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动漫电子书 > 暗黑大宋 >

第303章

暗黑大宋-第303章

小说: 暗黑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马光也说到此事,诸乡贫富不均,如东乡有富户家产千贯,当役里正,西乡有户百贯,也役里正。然西乡户必难受其重。役者劳烦,以至他遇一农民,其民说不敢植桑,不敢养牛,不敢蓄粮,否则多种一桑,多置一牛,蓄二年之粮,藏十匹之绵,邻里目为富室,立指为衙前。”

    “百姓不植桑,那来的衣帛?百姓不养牛,如何耕种?百姓不蓄粮帛,如何应对荒年?王巨,你斩杀了胥吏,可胥吏也有胥吏之苦。”

    “是,陛下。”王巨随意答道,心中又在想,原来这时已经议论差役之苦了。

    “还有朕听闻你在华池,为了鼓励百姓养牛,刻意颁发露布,让胥吏不得将牛马等大牲畜计入财产。这也是治标不治本之策。当然,朕也不能怪你。自朕听闻后,立下诏书,天下官吏有能知差役利害,可以宽减者,实封条析以闻,然而到现在,却无一人想出良策。”

    “陛下,倒有一良策,但微臣想问一问司马公能否同意?”

    “说。”

    “差役确实是害民之举,例如一个商贾,他善长行商之道,十年之内便可获利万贯。然而因为其富,立即应差,不久便会破家荡产。然后第二户接着来。”

    “司马卿也说过类似之语。”

    “但是陛下若让他一年按其家产,出一百贯,募民应差,那会如何?”

    “咦,这倒是良策。”

    “陛下,但那样,必须按其家产付免役钱,否则无法募役钱帛必然不足。微臣只是抄了两个不法劣绅的家产,便让朝中某一人与司马光恨臣之入肉,若那样,还不知会兴发多少骚动。因此以微臣之见,当缓执行。国家积病沉重,徐徐徐!”

    “徐徐徐?”赵顼这时无比的苦涩。

    司马光眼中却露出了一道锋利的光芒,他感到这道策略的“危险性”了。

    赵顼却是做梦也想不到司马光危险性的,他继续说道:“那么此事稍缓,再议郑白渠增兵之举。”

    这才是大事,这才是真正要做正事了!(未完待续。。)

    手机: 电脑:

第三四八章 又坑了() 
暗黑大宋;第三四八章 又坑了

    “陛下,国家冗兵已经很沉重了,不能再增兵哪,”万年潜水的文彦博终于开口说话。濠奿榛尚顶点& 。。(o)

    “文公,这次增兵有数条用意,郑白渠那边会挪出许多灌溉农田,因此朕与王巨说,用于安置兵士,为何用于安置兵士?一是兵士家人生活能得以保障,士气不会低落,二是兵士手中有余粮,不会囤积居奇,会使陕西得到大量的余粮,用于军粮或抗旱。若是换成百姓,大量迁徙,处置不公,可能会产生很多纠纷。若是不问不顾,不久它又成了不少劣绅手中的猎物,兼田,隐田。”

    文彦博蹙了蹙眉头。

    王巨也蹙了蹙眉头,这个兼并与隐田眼下还是少提为妙。

    或者比如高利贷,大家也许认为高利贷只是赚取利息的,实际高利贷妙用太大了,比如宋朝为了对付大地主苛剥佃农,曾下诏,任何人不得禁止百姓流动。

    待佃农差了,佃农自己儿可以逃跑。

    这逼得地主不得不用人道精神对待佃农,减少国家危机。于是高利贷来了,放下高利贷,欠了俺的钱,你妻子女儿是俺的人,你也是俺的人,债不还,往哪里跑。泾阳这边还好一点,特别是长安那边,情况更严重。

    为什么长安那边会更严重,贵人多啊!

    所以这个隐田兼并的最好不要说,只说增兵与裁兵本身。

    还好,赵顼又将话及时收回来:“但若是用保捷军,保捷军同样就近编置安置,郑白渠附近没有这么多保捷军可供安置。而且渠工劳力也不足。”

    “陛下。臣不知是那一个小人挑唆陛下的。臣只问一句。这些屯田纳税吗?兵士不给缗钱吗?”司马光在边上问道。

    那一个小人,提到了郑白渠,还能是谁?

    当然,现在司马光暂时不会对王巨发难了,刚才赵顼连焦用都说了出来,再针对下去,那非是明智的做法。

    “依卿之见,当如何?”

    “非是增兵。而是裁兵,并且文公有过一次裁兵经验,曾裁过八万禁军。”

    “陛下,司马光之言极是,国家当务之急,主要就是冗兵与冗官。”吕公著道。

    其他人也七嘴八舌地议论。

    真的不能增兵了。

    “陛下,记得春闱之时,陛下一再嘱咐臣,以先帝诏令,裁减进士明经诸科名额。臣也遵旨了。为何,乃是官兵太冗之故也。望陛下明察。勿要为小人所害。”司马光又道。

    “此人才不会害国,才不会误朕!”赵顼道。不是说好的吗,不要再计较了,怎么又来了?

    “不管是不是害国,增兵之议,陛下不能同意哪。”吕公著又说道。

    “好,朕就先说裁兵,再说增兵。”赵顼兴奋地说道。大家说裁兵,这一回朕说裁兵,你们不反对了吧。

    “朕这里有一策,请诸公参量。”

    那就是王巨所写的第一步裁兵精兵计划。

    从内宫抽出太监做为中使,再从京城里抽出京官,还有各州知州,三方监督配合。

    朝堂上有文彦博总指挥,地方有各路首州长州指挥。

    全国分成开封、应天与洛阳、麟州、并州、定州、大名府、京兆府、秦州、渭州、庆州、延州、江陵、潭州十四个区域。

    为什么没有岭南,反而有了潭州与江陵府?

    夔峡蛮、梅山蛮与南北江蛮!

    宋朝有惩六诏之害,策略以买安为主,然而买安了,这些人还是出来抄掠,不买安,更加出来抄掠。若是抄掠财富也就算了,关健还抄掠汉民。

    掠汉人为农奴倒也算了,还有万恶的初夜权,这也算了,还有许多蛮人首领喜欢吃人肉,食心肺。

    朝廷迫于无奈,于是在这一带也不得不驻扎了大量禁兵,然而这里天气酷热,北方禁兵很不习惯。往往每次轮戍,只能有**成禁兵回来,死者不可胜数。

    这个王巨没有多想,恶人自有恶人磨,以后会有章惇这个猛人对付。

    眼下的还是裁兵。

    这些中使与京城到达各州后,立即以考校武艺之名,勒令各营指使将禁兵集结。

    然后用名册点名。

    这一点名,马上就会发现一个很残酷的问题,那就是吃空饷。这个问题太沉重了,不仅每年吃掉国家许多财政,它引发的后果会很多,比如若换铠甲,它是按兵籍发放到各营的,包括吃空饷的也有,那么这些铠甲各营指使如何处理,有的人甚至胆大的能卖给西夏人。这个后果还不严重。

    比如一场战役开始,按照兵籍调去一百营官兵,好多兵马,四五万人。然而真正的兵力能不足两万人。一场本来能打胜的战役,结果打败了。

    为什么会有吃空饷发现,士兵死亡不注销,逃亡不下编,兵额有缺不招填,甚至有的指使为了吃空饷,鼓励士兵逃亡。特别是轮戍的边军,明明一营五百人,逃走三百人,他们出去干私活谋生,或者回家去了,将领不顾不问,到轮戍结束,你们一起回来吧。但这个薪酬就进了各营将领腰包了。

    不过一旦点名,会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比如在执行任务,或者守戍堡砦,或者串编。何谓串编,因为是一州一州去清查的,兵士刺字只刺番号,如振武营只刺振武两个字。那么邻州各营便可以串编了。因此务必让衙役堵住各路口,严禁军队调走。

    然而麻烦会很多,但开始只点名,其他的不问,以免产生不好的后果,导致一些指使带着军士哗变。

    点完名后,考校武艺,比如弓兵。标准的宋弓一石二。得连续拉开三次才为合格。若连这个标准都实现不了。那也不要上阵杀敌了。

    合格的与不合格的分别于兵籍下做一个不同记号。

    一州州清查完毕,再将各营正副指使喊于各首州集结。

    吃空饷严重的,不论有没有功劳的,当场劝退。这时候他们离开军营了,手中无兵,也兴不起风浪。再立即将他们各营的兵力以都为单位打散,就近与其他各营进行重编。由这些指使弹压,对各都都头进行第二次劝退。

    一是用来震慑吃空饷。二是以最少的骚动,将各营上层将领劝退。

    然后将考校时不合格的,以及年五十岁以上又无实战经验的兵士,一律劝退回去。

    至于那些各种理由造成的不在册兵士,比如生病了,比如戍守各堡砦了,进行第三次重组,一一再次考校甄别,以防一些将领用这些人做文章,继续造成大量吃空饷现象。

    这是禁兵。次之厢兵。

    厢兵更好办,他们不需要太强的战斗力。更不敢哗变。只要将其中是家中独子者,年老者,挑选出来,有活路的,让他们自己离开军营,并且每年再给十贯钱的补贴,连续给五年,让他们离开军营有一个基本保障,没有出路的,继续留在军营里养活干活。用此来实现以最小的代价,与最小的骚动,裁减厢军。

    当然,这么做,也不可能一下子将吃空饷的问题解决。

    还会有,但要少得多。

    并且将这些老弱病残淘汰后,军队实力未减反增。至少调去十营禁兵,会有四万多兵马,而不是两万兵马。

    那么做得好,仅这次就可能陶汰出来二三十万禁厢兵。

    所以这次增兵非是害国,但不管怎么说,一旦淘汰开始,数量锐减,大家只看数字,不看真正的兵马,还会很担心的。特别是陕西那边。

    因此在郑白渠一带,从义勇中挑选强壮者,家无非是独子者,进行刺字编入保捷军。并且有了郑白渠能养家糊口,相信许多义勇反而会乐意编入保捷军中。

    那么可以增编近二十营保捷军,一水利得到了劳力,二陕西边防实力得到了增强,三是虽增加了一些支出,那边是减少了二三十万兵马,增加这少许支出也不算什么。

    事实保捷军战斗力也比禁兵强大。

    “禁兵竟然不如保捷军……”赵顼一口气说完,长声叹息道。

    大家默默无言。

    若是韩琦在,还能呼和韩琦。但韩琦下去了,大家也不用呼和了。

    是强是弱,大顺城一战就是一面照妖镜。

    “文公,这件事就交给你了,为了大宋社稷,还望文公务必将它办好。”赵顼慎重地说。

    “老臣一定不辜负陛下期盼。”文彦博立即说道,想都没有想,裁兵本来就对了他的胃口,况且裁兵若办得好,那就是大功。而且还有一个大秘密……

    司马光嘴角发苦,他多聪明啦,马上反应过来,自己被小皇帝与王巨联手坑了。两人故意只说前面,不说后面,先说增兵,不提裁兵,自己就带头反对了。这一反对,裁兵之举就在大家一致同意中落实下来了。

    其实它只是裁兵强兵计划中的第一步。

    后面还有,得一步步来执行,一急就会出大乱子。

    于是赵顼开始说第二件事,坊场河渡与二八分制。

    何谓二八分制,以前宋朝矿坑实行的是课制,这个坑交给你承包了,一年得上交多少课量。许多大户人家让这样的承包制度坑苦了。因此许多坑矿“承包不出去”,只好由国家来经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