牛一样,泡茶是用粗劣的老茶砖,做了体力活,这种茶喝起来才过瘾。后来她在不同厨房打工,最初是喝大壶的老茶,后来自己泡绿茶。在老味道这段时间,她开始喝铁观音。
等了一会儿。王桥推门而入。
对账工作持续了一年时间,两人都熟悉之极,首先是核对收入和支出,收入有两类,一类是正式发票,另一类是当班服务员、前台和艾敏三方签字的联单,支出则复杂得多,大部分支出都是收据类,还有白条子,凡是艾敏签字则一律承认。
对账完毕。王桥感觉一阵牙疼,叫苦道:“去年挂在我账上的钱不少啊,整整九千。除去赵波借支的五千,请客吃饭总共花了四千多。最大一笔就是昨天产生的,下学期一定得收敛。”按照事前约定,凡是王桥自己吃饭不要钱,请客则要挂账,在年终分红时一起扣除,今天是分红时间也是扣款时间。
艾敏道:“请客花了钱。积累的是人脉,长远来看也不亏。今年是第一年,生意还在培养阶段,等到明年收入肯定翻番。你可以买个手机,实在不行弄个传呼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