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滴血瞳 >

第532章

滴血瞳-第532章

小说: 滴血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广袤的田野,那绿油油的禾苗散发出一种属于春天特有的希望,特有的绿意。

    我肉肉惺忪的眼睛,看向了临铺,可是却没有看到崔明丽的身影,“你醒了,起来吃饭吧……”崔明丽拿着面包还有泡好的两杯豆浆,走到了我的面前。

    慢慢地把东西放在了铺位中间的小桌子上面,我点了点头,嗅到了一股豆浆的芳香。和崔明丽相对而坐着,她吃着面包,喝着豆浆,我则有些担忧地看着她的脸颊,分析着她面部的情绪,我当真是害怕她有听到我那个电话。

    “来……”她把豆浆递给了我,我点了点头,伸手接了过来,试探性地问了她一句,“那个……”崔明丽抬头看我,一双大眼,明眸善睐,长长的眼睫毛,好似两把小蒲扇儿。

    “你昨天晚上睡得怎么样?”我喝了口豆浆,但是却被狠狠地烫了一下,搞得我赶紧咽进去,顿时被烫的脸红脖子粗。崔明丽微微一笑,“睡得蛮好的,一觉睡到大天亮了都,你呢?”

    我的心这才慢慢地沉了下来,深深地吸了口气,还好,还好,崔明丽应该是没有听到我接电话。

    “施主……”一身苍老的女声传来,我们转头看向了包厢的门口,却看到了一身白色僧衣的一位比丘尼。

    她的年龄看起来至少在六十岁以上,并且一身素衣,那僧衣倒是一尘不染。

    又译为苾刍尼、比呼尼、除馑女、乞士女、沙门女,中文俗称尼姑。比丘尼是指受过具足戒的女性僧侣。“尼”在梵语中是指女性,比丘与比丘尼合称出家二众。受沙弥尼十戒的称为沙弥尼,之后受了式叉摩那戒者,称为式叉摩那,又名学法女,最后受具足戒者为比丘尼。

    在我国佛教史上,比丘尼之贡献虽不如比丘之多,然其中亦不乏戒行精严、学优行粹之修行者。自晋代迄梁武帝之间,我国佛教界即已有不少杰出之比丘尼。

    古代世俗女子虽有读书识字者,然真能登台讲说者则极少见。《比丘尼传》书中所记载比丘尼,则颇有能登台讲解经律、著书立说者。晋穆帝时,妙相‘每说法度人,常惧听者不能专志,或涕泣以示之。齐武帝时,昙彻‘才堪机务,尤能讲说。剖毫析滞,探赜幽隐。诸尼大小,皆请北面。智胜研读律藏,‘自制数十卷义疏,辞约而旨远,义隐而理妙。由此诸例,可以窥见比丘尼在我国早期佛教史上地位之一斑。

    至于二十世纪的后半阶段,比丘尼也是台湾佛教的中坚分子。不唯人数远较比丘为多,且颇多能独当一面,弘法利生者。如证严创办慈济功德会,兴办大型医院及大学,其弘法事业规模之大,为前此之台湾所未有。

    中国第一个依戒律削发受戒的比丘尼是洛阳竹林寺的净检。净检俗姓仲,名令仪,彭城人。其父叫仲诞,曾任甘肃威武太守。净检少时勤奋好学,稍长尤擅琴、书法和绘画,是位多才多艺的女子。西晋建兴年间,净检从西域沙门智山和尚下发,受十戒,成为中国第一位僧尼。

    净检与同其志者24人在洛阳宫城西门建立了第一座众尼寺庙——竹林寺。在晋咸康年间,外国沙门昙摩竭多设坛于船上,在泗水浮船传戒,净检等4人在船中登坛,从大僧受具足戒。净检成为中国最早依戒律出家的女性,被看作中国第一位比丘尼。净检法师70岁时圆寂。

    有的比丘尼则遭受侵扰和追捕。永乐十八年,明成祖朱棣突然下令,将全国所有的比丘尼以及女道士,统统逮捕送到京师逐一审问,验明真实身份。这场史无前例的大索天下比丘尼案,既打破了佛门千年来与世无争的静雅,也让后人感到莫可名状的疑惑。那么,朱棣为什么要捕捉天下比丘尼呢?

    而事情的起因,却是一场发生在山东境内,由唐赛儿女领导的农民起义运动。据《明史》及清代有关野史杂钞记载:唐赛儿于永乐十八年二月,在家乡蒲台聚集数千白莲教徒,以红白旗为号,揭竿而起,对抗朝廷。

    这场发生在山东境内的农民起义,因为规模小、持续时间短,且没有震动明朝政权,所以连历史教科书上没有记述,但当时的皇帝朱棣却“甚为震惊”,不但派出了“京营”五千精锐人马,还把正在山东沿海“抗倭”的军队,也用在了镇压这场农民起义上面,很有股子“攘外必先安内”的架势。

    朱棣为何如此兴师动众?据分析有以下原因。其一,起义发生在“迁都北京”前夕,直接影响到皇帝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朱棣决不允许在这种时候出任何乱子;其二,起义军以“白莲教”为依托,教徒对唐赛儿死心塌地,惟命是从,朱棣决不允许“邪教”蛊惑民众;其三,起义军队伍不断壮大,屡败官军,且唐赛儿对于朝廷的招安不理不睬,使朝廷和朱棣颜面扫地。种种原因,使朱棣对唐赛儿分外仇恨,对起义军进行疯狂镇压。

    因为寡不敌众,腹背受敌,起义军只坚持了三个月就失败了,但唐赛儿却下落不明。

    为了消除心中忿恨,为了防止死灰复燃,为了能够杀一儆百,朱棣下令严察唐赛儿的行踪,但搜捕工作没有任何进展。民间搜不到,朱棣决定调整工作重心,把搜捕唐赛儿的重点放到了佛门。

    朱棣之所以这么做,也有以下原因:一者,搜捕人员为了推卸搜查不利的责任,有可能以唐赛儿入佛门来搪塞朱棣。二者,佛门弟子远离世俗,官府一般不介入,唐赛儿兵败后极有可能混入佛门避难;三者,唐赛儿起义时,曾自称“佛母”,朱棣以此认为唐赛儿与佛门有着某种关联。史料中也有相关记载,朱棣因“唐赛儿久不获,虑削发为尼或处混女道士中,遂命法司,凡北京、山东境内尼及道站,逮之京诘之”。

    于是,朱棣下令将北京、山东的比丘尼、女道士统统逮捕,押送朝廷审讯。同年七月,朱棣又命段明为山东左参政,继续搜索唐赛儿。段明为了完成这一任务,不仅把山东、北京的比丘尼逐一搜查,全部捕捉,甚至还逮拿了全国范围内的数万名出家妇女。

    关于此事,《明史》也有简单记载:永乐十八年二月,山东蒲台唐赛儿反,唐赛儿不获,溟逮天下出家比丘尼万人。

    一直到朱棣病逝,他一心想捉拿到唐赛儿的愿望也没能实现。明朝强大而又严密的特务、巡察机构,在捉拿唐赛儿的问题上,因为不得民心,即使想出通过捕捉天下尼姑的荒唐、极端的办法,最终也无济于事,得到的结果是“赛儿卒不获,不知所终”。唐赛儿究竟哪儿去了?多少年来,不少历代史学家,为了寻觅这位巾帼英雄的最后归宿,穷经皓首,至今仍无定论。

    “施主,老尼来此,是想向二位所寻一物?”她的嘴唇蠕动着,唇边的皱纹化成了一朵菊花……

第669章 广结善缘() 
我和崔明丽则把手中的早餐放在了桌子上面,而后站起身来,冲着这白衣的比丘尼微微地合掌,施了一礼。她是来化缘的吗?

    “敢问老师傅,我们两个能够为您做些什么?”崔明丽问着。这位老尼姑却摇着头,“出家人自古便是以募化乞食,广结善缘,但是我这次却不是来向你们寻求吃的……”听到了这句话,我的心里面便是一凉。

    而这白衣的比丘尼则慢慢地抬起了眼皮,从这双目之中,便流露出一种直透心底的目光,她的两个眼珠儿,就仿佛是两面镜子,几乎可以把面前的人给洞察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我的心不由得又是一震。

    不会吧……我倒吸了一口凉气,仔细地回忆起来,貌似每次在坐火车的时候,总是可以遇到一两个奇奇怪怪的人,就像我们三个出发去东北找老二的时候,就是在火车上遇到了那两个岛国的阴阳师,但是这次,我们却没有想到,竟然还会遇到这么一个比丘尼,并且这位比丘尼看起来并不是一个安贫乐道的老尼姑。

    其他不说单单看她身上的这件“百衲衣”就可以明白她的与众不同的地方。

    百衲衣指缠缚于僧众身上之法衣,以其色不正而称名。又作袈裟野、迦逻沙曳、迦沙、加沙。又作袈裟野、迦罗沙曳、迦沙、加沙。意译为坏色、不正色、赤色、染色等。为佛教僧众所穿着的法衣,以其色不正,故有此名。

    指缠缚于僧众身上之法衣,以其色不正而称名。又作袈裟野、迦逻沙曳、迦沙、加沙。又作袈裟野、迦罗沙曳、迦沙、加沙。意译为坏色、不正色、赤色、染色等。为佛教僧众所穿着的法衣,以其色不正,故有此名。

    百衲衣乃圣贤的标帜,自古为佛教教团所尊重。袈裟的颜色袈裟的颜色在诸律中各有异论,然大抵赞同三种坏色之说,即以青、泥皂、黑、茜色木兰色三种为袈裟之如法色或谓若青、若黑、若木兰色。

    佛教传入中国后,汉魏时穿赤色衣被赤衣,后来又有黑衣缁衣、青衣、褐色衣。唐宋以后,朝廷常赐高僧以紫衣、绯衣。明朝佛教分禅禅宗、讲天台、华严、法相宗、教又称律,从事丧仪、法事仪式三种类别,朝廷明令规定禅僧穿茶褐色衣和青绦玉色袈裟,讲僧穿玉色衣和绿绦浅红色袈裟,教僧穿皂衣和黑绦浅红色袈裟,然后来一般皆穿黑衣。

    披着法袈裟有通挂左右肩之“通肩”,与裸露右肩披挂左肩之“偏袒右肩”两种。于对佛及师僧修供养时,偏袒右肩;若外出游行或入俗舍时,披通肩法。

    袈裟十利功德及异称大凡袈裟为贤圣之帜,自古为佛教教团所尊重。在古今的佛经著作当中,穿袈裟有十种功德:一以之覆身,离羞耻而具惭愧;二离寒热、蚊虫、恶兽;三示现沙门之相,见者欢喜,离邪心;四是人天宝幢相,可生梵天之福;五穿着之时,生宝塔想,灭除诸罪;六染为坏色,断离五欲想,不生贪爱;七袈裟是佛净衣,永断烦恼而作良田;八消罪而生十善;九如良田,能增长菩提之道;十如甲胄,烦恼之毒箭不能害。

    释迦如来昔为大悲菩萨时,曾于宝藏佛前,誓愿于己成佛时,袈裟能成就五种功德:一佛弟子虽犯种种邪见,然若能敬心尊重袈裟,必可达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之果位,得不退转;二天龙、神、鬼、人及非人,若能恭敬袈裟,则可于三乘解脱道上,得不退转;三若有鬼神、诸人,为饥渴、贫穷等所迫,得袈裟小块乃至四分,即可饱含充足;四若众生共相冲突,起怨贼之想,如念及袈裟之神力,便生慈悲之心;五若持有袈裟小块,恭敬尊重,则一旦在兵阵,常得胜于他人。

    袈裟之颜色在诸律中各有异说,然大抵赞同三种坏色之说,即以青、泥(皂、黑)、茜(木兰色)三种为袈裟之如法色(或谓若青、若黑、若木兰色)。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一复举青、黄、赤、白、黑五方正色与绯、红、紫、绿、硫黄等五方间色为不如法色。

    然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下、舍利弗问经等更说五部衣色殊异,而以青(化地部)、黄(大众部)、赤(法藏部)、黑(说一切有部)、木兰(饮光部)五种为如法色。

    依佛本制,袈裟包括安陀会(即五条衣)、郁多罗僧(即七条衣)、僧伽梨(即九条大衣)三种,称为三衣,其制法一定。

    而面前的这位白比丘尼,穿的便是九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