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开个飞机去明朝 >

第143章

开个飞机去明朝-第143章

小说: 开个飞机去明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带着这样的疑问回到朱常渊的大帐中,看他正笑盈盈的看着自己,赶忙躬身行礼,道:“不知将军还有什么吩咐?”

    刚刚李保和要走,朱常渊也没多想,但他走后突然就想到了一件事。

    既然这李保和要悬壶济世,自己也早有在京城开一家现代化医院的打算,为何二人不能合作而为呢?

    “李太医,你说要回去悬壶济世?做个江湖郎中?”

    “是的。将军。”李保和道:“将军切莫再称呼在下为太医,在下以后只是一名治病救人的医生而已。”

    “嗯。”朱常渊假装思索一阵,道:“李保和,我可以相信你么?”

    “嗯?”

    李保和摸不准朱常渊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不过却是坚定的点点头,道:“将军可以信任在下,在下自小家教森严。”

    朱常渊心中暗笑,不知道这家教森严与信任有什么关系,但也不禁为李保和的可爱感到可笑,接着问道:“这样。你不是要回去做赤脚医生么,我正好也打算在京城开一家医馆,不如咱们合作,我开店你来坐诊。如何?”

    李保和想了一会,摇了摇头道:“将军是体恤在下,怕在下日后无以为生,在下感激不尽,不过将军完全不必,因为在下家境颇为殷实。悬壶只为济世。”

    我去年买了个表。

    朱常渊忍不住要骂人了,这货的思想真是太过异想天开了。

    “保和啊。”朱常渊站起来,拉着李保和的手道:“我并非是体恤你日后的生计,而是我确有开医馆的心思,还请你多帮我忙。”

    “不敢!”李保和又拒绝了,道:“我只想趁着余年做个江湖郎中,到处看看这大好河山也好,京城之地名医甚多,我在,只怕会污了祖父之名。”

    原来是这个想法,朱常渊笑了,也知道这李保和为什么拒绝自己了。

    说白了就是爱面子,他的祖父是名满天下的神医,甚至给万历皇帝的老爹老妈都看过病,著有医学巨著《本草纲目》,哪个不知?哪个不晓?

    若是李自珍的孙子回到京城开了一家医馆反倒是没有别家医馆好,不是给自己先祖丢人么?

    看来,这李保和也是极爱面子之人。

    知道了李保和的忧虑,朱常渊就放心了,呵呵一笑道:“保和放心,若是与我合作,不出三年保你成为名满天下的名医,还担保你的名气超过你祖父李公,你看如何?”

    “这?”李保和犹豫了一下,朝朱常渊问道:“当真?”

    朱常渊道:“自然是当真,若是到时候无法实现诺言,我愿到你府上负荆请罪。”

    “好!”

    李保和答应了。

    天真之人有天真之人的好处,那就是容易相信别人,比如现在的李保和,虽然不知道朱常渊这个带兵打仗的家伙如何能使他名满天下,但是这都不是关键,关键是:他信了。

    “你信我了?”

    朱常渊愕然问道,一般这种事情,只有对自己了解的几个属下才肯相信,第一次给一个陌生人说我能让你成为天下第一神医,人家不把你当成神经病就不错了。

    “信啊,我自然相信将军。”李保和道。

    “好好好。”朱常渊呵呵一笑,道:“随我来,我让你不白信任我一回,”将李保和领进军帐中,从系统中兑换了一本基础中医技能书排在了李保和的后脑,道:“我先赐予你中医技能,感觉如何?”

    李保和揉了揉眼睛,一瞬间脑海中多出种目繁多的中医学知识,张着嘴巴看了半天,惊得说不出话来。

    朱常渊脸色一变,厉声喝道:“本神仙给你赐福,还不谢恩吗?”

    李保和的眼睛睁的更大了,突然“扑通”跪倒在地,道:“大神,多谢大神,多谢大神。”

    “起来。”朱常渊坐在位子上,喝了一口茶,道:“别跪了,我让你起来就起来。”

    李保和起身,退到远处低着头,几乎不敢抬头看朱常渊。

    朱常渊暗自好笑,道:“今日我赐你福音之事,切莫对外人道起。”

    “是,小人,小人遵命。”

    “嗯。”朱常渊招了招手,道:“你过来,我的存在也不要对外人说起,不然会有灾祸遗祸与你李家,若是按照本神的旨意行事,便会福泽深厚。”

    “小人知道。”

    朱常渊也不吝啬,从系统中兑换出来十本基础格斗技能书拍在李保和的脑后,瞬间将他培养成了一个万人敌的高手,又分别给他传授现代医学技能书,如:基础外科技能书、基础内科技能书、妇科技能书。

    至于分类更细的如:脑科、神经科、骨科等却没有具体传授。

    不是他吝啬,而是知道这货即便是全都学会也干不了这么多人的活,一个医院开张,仅仅靠一个李保和可不行。

    “小人,小人。”李保和突然跪倒在地,道:“感谢大神赐予,小人无以为报,唯有肝脑涂地为大人效力。”

    “嗯!”朱常渊点了点头,道:“你回到京师以后,在繁华路段购买一处大宅子,开辟医馆,树立各个科室。我随后自然会将各种仪器、药物、人员等配齐,初步估计三个月之内就可以开张。”

    “对了,找人在医馆中开辟出一间地下室来,我有妙用。”

    吩咐完了李保和,又送他三千两白银作为启动资金,才派遣他回到京城中筹备事宜。

    李保和,是朱常渊教授的除了日月岛众人外的第一人,不论成败,都装载了他大片的期盼之心。

    若是京城医馆果然开成功,那么,日后必将财源滚滚而来,仅凭一个医馆富可敌国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作为一个现代人,朱常渊可是知道医院吸金是多么的强大。

    关键是这玩意还不兴还价,多少身患绝症的达官贵人不是等着被宰。

    送走了李保和,朱常渊心情大好,多日来的沉闷心情一扫而空。出门看了看冬日的骄阳,微微一笑,闭眼舒展身子,一股暖意油然从心头而生。

    死了的人,请你们安眠;活着的人,将会生活的更好。

    然后,襄阳府中包括襄阳、谷城、郧县在内的诸多小城市,都开始流传一个故事,一个关于“投降罪过可免,抗拒鸡犬不留”的故事。

    故事很简单,说的天花乱坠可是几乎没有人去关注朱常渊这次用的什么方法、如何平的匪患,不过大家都记住了一个让人不寒而栗的结局。

    他真的做到了,投降罪过可免,抗拒鸡犬不留。

    不过是后半句。

    这个故事,一半真一般假。

    真的是最终这些土匪流寇全部被杀,真的是鸡犬不留。

    假的就是,从来没有一个人提及道那些土匪,曾经也投降过。

    朱常渊自然也在街头巷尾听到了这个故事,在听到了故事的那一瞬间,他就知道,有人在暗地里故意散播谣言,且歪曲事实。

    肯定是李信。

    不用想都知道,因为李信为了维护他朱常渊的名誉,把杀人的罪名都拦在了自己身上,朱常渊却被说成是一个对着土匪失声痛哭的真君子,大丈夫。(未完待续。)

第20章 就他了() 
第一伙山贼成功平定,人员伤亡可以忽略,但是影响巨大。…≦,

    接下来,朱常渊着实轻松了一段时间,没事看看破虏练兵,或者与李信在一起讨论下天下大事,或者与熊大都督在一块吹吹牛,反正是没多久,冬天正式到来。

    这段日子,李信也在命下人尽力搜索襄阳府内所有流匪山贼的情况。

    不久,将整理好的资料呈到朱常渊面前,说道:“将军,这是襄阳城周边所有山贼的详细资料,一共有十四股。”

    朱常渊接过来一看,上面写的清清楚楚,每股山贼在什么地方?领头的是谁?什么脾气?有多少人?势力排名如何?等等,都被李信搜罗的一清二楚。

    而且,为了方便观看,李信还亲自都用大白话叙述了一遍。

    卷目名录上共有十四波山贼,大小不一,朱常渊打眼扫了一遍,发现排在第五的画了个红叉叉,再仔细一看,原来是早就被自己剿灭掉的罗志雄。

    这货才排到第五?

    朱常渊也是愕然,罗志雄虽然手下只有一千能战斗的兵力,可是跟着他混的人却不少,足足有三千,就这也仅仅在襄阳周边山贼排行榜上排在第五位。

    “那岂不是说,这山贼排行榜上第一名第二名的人数更多?”朱常渊摇了摇头,这么多山贼加起来恐怕人数要有好几万吧。

    怪不得李信之前说将所有的山贼收归麾下,足足可以割据荆湘之地,若是训练出数万人的精锐部队。割据荆湘简直是不在话下。

    同时。想到这里。朱常渊也倒抽了一股凉气,仅仅一个襄阳地区就有这么多的流民土匪,那整个湖广地区有多少?川陕晋豫四省又有多少?整个大明帝国有多少?

    不敢想象啊。

    怪不得李自成张献忠之流每次打败仗以后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聚集起数十万乃至百万的大军,原来在此啊。

    天下饥寒,盗匪横行,看来这大明江山也真是到了尽头了。

    “是的,将军!”李信从旁边凑上来,用手指了指排在第一位的盗匪说道:“比如这排名第一的孙猴子。号称齐天大圣,其手下山贼有万人,占据一县之地,官兵竟然都无可奈何!”

    朱常渊听李信这么一说,不禁往目录上看去。

    原来这排名第一的山贼头目原名叫做孙小凤,自称“齐天大圣孙悟空”,外界都称其为孙猴子,手下有万余人,占据襄阳城西面三百里外地一处山间小县城:房县。

    房县,故称房州。藏身于大巴山中,是山中一处峡谷小盆地。盆地面积极小,只有十来平方公里,四周都是连绵不断的大山,非但不是什么易守难攻之地,却是个易攻难守之地。

    为什么这么说,比如说,孙猴子占据房县,一旦大批的官兵驻扎进来,他大可以率领山贼分散进入四周的山脉中。如此一来官兵无可奈何,早晚要撤出去。

    很简单,因为房县周围百里都是连绵大山,根本没有补给可用,要是从襄阳城运送粮食物资过来,太浪费精力。

    当然了,若是官府派遣小股的官兵进入,那孙猴子就不会走了,而是留下来拼死作战,然后将官兵吞的连骨头渣子都不剩,别忘了,这货手下足足有一万人。

    有人要问,不是房县没有物资存粮么,为什么能养活孙小凤手下的这万余人部队。

    答案是能,因为孙小凤的这些手下,并不是专业的士兵,大多是附近山旮旯里面的村民,粮食本来就深藏在大山之中,自给自足没有任何问题。

    而且,这孙猴子在房县可谓根深蒂固,已经在此占领七八年有余了。

    “房县,古代时候便是房州,地理环境极其艰险,是古代的流放之地。”李信轻声漫语的淡然说道:“《史记》记载:秦始皇的相国吕不韦及其家族万人被流放与房陵、秦太后的面首嫪毐及其家族四千余人同样被流放在了房陵。房陵,就是现在的房县。”

    看了看朱常渊的脸色,怕他还不懂房县这个大坑是个难啃的骨头,又道:“汉代以来,汉武帝流放济川王刘明、清河王刘年及刘勃于房州,隋文帝的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