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开个飞机去明朝 >

第256章

开个飞机去明朝-第256章

小说: 开个飞机去明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谁看到朱常渊出城了?”

    多铎朝守城的士兵问道。

    “回王爷的话!”一名小头目突突突的跑到多铎面前,说道:“末将看到朱常渊了,不过,他已出城。”

    “出城多久了?”多铎继续问道。

    “好一会了,他骑行速度飞快,恐怕难以追赶了。”

    +

    朱常渊当然不会给多铎机会,骑上马以后一路狂奔,等出了宁远城很远以后,找到个隐蔽之所,将马匹收进系统中,而后。以现代社会为媒介,穿梭到了日月岛上。

    本来,即便没有宁远这次和谈,朱常渊也打算来岛上看看了。

    前段时间通过系统中的子系统。看到远征海外的孔和舰队已经返回到了日月岛,朱常渊又打电话确认了一下,果然没错。

    正准备回到日月岛看看此次孔和的收获,没想到皇太极出来捣乱,说要议和。

    议和就议和吧。完事以后,肯定要去岛上看看的。

    和平时一样,装神弄鬼的从天上一闪而下,降落到了日月岛神坛之上。

    看到岛上的变化,朱常渊也不禁生出一种岁月的感慨来。

    现在,日月岛最南端靠海的这个小型三角洲,已经被他改造的彻底像个小型的城镇了,不但各种建筑都是按照现代化的规格建造的砖瓦混凝土结构,而且,就连大马路也设计了人行道、车行道、中央分隔带、路灯、下水道等一系列配套附属设施。

    到处都可以用到电。到处都有灯。

    还不时的能听到一两声机械的声响。

    可以这么说,即便是一个现代化的小镇,也不一定有朱常渊这个小城漂亮,关键是前期规划的很好。

    “毛老爷爷说的就是没错,还是人多力量大啊”朱常渊感慨着走下了神坛。

    说实话,如果不是一下子就动员了全岛上数万人的力量,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这短短两年的时间中就建造一个如此规模的城镇。

    便是祖国偏远山区的县城,也不一定有日月岛上建设的好。

    唯一不好的一点就是,整个日月岛上没有一个高层建筑,最高的也就六层顶天了。

    但朱常渊对于这些并不在乎。只要建造一个现代化的都市,系统又没说非要有高层建筑不是?

    走下神坛,然后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给三个大政务各自发了一条短信:开会!

    十分钟不到的时间。三大政务便来到朱常渊办公室的门口。

    朱常渊示意他们进来,就在大办公室中开会。

    人数很少,当然就不用去会议室这么麻烦了。

    “君侯!”

    三人见了朱常渊,同时行礼。

    “恩!”朱常渊起身,给三人每人倒了一杯茶,说道:“都坐吧。我回来简单的了解一下情况,你们也给我简单的汇报一下。”

    将三杯茶端到各人的面前,三人诚惶诚恐的接过来,道:“君侯折煞属下了。”

    朱常渊嘿然一笑,道:“无妨!”

    对待下属,有的时候需要严厉,但有的时候需要关怀。

    打一巴掌给个枣子吃,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懂,可惜,很多时候,很多人,一旦做了领导,实施起来往往是打完一巴掌又来一巴掌,早就忘了红枣的事情了。

    “孔和先说吧,这次去欧洲那边,有什么收获?”

    为了方便孔和与当地人交流,朱常渊在他去之前,就赐予了基础英语技能书、基础葡萄牙语技能书等好几种欧洲国家的语言类技能书。

    所以,孔和与西欧各国的交流是不存在任何问题的。

    “回君侯的话”孔和放下茶杯,恭恭敬敬的向朱常渊行了一个大礼,然后说道:“属下不负所托,这次去欧洲,给咱们日月岛带来了大量的人才。”

    在丹尼斯的游说之下,加上带去的大量金银财物,孔和很容易就在一个月的时间内笼络到了一百多个科学家,哦不,应该说是准科学家。

    因为这个时期的这些科学家虽然在探寻各种事务变化发展的规律,总也无法摆脱宗教思想的影响,所以说只能是准科学家。

    除了给朱常渊带来了一百多名科学家之外,孔和还从西欧地区带来数百名这些科学家的家眷,甚至还购买了一批美丽的白人女奴。

    朱常渊自然是乐得合不拢嘴,可是最让他高兴的是,这货还带来了许多欧洲特有的植物,比如说辣椒、比如说菜花。

    这些东西,中国可是没有的。

    西红柿在几十年前就已经传到了明朝,但是以前一直没有作为食物食用,朱常渊也见过,当时就猜测很可能是因为现在的那个品种不适合食用。为此他还亲自尝了一个,只能说那个味道和现在的相比差距有些大。

    不过,现在,孔和从欧洲带来了一些更加适合食用的番茄种子。

    “很好!”朱常渊先是赞了一句,然后朝严宏说道:“现在已经入冬了,你去着人建造一个温室,今年就将这番茄给我栽培出来。”

    “是!”

    严宏恭敬回答。

    朱常渊看了看孔和,想了一会说道:“从西方运送回来的那些科学家极其家属,一定要安置好,他们的生活习性和咱们汉人有着天壤之别,一切都要按照人家的意思来,好好对待,至于其余的事情,先交给丹尼斯管理就是了。”

    “这件事应该是常宁你来分管,务必落实到实处!”

    说完,继续看着严宏,道:“分配给你两个重要的事情。”

    “是!”

    严宏恭恭敬敬的站起来,表示洗耳恭听。

    朱常渊摆了摆手,让他坐下,说道:“你用笔记一下,第一,组织那些新来的的洋鬼子,给我将丹尼斯设计的蒸汽机造出来,遇到什么困难让那些家伙自行钻研。”

    “第二,我准备建立一个炼钢厂,这件事同样也交给丹尼斯他们研制,我不管他怎么研发,反正明年年初的时候我要见到设计方案。”

    “炼钢用的焦炭不用担心,我自会想办法,而且,我还能提供一些技术知识甚至是基本的理论知识,不过我要见到成效。”

    “是!”严宏将朱常渊说的一一记录下来后,道:“属下尽力催促,定然让他们在明年初拿出一套方案来。”

    土法炼钢其实很简单,当年大跃进时代,中国的老百姓都可以炼,现在自然也不是问题,而且,如果组织得当的话,这钢铁的质量应该至少会赶上当年的水平,甚至还能超过。

    其实,朱常渊有一个更为简捷的途径,那就是直接运送炼钢设备过来组合成钢铁加工厂,但是他并不想这么做。

    他怕自己老是从现代社会运送东西过来,人们会形成依赖性,进而失去进取心,如果那样的话,这个民族和国家肯定长久不了。

    但是现在让他们自己研发,而朱常渊仅仅提供给他们一些基础知识,过程虽然曲折了一点,可是结果和影响定然要大得多得多。给日月岛和这整个大汉民族带来的收益和效益,也不是区区一个现成的炼钢厂可以比拟的。

    这些先期从欧洲运送过来的准科学家,其实只是充当了一个大汉民族带头人的作用,一旦科学变成了全民族追求的事情,那么,这些人在后期的作用就会变得微乎其微了。

    很多人认为中国人没有欧美人聪明,特别是在自然科学方面,创新和研究方面,表现的比较弱势。

    其实,真的不是这样,而且恰恰相反,中国人只要努力了,我大汉民族什么事情都不会落人于后。

    想当年,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中国的技术力量基础几乎为零,为什么能在短短的十几年内就打破了各国的垄断,不但将卫星送上了天空,还制造出来了原子弹。

    为什么?

    因为国家鼓励、支持,因为毛爷爷举双手赞成。

    而如今,整个国家的口号都是发展经济,所有人从上到下都是向钱看,致使整个中国的科技氛围整体上不如国外。不过,另一方面,正是由于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引导,所以,中国的经济才能如此高速迅猛的发展。

    这是一个没有对错的事情。(未完待续。)

第154章 麒麟() 
朱常渊相信,只要认真去做,引导提倡鼓励发明创造,肯定能将大汉民族带上一个科技高潮。『≤,

    要知道,正是由于尊重知识、尊重工程师,所以,即便是后世的三哥国家,也能培养出大量的it界人才,乃至于成为世界it界的老大哥。

    难道我大中华会比三哥更差劲?

    不可能。

    “至于从欧洲带回来的那些漂亮女奴,本将就不要了,挑几个漂亮的赏给丹尼斯吧。”现在,为了发展,可以不惜代价的树立一个榜样,可以没有节操的吹捧。

    反正只要达到效果,管他呢。

    又想到自己的小舅子,那个叫李淏的家伙,一摆手说道:“让李淏过去,挑几个欧洲娘们送给他。”

    “好了,严大政务和常宁,你们两个汇报一下工作吧。”

    严宏先说,啰啰嗦嗦的说了好多事情,不过都在朱常渊的意料之中。

    但是有一件事情让朱常渊有些坐不住。

    耿仲明多次出征攻伐扶桑国,可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甚至没有能得到哪怕一丝丝花凉的任何消息,这让朱常渊非常非常的蛋疼。

    这尼玛快一年了啊,万一这娘们不知廉耻再找个倭国的男人,老子岂不是头上要闪闪发光,一辈子绿油油?

    “继续打!”

    朱常渊一拍桌子,吓得严宏和常宁一跳,简直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老大对扶桑会有那么大的仇恨,非要打死不可。

    “是,君侯!”孔和作为军方的代表,出来表态,完后又道:“据耿仲明汇报,倭国人抵抗相当激烈,虽然咱们无论是武器还是军人都比对方要强的多,可对方现在全民皆兵,倭国那边战事进展缓慢。”

    朱常渊听了孔和的汇报。心底叹了一口气。

    他又何尝不知道这些呢,扶桑鬼子可是一国人,倾全国之力对抗,而耿仲明带过去的士兵充其量只有三千。能占领几个周边的小岛慢慢经营已经不错了,想要瞬间将整个倭国击败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和在国内的战争完全不一样。

    意识形态和文化的不同,决定了扶桑国的那些人,必定会以死相搏。

    三千人在国内打一场胜仗很容易,可是如果想要去一个成熟的国家来一场民族征服。无疑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要不然以隋炀帝之功,三征高句丽尚且不下?

    看来,倭国那边的事情,得换个方式才行,要不然先和倭国高层和谈,先迫他们交出井上花凉再说。

    不过这种事情,只能和耿仲明私下里说,不能在会议上提出来。

    “君侯,要不,我们在往那边多加派些人手?”

    孔和想的很好。现在他从欧洲远征归来,正好有三艘大船,运载个万把人过去打仗还是可以的。

    不过,朱常渊不可能同意,摆了摆手说道:“不用了,倭国那边的战事,我自有安排,你们不用担心了。”

    别说再去万把人,就是在多十万人也没有办法。

    想要将倭国彻底征服,朱常渊肯定要亲临其土地。然后制定一系列的作战方针,不过,现在手头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不可能有时间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