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走私1859-第3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机以及螺旋桨推动器。
这些风帆船的排水量大都在两千吨到一千五百吨左右。武器方面只在船头船尾各装备了一门单管59式57毫米高射炮,只是一种辅助的运兵船与补给船。
此时此刻,化名李远征的李永吉,只穿了一身橙色的冲锋衣,站在苏州号的舰长室里,拿着一台望远镜,静静的观察着远处新奥尔良港的情况。
而在李永吉的身边。是一名穿了一身雪白色海军中将服的莫海文,此刻他正规规矩矩的站在李永吉身边。一脸的严肃认真,似乎就是一个等待检阅的小兵。
过了一会儿,李永吉放下望远镜,转头看了看莫海文。笑道:“不用这么紧张,放松,放松点。”
“是,司令官阁下。”莫海文轻轻一点头,“卑职平时就是这个样子,并非刻意。”
“嗯。”李永吉点了下头,不再说这个,而是继续看向新奥尔良港的方向,“登陆行动已经在进行中。你觉得我们这次强行登陆,会有多少损失?”
“回司令官阁下。”莫海文严肃的道,“他们能出港的战舰已经被我们全灭。海岸炮台也已经被我们的122毫米火箭炮与主力舰炮摧毁,已经失去了防御能力。再加上登陆的梦之师装备精良,作战经验丰富,相信登陆过程中并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虽然不敢说零损伤,但我想应该不会超过一百吧。”
“但愿吧。”李永吉皱了皱眉。
的确。为了这次出兵,李永吉可是大费苦心。
其实李永吉带领的这支特混舰队。早在1862年的10月15号就启程了,然后12月底就绕过了合恩角,抵达了古巴哈瓦那港。
此后,李永吉没有迅速带兵进攻美国本土,而是只派出了少量情报人员,密切关注南北战争的动态,尤其是关注维克斯堡方向的动态。
因为他知道,在东部战线,有罗伯特。李将军,还有李永吉费尽心思送去的战壕战术,相信不会有太大问题,所以对联盟国来说,最大的变数就是西部战线。
在西部战线中,最重要的无疑就是维克斯堡了,因为那里地理位置特殊,是联盟国最重要的一个战略枢纽,如果联盟国继续掌握这里,就可以继续源源不断的获得西部的补给,如果联邦国占领这里,那联盟国就危险了。
在另外一个时空,南北战争的转折点,据说就是那个著名的维克斯堡战役,就是在这场战役之后,南方的联盟国才每况愈下。
当然,这些都不是李永吉关心的,李永吉最关心的,其实是格兰特的那支田纳西军团,因为据李永吉所知,美利坚合众国目前最强大的一个军团,就是这个田纳西军团,没有之一,而合众国最著名的将军,格兰特跟谢尔曼,也都在这个军团里面。
按照李永吉的构想,他所带领的梦之师人数虽少,但却精悍,所以不能跟联邦军一点一点的打,要打,就要打决战。
另外,虽然李永吉有后世提供的地图,但联盟国的真实地形到底如何,还得经过提前探测才行,这样才不会发生意外。
所以说,李永吉来到古巴哈瓦那之后,并没急着投入部队,而是一边适应环境兼练兵,一边密切关注美国南北战争的形势,而他派出去的那些间谍们,除了要调查战况,同时也要探测地形,为大军前进做好准备。
也幸亏南北双方目前对中国人都比较和善,尤其是那些贩卖特效药的中国商人,他们都不敢得罪,这也让这些名义上是中国的药物走私商,实际上是间谍的家伙可以在合众国与联盟国之间顺畅的通行,而不会受到一点刁难。
最后,当李永吉听说维克斯堡战役已经爆发,格兰特的大军主力已经出现在维克斯堡,就决定立刻出兵,而首选的目标就是新奥尔良港。
按照李永吉的计划,他会带领部队先占领新奥尔良港,获得这个密西西比河的出海口。然后就会留下一部分军队守卫这里,另外一部分则继续乘船顺河而上,直接抵达维克斯堡。然后与格兰特的田纳西军团展开决战。
其实原本李永吉是想拉着英国人与法国人一起出兵的,不过英法两国的陆军最近一直很迟疑,迟迟不肯出兵,只是出了几艘战舰跟美利坚合众国的海军打了两场不分胜负的海战,却没真正封锁住美利坚合众国的沿海,也没真正的打击到合众国的海军。
所以说,尽管英法两国已经先后对美利坚合众国宣战了。但其实跟中国一样,都是风声大雨点小。出工不出力。要不然,以英法两国舰队的实力,就算合众国出了大量铁甲舰,也绝对不是英法两国海军的对手。
就是明白到英法两国的尿性。李永吉才决定不跟他们扯皮了,一切都要靠自己,也就是全部自己单干,英法两国么,随他们便吧,反正他们对合众国宣战了,而且也承认联盟国的主权地位了,这就已经足够了。
为了这次出兵美国东部,李永吉做足了准备。
为了以防万一。不但把整个三万人的梦之师全部带来了,连石达开那支在日本大闹特闹的六千人正牌远征军也带来了,还让他们全部换装了56半自动步枪。可以说是实力强悍。
虽然把主力带走了,但加州那边李永吉并不担心,不说已经招募了六万常备军,就算那五十万移民,也几乎都是青壮年,每个人都有枪。随时可以变成一只大军,根本不怕什么。
在决定登陆新奥尔良港之前。李永吉曾经进行了不下二十次的登陆演习,因此大家对登陆作战并不陌生。
就算是这样,在登陆之前,李永吉也让特混舰队不惜弹药,用舰炮跟火箭炮,火力全开,把新奥尔良港给反复的用炮火洗地两小时,期间补给船还过来补给了一次弹药,这才支持住了这种疯狂的炮击。
这么一来,不但把新奥尔良港打成一片火海,连新奥尔良港的合众国舰队也被闷死在港口里面,一艘都没有冲出来,全部被炸沉。
等发现他们的舰队全部被歼灭,港口也被炸的不成样子之后,李永吉这才让派出了登陆部队,乘坐改装的沙船前去登陆。
就在李永吉在苏州号的舰长室与莫海文聊天的时候,登陆部队已经出击了半个多小时了,在这期间,李永吉一直是非常担心,反复的通过无线电向下面的指挥官强调,进攻一定要谨慎,一旦进攻受阻,不要蛮干,要立刻确定方位,呼叫后方的火力支援。
李永吉现在没有飞机轰炸,无法玩空地一体,但他现在只是进攻港口,整个港口都在自家舰炮与火箭炮的攻击范围内,所以玩步炮协同还是可以的。
之所以这么小心,是因为在李永吉的印象当中,抢滩登陆是十分危险的一件事,哪怕己方具备了绝对的火力优势也一样,因为在士兵出现在滩头的时候,是毫无遮拦的情况,哪怕对方的武器很可能只是滑膛枪跟滑膛炮,威力也足以致人死亡。
梦之师的部队,都是李永吉亲自训练出来的,对很多人都有了感情,他不希望这些辛辛苦苦训练出来的精锐,被大量消耗在登陆作战上面。
然而,在莫海文看来,这个陛下实在是有些担忧过头,以为之前的炮火准备他太清楚那种威力如何了,他不相信在那种炮火攻击下,那些美国人还有勇气继续抵抗,反正换了他,他就算不死,也肯定是要投降的。
别的不说,光说那种122毫米口径的火箭炮吧,一发火箭炮的威力就足够打死两个连,一瞬间那么多火箭炮打过去……莫海文觉得这纯粹是在浪费弹药。
因为根据情报,新奥尔良港只有6艘风帆战舰,不到五千步兵,这么点兵力,却投射了如此多的炮弹过去,还是一整个师,三万人进攻,这根本没有失败的可能。
因此,如果不是李永吉坚持,要是换了让莫海文自己打,他是绝对不会这么奢侈的火力全开,还是火力全开两小时。
其实也不怪莫海文在这腹诽,实际上就连旁边不怎么说话的石达开也有些嘀咕。觉得这位陛下有些太过谨慎了。
要是按照陛下这种方法打仗,那就不是用子弹跟刺刀去打人,而是用炮弹去杀人了。虽然很爽很厉害,却完全得不偿失,太浪费弹药了。
其实他们不知道,李永吉是见识过现代战争的,这种程度的火力覆盖,李永吉还觉得有些太小儿科,觉得些不满呢。
另外。尽管之前演习过多次,但那毕竟是演戏。这次是李永吉第一次带兵进行登陆作战,心情紧张也在所难免,而李永吉一旦心情紧张,或者害怕有万一的时候。能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火力覆盖,火力覆盖,继续火力覆盖!
如果不是李永吉的这种小心,根本用不了两小时,最多半小时的火力覆盖就足够了。
因为按照以前的经验,登陆前的炮火准备,也就是半小时,这不是因为别的。主要是针对火箭炮的特性而来的,毕竟122毫米40管舰载火箭炮的发射速度太快了,补充又太麻烦。
在过去。只有苏州号这一艘舰船上有一座122毫米40管火箭炮,但后来补充的那两艘太仓号跟嘉定号护卫舰上,竟然都凶残的加装了两座122毫米40管火箭炮,以至于让太仓号与嘉定号这两艘小型护卫舰,明明吨位不如苏州号,但火力却全面超过了苏州号。成了两个名副其实的火力平台。
可以想一下,五座122毫米40管火箭炮。一次齐射就是200发火箭炮出去,一炸就是一大片,再加上射速超高的100毫米自动舰炮,还有其他副炮,那场面,跟洗地也没什么两样了。
另外,为了追求精度,李永吉是下令舰队在五公里范围内停泊开炮的,在这个距离上,各种武器的射击精度都高的吓人,尤其是所有的武器都有成套的炮瞄系统,事先还让间谍提前获知过新奥尔良港的战略分部图,知道重要战略目标的具体位置,比如军营,军舰停泊区等。
提前获得了情报,突然袭击,又是高科技打压低科技的非对称袭击,事实上根本不需要两小时的火力准备,就完全足够摧毁对方的重要目标了。
果然,就在李永吉还在忐忑担心的时候,步话机忽然传来了一个声音:“报告指挥部,我第二团全体官兵已经全部登陆到二号指定地点,正在展开一级防御,请指示。”
一听这个声音,李永吉就知道这是李飞的声音,立刻拿起了报话机:“喂,是第二团的李飞团长么,我是李远征。”
“是!尊敬的司令官阁下,远征军梦一师第二团上校团长李飞向您报告。”
梦之师的编制,是大师团编制,不像禁卫军与国防军,师下面没有旅这个编制,而是直接分了四个团,分别是第一团,第二团,第三团以及直属指挥部的警卫团。
这四个团每一个团都是编制健全,可以独立作战的摩托化加强团,每一个团的满编人数都是9000人,四个团合起来就是三万六千人。
为了便于补给,提高机动力,四个团的人数一样,编制一样,武器装备也都一样,既可以单独作战,必要时也可以互相互补,相反,却取消了所谓师直属部队,比如师直属炮兵等。
换言之,四个团是人数相同,编制相同,装备也相同的同等作战单位,所有待遇补给等等都是一视同仁。
就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