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开个飞机去明朝 >

第268章

开个飞机去明朝-第268章

小说: 开个飞机去明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下,崇祯皇帝可有些冤枉朱常渊了。

    其实,这件事,真的是渤海王朱翊钒自作主张,朱常渊不可能也不会干出这样的事情来。如果有可能提前得知,他甚至会阻止渤海王上书。

    毕竟,对于他来说,渤海王只是一个虚名,既然手中有实权,何必在惹得皇帝不高兴,封王这件事只要坏处没有好处。

    可是渤海王不这么想。

    他想的最多的是自己的身家性命。

    之前听说过朱常渊战功彪炳,老是想着攀附,甚至想让自己的儿子到他军中历练历练,可是看到朱常渊在山海关中一句话就宰了六千关宁铁骑。他害怕了。

    平生第一次认识到,自己的侄子竟然是个如此心黑手狠的人。

    真是低估了他了。

    朱翊钒之所以害怕,是因为当初渤海王王世子是朱常渊的父亲,他朱翊钒不过是老王爷众多子嗣中并不出众的一个。

    但是,他最终却赢了。

    当然了,其中是用了不少手段的,特别是朱常渊的父亲,朱翊钒没少给他挖坑,将自己的这位大哥坑的何止是泪流满面。

    就算大哥去世后,朱翊钒甚至将朱常渊撵出家族的权力中心。仅仅给他留了二百亩山田。

    站在朱翊钒的角度,用他的眼光看问题,他总是感觉朱常渊会在最近拿他开刀,想想六千关宁铁骑的下场。吴三桂的下场,半夜里都会被噩梦惊醒,感觉自己头上随时都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可他不知道的是,朱常渊极少关心王府的事情,根本从来没有问过渤海王王府。

    这只是其中第一重的误会。

    然而,误会还会叠加在一块。让崇祯这个多疑的皇帝心中更加难安。

    比如说,他的传旨太监拿着御赐尚方宝剑到辽东寻找朱常渊下旨的时候,突然得知,朱常渊挂印回家了。

    回日月岛了。

    这下子可是捅了马蜂窝了。

    皇太极密切关注、崇祯拍案而起、渤海王惊慌失措。

    其实,朱常渊回家只是给皇帝做做样子看,让他收回成命别尼玛今天想要派个人来,明天想要派一支军队过来跟老子夺权。明确告诉皇帝:老子就要在辽东大权独揽,老子可是要干大事的,你别烦我好不?

    你要是再烦我,我真的不干了,你找左良玉来吧。

    至于渤海王的事情,他到现在为止压根就不知道。

    听说朱常渊挂印致仕的消息,皇太极喜极而泣,连睡觉都是带着笑容的,要知道,一旦朱常渊和崇祯皇帝闹翻,那么这个天下,这个大明,就再也没有他的一合之将了。

    虽然现在不知道朱常渊辞职是真是假,可是,万一真的弄假成真了呢?

    相反,崇祯皇帝却气愤的差点晕过去。

    在他看来,这就是朱常渊在给他这个皇帝上眼药了。

    不就是没答应渤海王将王位让给他么?不就是你朱常渊想要裂土分王么?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崇祯皇帝狠狠的骂了一句,然后又道:“朕早晚食汝之肉,饮汝之血!”

    当年袁崇焕那个贼子,虽然狂妄欺君,也没到这种程度,你朱常渊比之袁崇焕更甚。

    崇祯长舒一口气,看着面前的几个股肱之臣,说道:“几位爱卿,你们看此事?”

    薛国观道:“如今无他法,辽东之地情势危急,臣怕若无朱常渊镇守,皇太极岂肯休兵,我大明有倾覆之险。”

    “好了,诸卿下去吧,朕在想想!”

    这种事情,即便群臣心中想的最佳办法就是给朱常渊封王,可是,他们也不会傻到说出来。

    讲白了,宗室的事情,最终的决定权在皇帝的手中,不管外臣如何反对,皇帝照样能够将自己的意志执行下去。

    比如这次朱常渊要夺渤海王王位,崇祯若是给,其他人反对也没用,崇祯若是不给,渤海王哪怕是天天往京师跑,王位照样要落在朱翊钒的子孙身上。

    但是目前这个情况,既然朱常渊铁了心的要王位,崇祯虽然憋屈,可是还得给。

    自然了,在崇祯皇帝的心中,即便是给,也不能让你那么舒舒服服的接受,至少,要让天下人看见你的狼子野心。

    于是,戏剧性的一幕上演了。

    司礼秉笔太监王承恩、东厂提督王之心、老太监曹化淳,还有礼部尚书兼内阁首辅薛国观一行人,在皇帝的授意之下,从京师启程进入天津卫,然后由天津卫登船,直向日月岛而去。

    当然了,将整个黄海都纳入巡视范围内的李三,第一时间就发现了状况,赶紧朝朱常渊汇报。

    朱常渊一听,顿时慌了起来。

    但不是怕这几个人要对自己干嘛,而是怕几人若是真的登陆了日月岛,可就不得了了。

    虽然平时崇祯没少派奸细装作商人来朱常渊岛上查看,但再怎么说都是背地里干的事,上不了台面。而现在,万一这些人到了岛上,当面质问还真的不好回答。

    比如说,日月岛上的大量驻军、比拟皇宫的建筑、还有自己的夫人拉娜,该如何解释?

    所以,朱常渊也很聪明,在这一队伍人没有到达自己岛上之前,主动开动船只,朝他们迎面过去。

    就这样,两方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偶然碰面了。

    朱常渊很热情的将几人连同百十个士兵邀请到自己的大船上,笑呵呵的说道:“哎哟,几位大人,这是要去哪里啊?”

    薛国观嘿嘿一笑,说道:“正是要到日月岛上给皇叔宣旨。”

    “宣旨?”

    朱常渊心底一喜,暗道:莫非皇帝当真不再往辽东塞人了。口中却说道:“薛阁老辛苦啊。”

    和朱常渊最熟悉的莫过于曹化淳这个大阉宦,看着他笑嘻嘻的说道:“常渊啊,你可是鱼跃龙门了,咱家先给你道喜了。”

    朱常渊苦苦一笑,说道:“哎呦,曹公哎,都是保家卫国,何喜之有啊。”

    “那是……”

    曹化淳一句囫囵话还没说完,就被薛国观这个不识趣的家伙硬生生的打断,像是打了一半的飞机被人强行击落了一样,心里难受无比。

    “大都督切莫着急,现在这海上也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上了岸再说吧!”

    朱常渊心中一阵鄙夷,看着曹化淳那憋屈的模样,有心想要帮他一把,嘿嘿一笑,道:“薛阁老所言甚是,此处确实不是说话之所,本将这就开船,咱们靠岸以后再说。”

    将所有人请进从系统中兑换出来的大船之上,朱常渊便打开自动巡航功能,让大船自己在海上航行,不过,航行的目的地不是日月岛,而是辽东半岛,确切些说应该是盖州。

    几人坐了一天的船,等下船登岸的时候,薛国观有些迷惑的看着周围的景物,疑惑的问道:“这就是日月岛?”

    朱常渊冷笑,说道:“不是啊,这里是盖州,对面的耀州和海州中,就是皇太极的驻军。”

    “什么?”薛国观一听急了,道:“谁让你把船开到盖州来的,不是日月岛吗?”

    这次过来,他确实存了想看看传说中的日月岛,准备顺便将岛上的情况添油加醋的给皇帝汇报一下的想法,没想到这朱常渊倒好,直接将他们一行人接到了盖州来。(未完待续。)

第168章 延明王() 
“为什么要去日月岛?”

    朱常渊反问道。

    薛国观据理力争,看着朱常渊好不怯懦,说道:“陛下令我等去日月岛宣旨,如今你把我等带到辽东之地来,是何道理?”

    朱常渊顿时苦笑了,道:“薛阁老啊,上船的时候您也没说要到日月岛去,所以,我就来到辽东了。”

    “再说了,陛下让你们宣旨,难道不是给我宣旨么?抑或是,给日月岛上的其他人宣旨?”朱常渊演技现在有所提高,接着说道:“这样吧,如果不是给本将宣旨,本将现在就派人送大人去日月岛。”

    “算了,算了。”东厂提督王之心出来打圆场,说道:“大都督也并不知情,再说了,陛下让我等过来,就是给大都督宣旨的,至于在哪里,倒是其次了。”

    “朱常渊接旨!”

    王之心不给薛国观说话间的机会,大声高喊一句,然后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圣旨,展开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蓟辽督师朱常渊,宗室苗裔,成祖皇帝血脉,战功彪炳,于大明屡有奇功,此城国之干城也。”

    朱常渊就地跪倒,引得盖州城百姓都过来围观。

    当然了,听到皇帝的诏书圣旨,百姓也都纷纷下跪。

    王之心继续读道:“渤海王朱翊钒慷慨大义,奏朕曰常渊可承王裔,朕亦嘉之。今从其所奏,敕令蓟辽督师朱常渊承袭王爵。”

    王之心读道这里,朱常渊绝逼是楞了。

    渤海王?朱翊钒?

    我的那个便宜叔叔?

    什么时候这么慷慨大方了,要把王爵都让出来?

    难道,这里面有什么阴谋?

    一瞬间,朱常渊的脑海中闪过诸多念头。唯独没有欣喜,他甚至有一种严重的危机感。

    我这个大侄子皇帝到底是玩的哪一出啊?

    “皇叔国之栋梁,挽大明于即倒。延国祚于将倾。朕意其王爵除渤海二字,御赐延明。以彰其功,统御原渤海王其地。并赐车马、衣服、乐县、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秬鬯各一。”

    朱常渊听了,脑子一片混乱。

    这尼玛什么事啊?

    还赐车马衣服,虎贲朱户,这尼玛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共九样,不就是传说中的九锡(i,通“赐”)吗?

    这九锡给老子算什么回事?

    是想告诉天下我特么是个大大的奸臣吗?

    这边他还在纠结。那边王之心的圣旨已经念完了。

    “带砺山河,国以永宁,爱及苗裔,与国同休,永光不烈,昭告天下!”

    “此诏,大明崇祯十二年……”

    王之心读完,还严肃的看向跪地的朱常渊,问道:“朱常渊,你可听明白了么?”

    朱常渊点头。道:“臣,听明白了。”

    然后,王之心突然换上一副笑意。乐呵呵的试图将朱常渊从地上拉起来,说道:“恭喜王爷,从此以后福泽子孙,与国同休了。”

    朱常渊执意跪地不起,深深的叹了一口气,说道:“常渊何德何能,安敢受此封赏,公公莫要见怪,请恕常渊万死不敢受封。”

    “王爷快快请起。这是陛下一番心意,也是朱翊钒之意。不要再推脱了。”曹化淳也笑眯眯的看着朱常渊,劝说道。

    朱常渊哪里敢起来。执意跪地,道:“王位某受之,九锡惧不敢当!”

    开什么玩笑,崇祯皇帝也真是够了,想想历史上都是有哪些人受过九锡吧!

    王莽受九锡,结果这货窜了西汉,建立了新朝。

    曹操受九锡,结果这货的儿子建魏代汉。

    司马昭受九锡,结果,狼子野心路人皆知。

    司马伦受九锡,结果矫诏废帝,自立为皇帝。

    还有后来的孙权、杨坚、李渊。

    哪一个不是乱臣贼子?

    崇祯皇帝现在给自己赐这九样东西,就差在他的脸上贴个标签,上面在书两个字“奸臣”了,哦不,应该说已经给他贴上标签了。

    不是说要昭告天下么?

    我去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