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动漫电子书 > 钢铁时代 >

第644章

钢铁时代-第644章

小说: 钢铁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装甲就更不用说了,国王级得到的西北的装甲,装上去之后,就大受好评,不但价格更低,性能就更加的出众,最关键的是,到现在为止,整个克虏伯公司,耗费了大量精力来研究,也没有多少的进展,里面的大部分东西都研究的七七八八了,也都明白了,可是怎么整合到一起,就不知道了。a href=幻月密码/a

    杨元钊当然知道是什么原因,加工工艺,这个时代,还处于配方的时代,有时候添加一两种材料,就可以制作出较强的合金。几乎从一战到二战,甚至是二战后的时期,都是这么来的,可是21世纪的时候,主要的就是加工工艺了的,依靠种种的特殊加工,改变分子结构,甚至是原子结构,让金属拥有相对出色的性能,这是最基本的东西,这些东西,不是扫描研究金属能够得到的,哪怕明白告诉你,配方之中的比例,你也未必能够,百分之百的弄出来,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不可能复制出来。

    西北各方面还很初级,钢材这些东西,还是粗钢的多一点,走的还是后世,以量取胜的老路子,在没有更高的科技和成熟的工艺的前提下,可是在一定程度上面,特种钢厂,已经开始尝试一些后世的工艺,只是最初级的,借助着不同淬火的方法,改变金属结构,有些用了新的工艺。这种改变,却是创造历史的,同样的钢材,用合理的,科学的方法淬火,顺便进行物理加工,放出其中金属应力和各种力量,在性能上,稍稍超出,甚至是改变一些金属的基本性能,还是可以的。

    看到了提尔皮茨拿出来的东西,小毛奇根本就不去看,他很清楚,提尔皮茨和威廉二世都是明白人,特别是在海军上面,能够得到他们的认可,并且用一个海外殖民地来换取,最少也应该是有相当实力的东西,海军装备可不同于陆军,没有持续的消耗,主力舰这么一个级别,一年的消耗,就可以购买一艘主力舰了,这也是英法德,都拥有一次性拿出2000万,甚至是更多金钱的实力,可是除了财大气粗英国,剩下的,谁会一年开工兴建10艘以上的主力舰,即便落后都不会这么做的。

    能够成为高官,其他人也是同样,他们在之前的话语,都带着各自的目的,现在提尔皮茨发火了,老实人的发火,谁也不敢怠慢,更何况,后面还驻着一个德皇,德皇对于海军的心态,可想而知的。

    简单的翻了一下资料,在大致数据上面认可了之后,在小毛奇的主导之下,转向了另外一个问题,海军是否一定要躲在波罗的海,做一个存在舰队。

    果然!德皇不动声色,这是他早就预料到的问题,提尔皮茨也没有犹豫,主动的提出,等这一次的战报过来了之后,如果瞄准系统可行的话,舍尔的训练也达到了尾声,接下来,就是舍尔舰队的回归,只要他们回来,接下来不超过半年的时间之内,必然会在北海,开启一场属于主力舰的大战。

    一场征求意见的会议,开成了这幅德行,提尔皮茨也相当的劳累,没有在德皇这里过多的停留,哪怕要等待瞄准系统的最根本数据,也必须回海军部了,半年的时间,主动挑起一场主力舰的对决,涉及到的东西太多了,有些东西,不是你想,对方就一定来的,还要看英国人会不会配合。(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南洋战起() 
南洋,德国特混舰队训练海域,这段时间,在等待着德国本土消息,程璧光一直都跟舍尔呆在一起,在舍尔的舰队之中,不但有德国的军官和海员,也有超过1。5万的中国实习生,他们分布在舰队的各个领域,熟悉和研究战舰的一切,虽然没有德国海军训练的时间那么长,却也从一个对战列舰一dian都不知道普通水手,变成了合格的水兵。

    这是未来中国海军的种子,1。5万人,未必能够填满跟特混舰队一样规模庞大的战列舰舰队,却足以让战列舰开动起来,从德国人身上,亲身经历学会经验,会传承在中国舰队之上。

    这没有办法,中国从1895年开始,已经没有了主力舰级别的战舰,甚至在1895年之前,三大远时代,也只是次一级的主力舰,跟世界主流还有一段距离,20年的海军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无畏舰时代,几乎是光速一样的发展,哪怕是借助着一体机和德国的一些设计,中国用难以想象的实力,制作出了幻想级和猎户座改,可是舰船永远是一件武器,真正让武器发挥作用的,永远还是操纵武器的人。

    这段时间,程璧光除了●∑,。≯。o@跟水兵们交流,关于学到的一切之外,就是跟舍尔讨论,新式主力舰的战法,舍尔对于幻想级和猎户座改,几乎是赞不绝口的,半年多的亲身实践,让他真正体味到了这款战舰的优dian,而西北的指挥系统,更是把战舰的火力。速度,防护力发挥到了极致。原来一份的优势,现在被逐步的放大。成为了五分十分,这也从一个层面,证明了西北造舰能力的可怕,未来,德国跟英国,在海军层面上面,必有一战,这一战的结果无论如何,有一dian都是必须要考虑的。那就是舰队的恢复能力。

    以现在的情况看来,借助着指挥系统的逆天作用,德国在主力舰层面上追平了跟英国之间的差距,真正有了跟英国,在正面战场上面,对战的实力,可是这样真的就能够让英国退出去么,战争没有如果,一如现在的欧战。之前也觉得,攻占了巴黎之后,法国人就会退出来,现在看来。对方的韧性远比之前估计的还要强大,未来英国人真的要是打持久战呢,在英联邦诸国和美国的支持下。英国有这个能力的。

    所以,公海舰队能不能快速的恢复。一方面取决于德国国内的造船业,另外一方面。西北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西北的造船业屡创奇迹,想来,也会在一年之内,再拿出同样数量的特混舰队吧。

    时间在专注之中,永远是过的最快的,舍尔在接到了国内的电报之后,然后开始拉着程璧光和西北的小组,研究在指挥系统之下的新的战法,指挥系统的极限只是9艘主力舰,或者说不是极限,未来再多几艘同样规格的火控的主力舰,或许还可以,重巡,轻巡这些舰只,本就不能够介入到主力舰级别的战斗之中,算是抛开,以前训练过的重巡配合主力舰的,现在只能够放弃。

    如何让九艘战舰,更加的机动灵活,如何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指挥系统的,这是他们关注,一方更加熟悉指挥系统,一方更加熟悉现代海战的精髓,两者结合起来,就是最佳的选择,只是舰队的配合就有数十个之多,指挥系统让战列线落伍,可是战舰的功放本身也有客观规律,符合这个客观规律的情况之下,战舰的威力才会更大。把零散的战术跟指挥系统相结合,用比较强横的火炮的力量,对准对方的时候,舰队的威力又提升了一个档次,防护起来也更加扎实到位。灵感的火花一个接着一个,最终,确立了一个基本的训练和操行大纲。

    程璧光和舍尔,还有德国特混舰队的高层人员,都有出力,正在紧张进行之中,一封电报的到来,打破了他们之间和谐的气氛,原来,程璧光要回去了。

    这让舍尔有些不舍,舍尔还没有来得及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能不能再缓几天,训练大纲马上就要形成文字,甚至在训练之中找寻他的漏洞了。

    程璧光主动的告诉舍尔,战争爆发了,他必须要回去,谁也不会想到,在西北和英国都在香港附近厉兵秣马的时候,战争居然首先在东南亚爆发了。

    让回去的原因非常的简单,婆罗洲那边有了变化的,英法因为被战争拖住,没办法对婆罗洲进行干预,可是印度尼西亚,已经是荷兰最后一个遮羞布了,小国寡民的荷兰,也只能够依靠印尼殖民地的收入,才能够过上他想要过的生活的,一旦少了印度尼西亚,荷兰的档次会连续下降很多。

    故而,荷兰甚至连现在如火如荼的欧战都顾不得,冒险的派出了大量的人员,不远万里,来到了印度尼西亚,作为整个印尼最大的一个岛屿,婆罗洲,英国可以不管,荷兰就不能不管了,还要花大力气管。

    用曾经海上马车夫的运输能力,荷兰几乎把国内的军队都给运过来了,甚至还招募了 一些新兵,正式这个,给了荷兰勇气。

    说起来,一战比历史上提前爆发,甚至没有出现萨拉热窝事件,原因就是英国的几名情报官来到了婆罗洲,并且发现了婆罗洲的真相,可是他毕竟没有进入到深入,再加上战争的打断,荷兰人从英国那里,知道了在婆罗洲有上百万的中国人,拥有了必要的武装,他们的心中,还把中国人当成以前的,要保住这个唯一的殖民地,不惜一切代价,这里成为未来荷兰的命脉之一,荷兰无法承受失去它的后果,这对于荷兰人而言,这甚至比本土防御更加重要。

    荷兰人的行动,瞒不过英法,甚至英法还支援了一部分的运力,并且,荷兰人从英法的手中,购买了一批的武器,现在英法手中却缺乏足够的武器,抽出小一部分来支援荷兰是必要的,西北在亚洲搅动的风云,英国人后面的判断,能够在短时间之中,移民这么多,这么庞大的,整个世界都不多,西北和中国,恰恰是其中的一个,给西北那里添堵,也是英法乐于看到的。

    十几万支步枪,还有相当数量的弹药,它们都是相对的比较老式的,可是数量足以压倒一切,还有一批火炮,制造的年纪最大的甚至可以追溯到30年前,毕竟是火炮好吧。到了这些军火的支援,一定程度上面给了荷兰人底气,在他们看来,对方的几十万人,未必都是专业的军人,荷兰人的想象力,也想象不出来,愚昧的中国,什么时候冒出的职业的军人。

    荷兰人在欧洲的动作,因为欧洲大战的掩饰,没有引起西北的注意,可是越过了苏伊士运河之后,开始被西北注意,毕竟这么大量的运输船,虽然不能凑近了,总是怀疑,情报部门层层的上报,最终汇总到了西北,密切关注之下,荷兰人的动作浮出水面,就算是西北的参谋部,也惊叹荷兰人的破釜沉舟,总计几百万人口的荷兰人,居然动用了20万的军队,这恐怕是正规军加上新军的总和了吧,看样子,荷兰人是准备甩开英法,独立在东南亚动手。

    东南亚是一片的岛国,婆罗洲不过是最大的一个岛屿之一,要跟荷兰人在这里交战,除了婆罗洲之前培养的强大陆军之外,海军也是必不可少,所以,必须要把程璧光叫回去,顺便的,也带上了3000名的海军。

    虽然说荷兰只剩下一个老掉牙的,有20年船龄的铁甲舰,不足为虑,可暂时西北的新式舰船不能够介入到战争之中,必须依靠之前改装过的黑龙海盗的巡洋舰作为主力舰,加上一些驱逐舰和潜艇,对付荷兰是够用了,可是英法呢。

    程璧光跟舍尔解释清楚,一方面是从舍尔手中要人要船,人好办,可3000人他的一艘驱逐舰也装不下,必须要几艘巡洋舰跑一趟,顺带的,跟舍尔约定好无线电的频段,因为战争是在东南亚,一旦英法介入,他们必须要向德国求救,理由非常简单,不动用新式战舰,不以西北和中国的名义,在击败了荷兰的干涉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