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二人森林 >

第87章

二人森林-第87章

小说: 二人森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田家的柿子很大,每颗都有小拳头那么大。易弦第一次看到她烘柿子的吃法,软溜溜的柿子肉一不小心流的满手都是,何田哈哈一笑,“这个给我,我再给你拿一个。”

    她把一粒软柿子放在小盘子上,从橱柜抽屉里拿出一根细细的小竹管,拔掉柿蒂,把竹管插在柿子里,端给易弦。

    易弦咬着竹管一吸,柿子甜软滑溜的果肉就吸进口中。

    脆柿子是从树上摘下的红柿子。这些柿子切成一牙一牙的,外皮有时还有点涩,甜甜脆脆。

    何田还教易弦做柿饼。把红柿子的外皮削掉,留着柿蒂,用草绳栓成一串挂起来晒干。晒了十天左右,柿子外面出了一层白霜似的果糖,就可以收起来了。

    柿子的果干和杏干有点像,果肉是柔软有弹性的。

    晒好的柿子甜味更足了,因为柿子皮也削掉了,一点涩味都没有了。

    一个一个摘下来,放进垫着干草的木盒子收进地窖。

    要是更讲究些,收的时候把柿子两两一对,屁股对着屁股,两根拇指握住一边柿蒂,另外八根手指按住另一边的柿蒂,轻轻一压,两个柿子就合成了一个圆饼的样子。

    “我们去年冬天吃的柿饼就是这么做的!”何田笑眯眯地教易弦捏柿子。他手指纤长,做这个的时候特别好看。

    何田还留了几颗柿子挂在树上。成熟的柿子,像一个个小红灯笼一样,小巧可爱。

    易弦以为,柿子树上的红叶,还有橙红色的柿子,是秋季最后一点鲜艳的颜色。

    但划着船到了下游的小河支流,走进那里的树林,才知道山楂现在还红艳艳的呢。

    这棵山楂树非常高大,隔着老远就能看到树上红果垂垂累累,像一串串珊瑚珠子。等走近了,才看到树上的红果子每粒都有剥好的核桃那么大。

    也许是在下游,又是在地势低的林子里,这片树林的叶子倒还有好多是绿色的。

    只是乘了一个小时的船,就仿佛跨越了两个季节。

    易弦想起,今年春天去集市的时候,也是这样,他们出发时还穿着棉衣,到了下游,两岸花开如锦,燕舞莺歌,只穿一件单衫也不觉得冷。

    山楂非常的酸,何田基本都是晒干了泡茶或是炖肉做汤时当调料用,再不然就是消化不良时吃一两片,所以她也没打算摘很多。

    易弦从前过得比她阔绰得多,物质生活也丰富得让何田不能想象,但是——但是他是个有好东西一定要捡多多的回去,最好还能带回去养着的性子。

    起初进了林子,看到一头慌不择路逃走的鹿,他还想射人家当储备粮,何田按住他手臂劝他,“我们现在的熏肉腊肉都绝对吃不完,为什么还要再打它?等它过了冬天,明年说不定就能生下小鹿了。”

    “那是头公鹿。”

    “没有公鹿母鹿怎么生小鹿?”

    春天打野鸭的时候,何田就发现易弦一见有鸭子就嘭嘭嘭,那时,她还以为他是和刚到她家时养成的习惯,怕自己成为何田的累赘,所以不管是干什么都格外卖力,后来,养鸭子,养兔子,捕鲑鱼,捡龟蛋和霸王们,她就看出来了,易弦认为,只要不影响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猎物,是多多益善。

    她细心跟他讲,“我们的地窖堆满了食物,就下不去人了,对不对?这些食物,储存到明年,又会有新鲜的,到时谁还想吃去年的?”

    “我们两个人,一个冬天,能吃多少呢?现在的储备,就算整个冬天不打猎,也足够我们吃了。更何况,我们怎么可能不打猎呢?偶尔也想吃点新鲜的鱼,兔子,野鸡什么的,是吧?”

    易弦若有所思。

    何田张开双臂,两手画个圈,“这里——方圆一百公里,就只有我们家,察普家另有他们的猎场,我们开春以后就没碰见过他们,对不对?”

    “确实是这样。”易弦想起那两兄弟,心想,幸好没再让我碰见。

    “所以啊,这里所有的东西,野草,鱼虾,野鸭大雁,松鸡,獐子,野猪还有鹿,还有这树上的果子,满地的木材,全是上天赐给我们的,我们只要及时把它们收获了就好,为什么要急着把所有东西一次用完呢?”

    易弦笑着把一脸认真的何田抱起来举高高,“我明白了!你也是上天赐给我的!”

    何田拉他耳朵,“讨厌!把我放下来!我又不是小麦!”

    小麦本来安静地坐在一边尽一个单身狗的本分,这时听到何田叫它,汪汪地跳起来。

    易弦把何田放在地上,又抓住她脑袋乱蹭一通,笑嘻嘻的,“我懂了。不过,我们还是多摘点山楂吧,你听说过糖炒山楂么?”

    “嗯?”

    “可好吃了。”易弦很认真地说,“糖葫芦你也没吃过吧?”

    于是,最终他们还是又多摘了一篓山楂。

秋季集市() 
秋季集市开的时候和春季集市一样;在一个晴天;一大早砰砰几声巨响;下游的平原升起红色信号弹;附近的山民;猎人;农夫;要是有剩余物产的,就带上,赶往河滩;进行交换。

    何田想到自己去年看到却只得噘着嘴忍气吞声在家中修理去河边的路,再看看今年满满的收获,不仅有鱼有肉;还有狗;还多了个俊俏的男人!

    这心情,真是意气风发啊。

    易弦听了何田的一顿劝;打量家中的存货;就拿上二十块鲑鱼熏鱼排;若干鸡鸭鹅;还有几大块腊猪肉准备去交换。

    何田还准备带上一袋小米和一袋红枣;说不准谁喜欢小米呢?要是谁家生了孩子;红枣小米粥可是很受产妇欢迎的食物。

    然后再带上些各色果干,柿饼也带一盒,新鲜苹果也提一袋吧。除了放在地窖的两大箱;家里还放了好多;虽然苹果鲜果易于存放,可是两个人也不能每天吃三四个,趁着没放坏放皱,有的还带着叶子,红彤彤香喷喷的,拿到集市上换点别的东西。

    此外就是陶罐陶碗陶盘陶杯。

    今年是何田第一次独自掌窑,不知道成功率有多高,易弦第一次学做陶器,正在兴头上,于是两人就做多了很多。尤其是用模具做的盘碗杯子盒子。

    这些易碎品全都用草绳扎好,放在两个竹篓里。

    要交换的货物装好,何田又带了几张兔皮,还有收好的麻。

    她从三三那儿拿了亚麻籽,一多半当零食吃了,另一半洒在一块两米乘两米的地里,没怎么照顾,居然也长得挺好,大概因为亚麻本就是一种野草,何田家土地肥沃,又有自动灌溉。

    既然都长好了,那就收割了,晒干,留了籽,扎成几捆,在大米洗衣服的时候铺在洗衣机周围,让它给踩了踩。

    大米踩完的麻体积小了好多,再放在船上就不占地方了。

    何田易弦带上小麦和满当当的一船货物顺流而下,快到中午时到了河滩的集市。

    让易弦想不通的是,这里树叶还带着绿意,可是为什么河滩上的芦苇全都枯黄了?

    何田的解释是,越是靠近水岸的植物越是早早能感受到天时变化。

    枯黄的芦苇还被村民们割掉,扎成一束一束的原地围堆成一个个圆锥。现在已经变成了灰黄色。

    大家进行交易的地方,就在那几个圆锥围成的大圈里,每个人都就地在附近砍了些芦苇,搭成一垛一垛的,要交换的货物就放在上面。

    何田远远地就看见三三和她哥哥了。

    他们摆了个摊子,正在买棉衣。

    围的人挺多,三三还高声吆喝,“大婶大嫂子小姐姐们来看一看啊,今年的新棉花做的棉衣,又好看又暖和。还实惠!大人小孩的号都有,男式女式样子齐全。”

    何田和易弦把小船拉上岸,让小麦坐在船上看着陶器,他俩先提着大包小包走过去,找了个空地,放下东西,也割了些芦苇做成垛子。

    这时的芦苇已经非常干了,挥起镰刀从根部砍下去,砍上十几棵,用芦苇叶子捆成一捆,放倒在地,再用叶子扎上几道,用镰刀把芦苇捆砍成几段,竖起来放在地上,紧紧放在一起,一捆上面放上十几二十公斤的东西不在话下。

    剩下的芦苇捆横放着,再扎得紧些,就能坐在上面了。

    有何田指点,在加上易弦的刀工,他们俩很快做好了摊子,先把鸡鸭鱼肉先摆上来,果干鲜果和小米什么的放在两边。

    易弦让何田收拾摊子,他去把剩下的陶器提回来。

    还没走到岸边,就听见小麦在狂吠,抬眼一看,察普两兄弟站在船边,身边各自带了一条大狗,不知想干什么。

    易弦快步走过去,“喂——”

    那两兄弟一见他,魂飞魄散,立刻就想跑,易弦冷笑一声,“站住。”

    他们俩两股战战,心里怕极了易弦,可是站在岸边,要往哪儿跑呢?难道往河里跳?

    “你们想干什么?”

    “就是,看见船里的东西没人看,过来帮着照看着。”察普哥说。

    易弦没搭理他们,提了陶器,带着小麦走了。

    察普两兄弟等他走远了,如蒙大赦,赶紧找了个离他们远远的地方扎了摊子。

    何田易弦摆开摊子没多久,就有人陆续来换东西了。

    先来了个熊一般的汉子,用一袋玉米粒交换走了等重的小米,“我媳妇刚生了娃,正好用得上。”

    何田就抓了一把红枣给他,“恭喜!”

    易弦还乐呵呵问人家,“生了个姑娘还是小子啊?”

    “是个大胖闺女!”那人笑得合不拢嘴,把枣子随手扔进小米袋子里,又问,“大兄弟,这果子怎么吃啊?”

    易弦心道,原来你不知道那是红枣。于是一通科普,“红枣能补血养气,和小米放一起煮粥,最滋补的,正适合产妇喝。老人家年老便秘,吃了还能通便,跟姜一起煮了茶,全家冬天喝上一碗,浑身热乎乎的。”

    何田又给他几粒,“您先尝尝。可甜了。”

    那熊男吃了一个,“哎哟,真不错!”他从身后解下来一个比巴掌略大的皮囊,递给易弦,“大兄弟,你尝尝这酒成不成,要是成,我用它跟你们再换点枣子。”

    易弦一拔开皮囊的塞子,就闻到一股浓烈芳香的酒味。竟然是酒精纯度相当高的烈酒。

    他和何田相视一眼,立刻心有灵犀。

    何田笑吟吟把一袋枣都倒进小米口袋,“换吧。”

    “这妹子真爽快。”熊男用酒和酒囊换了一袋从没见过的甜果子,也很高兴,这果子虽然不一定有人家说的那么好,但是一看就是耐放的,还很甜,做吃食很相宜。

    何田却觉得占了人家便宜,有点过意不去。

    光那个酒囊就不容易做,这么满满一囊酒,得费多少粮食?他们的红枣又不用怎么照顾最多就是在树根部堆点肥。

    于是,她又拿了块野猪肉给熊男,熊男也不磨叽,拿着就走了。

    小米和红枣没了,又陆续有人来换鱼排,野猪肉和其他货物。

    意外的是,陶碗陶盘比他们想象中要受欢迎,很多村民来换。

    有人用一块大约两平方米的自己家的棉花织的粗棉布换了四个碗和两个大盘子,有人用一袋今年收的大米换了几个碗盘茶杯和一个长方形小陶盒,还有个人,用大铁皮罐头盒做的小炉子换了一个茶壶和四个茶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