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动漫电子书 > 钢铁时代 >

第504章

钢铁时代-第504章

小说: 钢铁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欧洲诸国购买到旧船,加上江南造船厂新下水的,西北商船规模,就以每年100万吨的规模提升,到现在位置,差不多300多万吨规模的,而从上海到中东巴士拉的航线,是西北跟德国之间的重要商道,一般也是新锐商船,不但速度快,运输成本也低。

    本来,运输还是相对比较平均的,可是从欧洲作战开始,向欧洲运输的货物开始远远超过从欧洲运回来的,这种情况之下,很多船只回去的时候是空载,跟铁路差不多,不过现在,有了人员输入,算是基本平衡了,虽然麻烦一点,需要进行改装,可是这样的改装不过是耽误一两天的时间,可是运费上面,却要比货物更高。

    3000人,又没有什么行李,战俘们都被要求,只拿上最基本随身物品,甚至有的连冬衣都是破烂的,加上一部分食物之类,万吨级货轮,基本上都是空载的状态之下,可是西北为了一个人提供了10元的船票的,3000人,就是3万,在西北元坚挺的今日,比不上满载货物运费,却也相当于七八成的,这样货船的盈利程度就平衡许多了,如果不是西北硬性规定一些快速货船和万吨级以上的货船,才有资格,说不定很多船都会蜂拥而上,这已经是不错的利益了。

    冬天中国海,不是那么平静,来自于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吹起阵阵的海风,可是特别制作万吨级货轮,却平稳的在海上行进,速度很快,却不是那么的颠簸,从巴士拉到中国的万里海疆,即将到达重点了,无论是这些战俘们,还是德国负责看守的军人们,都已经疲惫到了极点了,好在按照路程来算,可能一两天之中就登陆了,这一个从欧洲起始,横跨了欧亚大陆,到达亚洲的最东端,长达数万公里,这是一个漫长,艰难的航程,好在快要抵达重点了,一路上的辛苦差不多结束了。

    战俘们,在船上的管理相对比较松,船舱不是密闭的,可是几个重要出口处,都有德国陆军把手,这里是经过特别的设计的,用5寸厚的钢板构成的永固防御体,最少有5挺机枪,封闭了这里面,正是因为这些,船的内部,并不把战俘们禁绝在船厂之中,这些战俘们相互之间还是可以交流的,众多的英军,在地域,出身,朋友等诸多方面,组成了一个个的小团体,其中又以军官为首。

    能够被送上货船,多是一些底层军官,一般而言,3000人之中,有个中尉就不错了,大部分都是少尉,至于校级军官,德国送来的也少,西北也比较重视,暂时都放在巴士拉,准备一次性的通过邮轮送过来,对于这些比较高级一点的军官,西北暂时没有想到他们的用处,暂时而言是放在西北军校作为外教,虽然英国的陆军不怎么样,但是军官方面的传统不错,西北扩张速度太快了,博采天下所长,提升自身的速度,却是最重要。

    所有的战俘,无论是军官,还是普通士兵,都恨迷茫,从上船之后,他们就知道自己要去何方,中国,这个曾经比较辉煌的大国,却在1840年被扒开了大国的衣服,成为了人人喊打的对象,现在,已经成为了愚昧和落后的代名词。

    这些军人们都相对的比较的沮丧,一想到到了中国之后,可能会出现的遭遇的时候,所有人都心气不高,命运叵测啊。未完待续。

    。。。

第八百四十九章 谋夺西伯利亚() 
要想富,先修路,这一个简单的话语,成为了至理名言,不但后世偏僻的乡村致富的解决方法,一个物产丰富,却交通不便的村庄,一旦贯通了公路,立刻可以实现腾飞,这样的例子,在后世比比皆是,甚至在这个时代,20世纪初,也是如此,美国为什么会发达,几十万公里的铁路,就印证了他的发达,铁路在陆上以难以想象的优势,成为了第一的运力,可以给铁路经过地区带来难以想象的好处。

    就拿中国为例,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为什么选择沿海城市为开放城市,原因就在于交通上面,庞大的国土面积,改革开放初期极弱的国家,海运拥有着难以想象的优势。至于历史上面,为什么东北会曾为工业基地,同样是这个原因,在建国之后,东北是整个国家铁路最密集的地方,拥有工业所需要的一切,在哪里发展会事半功倍。

    铁路的密集,不能代表着工业区,但是没有铁路,工业区的发展,也不会太顺利,甚至发展不起来。这是个朴素的道理,杨元钊也非常明白,所以从包头开始,铁路密集的在西北出现,西北也因此成为了中国的工业中心,完成了杨元钊愿望,不但让包头成为了中国的鲁尔,而且是远超过德国鲁尔工业基地,别的不说,现在包头辐射的范围之中,3500万吨的钢材产量,仅此一点。就超越了美国,拿下了钢铁生产第一大国的称号。在这个钢铁等于底蕴,等于基本实力的时代。达成这一点,就让西北能够在诸国林立之中,站稳脚跟。

    不过西北发展,在西北的几个核心区域之中,发展的非常的顺畅,从包头特区,到蒙古的南部。山西陕西,这些地方在西北机器和交通的双重支持之下。发展的迅速,已经在短短几年时间之中,赶上了别的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发展,成为了工业中心和基地。但是其他地方,特别是西部的地区,空有庞大的资源和土地面积,一直以来,没有多少发展,原因就在于气候条件恶劣,戈壁沙漠比比皆是,根本就没办法发展,

    中国缺少空间。这是后世无数英才证明的,如果中国能够拥有更多的空间,中国的发展讲不可限量。杨元钊很认可这一点。蒙古之战,对俄之战,布局南洋,甚至跟日本正面的一战,都是为了拓展空间布局。

    在历史的节点之中,一战是唯一可以借助的地方。只要俄罗斯发生革命,西北就可以拖着这个。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最少曾经被沙俄割据的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可以回归,甚至可以窥视西伯利亚的,这中间,需要谋划的东西太多了,俄罗斯太大了,曾经的拿破仑,甚至二战时候不可一世的希特勒,都在俄罗斯庞大的国土面前,吃了大亏,中国也不小,蒙古加上新疆,庞大的国土面积,要想调集兵力,有些太困难了,大量的铁路兴建,就成为了最关键。

    本身,这些铁路,杨元钊是打算让生产建设兵团上的,让他们发挥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应该能够完工,但是伤亡和损耗多少,一直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可是大量战俘的出现,让他有了新的想法,在战俘之中,有些是受过教育,并且会驾驶的,他们稍稍培训,就是出色的工人,只要注意,不把他们往死里用,依托着部分的生产建设兵团,就能够形成几条施工队伍。

    现在,整个东部的平原络已经相当的密集了,几乎每一个重要的城市,最少就有2条铁路交叉通过,最多的,甚至出现了八条铁路的米字形的结构,在这个时代,甚至是在后世,8条铁路相交的米字形结构,也可以说无愧为铁路枢纽城市了,这其中,几个新出现的大型铁路枢纽,全部都在西部,这些也成为了的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是新增的超级大城市。

    首当其冲的就是包头新区,除了新区本身而言,有8条铁路贯通,周围,还有3条铁路环线,让最少16条不同的铁路,会跟新区相连,包头新区,也成为了整个中国,铁路最为密集,联通能力最强的地区。

    目前的包头新区,2800万的常住人口,3200万的流动人口,共同构筑了一个超级大城市,要知道,英国和德国的本土,都没有超过6000万人,而西北轻松的做到了这一切,规模庞大的城市和先进的机器设备,正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创造这财富。

    西北拥有整个世界上,最强的工作效率,液压系统和大型工程机械的普及,让西北的生产建设能力,冠绝于整个世界,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本身中国人的生产效率,就比世界上大部分的国家都强大的多,要不然,曾经美国大铁路,别人都修建效率极地,华人出现,就让它的速度加快。

    出色工人加上合适而先进的机器设备,就拿巴格达铁路为例,建设速度是曾经设计上面4倍以上,德国人计划之中,在没有任何阻碍的情况之下,也需要五六年的时间,才能够修成,但是西北却只用了一年多一点,而且一下子就是双线,不但极大的降低了成本,还加大的通行的效率,从某种意义上面说,现在德国稳坐钓鱼台,跟这一条铁路有很大的关系。

    也因为这一条铁路,中国施工队开始进入到德国之中,对于德国的不少的重点工程进行施工,一方面解放了德国的劳动力,另外一方面,从最根本上增加了德国的战争底蕴,无论是基尔运河,还是高速公路和铁路的建设,都对于德国军事有极大的促进。

    3b铁路成功让德国,奥匈帝国,土耳其连成了一体,相互之间可以快速的增援,虽然现在,这一点还没有被德国利用上来,可是目前在冬天之中,德国准备的对俄罗斯的攻击计划之中,针对这一点的动作很多,会调动2个方面军,分别进入到奥匈帝国和土耳其,联合这两个国家大军,对于俄罗斯进行三方面的打击,争取快速的占据库伦。

    在合理的安排之下,詹天佑和铁路建设局的工程师们,以极大的热情,建设着中国的铁路,强大的建设能力,让中国铁路建设不停的提升,通车里程相对于之前,大跨步的发展,短短的几年,就建成了超过20万公里的铁路线路,这其中,绝大多数是复线和三线,极大的增强了中西部的运输能力。

    饶是如此,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地方,铁路兴建有些滞后。比如说西部城市,在最开始,西北要把整个西部纳入到他的体系之中的时候,在战略的高度,才兴建了一个贯通整个西部省份,省会城市的两条铁路,这两条铁路,耗费了巨大的成本,修完之后,算是把西北的一些偏远省份,彻底的纳入到了西北控制的范围之中,就国家的完整性上面,对中国来说,是维护了稳定,同时增加了西北的控制范围,可是这一条铁路因此却给铁路局带来沉重的压力。

    因为只是一些省会城市,西北都是地广人稀的地方,就拿新疆为例,166万平方公里的超级大省,是很多中原省区的数倍以上,可是人口上面,在宣统年间的统计,不过是200万左右,这其中,条件较好的南疆,一共是180万人,地域更大的北疆,不过是30万人口。

    其他的省区,未必有新疆这么的极端,可是人口都相对比较稀少,客运上面比较的稀少,根本无法发挥出这些铁路全部作用,货运上面,西部资源虽然不少,可是有资源的地方,大部分是比较恶劣的地方的,这些地方修建铁路的难度,是之前数倍以上,所以暂时没有力量修建,最终货运也是相当的稀少。

    在进一步就困难重重了,这些地方地域广阔,可是自然条件相对比较的差,不少都是戈壁滩涂,或者不适合居住的地方的,虽然杨元钊按照后世的经验,在新疆,青海,甘肃宁夏这些地方,选择了一些比较适合居住的地方,或者是矿区之类的,兴建了一些工业基地,但是大题上面,这些地方,是比较艰苦的,在拥有了一定的人员之后,再增加,就有些困难了。

    正因为如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