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嫁国医妃-第6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什么会这样呢?
盖因胡族的祖先十分有“先见之明”,为了不发生母族势大影响皇族中央集权的情况,凡是生了儿子的妃嫔们通通都要恩赐自尽的。
用汉家文绉绉的话说,是“后宫产子将为储贰,其母皆赐死。”
孩子亲娘都死了,孩子养娘身份不够是不能得到后宫众人同意的,那么谁来当这个太后,谁来当这个太皇太后呢。
况且胡族皇后身份尊贵,更是决计不能生孩子的。不能生孩子的皇后,在符长宁看来,简直是呵呵了。
那个时候他们的头头还不叫皇帝,叫天可汗。于是天可汗每天最大的烦忧就是怎么样才能让妃嫔们怀孕。
因为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那种为了生下未来皇帝而自己去死的觉悟的。
话又说回来了,没有皇后太后太皇太后,那么多妃子总要分出个大小来吧,这时候礼官们总算靠谱了一回,
重帝始置四宫,清宁第一,兴庆第二,关雎第三,崇德第四,以夫人为宫主正妃;次妃两人,号如妃、贵嫔;其余则曰昭仪、淑媛、婕妤、容华、美人、选侍等,分列各宫。
这就和荣国建蒙的制度区分开来,一样而又不一样了。
毕竟胡族乃是游牧民族,说好听点是骁勇善战,难听点就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即便他们这时候突然开窍自立为王了,一时间也是建不出媲美建蒙的皇宫的。就算他们想建,凭着漠北一竿子打不出一颗庄稼的贫瘠土地,也拿不出那么多物力财力就为了建一个屋子的。
于是还能怎么办,老老实实住帐篷呗。
不错,所谓的重宫四殿,清宁、兴庆、关雎、崇德,都只不过是四个比较大的帐篷而已。符长宁居住的这个帐篷就是排名第三的关雎殿,而之前见过的塔纱称之为大妃的那个女人,就是中宫可敦大妃。
原来所谓的大妃也只是一个妾啊,那之前成德轻易承诺的王妃搞不好也是妾。符长宁听婵衣介绍的时候真的快要搞不懂大重国这些弯弯绕绕的称呼了。
不过符长宁想得没错,成德的确是不能随随便便给她一个正妻的名分。因为在胡族这里想要当上皇后,不仅要出身高贵,还得有一点运气。
大重后宫典籍上明明白白写着,“将立皇后,必令手铸金人,以成者为吉,不成则不得立也。”
翻开胡族那本从来不写的史书,我们可以明明白白地看到,有多少出身高贵的女子本来立志皇后之位,却因为铸出来的金人不成功而一辈子都只能当个夫人的。就算是建个百八十次金人都不成功的倒霉蛋,也是有的。
还别说,大重国本朝就有就有一个倒霉蛋,就是那个中宫可敦大妃。大重建立之初,可敦大妃循旧例手铸金人,两月之内铸了三次都没成功,最后还是成德看不下去了,不顾礼法坚决要立她为皇后,当然这事最后因为可敦大妃坚然决然地拒绝了,所以没成。
可敦大妃当时是这样说的,“大重建国之初,正是万事都要讲规矩的时候,皇帝今天立宝和为后,往好了说是破除祖宗繁冗文节,也算是勉强堵住她们的嘴;往坏了说,陛下就是凭着立国有功不将祖宗礼法放在眼里,这样百官都不会答应。好事是有益于宝和却毁了大重的建国之基,坏事是无益于宝和却方便皇帝一统民心,哪里好哪里坏,宝和若是还想当个皇帝的贴心人,就该知道到底该选哪个。”
成德最后还是被她说服了,尽管没有将她册立为皇后,一应起居却享受皇后的待遇,众人呼之“可敦”,便是这里语言中皇后的意思。
对了,中宫可敦大妃的闺名,就叫宝和。
你听听,你听听,已经虽无皇后之名却有皇后之实了,成德居然还要许诺给符长宁一个王妃当当。虽然也许这个王妃大概应该也是妾的意思,却从此可以看出来大重后宫尊卑无序,女人们之间就你啊我啊的叫着,这样的皇后,符长宁不当也罢。
符长宁不由想了想那天同宝和的一面之缘,觉得还真像是那个女人会做出来的事情。
不仅如此,更了不起的是中宫可敦大妃宝和还有一个亲生的女儿,已经四岁了,乳名瓦儿,立国的时候被封为和县公主。她还养了一个儿子名曰成善,两岁多,不用问,生母已经死了。
婵衣絮絮叨叨地讲完大重国的一点情况,刚要拿桌上的碗喝水的时候就发现里面已经空了,于是很不客气地掀开帘子叫人添水,俨然又成了过去建蒙都城里皇后大丫头的模样。
忘了说,符长宁在跟成德提的要求中,有一点是让婵衣搬到关雎殿里跟符长宁一起住,还有一点是拔来两个会说汉话的婢女,又由着符长宁性子以景入名的叫了子佩,子衿。
这样多好,一想到关雎殿就能触类旁通的想到这两个婢女。倘若成德肯松口再送两个婢女来,符长宁就准备把她们叫做子宁和子音了。
至于带“衣”的名字,她们暂时还不配。
第三百九十九章,开始打老虎(二)()
符长宁在床上翻了个身,还是被外面震耳欲聋的声音吵得睡不着觉,终于心浮气躁地以肘撑床支起半个身子,拔开帘子往外扬声叫一句婵衣。
大重国的“拔步床”比建蒙国寻常百姓家的床都要矮上一大截,在符长宁看来就跟睡在地上没有什么区别了。平时坐在那里同婵衣说说话还没什么,可一旦躺下睡觉,婵衣在身边伺候的时候就莫名觉得矮了一头,说话都别别扭扭的。
这都是因为不习惯。
婵衣进来的时候,符长宁已经坐起来了,正准备穿衣服呢。婵衣忙上前去服侍,往符长宁胳膊上套袖子的时候,忍不住抱怨了一句,“这料子也就比奴婢身上穿的好一点,娘娘何必要受这样的罪。”
符长宁此刻已经很淡然了,她伸一伸脖子好叫婵衣给她钮纽扣,“这件衣裳已经很好了,你常在外面走,该知道她们穿的都是什么样的衣裳。”
没办法,符长宁实在是不能接受大重国的穿衣风格。在建蒙国皇宫接见大重使节的时候看见他们,她还可以安慰自己说那些人是“有教无类,蛮夷无化”,完全可以眼不见心不烦看过一次就算了。如今尽管命途多舛流落大重,然而叫符长宁也要穿上这样的衣服,她是万万不能从的,就算成德没办法送来天水碧,她也不穿大重后宫司空见惯的衣裙,而是宁可穿经过改良的婢女的衣裳,至少这件没有那些可笑的左衽,这样符长宁才不会觉得自己是个死人。
帐篷里没有铜镜,全凭婵衣的一双巧手给符长宁挽出一个发髻。婵衣在首饰盒里挑挑拣拣找可以给符长宁戴的首饰时,符长宁就发问了,“说起来外面到底出了什么事情,我听着又是鼓声又是马蹄声的,难道还有在自家门口演练军阵的不成。”
“我听塔纱说,大重国每年九月都有个击鞠大赛,今年因为封王大典才推迟到了现在,说是以军中将士为主,但是后妃百官都可以参加,场面十分壮观呢。”婵衣挑拣出一个金翅蝴蝶给符长宁别上,“娘娘,好了”
符长宁站起身往窗边走去。说是床,也无非就是帐篷四处较上方的地方用刀割出一个四边的形状,再用木板撑住毡皮,以求帐篷空气流通罢了。
符长宁踮脚往外瞧去,远远地看到一处空旷的地方人头攒动,声音忽近忽远地传来,竟是一幅人声鼎沸的景象。
看来这个击鞠大赛真的很热闹。因为就凭胡族地域辽阔和人烟稀少两个特征,能在一处地方聚集了这么多人,真的很不容易。
当然还要再加一条,这些人在“皇宫门口”举办比赛,皇宫留守的侍卫竟没有多少人,这些人真是疯了。
符长宁当然很想去看热闹,但是现在首要目标是先填饱肚子。在大重国,稻粟五谷都是很珍贵的粮食,所以符长宁惯常吃的米饭和面食在这里几乎绝迹。只能入乡随俗地吃再寻常不过的用青稞做成的炒米和馕馕,配上一碗味道奇怪的酥油茶,以及供应不尽的大块牛羊肉,就是每天的三餐了。
果不其然,子衿子佩端上的早餐逃不出这三样。符长宁已经从一开始的食不下咽渐渐变得能够坦然处之,甚至能够开玩笑地评论今日的炒米比起昨天是不是火候大了些。
突然帐篷的门帘被人掀开,成德进来了。
符长宁自有记忆以来过的都是有人来前先行通报的日子,亲人之人即便是符长安、沈从景也不例外。因此成德第一次不打招呼径直闯进来的时候,符长宁被狠狠地吓了一大跳,捂着胸口好半天喘不过气来。
符长宁也曾就这件事要求成德进来前一定要告诉她一声,哪怕只是仰着脖子在外头喊一句她的名字呢。然而成德每次答应的好好地,第二次依旧我行我素大喇喇地进入帐篷,被符长宁提醒的时候,不是拍着脑袋出去在外面重新叫一句安宁再进来,就是干脆直接说,“我叫你的名字了,谁让你没听见。”
次数多了,符长宁也懒得再提醒成德了,只能自己在帐篷的时候更加小心,以免叫成德哪次不请自来看到了什么不该看的事情。
成德大喇喇地就在符长宁身边坐下,婵衣赶紧起身退守到门边。毕竟这位大重皇帝并不喜欢他和符长宁说话的时候还有人在身旁,至于子衿和子佩,更是早早地就被打发到门外了。
符长宁正慢条斯理地一粒粒夹着炒米吃,猝不及防叫成德凑到她脸前,很是得意地打了个响指,“安宁,你猜我给你带来了什么好东西。”
这也是符长宁的要求之一。为了不让旁人藉由名字猜出她的身份,成德不论在人前人后都要叫她安宁。
守在门边的婵衣被进来的大汉的体型惊讶地张大了嘴巴。这大汉身长八尺,剑眉星目,本该是符长宁最欣赏的美男子类型,偏偏他肤色黝黑,肌肉健硕,一个脚步一个印,一句笑声一道雷,叫符长宁再生不出一点欣赏之心。
偏偏这个大汉手里还拿着一个大碗,迈着雄赳赳的步伐走到符长宁桌前,一低头一弯腰就将那个碗稳稳当当地搁在了桌上,符长宁定睛一看,竟是一碗满满当当的白粥!
在建蒙都城里再寻常不过的吃食,到了大重国就是了不得的一种奢侈。
但是符长宁并不是为了一口白粥出卖自己的人。她先是看看搁在桌上的碗,又看看端着碗的大汉,最后看向了成德,那目光的意思是,您不给解释解释?
成德福至心灵,立刻抬手一指大汉,“这是我手下的校尉,叫淹留。”他清清嗓子,“你不是总想要一个护卫吗,我就把淹留给你,他可是军中百里挑一的好手。”
是了,这又是符长宁同承德提出的条件之一。倘若你如果要是问我符长宁到底同成德提了多少条件不如一次说清楚好了,我就只能这样告诉你,大重国的这位皇帝陛下是下了血本的,只要符长宁能留在这里,哪怕她要求枕着天上的月亮睡觉成德也会想尽法子办到。
淹留对符长宁憨厚一笑,“安宁姑娘,外面的击鞠比赛很热闹的,你要不要去看。”
第四百章,开始打老虎(三)()
淹留对符长宁憨厚一笑,“安宁姑娘,外面的击鞠比赛很热闹的,你要不要去看。”
要,当然要,为什么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