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开发巨头-第1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先生,就如同您在ces展的发布会上说的那样。电子游戏产业的复苏已成定局——不仅仅是日本市场的复苏,同时也是美国市场的复苏。从您的dreambox跟任天堂的nes在美国的销量就看得出来,现在的美国人已经在开始逐渐的重新接受这个曾经被雅达利摧毁过的产业。并且乐于购买一台当做闲暇时的玩具或者是给孩子的礼物,但是……”
襟川阳一继续自顾自的说着,他已经在之前决定跟杰斯特正式合作,所以他也想把一些他的看法讲出来,他可不想杰斯特无缘无故的输掉这场跟任天堂的家用机大战,毕竟,他的赌注已经压在了杰斯特的这一边上。
“这场电子游戏产业的复苏是全方位的,在一开始,也许凭借着你们火星娱乐的口碑可以建立起任天堂难以企及的优势,毕竟你们是美国企业,制作的也是美国人喜欢的游戏,这在之前你们跟任天堂的试售活动里就体现的很明显,你们可以在短短的几天就卖出二十万张邀请函,但是任天堂在同样的时间里才卖出了几万台——但我最近不断的从朋友那里得到确切的消息,这段时间任天堂的nes的销量虽然称不上多高,但是胜在稳定,而且几乎天天都在增长,而你们的第二次试售却还没有开始。”
说到这里,襟川阳一也发现了杰斯特在认真的倾听着他的话,他也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谦虚的说道:“只是我的一些浅见罢了,李先生……”
杰斯特却直接摇了摇头,直截了当的说道:“不,你说的这些,有一些也是我之前没有想到的,在一些地方……看的比我全面很多,我在之前,有些只缘身在此山中了,想的确实有些粗糙了。”说着,杰斯特的语气也谦虚了起来,“还请襟川社长,继续说下去吧,我从之前您的语气,可以听得出你似乎有些意犹未尽的意思。”
“好吧。”
襟川阳一听了杰斯特的话,也是沉默了一会,才点了点头,他这一次没有直接开口,似乎是在思考着措辞,怎么说才能更加的准确。
“最关键的地方就在于,当电子游戏这个产业一旦开始复苏,有多少美国人会等待你们的dreambox的产能提升上来呢?尤其是任天堂的nes还非常不错的情况下,就像是我之前说的那样,您能够在短短的两次试售卖出五十万台又如何呢?按照您目前的产能,要多少时间才能够再一次积攒起五十万台的库存量?而在您这积攒库存量的时候,您知道会有多少人转投到任天堂的nes阵营当中去么?最关键的是,我知道这一次任天堂为了开拓北美市场几乎倾尽了全部的力量,只是nes的库存量就超过了三百万台,您想一下,这三百万台如果全都卖了出去,对您以及您的dreambox代表着什么。”
说完,襟川阳一喝了一口茶,然后便闭口不言了。
杰斯特这一次依旧是默然不语,他听明白了襟川阳一话里的意思,自己的产能不足,在初期的铺货上肯定不如任天堂迅速,所以自己才会在一开始想尽了一切办法来打击任天堂,从炒作,宣传以及口碑,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自己的供货量无法满足所有对电子游戏有兴趣的玩家的时候,他们必然会将自己的目光转移到有着大量存货的任天堂的身上——对比整个美国的市场来说,火星娱乐的粉丝还只占少数,这是一个刚刚开垦的处女地,未来能爆发出的潜力将会是十分惊人的。
如果任天堂的游戏一般也就罢了,但是杰斯特比任何人都清楚任天堂的游戏是有多么的出色。
想到这里,杰斯特的眉毛也不由得皱了起来。
“襟川社长有什么办法么?”想了一会,杰斯特面对着这种局面似乎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他便开口向着襟川阳一进行询问。
襟川阳一只是笑了笑,他说的很直白:“李先生,你要面对的这个局面其实也不用太放在心上,就目前来说,您在北美市场上都领先着任天堂,只要您能够保证一定的产能,那么这种优势就一定会保持下去的。”
“保持产能。”杰斯特仔细咀嚼着这几个字,他当然知道产能的重要性,不然的话,不会花费巨大在大陆投资建立生产基地,而且还让白狼避难式的去帮自己看守家业,但是一个庞大的生产基地想要达到设计产能,是需要大量的时间的,而且想要在大陆培训出一大批数量的产业工人,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在自己来日本之前,就跟李健熙联系过,委托给他们三星建工的承建任务,他们已经经过一家香港公司的壳子在大陆完工,而大陆承担的一些基建任务,也完成了可以达到最低生产条件的程度,但是大量产业工人缺额的问题却始终无法解决,虽然电子工业部的那位掌门人用了行政命令来帮忙,但还是杯水车薪。
就在这个月的月初,自己在大陆的生产基地生产出了dreambox的第一批样品,基本上只是简单的的贴牌组装而已,但良品率都无法达到百分之九十,一共第一批产品一万台,合格的不到九千台,这还是第一批都是从国企电子厂调来的有经验的员工,要是让那些新招聘进来等待培训的,恐怕一两个月内才能达到上岗生产的要求,更不用说达到生产线的设计产能了。
想到这里,杰斯特也觉得当时自己认为在今年二月份就可以达到八成设计产能的想法有些幼稚了,不过对于杰斯特来说,踏实不可能在任天堂之后推出自己的主机,他绝对不能给任天堂占领市场的一丝机会,甚至要借此机会打任天堂一个措手不及,而趁机占据先机也是杰斯特早就做出的计划。
而产能,始终都是自己目前最大的问题。(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三章 雁行理论()
“扩大代工么?”
杰斯特自言自语了一句,然后他突然灵机一动,似乎是想到了什么:“难道就不能靠炒作维持热度,然后靠饥饿营销来拖延时间吗?”
襟川阳一听到杰斯特的这个说法也是皱起眉头,似乎是在思考。
不过一分钟之后,他皱着眉头也松弛了下来,然后他便有些佩服的对杰斯特说道。
“李先生的这个方法确实别具一格,尤其是对于有您这种大量固定粉丝的企业来说,效果更是更加优秀,而且我从您几次之前的操作上,也看出了您用这种方法的影子,但我刚才仔细的思考一下这个营销方法的优缺点——优点您比我清楚,我就不献丑了,我就只说一下缺点,饥饿营销按照我的理解是故意造成缺货的现象,让想要购买者产生一种饥饿的心理,增强他们的购买*,但是问题就在这里,饥饿营销是你的手里确实拥有足够的存货,能够随时根据购买者的反应做出实时的应对,不然的话,一旦控制不好,那就不是饥饿营销,而是直接把潜在购买者给饿死了。”
说着,襟川阳一再一次很认真的问道:“李先生有足够进行饥饿营销的存货吗?要知道,任天堂正在您的身后虎视眈眈呢。”
说实在的,杰斯特不是不想要进行代工生产,而是现在日本能够给他代工的企业他都找的差不多的,美国找代工企业的话成本提升的太厉害,欧洲也是一样的道理,而去除了欧美日之后,也就是亚洲四小龙有着完善的电子生产企业了,但是自己之前表露出来的政治态度。已经引起了台湾方面的不满,虽然自己没有主动接触过,但想来即便是接触了也是自讨没趣。
襟川阳一见到杰斯特久久不说话。他便主动开口提醒道。
“李先生难道就不去考虑一下台湾的企业么?之前鸿海集团的郭先生曾经来过日本,想要跟一些企业洽谈代工的生意。主要是电脑方面,他跟富士通的桥还是我搭的,不过……”说着,襟川阳一有些不屑的笑了一下,“您也知道,台湾太落后的,技术也一般,尤其是在个人电脑这种高端产品的生产商。所以他来日本谈的生意也不顺利,只拿到了几个聊胜于无的单子吧,但是生产游戏机这种技术含量很低的产品,我觉得台湾的企业,还是能够完全胜任的。”
虽然襟川阳一的这番话,流露出了一种对台湾的不屑一顾,但杰斯特倒是不怎么在乎。
毕竟他说的是实情,虽然后世著名的雁行理论现在日本还没有正式的流行,但基本上这个理论也渐渐的被逐渐成为世界第一流经济强国的日本在私下里所接受的,就算是襟川阳一说游戏机的产品技术含量低杰斯特也觉得无所谓。因为八位游戏机的技术含量确实是低的可怜。
至于雁行理论,则是一九三五年由日本学者赤松要提出的一个经济学理论,不过这个理论在当时的那个大环境下并不合适。一直到二战之后日本崛起,随着人力成本的增长,为了保证利润,大公司不得不要进行产业转移的时候才重新被重视起来的一个理论。
简单的说,这就是模拟了一个大雁在飞行时一个特定的结构,也就是雁行的v字结构,这种队形结构使它们比单个飞行省去了三分之二的力量,领队的大雁疲倦了,会轮流退到侧翼。另一只大雁会接替它飞行在队的最前端。后继者时刻准备着奉献自己的力量,这就是它们能够飞行到南方的奥秘。
而在这个时代的经济学家也在研究战后正在蓬勃发展的亚洲经济。尤其是日本的经济学家,他们发现。东亚的经济体系跟雁行理论非常相似。
在这些日本的经济学家的眼里,在东亚的经济体系当中,日本是当之无愧的龙头,也就是处在雁首的位置,带领着整个东亚雁群飞行,而第二梯队的就是像是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这种亚洲四小龙第二梯队的,最后就是刚刚改开的大陆跟东南亚的那些猴子。
用这些日本经济学家的话来解释,就是日本先发展某一产业,当技术成熟,生产要素跟生产力成本也产生变化时,这些产品在日本的竞争力转弱,接着亚洲四小龙自日本移转技术或产业转移,开始发展此产业,在此同时,日本产业结构升级到另一个新的层次,同样地,当亚洲四小龙在该一产业发展成熟后,这些产品的生产又转移到相对更落后的国家发展,亚洲四小龙的产业结构也相应升级,呈现出有先后秩序的发展。
这就是日本经济学家认为的东亚经济新秩序的雁群理论,也有些说法将其称之为候鸟效应,虽然在未来杰斯特看到这个理论的时候,日本已经从亚洲第一经济强国的位置上退了下来,无论是国力跟经济都被大陆拉开了很大的档次,所以当时杰斯特的感觉就是日本人真是自以为是,他们以为他们是谁?
但当杰斯特重生到这个年代的时候,他亲身的感受到了日本跟整个亚洲的落后格格不入的时候,他才知道,为什么在这个年代的日本人会这么骄傲,会这么狂妄的认为这种雁行理论就代表亚洲经济体系。
因为现实就是如此,现在亚洲经济体系的建立,就是按照这些日本经济学家的分析那样,无论是任何行业,尤其是高新技术方面,都是由日本开始研发,然后等这种技术成熟,并且大规模应用,利润不够高的时候,就将这种落后的技术转移到人力资源跟研发能力相对落后的次级区域。
就是靠着这样一次一次的产业转移跟产业升级,东亚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