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高一-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徐文光这位导演,两次将搬上大荧幕。
也是钻研特效的狂人。
说到特效。
张谭觉得,自己身为经历过imax、中国巨幕、3d洗礼的未来人,很有发言权。
再者谈论武侠,张谭当然也不在话下。
不提他这几年创作武侠的心得体会,就说他上辈子博览群书,金古黄粱温的几乎通览,对武侠一道自有自己的一番见解。况且上辈子看过n部武侠电影,对于武侠电影的魅力与精彩,也是很有心得。
徐文光的确是香巷弄潮级别的导演人物。
他张谭有一个世界的记忆碾压,却也不遑多让。
两人互相探讨,从武侠说到电影,从电影说到特效,谈古论今、勾勒未来,可以说是字字珠玑,智慧闪烁、道理隐现,让台下的学生。听得如痴如醉。
好吧,其实是昏昏欲睡。
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有兴趣去知道什么武侠什么特效的道道。
不过徐文光却对张谭刮目相看,感觉张谭的很多见解。都很有见地,对他也有不小的启发。原本他只是按照发行方的安排,才有跟张谭的一场交流,事实上在心里,并不是很看得上这种形式的客套。
况且。一个武侠作者,又能懂什么电影。
十几分钟后,他就收起了轻视。
“盛名之下无虚士。”徐文光在心底默默地感慨了一句,只觉得张谭能红遍华人世界,成为一代武侠大宗师,确实是有足够的才华支撑。
这两年,他在香巷拍电影,甚少关注外界的情况。
但是对张谭也是有所耳闻,内地最耀眼的作家,畅销书冠军。在港台地区、新马泰地区、日本,乃至整个海外华人中,都甚为有名。尤其是《射雕英雄传》这部电视剧,在香巷拿到了2004年的收视冠军。
播出的这一阵子,徐文光没少听到别人,在讨论电视剧,顺带讨论张谭。
一个年轻到令人发指的少年,写出了武侠中,质量最好的,吸引了无数人为之叹服。何其壮阔。现在在香巷的年轻人,说是没看过张谭的,估计都会被别的年轻人嘲笑。
诸如东邪西毒、南帝北丐,降龙十八掌、打狗棒法。冷血、无情、四大名捕,杨过小龙女、黯然**掌,都是年轻人口耳之间的热门词汇。
而且还有不少香巷的影视公司,跑来询问过他,张谭的值不值得买,如果给他徐文光拍。能不能拍成好电影。徐文光这段时间比较忙,没有时间看张谭的,心底也有些轻视对方年轻,不以为然,就笑说他暂时没兴趣。
结果前不久,他才知道张谭的,版权都已经卖得差不多了,四大名捕电影版权被声波影业买去,并已经开始拍摄。《射雕》、《神雕》两部还没卖,但电影版权也是被炒到了一个极高的价码。
基本上只有内地影视公司有这个财力吃掉,香巷影视公司怕是无缘。
现在想一想,徐文光就觉得挺后悔的,没有早点出手。就冲着今天这场交流会上,张谭的表现,徐文光也知道,张谭的,绝对是很有意思。
徐文光喜欢拍武侠,自然扼腕叹息。
不过交流会还在进行,他也没继续多想,跟张谭聊得时间足够长了,下面该进行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张谭已经回到观众席。
与徐文光的一场坐而论道,让他受益匪浅。
他正在学习如何做好一名导演,然而导演这个职业,不是靠从书本上能学到的。面对面与真正的大导演交流,听大导演谈论自己的导演体会,这无疑让张谭,能够更加明白,何为导演。
交流会结束后,准备点映播放《六把剑》,而徐文光就提前离开了。他还得去忙别的应酬。
临走之前,徐文光再次找到张谭,与张谭交换了手机号码,并且说:“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够一起合作,或者交流,你的很多想法,对我都有很大的启发。”
“我也希望能跟徐导交流合作,多学学导演的经验。”
“你很有想法,我相信你以后做导演,一定会很出色。”
……
日子继续过。
在北亰大学生电影节落幕之前,张谭终于把《小李飞刀》写完了。
五十万字,写了四个多月。
效率实在底下。
不过终于是写完了,张谭终于不用再去研究怎么写好古龙的了。即便是香帅楚留香,四条眉毛的陆小凤,以及紫禁之巅西门吹雪与叶孤城的决战,他也不会再写。或许以后有闲心雅致,会写一写,至少现在不会了。
太累,太折磨人。
古龙一代大才,可惜与张谭风格不合,强行按照古龙的风格来,张谭写着费神,强行按照张谭的风格来,味道不对。
张谭当初励志,要成为武侠之集大成者,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就是这么骨感。
“至少,我也是为古龙的风光,做出了一点成果,能让这个世界的人,见识见识李寻欢的非凡魅力。”
《小李飞刀》成书后,第一时间被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给拿走了书稿。
这本书并没有交给安微文艺出版社出版,原因很简单,三联书店下了血本,给了超过其它出版社的版税分成,几乎是把收入大头都给了张谭。
现在庐州工作室已经是一家专业的版权运作公司,张谭不怎么干涉公司的运作,所以一切都在追求利益最大化。在商言商,张谭的是摇钱树,想要种这棵树,自然得花大本钱,这一次三联书店花了大本钱。
不过说实话,《小李飞刀》的销量,张谭并不敢保证。
古龙无疑是能与金庸并论的武侠大家,但张谭版的《小李飞刀》,究竟能否达到古龙版的高度,为未可知。
一切拭目以待。(。)
ps:求保底月票。
第208章 美国人民需要我()
金古。
这是张谭上辈子世界中,最伟大的两位武侠作家。
两人同列于金古黄粱温五大家,同时也是单独并列金古,金庸普遍上被认为比古龙略高一筹。但这不代表古龙的,就比金庸的弱,相反,古龙的读起来,更加令人着迷和酣畅淋漓。
金庸的,塑造的角色通常背负家恨国仇、江湖道义,开头通常武功不高,只是普通人,甚至还不如普通人(郭靖),会被暗算,会被欺凌,会中毒受伤。于是读者就要跟着主角压抑很长时间,经历了很多故事后,主角才会慢慢成长。
这样写的魅力,当然就是读者跟随主角,一路成长,收获主角的欢喜忧愁。
金庸的,越长越显水平,越长越觉得哲理深刻。
而古龙的,通常一出场就是年纪轻轻、武功绝顶,沈浪、楚留香、叶开、陆小凤等等,不仅武功高,还计谋过人,心胸宽广。谈笑间制服敌人,几乎没有太多压抑,轻松闯荡江湖,还会有美女主动送上门,然后再主动潇洒离开。
有时候陷入险境,忽然主角一句“我没有中毒”,继续潇洒微笑。
这样的故事,读者只需要跟着主角一起笑傲江湖就可以了,自然轻松且惬意。
其实真论才情,古龙未必逊色金庸,甚至要超过。然而古龙这人,就跟他笔下的人物一样,太潇洒了。
金庸写书的态度很端正,几次修改校订,让更加完美,特别是张谭这个年纪读过的,都是好几次校订后的版本,自然觉得很流畅完美。古龙就不同了,写出来字就卖了换钱,然后不闻不问。
甚至拿到钱之后。就神龙见首不见尾,频频被曝出拖稿、骗稿费,去逝后,很多作品还要别人代笔写完。
如果古龙能端正一点态度。多修改几次,作品肯定会更完美。
可就是这样一位不负责任的作者,其笔下的,依然能跟金庸争锋,才情、才气可想而知。很多时候。读者可能记不得古龙的内容了,但依然会对书中的人物,有深刻的印象,仿佛这是一种魔力。
“金庸是最好的家,古龙是最好的武侠家,消遣读物的最佳作者,希望我精校版的《小李飞刀》,能够继承并发扬光大吧。”
张谭暗暗想着。
……
书稿交给三联书店后。
三联书店非常重视,将分为上中下三册,校检之后。依然按照原本的套路,一个月一册出版。上册直接就交付印刷厂,以一百万册为起印数量,这个数字并不夸张。
几年时间的积淀,张谭的名气早已经今非昔比。
仅仅是大陆之外的海外地区,销量就足足有单册超过八十万本实力,比另外两位还奋战在武侠一线的张非凡、李铁臂,普通三十万册销量,足足高出了一倍还多。已经成为了武侠销量最高的作家。
没有之一。
在大陆市场,经过几次加印和再版。单册销量已经累积到一百八十万本,正在向两百万本迈进。张谭的一本,都是分好几册销售的,版税收入不要太多。已经成为武侠作家最赚钱的一位。
周边开发,更不是一般武侠作家能比拟的存在。
“谭张是华人现象级的作家。”
这是《旧金山纪事报》的一次报道,张谭的一位旧金山华人读者,写信给张谭,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张谭,并把当期的《旧金山纪事报》塞进了信封里。
信上说。繁体版的《射雕》、《神雕》、《四大名捕》都在当地唐人街的书店里有售,是书店里最畅销的书。
很多华人家长,都买了张谭的武侠,一个是自己消遣,一个是给自己的孩子。他们认为张谭的武侠,包涵很多中国文化在内,是海外游子对中国文化的很好沟通桥梁。
而且很多外国读者,也通过他们传播的这些,更加了解中国,喜欢上中国文化。
这个赞誉不可谓不高。
让张谭诚惶诚恐,何德何能,自己也能代表中国文化了。诚恐之间,更加钦佩金庸这些武侠大师,让中国的武侠文化,风靡世界。而扎根武侠的武侠电影,更是真正做到了对外的文化输出。
好莱坞有个人英雄主义的大片,对外输出文化。
中国也有武侠片,弘扬中国人的侠义志气,只可惜,武侠片在未来,渐渐没落了。仔细说起来,也不是武侠没落了,而是创作武侠的人才凋零了。金庸封笔了,古龙早逝了,梁羽也作古了,黄易更偏玄幻,温瑞安出名坑多烂尾。
新一代武侠作者,又始终没能成气候,如之奈何。
现在张谭读档重生,一个人支撑起了武侠市场,带动武侠热潮,未必不能给中国的武侠文化,再续命十年。
这不,连美国的《旧金山纪事报》都关注到了张谭。
报道并不在显眼板块,内容也不长,让人翻译过来,基本的报道就是说,张谭是中国最牛逼的作家,最畅销的作者,是中国版的j。k。罗琳式人物。
“晕,j。k。罗琳是妇女好吧,怎么能把我跟妇女放一起比较呢!”张谭对此有点不爽。
好在不是什么大毒点,能忍。
报道后面继续说,张谭的武侠,受众非常广泛,改编成的电视剧,成为亚洲最好的电视剧之一,在很多国家引起了不俗反响。又说张谭登上过《福布斯》杂志的中文版,去年靠写书赚了280万美元(2300万人民币折合,汇率8。19)。
而做到这些成就的张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