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农女要翻身:邪王,慢点 >

第69章

农女要翻身:邪王,慢点-第69章

小说: 农女要翻身:邪王,慢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决定种玉米、谷子。

    大豆她并不想种植,虽然大豆是油性作物,可以用来制作豆油,但是,与花生油相比,豆油明显处于劣势,因此,许春花想种花生。

    她问许青山这个是时代有没有花生。

    许青山茫然地摇头,不知花生是何物。

    许春花失望地叹口气,以为这个时代花生还没流传过来。

    忽然,许春花脑子里灵光一闪,想到另一个问题,农作物的名字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说土豆,现在都叫土豆,但是还有马铃薯等别称。

    在这个时代,花生也许不叫花生,有别的名字。

    她把花生的样子形容给许青山。

    她连说带比划,许青山听完后,恍然地说道,“哦,原来你说的是蕃豆啊。”

    许春花脸上浮现出笑意,果然是名字不同的原因。

    她问许青山哪里又蕃豆,她想看到蕃豆的事物,验证蕃豆是否是自己要找的花生。

    许春花恨不得立刻回城,查看蕃豆是否是花生,但是,她也知道自己这个想法太幼稚,哪能想做啥就做啥呢。

    还是把春耕的事安排后,明天再去城里的集市上看看吧。

    回到村里,许春花把许青山带到自己购买的那些田地上,指着偌大的一片田地,说道,“爹,这些地都是咱们的。”

    许青山看着茫茫的田地,激动得说话声音都哆嗦,“天呐,咱家有这么多的田地了,太好了。”

    虽然他早就知道许春花买田地的事儿,但是那时候只是听许春花说了几次,具体买了多少,都是什么情况,他不清楚,而现在亲眼见到之后,他震惊了,没想到自己的闺女如此的有才,如此的能干。

    许春花唇角勾起笑意,说道,“爹,你别激动,这只是常规操作,以后类似这样的事还会经常发生的。”

    许青山看着这么多田地犯愁,“春花,这么多田地,光靠咱们自己耕种的话,是完不成的,这很麻烦啊,我看要找人帮工啦。”

    春耕与其他的事不同,讲究时节性,如果耽误了时节,那就错过了植物生长的最佳时期,带来的后果可能是这一季白忙活。

    因此,每逢春耕时节,乡亲们在田地里忙活起来不要命,争分夺秒。

    许春花笑着点头,“行,该找人就找人,爹你看着办。”

    她虽然不是多富裕,但是,找人干活的钱还是有的。

    许青山点点头,“嗯,只能这么着了,这样吧,我正好去村里找人说说承包牛车的事,到时候我把帮工的事也问问,看有没有人愿意给咱家做帮工。”

    许春花点头。

    许青山去忙这事去了。

    许春花则来到自己的砖砖厂。

    此时烧砖厂已经开始烧砖了,高大的窑炉烟囱,向天空冒着滚滚黑烟。

    众多工匠都在忙碌着。

    由于许春花给他们的工钱都很高,因此这些人干劲十足,像老牛一样努力的干活。

    许春花来回检查了一遍,对各方面都比较满意。

    她检查烧好的板砖,质量非常好,差不多可以卖了。

    但是,直接卖板砖的话,不一定能推销的出去,毕竟这个时代还没有出现过板砖,人们对这东西没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她需要先让人们知道,板砖是什么,能用在哪里,起到什么样的效果。

    因此,需要给人们一个直观的展示,就像卖东西需要摆样品一样,她应该先做出一个样品来。

    许春花眼珠转了转,想到一个主意,知道该如何做样品了。

    但这事需要去城里安排。

    正好她要去城里的市场看蕃豆,两件事放在一起办就行。

    晚上吃晚饭的时候,许春花和杨不悔聊了一会儿,把她在城里遇到吴文福的事说出来,问杨不悔愿不愿意去城里帮她。

    杨不悔摇头,他现在不想去城里,在他家族的冤案没有平反之前,他绝不进城一步。

    许春花正好尊重他。

    不过他告诉许春花,如果许春花想成立自己势力的话,他愿意帮她训练士兵。

    许春花不由得想到,自己从村儿里招募一批青壮年,把他们组织起来,交给杨不悔来训练,没准过几年,她自己手里就拥有一支军队了,这想想挺美的。

    但是她知道这事想想就算了,毕竟她现在没多少财力,无力招募人手,还是等以后有钱了再说吧。

    许青山把他今日在村里办事的结果告诉许春花,有乡亲愿意来做帮工,但至于承包牛车的事,没人愿意承包,都觉得这事风险挺大,不敢做。

    许春花能理解乡亲们的想法,毕竟他们都是小农思想,惧怕风险,不愿冒险。

    既然如此,她就给他们一些刺激。

第一百一十二章买地盖房() 
许春花问许青山,他最想让谁承包牛车。

    许青山说想让村儿里的王大牛。

    王大牛和许青山同龄,两人关系向来很好,他是屠夫王二牛的哥哥。

    只是王二牛做了杀猪的营生。

    王大牛老实憨厚,他的脾气像老黄牛一样,任劳任怨,慢性温热,靠种田为生。

    日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属于小富即安的级别。

    许春花满意地点点头,她也了解王大牛,对他这个人比较满意。

    许春花让许青山明天赶牛车拉客时,必须得带着王大牛。

    许青山直接摇头,说道,“春花,大牛他不会去的,他还要忙着种田呢。”

    因为现在是春耕时节,别的活儿都不如下地种田重要。

    王大牛还要去地里干活呢,绝不可能拿出一天的时间跟着他去赶牛车。

    许春花让许青山必须带着王大牛,如果王大牛不想去,就告诉他,只要他跟着他赶一天牛车,给他二百文钱。

    许青山愕然,很不理解许春花为何这么做。

    许春花轻轻笑了一下,说她自有妙计,让许青山不要问那么多,只须按照她说的做就行。

    许青山虽然不知许春花为何这么做,但是,出于对自己闺女的信任,他就按照许春花说的做,吃完晚饭之后,连夜去找王大牛说这事。

    王大牛百般不情愿,但是既然许青山把话说到这个程度,还说要给他钱,他不得不给许青山面子。

    但是,他表示他不可能拿出一天的时间做这事,他只跟许青山半天,也就是明天上午跟着他赶牛车。

    许春花听许青山说了这事后,笑了笑,半天也行,足够王大牛了解公共牛车这个行当了。

    天亮之后,许青山赶着牛车,带着许春花和王大牛,行驶在官道上。

    许青山像往常一样,凡是看到步行的路人,拿出热情的态度,主动问对方要不要进城,并把坐牛车的价格也说清楚,基本上有一半的路人选择乘坐牛车。

    而对于那些老顾客来说,完全不需要许青山主动招呼,只要听到老黄牛脖子上的铃声,他们就主动向他招手,乘坐牛车。

    许春花坐在牛车上,静静地观察王大牛,看看他有怎样的反应。

    只见王大牛的表情,从最初的意兴阑珊到好奇,又到惊愕,到最后眼睛睁得大大的,满脸不可思议。

    到了松江城,许春花下了牛车,低声对许青山说了一句,“爹,我敢保证,大牛叔今天肯定会跟你一天的。”

    许青山本能地摇头,不相信的说道,“哪能呢,大牛着急回家干活呢,怎么可能一直跟着我。”

    许春花笑了笑,“那咱们走着瞧,看看他能否跟你一天。”

    许青山应了一声“好”,他调转车头,又从城门处捡人,往城里拉。

    王大牛亦步亦趋地跟上许青山。

    许春花来到了城南门处的大市场。

    市场里卖各种东西,吃喝住用样样齐全,人流如织,喧闹声不绝于耳。

    许春花边走边逛,看看这里,看看那里,她被造型精美的青铜器和金银饰品吸引,虽然这个时代工艺不发达,但是,这个时代却有很多后世没有的巧夺天工的物品。

    不得不佩服这个时代匠人们的聪明才智。

    许春花不由得想到,如果她有一扇任意门就好了,在这个时代与现代之间任意穿梭。

    这样她就可以把这些精美的器物带回现代,让现代人被惊艳,而她则能赚一大笔钱。

    但是,像这种事只能是想想而已,不可能成真的,她还是解决眼前的主要问题吧。

    她来到了粮食区。

    市场上,各个商铺分门别类,形成固定的区域,比如蔬菜区,粮食区,工艺品区等。

    在粮食区,又分为两类,一类是供人吃的,一类是种子区。

    毕竟种子与普通的粮食有很大的区别,种子都是从粮食里面精挑细选的,要做到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一。

    许春花在市场上走走停停,眼神四处寻觅,寻找花生。

    终于,她在一个摊位上的箩筐里,发现了花生样的物品。

    经过仔细辨别,又尝了两粒花生粒,许春花确认,这东西就是现代的花生,但是,在这里,不叫花生,而是叫蕃豆。

    她忍不住做了个胜利的手势,哈哈,终于找到花生了,不,应该说找到蕃豆了。

    既然她活在这个时代,那么就应该入乡随俗,按照这个时代的命名规则来说。

    许春花问摊主蕃豆的价格。

    得到摊主的答复后,许春花不由得撇撇嘴,怪不得自己老爹说蕃豆价格高,这哪里是高啊,而是非常非常高。

    番豆的价格竟然达到了二十文钱一斤,要知道,像玉米、谷子等种子,其价格是一斤七八文钱,蕃豆的价格比它们贵一倍还多。

    许春花开始和摊主讨价还价。

    虽然以她现在的财力,完全承担得起蕃豆的价格。

    但是,该砍价的时候就要砍价,这是一种习惯。

    摊主直接摇头告诉许春花,蕃豆的价格不可能降低。

    见摊主说的如此坚决,许春花好奇问他为何如此肯定。

    堂主告诉许春花,在整个松江城,只有两家摊位卖蕃豆,另一家在西市场,虽然两家所在的位置不同,但是,另一家的价格和他家的价格完全一样,他们已经达成了共识,无论别人怎么砍价,绝不降价,因为蕃豆来自番邦,这两年刚流传到松江城,属于稀缺品。

    许春花心说,这两个商家挺有先见之明,这就相当于组成价格统一联盟,确保自己一方利益不受损失。

    既然这样,许春花不再砍价。

    其实她砍价只是习惯使然,哪怕价格再贵一倍,她也会买的。

    因为,蕃豆到她手里后,价值将会成倍的翻番,也就是说,无论她用多贵的价格买下来,都不会赔本。

    许春花想了一下,她的上百亩田地,需要的花生种子少不了,但是具体需要多少,她不清楚,毕竟种田少,没经验。

    她决定,先买一百斤花生种子。

    摊主得知她一下子买这么多,满脸笑容。

    但是,他很抱歉地告诉许春花,他摊位上现在没有这么多的蕃豆,需要找西市场伙计协调,他让许春花下午过来取货。

    许春花点头,完全同意。

    即使她现在买的话,她一个人也带不走,需要找人送货,下午取货更好,她带罗文夫或者唐铁军来帮忙。

    她给摊主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